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史116章习题答案doc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4657047 上传时间:2022-10-23 格式:DOCX 页数:37 大小:55.6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教育史116章习题答案doc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中国教育史116章习题答案doc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中国教育史116章习题答案doc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中国教育史116章习题答案doc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中国教育史116章习题答案doc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国教育史116章习题答案docWord文档格式.docx

《中国教育史116章习题答案doc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教育史116章习题答案docWord文档格式.docx(3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国教育史116章习题答案docWord文档格式.docx

二、单项选择题

(C)1、“学在官府”是哪个历史时期的文化教育特征?

A商代B夏代C西周D东周

(B)2、中国历史上记载最早的儿童识字课本是什么?

A《千字文》B《史籀篇》C《三字经》D《急就篇》

(C)3、下列哪个选项不是西周学校“六艺”教育的内容?

A、射B、御C、诗D、数

(D)4、孔子所认为的最高道德准则是什么?

A、孝B、礼C、忠D、仁

(B)5、在论述教育与经济发展关系中,提出“庶→富→教”这一思路的是哪位教育家?

A、孟子B、孔子C、荀子D、老子

四、名词解释题

1、学在官府:

学在官府是对西周教育制度的高度概括,也是我国奴隶社会教育制度的重要特征,主要体现在:

①礼不下庶人,学术和教育为王宫及各级政府把持,礼器也全由官府掌握,民间没有条件举行学术活动,更无学校。

②官师不分,学校设在官府之中,官吏既是教育官员,也是学校教师。

③政教合一,教育机构与行政机构不分,教育与行政合一。

2、六艺:

西周官学的基本教育内容,即礼、乐、射、御、书、数,有“大艺”、“小艺”之分,书、数是小艺,主要是小学课程,礼、乐、射、御,作为大艺,是大学的课程。

汉代以后也把经孔子整理并作为教材的《诗》、《书》、《礼》、《易》、《乐》、《春秋》称为“六艺”。

3、"

有教无类"

是孔子的办学方针,它规定了孔子办私学的教育对象,其基本含义是,不分华夷,无别贵贱,扩大受教育的对象,使那些愿意学习而在学力、经济条件和时间上又允许的人,都可有受教育的权力和机会。

这一教育主张顺应了社会历史进步潮流,打破了少数奴隶主贵族对文化教育的垄断。

扩大了受教育的范围,符合教育事业的发展趋势。

五、简答题

1、为什么说学校的产生是奴隶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发展的产物?

(1)经济上,生产力的发展,体脑分工为学校的产生提供了可能性。

(2)政治上,国家的形成,提出了进行贵族教育的必要性。

(3)文化上。

文化的发展,尤其是文字的形成,为学校的产生创造了有利条件。

2、简述西周“六艺”教育的内容和特征。

(1)“六艺”具体指:

礼、乐、射、御、书、数,按其学科性质分成三大方面:

①礼乐。

礼是指周礼,范围十分广泛,涉及政治、伦理、道德、礼仪等各个领域。

乐教也是西周官学中的主要科目。

当时乐的概念是非常宽泛的,它包括音乐、诗歌、舞蹈等,实际上是各门艺术的总称。

②射御。

射,指射箭的技术;

御,指驾驭马拉战车的技术。

③书数。

“书”是指文字,“数”是指计算。

(2)“六艺”教育的特征

①既重视思想道德,也重视文化知识;

②既注意传统文化,也注意实用技能;

③既重视文事,也重视武备;

④既要符合礼仪规范,也要求内心情感修养。

3、孔子的德育原则有哪些?

(1)立志:

以实现仁道为志向,走仁的道路,时刻以仁为道德行为的准则。

(2)克己:

在处理对人对己的关系时应着重在要求自己上,约束和克制自己的言行,使之合乎礼、仁的规范。

(3)力行:

言行相顾、言行一致,不要出现脱节,道德认识的真假、深浅,依靠道德实践的检验而证实。

(4)中庸:

能明辨各种行为过与不及的是非得失,择其中道而行。

(5)内省:

就日常所做的事,进行自我思想检查,看其是否合乎道德规范。

(6)改过:

有过错不应该掩盖,而要正视错误公开改正,有过不改才是真正的错误。

六、论述题

1、试述私学产生的原因及其对教育发展的贡献。

答:

(1)原因:

春秋战国时期封建生产关系逐渐形成的过程中,贵族统治力量衰落,无暇顾及教育,官学教育因此衰弱。

这在客观上反映了“学在官府”的教育体制已经不适应新的时代要求。

由于对人才的需求强烈和掌握文化的人沦落到社会下层,使私学的兴起成为可能。

 

(2)孔子是私学创办者中最杰出、最有影响的代表,是中国古代办学的典范。

私学的兴起在中国教育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首先,它冲破了西周以来教育为官府垄断的局面,扩大了教育对象;

其次,私学作为专门的教育机构,从政治中分离出来,迈出了教育独立化的第一步;

其三,私学的发展积累了丰富的教育经验,促进了先秦时期教育理论的发展;

最后,私学的发展,使教育内容与教育方式产生了重大变化。

(4)总之,私学的产生和发展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是教育制度上一次历史性的大变革。

2、试述孔子对教育所做的主要贡献。

(1)首创私学,实行“有教无类”的教育方针,扩大教育对象的范围,促进文化学术的下移;

(2)他提出教育在社会发展和个体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强调要重视教育;

(3)他提倡“学而优则仕”,为封建官僚的政治体制准备了条件;

(4)他重视古代文化的继承和整理,进行了教材建设,奠定了后世儒家经典教育体系的基础;

(5)他总结了教育实践经验,提出了许多教育教学原则方法,揭示了许多教育教学规律。

总之,孔子的教育思想产生了重要的历史影响,为中国古代教育奠定了理论基础,是中华民族珍贵的教育遗产。

3.评析孔子"

学而优则仕"

的教育主张。

"

是孔子的学生子夏提出来的,但它在理论上集中地概括了孔子的教育目的。

其基本含义是主张把官职与学习紧密联系起来,有官职的人应该是受过教育并继续学习的人,受过教育的人应该得到一定的官职,教育就是要培养能治国安民的贤能之士。

教育目的论的提出,在当时具有很大的进步意义:

①反对不学而仕的世袭制,为平民开拓了从政的道路;

②把学优与仕优联系起来,以学优保证仕优,有利于推行贤人治邦,改良社会政治。

但是,这一教育目的论对中国古代教育也产生了一些消极影响:

①过于突出教育的政治功能,忽视了教育的经济功能,强化了中国"

官本位"

的传统观念;

②以名利为诱饵,使中国知识分子从一入学读书始,就产生严重的功名意识,形成"

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

的传统观念。

第三章战国时期的教育

1、孔丘去世后,儒家内部分为八派,其中最有影响的是思孟学派和荀况学派。

2、稷下学宫是战国时期齐国的一所著名学府,制定历史上第一个学生守则《弟子职》。

3、在关于人性的认识中,认为人性如素丝,“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的是墨翟;

认为“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的是孟轲;

认为“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的是荀况。

4、墨家的教育目标是培养兼士或“贤士”,

5、孟轲的教育理论基础是“性善论”。

6、孟轲提出的“五伦”分别是“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7、法家关于教育实施的主张是“以法为教、以吏为师”。

8、《大学》提出的“三纲领”是明明德,亲(新)民,止于至善;

“八条目”是格物、致知、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9、《中庸》将学习的过程具体概括为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五个先后相续的步骤。

10、我国最早一篇专门论述教育和教学问题的论著是《学记》。

(D)1、“学在官府”不是哪个历史时期的文化教育特征?

A商代B夏代C西周D东周

(D)2、真正揭开“百家争鸣”序幕的是哪个学派?

A、儒家B、道家C、法家D、墨家

(C)3、“明人伦”的教育目的是由谁第一次明确地概括出来的?

A、荀子B、孔子C、孟子D、庄子

(A)4、“化性起伪”是谁提出的?

A、荀子B、老子C、庄子D、孔子

(D)5、最早把自然科学知识纳入教学内容的是哪个学派?

A、儒家B、道家C、法家D、墨家

(C)6、提出培养“兼士”的教育目的是哪个学派?

A、儒家B、道家C、墨家D、法家

(A)7、道家的教育主张是什么?

A、“不言之教”B、“以法为教”

C、“兴利除害”D、“化性起伪”

五、名词解释题

1、稷下学宫:

稷下学宫是战国时期齐国的一所著名学府,因其建于齐国都城临淄的稷门之下而得名。

稷下学宫虽然是齐国官办,但它实际上又是由许多私学组成的。

稷下学宫综合发展了春秋以来私学的长处。

如不治而议论、自由辩论、学无常师等。

此外,在学生管理上,稷下学宫制定了历史上第一个学生守则《弟子职》,体现了教学的目的性、计划性和组织性。

稷下学宫前后历时150年之久,创造了一个出色的教育典范。

2、明人伦:

“明人伦”是孟子提出的学校教育的目的,所谓“明人伦”就是“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后世也称为“五伦”。

孟子着眼于处理好五种最基本的人际关系,其目的在于维护上下尊卑的社会秩序和道德观念。

3、虚壹而静:

荀子提出主张培养的学习态度,强调学习要专心有恒。

虚,即虚心,就是不要先入为主;

壹,即专心,不要一心二用,也不以已有的知识或见解排斥对新知识或见解的研究和掌握;

静,即静心,不能用胡思乱想或情感的冲动来扰乱人的理智和正常的思维活动。

4、三纲领八条目:

这是南宋朱熹归纳出来的《大学》中所提出的关于大学教育的纲领和目标。

所谓“三纲领”即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体现了儒家修已治人的理想目标。

所谓“八条目”即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八个步骤。

实际上前五条都是修身的原则措施,后三条是修身的扩展和递进,先到家,再到国,再到整个世界。

5、豫时孙摩:

这是《学记》总结出的四条重要教学原则。

“豫”是预防性原则,要求事先估计到可能会产生的不良倾向,采取预防措施;

“时”是指及时施教原则,掌握学习的最佳时机,适时而学,适时而教:

“孙”是指循序渐进原则,教学要遵循一定的顺序进行;

“摩”是指学习观摩原则,学习中要相互观摩,取长补短。

6、教学相长:

这是《学记》总结出的教学原则,即教与学是教学过程的两个方面,两者相辅相成。

它说明了教师本身的学习及教学是两种不同形式的学习,它们相互推动,使教师不断进步,“学”因“教”而日进,“教”因“学”而益深。

六、简答题

1.春秋战国私学的兴起有何意义?

春秋战国时期的私学兴起,是中国教育史上的划时代的革命:

(1)它冲破了"

政教合一"

的枷锁,教育从政治活动中分离出来。

完成了学校教育独立化的过程。

(2)教师不再是官吏,而成为以教育人为谋生之道的专业化的教育工作者。

(3)扩大了教育对象,使受教育的范围由少数贵族扩大到广大平民,教育的社会基础更为广阔。

(4)有利于教育经验的积累和教育理论的形成,出现了以《学记》为代表的一批教育专著。

2、简述荀子对教师地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简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