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环境保护试题及答案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4636016 上传时间:2022-10-23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427.8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地理环境保护试题及答案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高中地理环境保护试题及答案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高中地理环境保护试题及答案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高中地理环境保护试题及答案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高中地理环境保护试题及答案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地理环境保护试题及答案Word下载.docx

《高中地理环境保护试题及答案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地理环境保护试题及答案Word下载.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中地理环境保护试题及答案Word下载.docx

D.对水资源的危害程度远远大于发达国家

5.以能源为例,图中所示发达国家()

A.能源消耗总量大,产生的污染问题不大

B.由于经济发达,技术水平高,对地球产生的危害小

C.使用单位能源产生的环境污染问题大,对环境总的影响小

D.人口数量少,但人均消耗的能源数量大

右图是我国历史时期森林植被遭到破坏地区分布图。

读图回答6~7题:

6.图中秦代以前和西汉时期森林植被遭破坏的主要原因是()

A.气候变化B.兴修水利

C.战争破坏D.营造帝王宫殿和陵墓

7.关于下列地区森林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A.a地区为次生林比重最大的地区

B.b地区以人工林、次生林为主

C.c地区森林覆盖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D.d地区已成为我国最大的采伐林区

读我国江南某地土地资源构成和利用结构图(下图),据此回答8~10题:

8.该区域土地后备资源约占土地面积的()

A.l%B.20%C.19%D.21%

9.该区域土地利用方式容易造成的环境问题

A.土地沙漠化B.水土流失

C.土壤盐碱化D.温室效应

10.解决该地区土地利用中存在的问题,现阶段最有效的措施是()

A.控制人口数量和提高人口素质B.退耕还林还草

C.加大科技投入,建立商品性农业基地D.开发利用土地的后备资源

湿地与森林、海洋一起并称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被誉为“地球之肾”。

1971年在伊朗拉姆萨尔签订了《关于特别是作为水禽栖息地的国际重要湿地公约》,确定2月23日为“国际湿地日”。

据此回答11~12题:

11.湿地的主要生态功能有)

A.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减轻污染B.吸烟滞尘,净化空气

C.吸纳一切来自自然和人为的污染物D.吸收阳光中的紫外线

12.导致我国长江流域湿地面积大量减少的主要原因是()

A.气候变暖,水分蒸发    B.工农业废水的大量排放

C.围湖造田,垦荒种粮     D.过度开发,发展旅游业

生态足迹是人们所消耗的每种消费品的生物生产面积的总和。

有效生态承载力是自然能够对人类提供的生态服务。

分析表一中的数据,做下面13~14题:

2004年世界上部分国家的人均生态赤字资料(单位:

公顷/人)

国家

人均生

态足迹

人均有效生态承载力

生态

赤字

人均生态足迹

人均有效生

态承载力

生态赤字

新加坡

6.9

0.1

-6.8

冰岛

7.4

21.7

14.3

比利时

5.0

1.2

-3.8

新西兰

7.6

20.4

12.8

美国

10.3

6.7

-3.6

秘鲁

1.6

7.7

6.1

英国

5.2

1.7

-3.5

澳大利亚

9.0

14.0

日本

4.3

0.9

-3.4

巴西

3.1

3.6

13.中国的人均生态足迹1.2公顷/人,人均有效生态承载力为0.8公顷/人,则中国的人均生态赤字为(单位:

公顷/人)()

A.0.4    B.-0.4   C.2.0   D.-2.0

14.根据计算,1993年全球的人均生态亦字为-0.7公顷/人,1997年全球的人均生态赤字为-0.8公顷/人。

下列叙述中,与这两个数据说明的问题相吻合的是()

A.生物的多样性不断减少     B.地球上的交通和通信越来越发达

C.人类离可持续发展的目标越来越近 D.地球的生态环境处在不断改善之中

两名小学生针对大街小巷到处分布烧烤羊肉串摊点的现象,向社会公众发出紧急呼吁:

“口下留情救绿荫!

”据此回答15~16题:

15.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是()

A.进行国际合作B.实施清洁生产C.选购绿色产品D.公众认识和参与

16.做到既能保留这种被大众接受和欢迎的烧烤饮食文化,同时又能减轻对环境的影响,正确的方法是()

A.加强城市管理,分片集中设置摊点B.选用无污染的热源烧烤,如电烤

C.逐步淘汰或限制烧烤D.坚决予以取缔

读中国生态环境脆弱形式和危急区分布图,回答17~18题。

17.图示甲区域生态环境危急的主要表现是()

A.酸雨严重B.植被破坏严重

C.水污染严重D.大气污染严重

18.下列措施有利于该区域环境问题改善的是()

①调整工业结构②大力发展钢铁工业

③实施清洁生产④压缩经济规模

⑤绿化美化城市⑥发展科技

A.①②⑤B.②④⑥

C.①③⑤⑥D.①②④⑤

科学发展观是当今世界的一个热点问题,科学发展观即“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

据此回答19~20题:

19.近年“绿色GDP”日益成为专家和政府决策层关注的一个话题,以下有关“绿色GDP”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绿色GDP”的增长主要靠提高绿地面积和森林覆盖率来实现

B.“绿色GDP”的含义是不追求GDP的增长速度,而追求环境质量

C.“绿色GDP”的提高会增加资源的相对消耗量

D.“绿色GDP”的实质是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20.近几年,北京郊区的农村在秋收以后,某些农作物的秸杆并不挖掉,而是等到第二年春耕之前挖掉,这种做法的最主要好处是()

A.增加土壤有机质,提高肥力B.涵养水源

C.防风固土,减轻沙尘天气的危害D.可以抽出时间种植反季节蔬菜

2001年8月31日,国家环保总局副局长把“国家生态工业(制糖)建设示范园区”匾郑重地交到广西贵港市市长手中,这标志着我国第一个生态工业园区正式启动,也预示着中国开始探寻2l世纪的绿色工业文明之路。

据此回答21~23题:

21.广西“国家生态工业(制糖)建设示范园区”建设的有利自然条件是)

A.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 B.大面积肥沃黑土分布

C.热带雨林气候,终年高温多雨  D.地处长江流域,水资源丰富

22.生态工业园区的各类工业的配置,主要考虑的工业布局因素是()

A.自然条件B.环境因素  C.生产协作D.交通运输

23.实施生态工业的主要目的是()

①清洁生产,区域废物零排放②追求经济效益,增加工业产出

③充分利用资源,追求经济与环境效益的“双赢”④充分利用劳动力资源

⑤实施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

A.①②④  B.②④⑤  C.①③⑤  D.②③④⑤

传统经济是由“资源——产品——污染物排放”所构成的物质单向流动的经济。

循环经济倡导的是一种建立在物质不断循环利用基础上的经济发展模式。

据此回答24~25题:

24.在“循环经济”模式下,可能产生下列哪种生产方式()

A.全球化生产B.信息化生产C.集聚生产D.清洁生产

25.不符合从传统经济向“循环经济”转变的行为是()

A.政府制定相关的法规,加强对产品生命周期的环境监督管理

B.城市通过垃圾焚烧,减少占地面积

C.消费者选用环保产品,减少废弃物

D.生产企业和销售企业实施清洁生产和减少浪费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0分)

二、综合演练与思维拓展(本题共3小题,共计50分)

26.(19分)阅读“玛雅社会的农业生产模式图”,回答问题:

(1)填内容:

①建筑材料②燃料③农田④

水土流失⑤文明衰落

(2)从图中能看出,玛雅文明的农业用地是采

用砍伐和焚烧森林植被而形成的,而这种方

式在土地生产力下降后最少需___________

年地力才能恢复重新使用。

(3)从图中还得到另一信息,在热带雨林地区

一旦森林被砍伐,___________就不可避免

产生,这说明在热带雨林地区___________(外力作用)非常严重。

(4)从中看出玛雅文明在十五、十六世纪消失的重要原因之一是______________的恶化。

27.(16分)读右下图,分析回答我国一些地区出现的环境问题的原因及治理措施:

(1)①地区沙漠化的人为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为防治西北地区土地的沙漠化,我国正在这些沙漠化严重的地区进行的巨大林业生态工程是:

__________________。

(2)②地区沙漠化的自然原因是。

(3)③地区出现酸雨危害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④地区出现水土流失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治理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8.(15分)阅读下列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

《湿地公约》对湿地的定义:

“湿地,系指不问其天然或人工、长久或暂时之沼泽地、湿原、泥炭地或水域地带,带有静止或流动、咸水或淡水、半咸水水体者。

包括低潮时不超过6米的水域。

”湿地与森林、海洋并称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

湿地具有巨大的环境功能和效益,被誉为“地球之肾”。

我国湿地类型多、面积大、分布广,是一个湿地资源大国。

(1)下列地理事物中,属于湿地的有      (选择填空)。

①青海湖②稻田③黄河④水库⑤海洋

A.①③⑤B.③④⑤  C.①②③④D.①③④⑤

(2)长江中下游湿地破坏严重的主要原因有      、         等。

(3)三江平原目前有大片沼泽地尚未开发利用,2000年国务院下令停止开垦,主要原因

是(选择填空)。

A.三江平原的土壤十分贫瘠 B.我国粮食已相对过剩

C.石油资源丰富,保留工业用地D.保护湿地,改善生态环境

(4)相对而言,我国西部地区的湿地较少,主要原因是          。

(5)据测定,在湿地植物组织内富集的重金属浓度比周围水中的浓度高出10万倍以上,这说明湿地具有        的生态功能。

29.近几年来,由于气候条件及环境污染等因素,在我国的部分海域中都出现了大面积的“赤

潮”。

据报道:

1999年7月2日、3日在河北省沧州市歧口附近及天津海域均发生了大面积的赤潮,而2003年在广东、香港海域、渤海湾均出现更大面积的赤潮。

赤潮是指在一定条件下,海洋中某些生物在短时间内大量繁殖或聚集的现象,常使海水变红色、褐色。

赤潮是一种严重的海洋灾害,不仅污染环境,而且对海洋养殖业构成极大威胁。

请根据以上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赤潮生物主要是甲藻、硅藻,也包括一些原生动物、细菌等。

从生物学原理上分析,赤潮生物大量繁殖会对其他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生物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