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实验socket编程报告孙斌网工2.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465565 上传时间:2022-10-22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765.4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网络实验socket编程报告孙斌网工2.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网络实验socket编程报告孙斌网工2.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网络实验socket编程报告孙斌网工2.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网络实验socket编程报告孙斌网工2.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网络实验socket编程报告孙斌网工2.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网络实验socket编程报告孙斌网工2.docx

《网络实验socket编程报告孙斌网工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网络实验socket编程报告孙斌网工2.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网络实验socket编程报告孙斌网工2.docx

网络实验socket编程报告孙斌网工2

 

题目:

基于socket编程实验通信功能

 

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学科门类工学

专业计算机网络工程

学号2012*******

姓名孙斌

指导教师蔡老师

 

20014年12月4日

 

目录

 

一、实验目的………………………………………………………2二、实验原理………………………………………………………2

三、实验要求………………………………………………………2

四、Socket编程基础知识…………………………………………2

五、基于C#面向连接的socket编程模型………………………2

六、实验步骤结果及分析…………………………………………2

七、实验总结………………………………………………………2

 

一、实验目的

通过本实验熟悉和掌握socket编程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掌握给予TCP的工作原理以及socket编程的一般方法,能够编写简单的点对点网络聊天应用程序。

二、实验原理

在VisualStudio2005的运行环境下,用c#语言编写,socket套接字可实现网络的连接和数据在两台电脑间的相互传输。

运用相应的包可实现字体和颜色的改变。

利用线程对程序进行控制。

并行多线程

阻塞自己进行监听

收到连接请求

未接受

 

图1:

原理图

CTOC直接连接

…………….……………..

..……....……..

三、实验要求

可进行点对点的聊天,可通过使用socket套接字进行两台电脑的连接与数据传输。

四、Sockets编程基础知识[1]

网络编程就是通过计算机网络与其他程序进行通信的程序,Socket编程是网络编程的主流工具。

SocketAPI是实现进程间通信的一种编程设施,也是一种为进程间提供底层抽象的机制。

尽管应用开发人员很少需要在该层编写代码,但是理解socketAPI还是非常重要的。

主要有两点原因:

第一,高层设施是构建于socketAPI之上的,它们是利用socketAPI提供的操作来实现。

第二,对于响应时间要求较高或运行于有限资源平台上的应用,甚至socketAPI是唯一可用的进程间通信设施。

socketAPI出现于20世纪80年代早期,作为BerkeleyUnix(BSD4.2)操作系统程序库来通过进程间通信功能。

现在主流操作系统都提供socketAPI。

在基于Unix系统中,如BSD、Linux系统,socketAPI是操作系统内核的一部分;在MS-DOS、WindowsOS、OS/2等操作系统中,socketAPI是以程序库形式提供的,如在Windows系统中,socketAPI被称为Winsock。

Socket接口规范可以适用多种通讯协议,主要是TCP/IP。

TCP/IP是计算机互联最常适用的网络通讯协议,TCP/IP的核心部分由网络操作系统的内核实现,应用程序通过编程接口来访问TCP/IP,应用程序通讯的方式有图1-1所示。

TCP/IP使用一个网络地址和一个服务端口号来惟一地标识设备。

网络地址标识网络上的特定设备;端口号标识要连接到的该设备上的特定服务。

网络通讯的基本模式如下:

每一台通讯的主机都有一个本网络环境中惟一的IP地址,一台主机上往往有多个通讯程序存在,每个这样的程序都要占用一个通讯端口。

因此,一个IP地址,一个通讯端口,就能确定一个通讯程序的位置。

图2应用程序通信方式

五、基于C#面向连接的Socket编程模型[2]

TCP协议是面向连接协议,它提供了一系列的数据纠错功能,可以保证在网络上传输的数据及时、无误的传给接收方。

因此面向连接协议的Socket编程模型应用最为广泛,基于连接协议的服务是设计客户端/服务器应用程序时的标准。

编程模型如图3-4所示。

模型中,服务器端的处理:

(1)使用socket系统调用,生成一个TCP协议模块与应用程序之间进行通信的套接字;使用bind系统调用指定端口号;

(2)使用bind系统调用指定端口号;

(3)使用listen系统调用,指定连接接收队列的长度,并等待来自客户端的连接请求。

前三步完成了启动服务器程序的工作。

一旦listen监听到有客户端的连接,就调用accept接收连接。

希望与服务器通信的进程称为客户,客户所运行的计算机环境称为客户端,有时两个概念混用。

客户端的处理:

(1)使用socket系统调用,打开TCP协议模块与应用程序之间的通信线路;

(2)使用connect系统调用,指定IP地址和端口号,和服务器相应的服务应用程序建立TCP协议的连接请求;

客户端和服务器程序在建立连接后,使用send和recv调用完成数据的发送和接收工作。

等待数据传送结束后,各自调用close关闭套接字。

使用TCP协议的Socket通信程序包括服务程序和客户程序。

图3:

基于C#面向连接的socket编程模型

基于C#的Socket编程相关函数和数据类型

1.socket()函数

该函数用于根据指定的地址族、数据类型和协议来分配一个套接字的描述字及其所用的资源。

Socket函数原型为:

Intsocket(intdomain,inttype,intprotocol);

、参数domain指定地址描述,一般为AP_INET;

b、参数type指定socket类型:

SOCK_STREAM和SOCK_DGRAM;

c、参数protocol通常为0;

d、函数返回值为一个整型socket描述符,在bind函数中调用。

2.bind()函数

该函数用于将一个本地地址与一个套接字绑定在一起。

intbind(intsockfd,structsockadd*my_addr,intaddrlen);

、sockfd:

socket描述符,使用socket函数返回值,将该socket与本机上的一个端口相关联。

在设计服务器端程序是需要调用bind函数,以在该端口上监听服务请求;而客户端一般不需要调用bind函数,因为只需知道服务器IP地址,并不关心客户通过哪个端口与服务器建立连接,内核会自动选择一个未被占用的端口供客户端来使用。

、my_addr:

指向包含本机IP地址及端口号等信息的sockaddr类型的指针。

、addrlen:

sizeof(structsockaddr)的值。

、bind函数返回值:

为-1表示遇到错误,并且errno中包含相应的错误码。

3.connect()函数

与远程服务器建立一个TCP连接。

intconnect(intsockfd,structsockaddr*serv_addr,intaddrlen);

、sockfd:

目的服务器的socket描述符。

、serv_addr:

指向包含目的服务器的IP地址及端口号的指针。

、addrlen:

sizeof(structsockaddr)的值。

、connect函数返回值:

为-1表示遇到错误,并且errno中包含相应的错误码,进行服务器端程序设计时不需调用connect函数。

4.listen()函数

在服务器端程序中,当socket与某一端口绑定后,需要监听该端口,及时处理到达该端口上的服务请求。

intlisten(intsockfd,intbacklog);

、sockfd:

Socket系统调用返回的socket描述符。

、backlog:

指定在请求队列中允许的最大请求数,进入的连接请求将在队列中等待接收backlog限制了队列中等待服务的请求数目,系统缺省值为20。

、listen函数返回值:

为-1表示遇到错误,并且errno中包含相应的错误码。

5.accept()函数

当某个客户端试图与服务器监听的端口连接时,该连接请求将排队等待服务器用accept接收它并为其建立一个连接。

intaccept(intsockfd,structsockaddr*addr,int*addrlen);

、sockfd:

被监听的socket描述符。

、addr:

sockaddr类型的指针变量,用来存放提出连接请求服务的主机信息。

、accept函数返回值:

为-1表示遇到错误,并且errno中包含相应的错误码,如果没有错误,accept()函数返回一个新想socket描述符,供这个新连接来实用,而服务器可以继续在以前的socket上监听,同时可以在新的socket描述符上进行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sent()和recv()操作)。

6.send()和recv()函数

用于在面向连接(TCP)的socket上进行数据传输。

Send()原型:

intsend(intsockfd,constvoid*msg,intlen,intflags);

、sockfd:

用于传输数据的socket描述符。

、msg:

是一个指向要发送数据的指针。

、len:

以字节为单位的数据的长度。

、flags:

一般情况下置为0。

、函数返回值:

为-1表示遇到错误,并且errno中包含相应的错误码,否则返回所发送数据的总数,该数字可能小于len中所规定的大小。

recv()函数原型:

intrecv(intsockfd,void*buf,intlen,unsignedintflags);

、sockfd:

是接收数据的socket描述符。

、buf:

是存放接收数据的缓冲区。

、len:

以字节为单位的缓冲区的长度。

、flags:

一般情况下置为0。

、函数返回值:

为-1表示遇到错误,并且errno中包含相应的错误码,无错则返回读入的字节数,如果连接被中止,返回0。

7.endto()和recvfrom()函数

这两个函数是利用数据报方式(UDP)进行数据传输。

在无连接的数据报socket方式下,由于本地socket并没有与远程机器建立连接,所以在发送数据时应指明目的地址。

sendto()原型:

intsendto(intsockfd,constvoid*msg,intlen,unsignedintflags,conststructsockaddr*to,inttolen);

、sockfd:

用于传输数据的socket描述符。

、msg:

是一个指向要发送数据的指针。

、len:

以字节为单位的数据的长度。

、flags:

一般情况下置为0。

、函数返回值:

为-1表示遇到错误,并且errno中包含相应的错误码,否则返回所发送数据的总数,该数字可能小于len中所规定的大小。

f、表示目的机器的IP地址和端口号。

g、tolen:

被赋值为sizeof(structsockaddr)。

recvfrom函数原型:

intrecv(intsockfd,void*buf,intlen,unsignedintflags,structsockaddr*from,intfromlen);

、sockfd:

是接收数据的socket描述符。

、buf:

是存放接收数据的缓冲区。

、len:

以字节为单位的缓冲区的长度。

、flags:

一般情况下置为0。

、函数返回值:

为-1表示遇到错误,并且errno中包含相应的错误码,无错则返回读入的字节数,如果连接被中止,返回0。

f、from:

保存源机器的IP地址和端口号。

g、fromlen:

常被赋值为sizeof(structsockaddr)。

当对于数据报socket调用了connect()函数时,也可以用send()和recv()进行数据传输,但该socket仍然是数据报socket,并利用传输层的UDP服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