届人教版第四单元 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A卷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4677893 上传时间:2022-10-23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88.7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人教版第四单元 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A卷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届人教版第四单元 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A卷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届人教版第四单元 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A卷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届人教版第四单元 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A卷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届人教版第四单元 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A卷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届人教版第四单元 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A卷Word格式.docx

《届人教版第四单元 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A卷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人教版第四单元 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A卷Word格式.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届人教版第四单元 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 A卷Word格式.docx

1.1848年,《共产党宣言》指出:

“资产阶级日甚一日地消灭生产资料、财产和人口的分散状态。

它使人口密集起来,使生产资料集中起来,使财产聚集在少数人的手里。

”由于经济的集中导致当时的欧洲

A.封建割据状态逐步被打破

B.各国不断进行殖民扩张

C.民主共和制政体逐步确立

D.国际工人运动蓬勃兴起

【解析】材料反映了工业革命的开展导致经济的集中趋势,而当时欧洲国家封建割据状态仍然严重,如意大利和德意志,经济的集中为政治上打破封建割据,促进国家统一奠定了基础,故A正确;

经济的集中与殖民扩张没有直接联系,故B错误;

当时欧洲也有君主立宪制国家,不一定是民主共和制政体,故C错误;

1848年之前国际工人运动已经兴起,故D错误。

【答案】A

2.下图所示纲领性文献最早发表于1848年,文中提到,“在危机期间……仿佛是工业和商业全被毁灭了,——这是什么缘故呢?

因为社会上文明过度,生活资料太多,工业和商业太发达……资产阶级用什么办法来克服这种危机呢?

一方面不得不消灭大量生产力,另一方面夺取新的市场,更加彻底地利用旧的市场”。

对这一论断,认识正确的是

A.它预见到了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

B.经济危机只能通过消灭生产力来缓解

C.当时欧洲资本主义文明已经发展过度

D.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会阻碍生产力进步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25年已经开始周期性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这一论断并不是对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的预见,故A项排除;

依据题干中“一方面不得不消灭大量生产力,另一方面夺取新的市场”可得出可以通过消灭生产力与夺取新的市场来缓解经济危机,B项“只能”表述过于绝对,故排除;

材料中是《共产党宣言》对经济危机的表现、发生原因以及克服办法的阐述,并没有针对欧洲资本主义文明,且欧洲资本主义文明已经发展过度的说法不符合史实,故C项排除;

依据题干中“社会上文明过度,生活资料太多,工业和商业太发达”信息可得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容纳不了自身所创造的财富,从而阻碍了社会生产力的进步,故D项正确。

【答案】D

3.1847年6月,正义者同盟改名为共产主义者同盟,以“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的新口号代替“人人皆兄弟”的旧口号,并规定同盟的目的是:

“通过传播财产公有的理论并尽快地求其实现,使人类得到解放。

”这一变化说明

A.共产主义者同盟接受了马克思的革命理论

B.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推动了无产阶级的斗争

C.工人运动在欧洲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开始兴起

D.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成为社会主要矛盾

【解析】“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这个口号具有两层含义,其一强调联合的重要性;

其二强调联合的阶级性,联合是全世界无产者的联合。

要通过全世界无产者的联合,使无产阶级形成为阶级,推翻资产阶级统治,由无产阶级夺取政权。

“通过传播财产公有的理论并尽快地求其实现,使人类得到解放”体现了科学共产主义精神。

因此这一变化说明了共产主义者同盟接受了马克思的革命理论,故A项正确;

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是1848年2月的《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故B项错误;

工人运动在欧洲兴起的标志是19世纪三四十年代的欧洲三大工人运动,故C项错误;

此时资本主义制度还未在全世界范围内确立,因此主要矛盾仍然是资产阶级与封建势力的矛盾,故D项错误。

4.巴黎公社是巴黎人民的自治组织,许多公社委员都是无政府主义者,主张各区各公社有绝对自治权,反对建立中央集权国家。

这本质上反映了

A.无产阶级政权的民主性

B.无产阶级在政治上尚不成熟

C.联邦体制的进一步发展

D.社会主义政权建立的曲折性

【解析】材料“无政府主义者”“各区各公社有绝对自治权,反对建立中央集权国家”反映出当时无产阶级政治上的不成熟,故B项正确;

材料中没有体现出政权的民主性,故A项排除;

材料强调的是无产阶级的不成熟,没有体现出联邦制和政权建设的曲折性,故CD两项排除。

【答案】B

5.有学者认为,法国历史上有两个“巴黎公社”,一个是1792年8月10日的革命,另一个是1871年3月28日成立的政权。

对此合理的解释是,二者都

A.是革命的需要,推翻了专制政体

B.创建了民主制度,实现一票共和

C.是共和的需求,推动了民主发展

D.实现了自由平等,体现人民主权

【解析】材料所述为1792年巴黎人民起义,建立了法兰西第一共和国,和1871年巴黎公社,题干要求寻求二者的相似点,分析选项,A不适合于巴黎公社;

B是法国1875年宪法的颁布,与二者均无关;

C符合题意;

D与二者均不符。

【答案】C

6.历史学家雅克·

鲁热里在评价法国某场革命时说,它是“19世纪的最后一次革命,是19世纪法国的革命史诗的顶点和终点”。

在这场革命后法国社会的精英分子才在对社会动乱的进一步恐惧中,使资产阶级共和制最后确立,雅克·

鲁热里所评价的这场革命是

A.法国大革命

B.法国二月革命

C.法国七月革命

D.巴黎公社

【解析】巴黎公社是在1871年,是19世纪法国的最后一次革命,故D正确;

法国大革命是18世纪的革命,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

法国二月革命是在1848年即19世纪中期,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

法国七月革命是1830年即19世纪早期,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

7.马克思正是这样一个时代的见证人、分析人和批判大师,他的思想不仅赢得了大批追随者,甚至也获得了他的敌人的尊重。

这主要原因是马克思主义

A.批判地继承了人类文化优秀成果

B.阐明了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

C.提供了无产阶级革命的正确理论指导

D.形成了内容博大精深的科学理论体系

【解析】马克思主义理论之所以有材料中提及的重大影响,主要是马克思主义不仅内容博大精深,而且具有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体系,D正确;

A属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特点,不符合材料主旨;

B和C属于《共产党宣言》的内容,不符合材料主旨。

8.1917年革命之前,各种矛盾的集合与交织使俄国陷入了空前的灾难之中。

农村经常发生夺取地主土地、粮食和饲料的农民骚动,奴隶制残余依然存在,俄国社会各个阶层的反抗加剧,罢工活动不断。

这意味着

A.沙皇专制统治的极端腐朽

B.无产阶级革命才能解救俄国

C.十月革命具有历史必然性

D.一战激化了国内的阶级矛盾

【解析】由“1917年革命之前,各种矛盾的集合与交织使俄国陷入了空前的灾难之中……俄国社会各个阶层的反抗加剧,罢工活动不断。

”,可见十月革命具有历史必然性,故选C;

材料没有揭示沙皇专制统治,排除A;

材料没有揭示各种矛盾与俄国无产阶级革命的信息,排除B;

材料没有提到一战的信息,排除D。

9.《全球通史》载:

“1917年3月至11月是临时政府和苏维埃之间为权力而斗争的时期。

在这场斗争中,临时政府处于极其不利的地位。

”“临时政府处于极其不利的地位”的主要原因是

A.资产阶级残酷剥削工人

B.其拒绝停战也拒不分配土地

C.经济危机导致工人罢工

D.其反对“全部政权归苏维埃”

【解析】俄国二月革命后,出现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广大人民要求停止战争,农民要求获得土地,而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拒绝停战也拒不分配土地,导致其与群众的矛盾尖锐,故“临时政府处于极其不利的地位”,故B正确;

“资产阶级残酷剥削工人”并不是当时俄国社会矛盾的主要原因,故A错误;

“经济危机导致工人罢工”不符合当时俄国史实,故C错误;

反对“全部政权归苏维埃”是资产阶级临时政府与工兵代表苏维埃的矛盾的表现,不是主要原因,故D错误。

10.1872-1893年,马克思、恩格斯为《共产党宣言》在各国出版先后撰写了7篇序言,每一篇序言都是针对不同时期的特点和不同国情,对宣言的有关内容进行了补充、完善和修改。

这表明

A.19世纪末欧洲不具备实行社会主义革命的条件

B.马克思主义可以直接用于指导各国的革命运动

C.要用历史的、发展的眼光对待《共产党宣言》

D.马克思、恩格斯思想灵活多变、缺乏普世价值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马克思针对不同的国家,不同时期的特点和不同国情,撰写7篇《共产党宣言》序言,主要是强调要用历史的、发展的眼光对待《共产党宣言》,故C正确。

材料没有涉及欧洲是否具备实行社会主义革命的条件,而是强调要用历史的、发展的眼光对待《共产党宣言》,排除A。

材料强调要用历史的、发展的眼光对待《共产党宣言》,而不是体现马克思主义直接用于指导各国的革命运动,排除B。

D项说法错误,马克思、恩格斯思想有利于指导工人运动,排除。

11.宋庆龄某次会议上说:

“在中国历史上,这是第一次有这样一个广大代表性的人民的集会,……组织一个真正的人民民主政府。

”根据材料可知,这次会议

A.标志着新中国正式宣告成立

B.确立了建国初期的施政纲领

C.通过了新中国的第一部宪法

D.参加的代表由全国普选产生

【解析】从材料“第一次”“广大代表性的人民的集会”“人民民主政府”中可以看出,这次会议是指1949年9月召开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这次会议通过了施政纲领---《共同纲领》,故B正确;

A项是指1949年10月1日的开国大典,排除;

CD项是指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排除。

12.1948年5月,中国民主同盟临时总部响应中国共产党“迅速召开政治协商会议,讨论并实现召集人民代表大会,成立民主联合政府”的号召,认为政治协商和联合政府的政治主张“是一切民主党派和民主团体乃至全国人民的共同要求”,也是民盟“一贯的奋斗方针”,并明确提出新政协应由“中央来召集”。

这说明

A.民盟由参政党转变为执政党

B.新中国成立的民意基础扩大

C.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确立

D.中国共产党核心领导地位确立

【解析】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各民主党派赞同召开新政协,赞同成立民主联合政府,说明新中国成立的民意基础扩大,B项正确。

民盟是民主党派,在1948年不是执政党,新中国成立后也是参政党,不是执政党,A项错误。

1954年宪法确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故C项错误。

材料强调各民主党派赞同召开新政协,赞同成立民主联合政府,没有体现中国共产党核心领导地位确立,故D项错误。

13.1949年新中国成立。

在开国大典及以后的国庆等节日中,“新中国”的标志——五星红旗、北京天安门、《义勇军进行曲》等核心元素所构成的国家形象符号体系,在仪式的操演中实现了合法化、神圣化。

这些措施

A.强化了新政权的民众认同感

B.标志着中华民族独立自主站了起来

C.提升了新中国的国际影响力

D.意味着人民当家作主新时代的到来

【解析】由材料“国家形象符号体系,在仪式的操演中实现了合法化、神圣化”意在强化了新政权的民众认同感,故选A;

材料的主旨不是新中国成立的国内意义,排除BD;

材料没有体现新中国成立的国际影响力,排除C。

14.《共同纲领》第三条规定“保护国家的公共财产和合作社的财产,保护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经济利益及其私有财产。

”这规定

A.体现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

B.奠定了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