盾构区间始发应急预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4670455 上传时间:2022-10-23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107.2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盾构区间始发应急预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盾构区间始发应急预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盾构区间始发应急预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盾构区间始发应急预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盾构区间始发应急预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盾构区间始发应急预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盾构区间始发应急预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盾构区间始发应急预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盾构区间始发应急预案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右线区间隧道

YCK52+506.000~YCK53+925.158

1419.583

含长链0.425m

在里程YDK52+980处设4#联络通道和YDK53+570处设5#联络通道。

区间线路总长2851.673m,隧道采用φ6250mm土压力平衡式盾构机施工。

管片为用标准环+左、右转弯环型管片衬砌环,共计1899环。

管片径为5400mm,外径为6000mm,厚度为300mm,环宽为1500mm,管片按不同的受力要求,采用两种配筋形式,分别是普通段配筋和加强段配筋。

计划使用两台直径为6.25m的中铁装备盾构机用于隧道掘进。

本区间共两次盾构始发,左右线均从温涌路站始发,温涌路站西端头端头井提供始发条件,采用整体始发式,先始发左线再始发右线。

洞门顶埋深约9米,为淤泥质中粗砂和淤泥地质,已采用旋喷桩加固。

始发后进入0.2%的下坡,为直行坡,采用标准环管片,根据设计,始发后处于软弱地基处理段,采用管片预留注浆,同步注浆时对轨面以下软弱地基进行加固,加固围穿透软弱地基。

2.2地质情况

温涌路站左线始发端所处的地层从上至下依次为:

(1)人工填土,代号为<

1>

主要为素填土,少量杂填土及耕土,欠压实~稍压实。

其中素填土褐黄色~紫红色,湿,松散,主要由粘性土组成,含少量英颗粒,局部含有机质土,杂填土呈杂色,湿,松散-稍密,由粘性土、粗砂、碎块及少量生活垃圾组成。

(2)中粗砂,代号为<

2-3>

深灰色,饱和,稍密为主,部分钻局部松散或密实,级配不良,主要成分以英中粗砂为主,夹薄层淤泥,含少量有机质成分,土质不均,部分钻混较多淤泥。

(3)淤泥质土,代号为<

2-1B>

深灰色,流塑,主要由粘粒、粉粒组成,土质纯,有腥味。

(4)可塑状残积砂质粘性土,代号为<

5H-1>

呈层状分布,褐红色,可塑,土质粗糙,粘性一般,遇水易崩解,由下伏基岩残积而成。

图2.1温涌路站西端头井左线地质剖面图

温涌路站右线始发端所处的地层从上至下依次为:

(2)淤泥,代号为<

2-1A>

深灰色,流塑,主要成分为粘粒、粉粒及有机质,局部含砂粒,略有腥味。

图2.2温涌路站西端头井右线地质剖面图

2.3水文情况

(1)地下水位

22#盾构井(不含)~温涌路站区间地貌上属于海陆交互相沉积地貌。

揭露第四系地层为人工填土层,海陆交互相沉积层及残积层,基岩为震旦系混合花岗岩和燕山期花岗岩。

地下水位的变化受地形地貌和地下水补给来源等因素控制。

勘察期间揭露沿线地下水稳定水位埋深0.00~6.70m,标高1.83~7.37m。

(2)地下水类型

根据22#盾构井(不含)~温涌路站区间沿线地下水赋存条件、含水介质及水力特征分析,地下水主要有两种基本类型,分别为松散岩类隙水和基岩裂隙水。

①松散岩类隙水主要赋存于海陆交互相砂层<

2-2>

、<

中。

砂层主要被淤泥、淤泥质土及粉质粘土层覆盖,地下水具微承压性。

<

砂层粉、粘粒含量较高,富水性弱~中等,透水性弱~中等。

②块状基岩裂隙水:

主要含水层为基岩层的强风化带和中风化带中,岩性主要有混合花岗岩、花岗岩等,地下水的赋存条件与岩性、岩风化程度、裂隙发育程度等有关。

从勘察资料分析,强风化岩裂隙发育,岩破碎,岩芯呈半岩半土状或土夹碎块状;

中风化岩裂隙较发育,岩较破碎,岩芯呈短柱状或块状;

由于强风化岩裂隙为泥质充填,地下水赋存条件相对较差,一般具弱透水性,富水性弱,中风化岩主要与岩裂隙发育程度有关,地下水赋存条件差异性大,一般具弱~中等透水性,富水性弱~中等。

由于强~中风化基岩上覆全风化岩、残积土等相对隔水层,裂隙水具承压性。

(3)地下水腐蚀性评价

按照标准《岩土工程勘察规》(GB50021—2001,09年版)第12.2条规定,沿线地下水对混凝土结构具微~中等腐蚀性;

对钢筋凝土结构中的钢筋具微腐蚀性。

依据《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规》对本区间中等腐蚀性地段进行防腐蚀性设计,管片保护层厚度取迎水侧50mm,砼强度等级为C50。

3、始发工期安排

盾构右线始发时间计划为2015年3月5日,盾构左线始发时间计划为2015年8月15日。

4、主要安全风险分析及对策

(1)根据本分部工程施工特点及地质条件情况,确定本项目的突发事件、风险或紧急情况如下:

①采用土压式泥土平衡盾构机施工,盾构始发是盾构施工术难度大、风险高的施工环节,一旦处理不当,洞门区域的土体易流失或发生坍塌,导致车站被淹、边建筑下沉。

②盾构推进引起土层扰动和土体流失引起重要建筑物不均匀沉降,造成建筑物的裂缝、倾斜、倒塌、变形、地面沉降等。

从以上风险情况的分析看,如果不采取相应有效的预防措施,不仅给附近建筑物造成很大影响,而且对施工人员的安全造成威胁。

(2)预防措施及对策

从以上风险情况的分析看,如果不采取相应有效的预防措施,不仅会给隧道施工造成很大影响,而且对围建筑物和居民、施工人员的安全造成威胁。

主要预防措施如下:

①了解地表水及出水地点的情况,并对地表进行必要的处理,以防止地表水下渗。

②认真分析地质资料,做到心中有数。

③加强施工管理,格按标准化、规化作业。

施工中要经常分析土质变化参数,遇到可疑情况及时分析,不得冒进。

④施工场地设专门抢险救灾物资库,库房距施工现场近,道路保持畅通,以备急用,并有醒目的“应急物资”标识。

⑤始发过程中,密监视洞门情况,发现异常,立即进行处理,必要时立即启动应急机制。

5、盾构始发项目组织机构

为了尽可能减少盾构始发过程中施工事故的发生及将事故所造成的损失和影响降低到最小程度,我经理部组织成立由经理亲自挂帅的工程事故应急指挥小组。

设专人负责日常工作,制定工作制度,明确各成员的职责。

使工程事故应急预案制度化并贯穿施工全过程。

盾构始发项目组织机构图如下:

图5.1盾构始发项目组织机构图

5.1各有关人员处理危急情况时职责及分工

⑴班组应急联络员或事故发现人

①第一时间向专职应急联络员或施工队长报告;

②采取必要措施,防止事故的进一步扩大;

③保护现场。

⑵专职应急联络员

①得到事故报告后立即向综合办公室和安质部报告;

②以最快速度赶到现场,保护现场;

③初步分析事故原因,向随后到场的各个部门和经理部领导汇报情况。

⑶施工队长

①向经理部报告事故消息;

②以最快速度赶到现场,组织现场人员采取必要措施,防止事故的进一步扩大;

③协助专职应急联络员做好现场控制工作。

⑷综合办公室和安质部

①得到事故报告后,立即向经理部领导报告;

②以最快式赶到现场;

③调动组织各有关人员坚守岗位,进入事故处理或抢险状态。

⑸经理部领导

①得到事故报告,以最快式赶到现场,并与经理部、监理单位、业主有关人员联系;

②对事故的原因造成的损失及应采取的措施,特别是按有关规定,是否向政府部门报告,做出初步意见;

③负责事故的处理,现场指挥;

④组织人员配合政府有关部门进行事故调查、取证及善后处理;

⑤按规定向政府职能部门提交书面报告;

⑥总结事故教训,进一步修改、完善应急案机制。

5.2装备和通讯联系式

现场井下人员使用3台对讲机进行联系;

其余人等采用手机或部进行联系。

5.3救援队伍的组成和配置

组建强有力的救援队伍,在发生突发工程事故时能在工程事故应急指挥领导小组指挥下迅速启动。

救援队由经理部和各项目队中抽调年轻力壮的人员组成,并根据需要分为抢险小分队、救护小分队或机动小分队。

紧急事故发生时,抢险小分队在现场指挥统一调动下,有条不紊的实施工程抢险;

救护小分队立即实施现场紧急救护,并与当地医院联系,就近送往诊治;

机动小分队根据现场实际情况,机动调配,协助抢险小分队和救护小分队,以及做好其他现场处理工作。

各小分队人员(联系式见附表):

(1)抢险小分队:

抢险小分队主要由外协队伍组成,施工队长或当班班长担任抢险小分队的队长。

(2)救护小分队:

学森、纯波、先玉、磊、齐俊伟。

(3)机动小分队:

花燕舟、谭从龙、车晨阳、叶小龙、旭、斌、大力、林鹏。

5.4事故预防及预警

为预防险情发生,应着重加强端头井土体加固质量,必要时进行补充注浆加固,确保洞门凿除时,土体不渗漏。

对此,须加强对地质条件与水文条件的分析,明确洞门土层与含水类型。

同时,始发段盾构推进时,根据地质情况随时调整参数,并同步进行隧道的双液注浆,封堵水体。

在洞门凿除和盾构始发期间,格执行领导带班制度和部旁站制度,由现场生产经理和现场旁站人员24小时在施工现场,观察洞圈渗漏水情况及盾构掘进情况,如有异常及时上报应急小组。

与此同时,在始发洞门附近底板位置设置应急物资存放处,储存足量的应急物资,以保证一旦洞门漏水漏砂,能够迅速组织抢险。

5.5事故处置

5.5.1处置案和处理程序

⑴事故处置案

在紧急情况发生的最初阶段,要通过报警装置迅速通知现场作业以及有可能遭受危险的附近作业人员,并尽快报告有关部门。

发生事故后,现场负责人要首先采取措施加以控制,避免事故的扩大,当有可能对抢险人员或其他作业人员构成威胁时,应优先撤离人员。

⑵事故处理程序

当紧急情况发生时,由班组应急联络员或事故发现者立即向专职应急联络员或施工队长报告;

专职应急联络员或施工队长立即向综合办公室或安质部报告,并做出相应反应;

综合办公室或安质部随即向经理部领导汇报,并组织人员马上赶往现场;

经理部领导赶到现场在听取专职应急联络员初步分析事故原因后,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进一步分析事故原因,制定相应处理办法,并上报监理、业主。

5.5.2紧急安全疏散

紧急事故发生时,作业人员必须立即停止作业,并迅速撤离至安全地带。

撤离时必须迅速而有序,按预先计划的路线进行。

这些路线、通道任时候都必须保持畅通。

5.5.3工程抢险抢修

根据现场制定的处置案,在保证人员安全的前提下,有条不紊的进行工程抢险抢修,听从调度,统一指挥。

抢险小分队充分利用救援物资、设备,对工程险情加以控制,并着手事故的善后处理工作。

5.5.4现场医疗救护

预先在施工班组确定从事急救处理的人员,并对他们进行培训。

施工时要保证有1~2名经过培训的急救人员在现场。

急救处理的法及注意事项要贴在所有可能出现危险的地,应尽量配备急救用的医疗箱。

施工现场应配备担架、提升筐等运送伤员的器具,其大小既要满足人体平躺的基本尺寸,也要能安全地通过隧道最狭窄的通道。

5.5.5危急时的社会援助

与地政府部门加强联系和沟通,在发生危急事故时,稳定附近居民情绪,得到其理解和支持,对抢险或救护给予协助。

与附近医院、公安、交警、消防部门加强联系和沟通,在发生危急事故时,除组织自身力量全力以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天文地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