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数学研究生培养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4635842 上传时间:2022-10-23 格式:DOCX 页数:50 大小:36.3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基础数学研究生培养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0页
基础数学研究生培养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0页
基础数学研究生培养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0页
基础数学研究生培养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0页
基础数学研究生培养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基础数学研究生培养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

《基础数学研究生培养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础数学研究生培养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5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基础数学研究生培养方案Word文档格式.docx

硕士:

3年,最长学习年限:

4年

博士:

4年,最长学习年限:

6年

硕博:

5年,最长学习年限:

7年

直博:

提前毕业要求

可申请提前毕业,最长提前时间1年或半年。

达到正常毕业的要求,并增加一篇SCI发表论文,可提前1年毕业。

发表文章的要求详见博士培养方案论文发表要求

应修总学分与课程设置

(具体课程列表另附页-附件2)

总学分≥30学分,必修学分≥24学分(含培养环节)

课程设置要求:

1.必修课(学位课)

思想政治理论,3学分;

第一外国语,3学分。

专业外语,2学分。

(修读培养方案中1门及以上全英语教学必修课程并通过课程考核的,可免修专业外语,硕士中期考核前(第四学期)以专业为单位提交专业外语翻译文章,登录成绩。

学位基础课:

学位基础课2门[现代泛函分析或高等泛函分析(全英语课程。

需具有较好的泛函分析基础)任选其一、近世代数基础或高等近世代数(全英语课程。

需具有大学抽象代数基础)任选其一];

学位专业课:

学位专业课2门(九选二,解析数论基础、代数数论、表示论基础、函数论、现代微分几何、动力系统基础、非线性泛函分析基础、计算数论、密码学);

2.选修课(非学位课)

专业选修课:

至少修读不少于2门的专业选修课。

非专业选修课:

硕士研究生在学期间须至少修读1门公共选修课或1门跨培养单位选修课。

3.补修课

跨学科或以同等学力考入的研究生须补修本专业本科阶段主干课程1门。

补修课程成绩必须合格但不记学分。

总学分≥15学分,必修学分≥13学分(含培养环节)

(1)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2学分。

(2)专业外语,2学分。

(第三学期)

重在培养研究生的学术论文外语写作和国际学术交流能力。

第二外国语,计2学分。

博士研究生第一外国语为英语的,第二外国语可作为选修课;

第一外国语为非英语的,则第二外国语必修英语。

(3)学位专业课。

(1门)

方向1,必修自守形式

方向6,必修表示论

方向3、4,必修现代分析

方向2、5,必修非线性分析

方向7,必修现代密码学

2.选修课(非学位课)至少选修1门,计2学分。

(1)公共选修课:

具体详见研究生院安排的博士通选课一览表

(2)专业选修课:

专业选修课程具体见专业课程设置一览表。

跨学科或以同等学力考入的博士生须补修本专业硕士阶段主干课程1-2门。

总学分≥40学分,必修学分≥32学分(含培养环节)

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2学分

第一外国语,3学分

专业外语(博士阶段论文开题时考核(第五学期)),2学分

专业课:

学位基础课2门,不少于6学分[硕士阶段:

现代泛函分析或高等泛函分析(全英语课程。

需具有大学抽象代数基础)任选其一];

学位专业课硕士阶段2门,不少于6学分(九选二,解析数论基础、代数数论、表示论基础、函数论、现代微分几何、动力系统基础、非线性泛函分析基础、计算数论、密码学)

博士阶段学位专业课1门,不少于3学分;

(博士阶段)

跨学科硕博连读研究生须补修本专业硕士阶段主干课程1-2门。

总学分≥学分,必修学分≥学分

培养目标

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目标: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的要求,在本门学科上掌握坚实的理论基础和系统的专门知识;

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

培养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高层次专门人才。

具体要求是:

1、较好地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遵纪守法,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具有勇于追求真理和献身于科学教育事业的敬业精神,富有历史责任感。

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学术修养。

2、掌握本专业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了解本学科目前的进展与动向,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

3、掌握一门外国语,并能运用该门外国语比较熟练的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

4、具有健康的体魄和心理素质。

学术型博士研究生(含硕博连读、直博)培养目标:

在本门学科上掌握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在科学或专门技术上做出创造性成果。

1、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遵纪守法,团结协作,学风严谨,有强烈的事业心和献身精神。

2、掌握本专业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能够独立地、创造性地从事科学研究、教学工作或担任专门技术工作,而且具有解决和探索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问题的能力。

全面了解本学科领域的发展动向,并在该学科或专门技术上做出创造性成果。

3、至少熟练掌握一门外国语,能运用该门外国语熟练地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具有一定的写作能力和国际学术交流能力。

第二外国语为选修,要求有阅读本专业外文资料的能力。

第一外国语非英语的博士生,第二外国语必须选修,且语种必须为英语。

研究方向

1、解析数论

2、泛函分析

3、复分析

4、拓扑学与微分几何

5、微分方程

6、代数学

7、密码学

培养方式

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式:

硕士研究生的培养采取课程学习和论文研究工作相结合的方式。

通过课程学习和论文研究工作,系统掌握所在学科领域的理论知识,培养学生获取知识能力、科学研究能力、实践能力和学术交流能力。

硕士研究生的培养实行导师个别指导或导师负责与指导小组集体培养相结合的指导方式。

学术型博士研究生(含硕博连读、直博)培养方式:

在博士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应合理安排课程学习、科学研究、学术交流等各个环节,应着重培养博士研究生的获取知识能力、科学研究能力、学术创新能力、学术鉴别能力和学术交流能力。

博士研究生培养实行导师个别指导或导师负责与指导小组集体培养相结合的指导方式。

指导教师或指导小组应按照培养方案的要求,根据因材施教的原则,指导博士研究生制定个人培养计划。

个人培养计划应在博士研究生入学两周内制定完成。

其他培养环节及要求

培养环节

学分

内容或要求

备注

前沿讲座

(硕士)

2

前沿讲座旨在使研究生熟悉本学科的重要学术理论和前沿性成果,提高研究生参与学术活动的兴趣,提升学术交流能力。

前沿讲座由两部分构成,一是要求研究生参与一定数量的学术活动,包括各类学术论坛、学术讲座、学术会议等;

二是要求研究生主讲一定数量的前沿讲座。

前沿讲座应贯穿研究生培养的整个过程,第五学期结束前,使用新版《前沿讲座考核表》交研究生教务办公室登录成绩。

原则上硕士研究生在学期间参加前沿讲座不少于15次,主讲不少于2次附每篇报告不少于1000字。

由指导教师进行考核、评定成绩,前沿讲座考核成绩按“通过”、“不通过”记录。

“通过”可记录学位课2个学分

(博士)

5

前沿讲座,5.0学分

“前沿讲座”的形式,一是博士生本人做专题综述报告,要求主讲者撰写讲稿,讲稿内容要充实,要有个人见解,能过反映所研究领域进展的新动态,并准备接受有关提问。

二是听取国内外本学科或相关学科做出杰出成绩的专家作学科前沿系列报告。

可以有讲授、讨论和对话等多种形式,力求生动、活泼、多样。

博士生参加前沿讲座的次数不得少于15次,其中主讲不得少于5次。

可采取、学术论坛、参加国际、国内学术会议等多种形式,内容包括国内外研究动态介绍、文献讲座、新技术与新成果介绍等,鼓励博士研究生全英语写作自己参与讨论主讲的前沿报告讲稿,每篇报告不少于1000字,由参加讲座的教研室的老师和指导教师共同进行考核、评定成绩,并写出评语。

前沿讲座应贯穿研究生培养的整个过程,第七学期结束前,使用新版《前沿讲座考核表》交研究生教务办公室登录成绩。

前沿讲座考核成绩按“通过”、“不通过”记录。

“通过”可记录学位课5个学分。

(硕博、直博)

6

前沿讲座,6.0学分

博士生参加前沿讲座的次数不得少于15次,其中主讲不得少于6次。

前沿讲座应贯穿研究生培养的整个过程,第九学期结束前,使用新版《前沿讲座考核表》交研究生教务办公室登录成绩。

“通过”可记录学位课6个学分。

讨论班

1

讨论班指一定范围内的研究生在指导者的引导下围绕特定主题进行研讨,一般以研究方向或课题组为单位设立。

讨论班定期举行,每期有明确的主题,要求研究生充分参与讨论,展开学术争鸣。

讨论班是一种极具研究强度的学习形式,旨在通过参与者的直接交流和思想碰撞,以开拓思维,激发创新,养成研究生独立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

讨论班同时也是一种学术指导形式,鼓励导师或导师组依托讨论班对研究生进行有效的学术指导。

硕士研究生自第三学期,应至少每两周参加一次讨论班。

每次讨论班应有完整记录,并在第五学期末结合个人论文写作,提交论文写作提纲或论文初稿,并由导师给出评语,交研究生教务办公室登录成绩。

讨论班计学位课1学分。

讨论班,1.0学分

讨论班计1学分。

博士研究生自第二学期开始,应至少每两周参加一次讨论班。

每次讨论班应有完整记录。

含硕博、直博

社会实践

社会实践是硕士研究生的必修环节。

根据本专业实际和特点开展教学、科研和社会调查等实践活动。

本着与专业学习相结合、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学院将提供硕士研究生教学实践、科研实践和社会实践的岗位供研究生选择和锻炼,参加社会实践不少于40个学时。

研究生本人需填写《山东大学研究生教学实践考核表》或《山东大学研究生社会实践考核表》,各岗位负责人要对实践者写出考核评语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生物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