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教育心理学分类模拟3.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1464177 上传时间:2022-10-22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5.9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教育心理学分类模拟3.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教育心理学分类模拟3.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教育心理学分类模拟3.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教育心理学分类模拟3.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教育心理学分类模拟3.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教育心理学分类模拟3.docx

《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教育心理学分类模拟3.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教育心理学分类模拟3.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教育心理学分类模拟3.docx

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教育心理学分类模拟3

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教育心理学分类模拟3

一、单项选择题

1.某学生对于某门课程的学习毫无兴趣,但为了第二天的考试能够及格而熬夜学习,此时这个学生的学习动机类型是______。

A.内在动机

B.正确的动机

C.近景的、直接性动机

D.一般动机

答案:

C

[解答]高尚的、正确的学习动机的核心是利他主义,学生把当前的学习同国家和社会的利益联系在一起。

一般动机是在许多学习活动中都表现出来的,较稳定、较持久地努力掌握知识经验的动机。

近景的、直接性动机是影响学生近期学习活动的动机。

2.周恩来总理求学时要“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涉及的学习动机类型是______。

A.内在动机

B.远景动机

C.社会交往动机

D.直接性动机

答案:

B

[解答]“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推动周恩来多年来一直努力求学,因此,属于远景的间接性动机。

3.阿特金森认为个人追求成功的倾向受到追求成功的动机、对行为成功的主观期望概率以及取得成就的诱因值的影响,影响个体选择不同难度的任务的因素是______。

A.追求成功的动机

B.对行为成功的主观期望概率

C.行为成功后的诱因值

D.以上都不是

答案:

A

[解答]一个人追求成功的动机影响其对不同难度任务的选择。

当个体有较高成就动机时,倾向于选择中等难度的任务。

当个体有较低的成就动机时,倾向于选择难度较大或较小的任务。

4.根据阿特金森的期望—价值理论,期望和价值之间具有的关系是______。

A.正相关的关系

B.负相关关系

C.互补关系

D.没有关系

答案:

C

[解答]阿特金森认为两者之间是互补的关系,期望值和价值之和为1。

也有学者认为两者是正相关的关系,当个体认为某种学习任务成功的概率高的时候,就会乐意投入到这个学习任务中,并认为该任务有较高的价值。

5.提出动机的自我效能感理论的心理学家是______。

A.班杜拉

B.马斯洛

C.斯金纳

D.奥苏伯尔

答案:

A

[解答]班杜拉在1977年最初提出了自我效能感的概念及相关理论,强调个人心理和行为之间的相互影响。

6.对归因理论做出详细阐述的心理学家是______。

A.班杜拉

B.德威克

C.阿特金森

D.维纳

答案:

D

[解答]班杜拉在1977年最初提出了自我效能感的概念及相关理论。

德威克提出了成就目标理论。

阿特金森提出了成就动机理论。

维纳对行为结果的归因进行了系统探讨。

7.罗杰斯提出的学习动机理论是______。

A.需要层次论

B.强化理论

C.自我效能感理论

D.自由学习理论

答案:

D

[解答]罗杰斯提出的学习动机理论是自由学习理论。

8.关于学习动机的表述,正确的是______。

A.应当以外部动机为主,内部动机为辅

B.应当尽量多地给成绩好的学生奖励,作为强化

C.老师应根据学生学习动机的差别,鼓励学生的学习

D.激励学生学习的最好方法就是开展竞赛

答案:

C

[解答]外部动机和内部动机要二者兼重,光有外部强化是不行的,应调动学生的内部动机,奖励只能作为一种手段,并不能长久地起到作用。

9.不属于阿特金森所提出的成就动机理论模型缺陷的是______。

A.人的成就动机被看成仅仅由内部因素所激发,没有充分看到外部社会生活条件对人的成就动机的作用

B.初步把动机的情感方面和认知方面结合起来

C.对影响成就和行为的内部因素的了解和探讨不全面和不够充分

D.对认知的作用的了解是模糊的、笼统的、不具体的

答案:

B

[解答]阿特金森所提出的成就动机理论模型的缺陷包括没把动机的情感方面和认知方面结合起来。

10.需要层次论是______在动机领域的体现,其代表人物是______。

A.人本主义心理学、马斯洛

B.行为主义心理学、班杜拉

C.认知主义心理学、苛勒

D.人本主义心理学、韦纳

答案:

A

[解答]需要层次论是人本主义心理学理论在动机领域中的体现,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是这一理论的提出者和代表人物。

11.提出自我效能感理论的心理学家是______。

A.桑代克

B.维果茨基

C.班杜拉

D.阿尔金森

答案:

C

[解答]班杜拉由社会观察学习理论出发提出了自我效能感理论。

12.罗杰斯的“有意义学习”与奥苏伯尔的“有意义学习”的区别在于______。

A.前者强调的是新旧知识要有联系,后者强调学习者对知识的兴趣

B.前者强调知识与个人经验、兴趣的关系,后者强调新旧知识存在的联系

C.前者强调新旧知识的联系,后者不关注这种联系

D.前者强调个人兴趣,后者强调学习者主动学习

答案:

B

[解答]罗杰斯的有意义学习和奥苏伯尔的有意义学习的区别。

前者关注的是学习内容与个人之间的关系;而后者则强调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它只涉及理智,而不涉及个人意义。

13.关于学习动机作用的表述,正确的是______。

A.学习动机的作用贯穿于学习活动的开始、进行和完成的全过程

B.影响学习动机的因素就是学习者遇到的问题情境

C.学习动机只对学习活动的发起起作用

D.学习动机越高学习的结果越好

答案:

A

[解答]学习动机的作用是指在学习活动的开始、进行和完成的全过程中,与学习动机有关的各因素的作用及其相互关系,以及学习效果对学习动机、学习活动的反馈作用。

14.成就动机水平高的人倾向于归因于______。

A.能力

B.努力

C.任务难度

D.运气

答案:

B

[解答]成就动机的水平与完成学业任务的质量关系密切。

高成就动机者,内在动机强,即使失败也能坚持,且把原因归为自己努力不够。

15.对于学习差的学生最好把失败归因于______。

A.学习方法

B.能力

C.努力

D.运气

答案:

C

[解答]避免失败的学生不够自信,如果成功他们认为是运气,如果失败他们认为自己能力不足。

因而要把他们的失败归因于努力不够。

16.同化和顺应的关系是______。

A.对立统一

B.相互独立

C.二者没有区别

D.截然对立

答案:

A

[解答]它们之间的关系是对立统一的。

17.掌握知识的三个阶段是______。

A.应用—练习—巩固

B.学习—分析—应用

C.领会—巩固—应用

D.习得—巩固—运用

答案:

C

[解答]掌握知识的领会、巩固、应用三阶段。

18.根据新知识与原有认知结构的关系,知识的学习可以分为______。

A.下位学习上位学习和并列结合学习

B.派生类学习和相关类属学习

C.符号学习和概念学习

D.命题学习和总括学习

答案:

B

[解答]识记性知识。

19.提出“对抗偏见”是一种专门用来改变学生在特定领域内的原有认识以对话为基础的教学策略的心理学家是______。

A.科斯格儒

B.罗尔

C.查朴尼

D.斯太威

答案:

A

[解答]识记性知识。

20.不是影响概念转变因素的选项是______。

A.社会情境(课堂情境)

B.动机因素

C.学习者的“概念生态圈”

D.学习者的空间推理能力

答案:

D

[解答]影响概念转变的因素是:

社会情境(课堂情境),动机因素,学习者的“概念生态圈”,学习者的形式推理能力。

21.陈述性知识的运用是指知识能够被学习者提取出来,解决______的问题。

A.“是什么”

B.“为什么”

C.“怎么样”

D.以上三项都不正确

答案:

A

[解答]陈述性知识的运用是解决“是什么”的问题。

22.关于自我效能感对概念转变的影响,不正确的是______。

A.对自己原有概念的自信可能会妨碍概念转变的发生

B.有利于概念转变

C.使学生相信自己能够改变原有的观点

D.以上三项都不正确

答案:

D

[解答]以上三项都正确。

23.关于负迁移的理解,不正确的是______。

A.一种学习使另一种学习所需的学习时间或所需的练习次数增加或阻碍另一种学习的顺利进行、知识的正确掌握等

B.一般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消极影响,多指一种学习所形成的心理状态,如反应定势等,对另一种学习的效率或准确性产生了消极的影响

C.与横向迁移相对而言的

D.其效果通常是消极的

答案:

C

[解答]不是与横向迁移相对的,而是与正迁移相对的。

24.通过课堂学习,小学生了解了“长方形”具有的一系列属性,包括有四条边、对边相等且平行、是一个平面封闭图形。

此时,小学生关于长方形的知识的表征形式是______。

A.图式

B.命题

C.表象

D.概念

答案:

D

[解答]概念代表事物的基本属性和基本特征,是一种简单的表征形式。

25.小明在上课的时候听到教师说“蜻蜒是益虫”,回家后他对父母说“蜻蜓是人类的好朋友”,此时,小明对于“蜻蜓是益虫”的表征形式是______。

A.图式

B.命题

C.表象

D.概念

答案:

B

[解答]命题是意义观念的最小单元,用于表述一个事实或描述一个状态。

命题是用句子表达的,但命题不等于句子,命题代表观念本身,同一命题可以用不同的句子表达。

26.学习骑自行车后不利于学习骑三轮车,这种迁移属于______。

A.顺向负迁移

B.顺向正迁移

C.逆向正迁移

D.逆向负迁移

答案:

A

[解答]在这一学习情形中,先前的学习对后面的学习产生了影响,这是顺向迁移。

先前的学习对后面的学习产生了不利的影响,这是负迁移。

27.学生学习汉语拼音的同时学习英语,如果不能辨别某些字母的发音区别,发生的学习迁移的类型是______。

A.正迁移

B.负迁移

C.垂直迁移

D.一般迁移

答案:

B

[解答]这里强调的汉语拼音和英文字母之间发音的相互不利的影响,这是负迁移。

28.强调原有的认知结构在学习迁移的过程中起关键作用的心理学家是______。

A.奥苏伯尔

B.贾德

C.桑代克

D.苛勒

答案:

A

[解答]奥苏伯尔强调先前学习所获得的认知结构对于后面的学习会产生影响,学习的过程就是学习迁移的过程。

29.“举一反三”这个成语中蕴含的学习心理是______。

A.学习动机

B.学习策略

C.学习迁移

D.学习过程

答案:

C

[解答]当学习者能够将学到的内容运用到不同的情境中的时候,学习迁移就发生了。

二、辨析题

1.学习动机和学习效果之间没有必然联系。

答案:

(1)这个观点是错误的。

(2)学习动机是激发个体进行学习活动,维持已引起的学习活动,并致使个体的学习活动朝向一定的学习目标的一种内部启动机制。

而学习动机的作用是指在学习活动的开始、进行和完成的全过程中,与学习动机有关的各因素的作用及其相互关系,以及学习效果对学习动机、学习活动的反馈作用。

对于不同的人,或者同一个人的不同情境,学习动机存在多种作用模式,主要可以有两种:

促进性的和阻碍性的,前者是动机与结果一致的良性循环;后者是动机与结果不一致的恶性循环。

具体地讲动机对学习与行为的作用主要表现为六个方面:

①使个体的学习行为朝向具体的目标。

②使个体为达到目标而努力。

③激发和维持某种活动。

④提高信息加工的水平(具有学习动机的学生注意力更集中;更倾向采取多种途径完成任务;研究还表明具有学习动机的学生更倾向进行有意义学习,而不是停在机械的水平上)。

⑤动机决定了何种结果可以得到强化(如:

如果学生的动机是取悦家长,那家长的表扬就可以强化他的积极学习的行为)。

⑥导致学习行为的改善。

2.归因理论在一定程度上能解释人的归因对学习动机的影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