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墙脚手架专项施工方案讲解.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467004 上传时间:2022-10-22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183.7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外墙脚手架专项施工方案讲解.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外墙脚手架专项施工方案讲解.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外墙脚手架专项施工方案讲解.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外墙脚手架专项施工方案讲解.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外墙脚手架专项施工方案讲解.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外墙脚手架专项施工方案讲解.docx

《外墙脚手架专项施工方案讲解.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外墙脚手架专项施工方案讲解.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外墙脚手架专项施工方案讲解.docx

外墙脚手架专项施工方案讲解

 

1编制依据

1.1施工图纸

现有的1#楼结构图与建筑图。

1.2主要规范、规程

《钢管脚手架扣件》GB15831

《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01

《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80-91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

1.3施工组织设计

《地大橡树园1#楼维修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1.4参考手册

《建筑施工手册》

《建筑施工脚手架使用手册》

2工程概况

该工程位于芜湖市弋江区大工山路橡树园小区内

1#楼地上5层(层高2.9m),建筑高度15.8m;

3施工部署

3.1安全防护领导小组

安全生产、文明施工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前提条件,是达到无重大伤亡事故的必然保障。

为此项目经理部成立以项目经理为组长的安全防护领导小组。

3.2脚手架搭设总要求

(1)结合本工程结构形式与现场实际情况,本着安全、经济、合理的原则进行。

该脚手架为装饰操作脚手架。

(2)双排脚手架立杆纵距La=1.5m,横距Lb=1.2m,步距H=1.8m

内立杆距建筑物外围结构面0.3m。

纵向水平杆设置在立杆内侧,小横杆置于纵向水平杆之下,伸出里外排纵向水平杆距离为150mm。

外排脚手架,每步距中设一根防护栏杆,外围满挂密目安全网(图3.1)。

图3.1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各杆件位置

1―外立杆;2―内立杆;3―横向水平杆;4―纵向水平杆;5―栏杆;6―挡脚板;7―直角扣件;8―旋转扣件;9―连墙件;10―横向斜撑;11―主立杆;12―副立杆;13―抛撑;14―剪刀撑;15―垫板;16―纵向扫地杆;17―横向扫地杆;

(3)高度大于24m的外架应满设剪刀撑,剪刀撑斜杆与地面倾角为45°~60°之间。

(4)双排脚手架拐角处及中间每隔6跨设置一道横向斜撑,横向斜撑在同一节间,由底至顶呈八字型连续布置。

(5)连墙件从底层第一步纵向水平杆处开始设置,按两步三跨设置。

(6)在作业层外架上满设置一道竹串板,随作业层上升;首层及每隔三层(且不大于12m高)满铺一层竹串板上盖密目安全网作水平硬防护,并设置安全网、180mm高挡脚板及防护栏杆。

4构造要求及技术措施

4.1扣件式钢管脚手架的构造要求及技术措施

4.1.1地基处理

将建筑物周边脚手架搭设范围内的回填土夯实。

垫木采用长2.0~2.5m、宽不小于200mm、厚50~60mm的木板,垂直于墙面放置,并采取相应措施排除雨水。

4.1.2立杆

(1)本工程脚手架采用双排单立杆。

(2)脚手架必须设置纵、横向扫地杆。

纵向扫地杆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距底座上皮不大于200mm处的立杆上。

横向扫地杆亦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紧靠纵向扫地杆下方的立杆上。

当立杆基础不在同一高度上时,必须将高处的纵向扫地杆向低处延长两跨与立杆固定,高低差不应大于1m。

靠边坡上方的立杆轴线到边坡的距离不小于500mm(图4.1)。

(3)脚手架底层步距不应大于2m(图4.1)。

(4)立杆按长除顶层顶步外,其余各层各步接头必须采用对接扣件连接。

(5)立杆顶端高出女儿墙上皮lm,高出檐口上皮1.5m。

图4.1纵横向扫地杆构造要求

1-横向扫地杆;2-纵向扫地杆

4.1.3纵向水平杆

(1)纵向水平杆设置在立杆内侧,其长度不小于3跨;

(2)纵向水平杆接长主要采用对接扣件连接,局部采用搭接。

对接、搭接符合下列规定:

①纵向水平杆的对接扣件应交错布置:

两根相邻纵向水平杆的接头不得设置在同步或同跨内;不同步或不同跨两个相邻接头在水平方向错开的距离不得小于500mm;各接头中心至最近主节点的距离不宜大于纵距的1/3(图4.2)。

②搭接长度不得小于1m,等间距设置3个旋转扣件固定,端部扣件盖板边缘至搭接纵向水平杆杆端的距离不得小于100mmm。

③本工程采用用竹串板,纵向水平杆应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横向水平杆上,在需铺设竹串板部位,纵向水平杆等间距设置,间距不得大于400mm(图4.3)

图4.2纵向水平杆对接接头布置

(a)接头不在同步内(立面);(b)接头不在同步跨内(平面)

1-立杆;2-纵向水平杆;3-横向水平杆

 

图4.3铺竹篱板纵向水平杆的构造

1-立柱;2-纵向水平杆;3-横向水平杆;4-竹串板;

5-安全兜网;6-防护栏杆;7-密目安全网

4.1.4横向水平杆

(1)主节点处必须设置一根横向水平杆,用直角扣件连接且严禁拆除;

(2)作业层上非主节点处的横向水平杆,根据支承脚手板的需要等间距设置,最大间距不得大于纵距的1/2;

(3)使用木脚手板位置,双排脚手架的横向水平杆两端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纵向水平杆上。

(4)使用竹串板位置,双排脚手架的横向水平杆两端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立杆上(图4.3)。

4.1.5脚手板的设置

(1)在作业层架上满设置一道竹串板,内排立杆与建筑物边缘之间满挂安全兜网(图4.3),随作业层上升。

(2)首层及每隔三层(且不大于12m高)满铺一层竹串板上盖密目安全网作水平硬防护,内排立杆与建筑物边缘之间满铺木脚手板,并设置安全网、180mm高挡脚板及防护栏杆(图4.4)。

图4.4每隔三层一道水平硬防护构造

1-立柱;2-挡脚板;3-竹串板;4-脚手板;

5-密目安全网;6-防护栏杆;7-密目安全网

(3)使用木脚手板、竹串板时,设置在三根横向水平杆上。

当脚手板长度小于2m时,可采用两根横向水平杆支承,但应将脚手板两端与其可靠固定,严防倾翻。

此两种脚手板的铺设可采用对接平铺,亦可采用搭接铺设。

脚手板对接平铺时,接头处必须设两根横向水平杆,脚手板外伸长取130~150mm,两块脚手板外伸长度的和不应大于300mm(图4.5a);脚手板搭接铺设时,接头必须支在横向水平杆上,搭接长度应大于200mm,其伸出横向水平杆的长度不应小于100mm(图4.5b)。

图4.5脚手板对接、搭接构造

(a)脚手板对接;(b)脚手板搭接

(4)竹串板应按其主竹筋垂直于纵向水平杆方向铺设,且采用对接平铺,四个角应用直径1.2mm的镀锌钢丝固定在纵向水平杆上。

(5)作业层端部脚手板探头长度应取150mm,其板长两端均应与支承杆可靠地固定。

4.1.6连墙件

(1)连接点宜靠近主节点设置,偏离主节点的距离不应大于300mm。

(2)应从底层第一步纵向水平杆处开始设置,当该处设置有困难时,应采用其他可靠措施固定。

(3)宜优先采用菱形布置,也可采用方形,矩形布置。

(4)脚手架的两端必须设置连墙件,连墙件的垂直间距不应大于建筑物的层高,并不应大于4m,水平间距为3La。

(5)当脚手架下部不能设置连接点时,可搭设抛撑,抛撑应采用通长杆件与脚手架可靠连接,与地面的倾角应在45°~60°之间。

连接点中心至主节点的距离不应大于300mm。

4.1.7剪刀撑

(1)每道剪刀撑跨越立杆的根数宜按表4.1的规定确定。

每道剪刀撑宽度不应小于4跨,且不应小于6m,斜杆与地面的倾角宜在45°~60°之间。

表4.1  剪刀撑跨越立杆的最多根数

(2)高度在24m以下的单、双排脚手架,均必须在外侧立面的两端各设置一道剪刀撑,并应由底至顶连续设置;中间各道剪刀撑之间的净距不应大于15m(图4.6)。

图4.6剪刀撑布置

(3)剪刀撑斜杆应用旋转扣件固定在相交的横向水平杆的伸出端或立杆上。

旋转扣件中心线至主节点的距离不宜大于150mm。

4.2人行梯道及安全通道

4.2.1人行梯道构造要求

(1)梯道每跑的高度为楼层高度的1/2,采用短横杆按要求进行搭设。

(2)斜道两侧及平台外围均必须设置栏杆及挡脚板。

栏杆设置高度1.2m。

(3)梯道挡脚板高度为180mm,底部用密目安全网封闭。

(4)从楼梯间道到人行梯道起跑平台设1.5m宽的安全通道,两侧设1.2m高栏杆。

4.2.2安全通道构造要求

(1)在建筑物楼梯出口位置处设置安全通道。

(2)在安全出入口两侧的内、外排单立杆处分别增设一根辅立杆,并高于门洞口1~2步。

(3)安全出入口处增设的斜腹杆用旋转扣件固定在与之相交小横杆的伸出端;若斜腹杆在1跨内跨越2个步距时,应在相交的大横杆处增设一根小横杆,将斜腹杆固定在其伸出端上;斜腹杆宜采用通长杆件,必须接长时用对接扣件连接。

(4)安全出入口处搭设6.0m×2.5m×3.0m(长×宽×高)的防护棚,上铺50mm厚的双层脚手板。

5防雷避电措施

本工程脚手架接地、避雷措施执行《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标准。

本工程利用建筑物的防雷壁电系统与外架体连接,将每段外架的最下一步连墙预埋件与建筑结构边梁防雷壁电系统钢筋采用φ12的钢筋焊接,再将外架连墙预埋件与与外架的立杆及大横杆采用φ12的钢筋焊接,防雷壁电系统的连接点按脚手架的长度不超过18m设一处,连接点的焊接长度大于150mm。

焊接后再用接地电阻测试仪测定电阻,要求冲击电阻不大于10Ω。

6脚手架搭设及拆除施工工艺

6.1落地式钢管脚手架搭设施工工艺

6.1.1搭设顺序

落地式双排脚手架的搭设顺序为:

定位设置立杆垫木→纵向扫地杆→立杆→横向扫地杆→小横杆→大横杆(栅格)→剪刀撑→连墙杆→铺脚手板→搭防护栏杆→绑扎安全网

6.1.2施工工艺

定位定距:

根据构造要求在建筑物四角用尺量出内、外立杆距墙距离,并做好标记。

用钢卷尺拉直,分出立杆位置,并用白灰点出立杆标记。

垫板准确放在定位线上,垫板必须铺放平稳,不得悬空。

在搭设首层脚手架的过程中,沿四周每框架格内设一道斜支撑,拐角处双向增设,待该部位脚手架与主体结构的连墙件可靠拉结后方可拆除。

当脚手架操作层高出连墙件两步时,应采取临时稳定措施,直至连墙件搭设完毕后方可拆除。

双排架先立里排立杆,后立外排立杆。

每排立杆宜先立两头,再立中间的一根,互相看齐后再立中间部分各立杆。

双排架内、外排两立杆的连线要与墙面垂直。

立杆接长时,应先立外排,后立内排。

6.2脚手架拆除施工工艺

拆架程序应遵守由上而下,先搭后拆的原则,即先拆拉杆、脚手板、剪刀撑、斜撑,而后拆小横杆、大横杆、立杆等(一般的拆除顺序为安全网→栏杆→脚手板→剪刀撑→小横杆→大横杆→立杆)。

不准分立面拆架或在上下两步同时进行拆架。

做到一步一清、一杆一清。

拆立杆时,要先抱住立杆再拆开最后两个扣。

拆除大横杆、斜撑、剪刀撑时,应先拆中间扣件,然后托住中间,再解端头扣。

所有连墙杆等必须随脚手架拆除同步下降,严禁先将连墙件整层或数层拆除后再拆脚手架,分段拆除高差不应大于2步,如高差大于2步,应增设连墙件加固。

拆除后架体的稳定性不被破坏,如附墙杆被拆除前,应加设临时支撑防止变形,拆除各标准节时,应防止失稳。

当脚手架拆至下部最后一根长钢管的高度(约6.5m)时,应先在适当位置搭临时抛撑加固,后拆连墙件。

7质量保证体系

7.1构配件允许偏差

详见《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2002年版)JGJ130-2001,第39页表8.1.5规定。

7.2脚手架搭设的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

详见《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2002年版)JGJ130-2001,第41页表8.2.4规定。

7.3扣件拧紧抽样检查数目及质量判定标准

扣件拧紧抽样检查数目及质量判定标准

项次

检查项目

安装扣件数量(个)

抽检数量(个)

允许的不合格数

1

连接立杆与纵(横)向水平杆或剪刀撑的扣件;接长立杆、纵向水平杆或刀撑的扣件

3500~4200

50

5

2

连接横向水平杆与纵向水平杆的扣件(非主节点处)

2600~3500

50

10

7.4质量保证注意事项

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