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浙江专用教师用书第四部分 第1讲高考新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4663190 上传时间:2022-10-23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50.5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浙江专用教师用书第四部分 第1讲高考新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浙江专用教师用书第四部分 第1讲高考新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浙江专用教师用书第四部分 第1讲高考新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浙江专用教师用书第四部分 第1讲高考新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浙江专用教师用书第四部分 第1讲高考新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浙江专用教师用书第四部分 第1讲高考新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文档格式.docx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浙江专用教师用书第四部分 第1讲高考新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浙江专用教师用书第四部分 第1讲高考新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文档格式.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浙江专用教师用书第四部分 第1讲高考新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文档格式.docx

而“无字之书”,即为人处世之书,它强调的是生活性。

人是社会性的动物,人的生存已离不开社会与他人。

社会学家涂尔干讲的“有机社会”便是人与人相联系的社会,那么在这当中,我们要读“无字之书”——于日常生活言行中,于耳濡目染中,使我们不至于成为迂腐刻板的“怪人”。

此二者均要读,但仅此是不够的,还应读“心灵之书”,即修养身心,提升思想,实现我们身为“独立的人”的目标。

这好比建造一幢居住的房子,打好地基,建好钢筋水泥甚至粉刷好墙壁,装好窗与大门,若没有内部必备的生活物品,这房子仍是不能使人安心栖居的温柔乡。

“心灵之书”便是“房子”内部的配置,而对此需精读。

我们精读“心书”,是为了使自己具备有良知、有思想的独立人格。

刘瑜说过我们除了要对屋子添砖加瓦,更应“使头脑成为一支军队,对自己的心灵招兵买马”。

我们之所以为人,之所以与他人不同,在于我们“觉醒与思考的力量”。

仅成为一个有文化的人是不够的,我们要探讨更深层次的生命奥秘。

鲁迅的“立人思想”——使人除了成为社会中的人,更应是独立于群体的人;

孔子对生命价值本源的探索由“向天”转变为“在人”,均启示我们充实自身心灵与精神从而成为独特个体的重要性。

何况人人都阅读好“心灵之书”,人的素养会得到提升,社会的状况也能改善。

《希腊精神》里伊丽丝阐释了文明的最高境界:

那些我们无法准确衡量的东西成为至关重要的,如对心智的追求、礼貌周到的品质等。

只要人人能精读心灵之书,每个人必是有更高追求之人,他不会汲汲于丝毫得失,不会为了利而背义,处贫亦可乐道,那么社会的弊端或许也不会再有。

“心灵之书”,是道德之书,是修身之书,是独立个体之书。

有字之书是根本,无字之书是立世之方,而心灵之书则是成为至人之要。

兼读三书,使我们立世;

精读心书,便可立人。

佳作品评 本文说理逐层深入。

作者在阐发“三书”含义的基础上,认为人要兼读“三书”并精读“心灵之书”;

从读书识字的基础性、人的社会性角度,简论了阅读“有字之书”“无字之书”的重要性;

通过“房子”的比喻,名人言论、思想的援引以论述精读“心灵之书”的必要;

以阅读“三书”的作用强调观点作结。

论述清晰,语言朴实。

[感悟 写法]

一、什么是新材料作文

新材料作文是在材料作文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作文样式,这种命题形式从本质上讲,是材料作文,材料(内涵)是考生作文立意的源头;

但在表现形式上看,又是话题作文,它给定材料,但不限定话题,允许考生对材料进行多角度解读,从中提炼出不同方面的话题,进而确立其文章主旨。

新材料作文既有规定的限制性,如要求不脱离材料的内容或含意范围,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又有灵活的自由度,如允许自选角度、自定立意、自拟题目、自选文体等。

由于它较好地融合了话题作文、材料作文的长处,因此近年深受命题者的青睐。

2017年高考,3套全国卷以及山东卷、江苏卷、浙江卷都采用了这种题型考查写作,新材料作文是当今高考作文的主流题型。

二、审题与立意的概念与要求

1.审题

就是深入思考和反复推敲作文材料,理解其含意,确立写作中心(明确立意),确定感情抒发的基调或确立自己的观点态度,明确写作文体和方法的过程。

它包括理解试题所要求的作文的角度、内容、中心、文体和字数等。

新材料作文的审题,主要是指对所供材料的本身内涵的挖掘,以及对材料之后附加的引导语的领会,和对相关写作要求的理解。

审读材料时,应依据材料的不同类型特点,采取相应的审读策略。

材料类型

审题指导

从材料内容

的繁简看

单一材料

要着眼于对材料主旨内涵的提取

多则材料

要注意理清相互关系,存异求同

从材料主旨

的表达看

含蓄类材料

(如寓言类材料)

要从喻旨或寓意入手

直观性材料

(如新闻类材料)

透过现象看本质,抽象成观点

话题性材料

辨明话题的不同拓展方向

新材料作文题型的材料组织与表述类型各异,类型不同,审题关注点也有所区别。

在高考作文评分中,“审题”分为四个等级:

一等为“切合题意”,指审题准确、深刻、独到;

二等为“符合题意”,指审题准确,在命题要求范围内,但个性色彩不鲜明;

三等为“基本符合题意”,指审题大体准确,中心基本明确,但论述或叙述时有游离中心的现象;

四等为“偏离题意”,指完全脱离题意、指向、范围和要求。

2.立意

就是确立文章的主题思想,也就是作者通过所写的内容来表达自己的情感或态度。

明人王夫之在《姜斋诗话》中说道:

“无论诗歌与长行文字,俱以意为主。

意犹帅也,无帅之兵,谓之乌合。

”古人以“帅”为喻,形象地说明了立意的重要性。

高考作文对立意有4点要求

一是立意要正确。

所谓“正确”包括两个方面:

首先是思想内容正确,其次是文章的立意要符合题意的要求,即切题。

二是立意要新颖。

就是有自己的独特感受和发现。

三是立意要深刻。

“深刻”就是能“见人所未见,发人所未发”,写出“人人心中皆有,人人笔下俱无”的意思来。

四是立意要集中。

一篇文章立意必须单一明确,多中心就等于没有中心了,思想可以丰富,主题必须集中,即只能有一个主题。

三、审题立意的6方法

1.抓关键词句法

关键词句指材料中体现命题意图的词语和句子,即评议性词句。

抓住这些词句,深挖它们与材料的关系,即可正确立意。

【典例】 2016年高考江苏卷作文:

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俗话说,有话则长,无话则短。

有人却说,有话则短,无话则长——别人已说的我不必再说,别人无话可说处我也许有话要说。

有时这是个性的彰显,有时则是创新意识的闪现。

分析 首先要正确理解“有话则短,无话则长”的原因,应抓住后面破折号后的内容“别人已说的我不必再说,别人无话可说处我也许有话要说”;

再抓住最后两句“有时这是个性的彰显,有时则是创新意识的闪现”。

由此可以确定从“彰显个性”“创新意识”“守规与创新”等角度立意。

2.概括中心法

这是写材料作文最为常见且最为稳妥的审题立意方法。

写材料作文时,如果能准确地提炼出材料的中心,并以之作为文章的主旨,一定会使所写文章既切题又有深度。

所以,写材料作文时应尽量采用这种方法来立意。

概括中心法分三步走:

①概括中心,人物+事件+结果;

②提炼道理(一般有关键词句提示);

③组织观点句,压缩成主谓宾句子。

【典例】 材料 2007年8月24日,6名俄罗斯户外运动爱好者在平均海拔3000米以上的新疆和田玉龙喀什河漂流遇险。

9月21日,35岁的兹韦列夫和28岁的保托夫在不毛之地各自单独生存25天后,被中俄搜救队发现,奇迹生还。

其余3人遇难,1人失踪。

据中俄搜救队指挥员介绍,兹韦列夫和保托夫之所以能奇迹生还,一方面是因为他们本身的身体素质比较好,另一方面是因为他们野外生存比较有经验。

特别是在玉龙喀什河上游天气恶劣(白天温度30℃以上,夜晚-5℃以下)、地理环境复杂、没有任何食物吃的情况下,两位运动爱好者能采取倒时差生活的办法,在白天光照强、温度高的时候睡觉,晚上天气冷的时候则行走、锻炼,以维持自身的热量体力,为营救工作争取了时间。

分析 三步概括中心:

(1)什么人?

做了什么事?

结果怎么样?

兹韦列夫和保托夫野外遇险,最后奇迹生还。

(2)结果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文中提示句:

之所以能奇迹生还,一方面……另一方面……

道理:

良好的身体素质和丰富的经验、变通的办法能创造奇迹。

(3)组织观点句,压缩成主谓宾句子。

经验创造奇迹;

变通创造奇迹;

以经验之心,筑生命之塔。

3.由果推因法

事物都是互相联系的。

有很多事物都是以因果关系的联系形式存在的。

写材料作文,审题时如果能由材料中列举的现象或结果推究出造成所列现象或结果的本质原因,往往就能找到最佳的立意。

【典例】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一个游客去波罗的海海滨度假,找到一处房屋,打算同房东——一位和蔼可亲的老人签下租房合同。

老人劝他不妨先试住几天,看究竟合适不合适,再作决定。

游客住下后感到很满意。

到第5天,将要签合同时,却发生了一点意外:

一个精美的玻璃杯被他不小心打碎了。

他有些忐忑不安地打电话告诉了老人,老人说:

“不要紧,你又不是故意的,我过来签合同时再拿一个来。

”游客把碎玻璃和屋里的其他垃圾打扫了。

不久,老人来了,进屋后就问:

“玻璃杯碎片呢?

”游客回答说:

“已装进垃圾袋,放到门外了。

”老人赶紧出门,打开垃圾袋看过后,脸色凝重地对游客说:

“对不起,我不再把房子租给你了。

然后,老人仔细地将玻璃碎片一一捡了出来,放入另一个垃圾袋,写上:

“玻璃碎片,危险!

分析 为什么老人不愿意将房子租给该游客?

游客虽然把碎玻璃打扫了,但意识不到碎玻璃和其他垃圾混在一起带给别人的潜在的危害,证明其责任感不强。

由此可立意为:

坚守责任,让生命变得厚重;

关爱从点滴做起等。

4.多角度解读法

任何事物都是互相联系的。

事物之间的关系主要有依存关系、主次关系、取舍关系。

审题时理清、辨明了关系,就抓住了关键,找到了立意的突破口。

【典例】 2016年高考山东卷作文: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自己的感悟和联想,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行囊已经备好,开始一段新的旅程。

路途漫漫,翻检行囊会发现,有的东西很快用到了,有的暂时用不上,有的想用而未曾准备,有的会一直伴随我们走向远方……

分析 本题可写的东西很多,角度也有很多。

可以谈准备与未准备、预知和不可预知、有用和无用等,可以单独谈一个方面,也可以谈两者的关系。

“旅程”与“行囊”当然可以坐实,但虚化地理解为人生旅途似乎可以有更广阔的展开空间。

参考立意:

①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②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③人生中有很多不可预知的东西;

④“不可预知”正是人生的魅力所在;

⑤人生不可彩排,每时每刻都是直播;

⑥“没用”的东西也是我们人生的陪伴者。

5.抓关系法

新材料作文中提供的对象、要素多是多元的,能从中抓住一对关系或一组矛盾来审题立意,不仅能扣题,而且往往被视为立意深刻。

【典例】 材料 一片罂粟开花了,娇艳美丽的花朵在风中摇曳。

罂粟对过路的人说:

“如果你能采食我的果实,一定会给你带来快乐。

路人对罂粟说:

“如果陶醉于你片刻的快乐,就会给我带来长久的痛苦!

分析 这则对话中有一个“快乐”与“痛苦”的矛盾问题,只要抓住了这两者的辩证关系,就抓住了立意的核心。

6.求异同法(异中求同,同中求异)

此法主要适用于多则材料型。

【典例】 2015年高考浙江卷作文: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古人说“言为心声”“文如其人”。

性情褊急则为文局促,品性澄淡则下笔悠远。

这意味着作品的格调趣味与作者人品应该是一致的。

金代元好问《论诗绝句》却认为“心画心声总失真,文章宁复见为人”。

艺术家笔下的高雅不能证明其为人的脱俗。

这意味着作品的格调趣味与作者人品有可能是背离的。

对此你有什么看法?

写一篇文章阐明你的观点。

分析 材料一认为作品的格调趣味与作者人品应该是一致的,材料二则认为作品的格调趣味与作者人品有可能是背离的。

将其联系起来立意为文品与人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计算机软件及应用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