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创新杯”医药卫生类说课大赛课件一等奖作品:《内护:心梗病人护理》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46650 上传时间:2022-10-04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7.0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国“创新杯”医药卫生类说课大赛课件一等奖作品:《内护:心梗病人护理》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全国“创新杯”医药卫生类说课大赛课件一等奖作品:《内护:心梗病人护理》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全国“创新杯”医药卫生类说课大赛课件一等奖作品:《内护:心梗病人护理》教学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全国“创新杯”医药卫生类说课大赛课件一等奖作品:《内护:心梗病人护理》教学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全国“创新杯”医药卫生类说课大赛课件一等奖作品:《内护:心梗病人护理》教学设计.docx

《全国“创新杯”医药卫生类说课大赛课件一等奖作品:《内护:心梗病人护理》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国“创新杯”医药卫生类说课大赛课件一等奖作品:《内护:心梗病人护理》教学设计.docx(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全国“创新杯”医药卫生类说课大赛课件一等奖作品:《内护:心梗病人护理》教学设计.docx

《心肌梗死》教学设计方案

一、教学理念与目的

现代教育理念要求教学应当以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为指导,协调学生知识、智力、兴趣、情感、意志、性格等各方面的因素,追求教学与教育的统一,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

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用合作探究与交流的方式引导学生,所以,本课设计遵循“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努力体现对学生品德、情感、态度以及实践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充分调动学生的内在特性,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

二、教学分析

(一)教学内容及教材分析

《心肌梗死》是钟华、曹文元为主编的中职教材《内科护理》(第二版)第三章第五节的内容,属于冠心病病人护理的一部分,在学生已掌握心绞痛病人护理的基础上,在能够对心绞痛进行辨识的前提下有助于对心肌梗死的发现和鉴别;其内容主要包括心梗的护理评估,护理诊断,护理措施等。

(二)教学对象分析:

教学对象为中等卫生职业教育护理专业二年级学生,对人际沟通有一定认识,并且有一定专业基础,已经掌握健康评估的内容、冠心病的基础知识和心绞痛病人的护理常规。

但是对心电图知识理解能力有限,临床重大疾病护理相关知识和技能尚待进一步提高,所以本节课程讲解将会有不小的的难度。

(三)教学目标分析

1、知识与技能:

⑴熟悉心梗的先兆、症状特征,掌握心梗病人的护理措施。

⑵早期发现心梗先兆,及时配合医生做好心梗病人的正确护理措施。

2、过程与方法:

①通过课前引导增加学生学习的兴趣,为新课的展开奠定基础。

②:

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引导学生讨论交流,掌握护理措施及与病人沟通的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

减轻病人胸痛,提高病人活动耐力;减轻病人恐惧感,平稳情绪;鼓励病人表达内心感受,给予心理支持。

医护人员的沉着、冷静、正确和熟练操作,给病人予安全感。

(四)教学难重点分析:

1、重点是:

心肌梗死的一般护理、病情观察和用药护理;心肌梗死的健康指导。

2、难点是:

心肌梗死的心电图改变、治疗要点。

(五)课时要求:

2学时

(六环境分析:

学校多媒体教室,准备有心脏模型。

三、教学策略设计

现代教学策略字实施的核心问题:

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现代教学策略的实施,强调现代学习观的确立。

利用网络系统,共享资源,让学生学习如何从多媒体教学软件中,从局域网络或互联网络中获取信息、得到多种学习材料,把学习资源作为学生进行分析、思考、探究、发现的对象,以帮助学习者理解学习内容,并掌握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步骤。

从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学习如何从资源中获取知识、分析病情和综合处理案例的能力。

《内科护理》是一门护理专业学科,内容繁杂、难懂,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使学生“知其然”而且要使学生“知其所以然”,基于本节课的特点,教师备课的重点要放在:

把复杂的内在的内容“动”起

4

来,“直观”的演示在学生面前。

在教学方法上,主要采用情景感悟,模拟、讲援法及视频演示等教学方法;对学生而言,主要采取自主探究、合作研讨、辩论等学法。

以上教法和学法的设计,力争体现“师为主导,生为主体”的原则和新课改自主、合作、探究的要求。

四、教学媒体和资源应用设计和准备:

1、教学媒体和资源应用:

多媒体、课件、模型、教材

2、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

1、预习课文,复习冠心病内容

2 、上网查看心肌梗死的案例和视频。

教师准备:

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材内容,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重难点、教法等,充分利用课外书籍和网络资源,精心选择相关的事例及素材,准备好教案及课件。

教学环境准备:

实训室,一体化教学模式五、教学过程设计与分析(90分钟)

教学环节及任务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说明

—、组织教学。

(2分钟)

二、复习旧课

1、师生问好

2、安全教育

检查并登记考勤人数,检查学生仪容仪表。

提醒学生在上课过程注意安全。

1、概述上一课学习内容

班干部报告出勤人数。

1、学生复习回顾。

建立良好的教学秩序

复旧引新,承上启下,了解学习

与预习检查

(5分钟)

2、检查预习,收集学生学习疑难。

2、报告学习疑惑

课前准备好。

难点,使后面的教学有针对性。

三、学习新课第一环节

情景导入、启动思维(15分钟)

第二环节师生互助,

(10分钟)

1、播放视频(或出示图片),导思:

病人发生了什么?

该如何处理?

2、点评,明确:

心梗概况,病人的快速判别和正确护理的重要地位,进一步启发:

心梗先兆及表现特征在及早发现心梗的意义。

进一步明确:

心梗病人的正确护理措施重要性——引出本课主

题。

3、板书课题,展示学习目标。

1、学习导航:

展示要探究的主要内容

2、学生汇总心梗健康史采集

3、精讲心梗的身体状况特征

1、学生看图(或视频)思考

2、讨论:

病人发生什么了情况?

3、明确学习任务

1、学生听讲,分析心梗病人的病史采集

2、在教师的启发下探究心梗的身体况状特征

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引发学生对课题的兴趣和重视,明确学习任务。

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创造性记忆法

任务一:

学习

1、布置任务

1、学生听课,研读

通过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心梗的并发

心梗有哪些并发症?

P97-100课文。

也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职教

症(13分钟)

2、指导探究

2、分组讨论,组间

理念。

解说心梗的并发症:

提问。

3、小结:

任务二:

学习

1、指导学生分析心梗心电图特征

专心听课,在教师

通过看图,调动学生学习积极

心梗的辅助

和血心肌坏死标记特测定特征

的启发下了解心梗

性。

检查和护理

2、精讲心梗心电图特征和血心肌

病人辅助检查诊断

诊断

坏死标记特测定

相关知识点。

(15分钟)

3、护理诊断和治疗要点

任务三:

学习

1、结合视频护理案例,引出心梗

专心听课,在教师

通过联系临床实际,解答学生临

心梗的护理

护理措施。

的启发下了解心梗

床疑惑的问题

措施

(25分钟)

2、精讲心梗护理措施

3、学生汇总心理护理和健康指导

护理措施的相关知识点。

四、课堂小结

1、课堂小结

学生自己归纳学习

开拓视野,巩固知识

与布置作业。

作业:

完成课本后自测题

内容

(5分钟)

六、板书设计



随PPT播放内容提纲

心肌梗死

一、概述

1、概念

2、特征

二、护理评估

1、健康史

2、身体状况

3、心理社会状况

4、辅助检查

5、治疗要点三、护理诊断四、护理目标五、护理措施

1、一般护理

2、病情观察

3、用药护理

4、心理护理

5、健康指导

七、教学评价

(一)学生学习活动(过程)的评价

整个教学进程充分体现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三者交错使用,融会贯通,渗

透到教学中的每一个环节。

学生在自主的基础上进行合作,合作的同时又展开了探究。

通过学生小组合作探究、构思并模拟情景,学生积极探讨,理论联系实际,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思维,以达到在操作中学习的目的,在探讨中总结,有效提升学生的协作能力和分析能力。

(二)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

通过课程,学生了解到心肌梗死病人的评估和护理诊断重点,掌握心肌梗死病人相关的护理措施,学生能够熟练地对心肌梗死病人进行相关健康指导。

同时在情景模拟中能够深刻体会到病人的需求,能够换位思考,真正体现了当代护理的人文关怀。

(三)教师指导活动的评价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主动性强,在各个任务的实施中能够积极主动的参与,动手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高,教师的指导有着画龙点睛的作用,教师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用合作探究与交流的方式引导学生,让学生真正做到理论联系实际。

变被动的接收为主动的吸取知识,成为真正的主体力量。

六、教学反思

(一)主要特色与创新之处:

本节课的主要亮点是:

让学生从生活中、临床中感悟,实现抽象内容的生活化。

通过病例案例导入,引导学生学习行动,使学生在活动中掌握所学内容,达到育人目的,真正体现了专业课的特点。

(二)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本节课也有遗憾的地方,因为时间的关系未能真正让学生在心电图、心肌坏死标记物测定上认识和心梗并发症等内容有更深入学习。

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要针对教学目标,进一步优化整合教学内容,逐步提高教学水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党团建设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