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健康管理职业道德教育知识要点归纳老子概说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4632869 上传时间:2022-10-23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40.8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医健康管理职业道德教育知识要点归纳老子概说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中医健康管理职业道德教育知识要点归纳老子概说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中医健康管理职业道德教育知识要点归纳老子概说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中医健康管理职业道德教育知识要点归纳老子概说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中医健康管理职业道德教育知识要点归纳老子概说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医健康管理职业道德教育知识要点归纳老子概说Word下载.docx

《中医健康管理职业道德教育知识要点归纳老子概说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健康管理职业道德教育知识要点归纳老子概说Word下载.docx(2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医健康管理职业道德教育知识要点归纳老子概说Word下载.docx

阐释:

老子姓李,名儿字丹。

古人名跟字是分开的,名是名,字是字,字一般是行冠礼的时候赐的,他的身份是“周守藏室之史也”,“藏”是藏书的意思,古代写书、藏书都是非常不容易的事情,因此对先代留下来的这些典籍专门有个藏书室,有专门的史官来管着,史官很重要,过去的一些典章制度等的记录都由他保管,老子所做的职位就是守藏室史。

老子在国君身边,负责古代典籍的保管,古代留下的文化掌握在他的手里。

三,孔子问礼

孔子适周,将问礼于老子。

孔子前往周都,想向老子请教礼的学问。

刘咸炘认为孔子向老子问礼就是问道,就是问六艺(礼乐射御书数)。

道被看成一个形而上的东西,孔子问的是礼,礼是形而下的,像六艺是实在的东西,艺能通向道,艺就包含这个道。

“礼”的内在是“理”,理与事的关系是不离事言理。

理主宰万事,既然主宰万事,万事里面肯定包含理,理就是在万事之中。

所以事是形而下,理是形而上,但是事不理理。

 

第二节孔子问道

一、礼的本质

子所言者,其人与骨皆已朽矣,独其言在耳。

子言,表明虽然孔老有传承关系,实际上是师徒关系。

周公连骨头都腐烂了,留下的是记载礼的那些书。

孔子要恢复周公之礼,但老子对其不赞同。

老子认为,礼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礼因人而作,因时而作。

老子讲礼背后那种道理,实际上着眼点已经移到道上来了。

孔子讲“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

意思是礼跟乐只有从仁里面生出来,礼跟乐对你才有好处,对别人也有好处,如果不是,那就不行。

二、孔子拜师老子

吾闻老聃博古知今,通礼乐之原,明道德之归,则吾师也。

孔子认老子为师的原因,就是因为老子博古知今,通礼乐之原,明道德之归,

1、博古知今,因为老子是守藏史,国家图书馆的重要的古典典籍都在他手里,所以他肯定比一般人博古。

博古不知今是书呆子,不能解决现实问题。

但老子不是,他要“执今之道,以御今之有,以知古始,是谓道纪”,借鉴过去的历史经验为我们现实人生服务。

2、通礼乐之源,“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故”是历史经验,老子通到源头,反到现实来,能解决现实的问题,这就是有真学问,才有资格当老师。

3、明道德之归,中国文化走的是中庸之道,尊德性跟道学问,致广大跟尽精微同时并进,内外兼修,本末并进,这是中国文化的总的走向。

中国人信仰道德,讲道是万物之源,道的素质在人身上体现出来,叫德,所以道跟德不可分离,老子明道德之归。

第三节授受孔子

一、当行则行,当止则止

且君子得其时则驾,不得其时则蓬累而行。

用得着你的时候,你去做官,达则兼济天下。

不需要你,你就随缘,不能非要怎么做不可。

《易经》讲,当行则行,当止则止。

孔子叫舍藏用行,你不需要我我就藏起来,你要用我我就起来做,这是一种随缘的心态,时代不需要你的时候,不要觉得怀才不遇,心里怨天尤人,该你出来你就要担当,推来推去弄出一副清高的样子。

二、大智若愚

吾闻之,良贾深藏若虚,君子盛德容貌若愚。

优秀的老板有好多宝贝,但是看上好像没什么似的,德行很高的人显得笨笨的。

一个优秀的老板“深藏若虚”,有好多宝贝,但是看上好像没什么似的。

别人知道你有多少宝贝,可能会把盗贼招来,对你不利。

那么君子,盛德容貌若愚,德行很高的人,现在叫大智若愚,不会在别人面前表现自己特别了不起。

半桶水才晃得响,真正有德的人显得笨笨的。

三、修身养德

去子之骄气与多欲,态色与淫志,是皆无益于子之身,吾所以告子,若是而已。

“骄”,是一种气,指高气昂,觉得自己了不起,别人都不如我,是这样一种心态。

“欲”,就是私欲,只管满足自己,不管别人,容易做出损人利己的行为。

“态色”,就是装模作样去讨好不喜欢的人。

“淫志”,淫是过分,淫有两种情况,一种是过大,一种是过多,什么都想成就就是太多,你的志向实在达不到,所谓心比天高,命比纸薄,这也不行。

年轻的时候有骄气,觉得我比别人都强,眼睛看不到别人的优点,只找别人的缺点,老子给孔子讲的第一个就是骄气,第二个是多欲,能把欲望完全去掉,是成圣的一种境界,不能一下子做到,老子讲少私寡欲,私情和欲望减少一点,这是我们人人可做的。

第三个是态色,孔子讲“巧言令色鲜矣仁”,外表的表现跟内心不一致,这种装模作样是态色、虚伪,这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会发生。

第四个是淫志,把过高的志去掉,对你没好处。

孔圣人讲要志于道,这是根本志,其他如志于钱、志于官,这些可能很快实现,实现以后又会有失落,所以你要把住根本的志。

四、称赞老子

孔子去,谓弟子曰:

’鸟,吾知其能飞;

鱼,吾知其能游,兽,吾知其能走。

走者可以为罔,游者可以为纶,飞者可以为矰。

至于龙吾不能知,其乘风云上天。

吾无今见老子,其犹龙邪!

“网”是张网获取的意思。

“矰”带有生丝,箭头上用生丝系住,射了以后箭能收回来。

是鸟,我能用箭射。

“龙吾不能知,其乘风云而上天”,龙乘风能上天去,但是他怎么上我不知道。

“今日见老子,其犹龙邪”,老子感觉就像龙。

孔子回去后跟弟子讲收获很大,我知道鸟能飞,鱼能游,兽能跑,但是你能跑,我可以用网捕获,你能游我用鱼线去钓你,你能飞我用箭去顺射你。

但龙不一样,龙乘风能上天去,但他怎么上我不知道,孔子称赞老子感觉就像龙。

第二章孔子世家

一、伦常之道

吾闻富贵者送人以财,仁人者送人以言。

吾不能富贵,窃仁人之号,送子以言,曰:

“聪明深察而近于死者,好议人者也。

博辩广大危其身者,发人之恶者也。

为人子者勿以有己,为人臣者勿以有己。

老子说一个富贵的人要送礼物,当以财务送给别人。

仁人没东西可送,他就送人以言。

言往往是人生的一种经验,修道的一种关键,可以改变他的生命,从某种角度讲比财物更为可贵。

老子要送他话的时候引用这句话,意思是说,这个仁人不是我自诩的,别人叫我是仁人,那既然如此,我就给你一句话:

1、聪明深察的人可能性命不保,因为这种人喜欢议论他人,当他议论一些有权有势的人时,可能被这些人杀死;

2、有学问、有眼力、善于分辨的人往往自身都难保,经常处于被威胁的境地,因为他把别人的不好揭露出来,这往往会招致别人的报复。

3、做人的伦常问题。

做孩子的要以父母之心为心,做丞相的要以君主之心为心,但如果君主昏庸或父母行差踏错,我们也不能照着他们做的做错事。

老子临别给孔子的赠言也有很大深意。

这里讲伦常之道,在伦常中我们要处理好各种关系。

在做人当中,反观自己哪个地方做得不好,把那个东西去掉。

第三章化胡说

一、化胡说简介

含义:

化胡说指老子去周边国家弘道的史实

简介:

《后汉书》:

老子“入夷狄而为浮屠”。

“夷狄”是我们对周边一些国家的称呼;

浮屠译作佛陀。

瑜伽的传承系统:

瑜伽传承系统中经常引用老子的话,证明老子对印度有影响。

《史记》:

史记中记载,老子骑着青牛出函谷关,后不知所踪。

而印度文化非常重视牛,不能杀牛,把牛当神一样看待,有人说也许是因为老子的坐骑是牛。

《推十书》:

该书对老子化胡持肯定态度,认为老子以天下为心,去印度弘道的说法是没问题的。

小结:

道家说老子化成佛去教印度人,印度的佛教又说佛化成了别的;

密宗诺那上师讲:

老子是观音菩萨的化身,孔子是文殊菩萨的化身。

不管表面上他们是争谁高谁低,但这争论恰恰说明佛家跟道家实际上是一脉相承,本质上一样,只不过是化身不同而已。

二、话胡说与《老子化胡经》的关系

化胡说是历史记载的事实,《老子华化胡经》是东晋的天师道的祭酒王浮所写的一部经。

《老子化胡经》是在化胡说的基础上写的一部经。

各种史料及文化,表明印度的佛家与中国的道家一脉相承,相互融合。

第四章《道德真经》序

第一节陆希声撰序

一、《道德真经》传颂

西方:

据说除了《圣经》之外,《道德经》是世上翻译版本最多的经典,虽然经过西方翻译以后可能也有一些不近乎原意的地方,但还是影响了很多西方人。

中国:

《道德经》有很多注解,注解之间差异之大,是其他经典所不见的,不同的人理解,道德经会展现出不同的义理,别人的解读对你有启发,那也是一种营养,所以我们要以一种开放的心态来学经典。

二、陆希声撰序

评价:

1、陆希声作序的《道德真经传》这本书,没怎么在市面上流通。

刘咸炘先生《推十书》中的《老子二抄》中曾引用陆希声《道德真经传》序中的一句话。

2、陆先生这个唐代人能对老子有这么深刻的解读、认识,实在千古罕见。

如果人没有相当的高度,他对老子的理解深度不够,就会歪曲老子的意思,而这种歪曲会给我们的文化造成很大灾难。

比如西方的学问是分门别类的,而在中国学问是站在道的基体上的,实际上是非常综合性的学问,我们按照西方的模式把它标记为某一门学科,它会狭窄化,在解读上会出现问题。

3、陆希声的序跟我们教学的模式不同,是站在更高的角度解读老子的思想。

第二节道儒同源

一、衰极可圣

序曰:

大道隐,世教衰,天下方大乱,当是时,天必生圣人

如果帝王不是圣人,教化就会出现问题,随后世道会变得越来越乱,乱到人类即将毁灭之时,老天就会生一个圣人来拨乱反正。

这是一个历史观,胜极而衰,衰极又可圣,讲的是这个道理。

二、传承大道

圣人忧斯民之不底于治,而扶衰救乱之术作,周之末世其几矣。

圣人为天下人的苦难而忧,当天下没法达到一种治理状态时,会有一种术,一种法来扶衰救乱,天下大乱是在周末这么一个时代。

1、周公是个圣人,但他不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君主,这时候就有个转折点,周公以后圣人不在官场不在位,教化肯定会出问题,所以老天在这个时候生下了孔子。

2、孔子不是君王,从孔子开始我们的文化从道在帝王转到道在大夫身上。

3、孔子创立师道,将官学转为私学,开创文教的系统,通过带徒弟、整理六经传承大道。

孔子作为一个圣人在中国文化上的突出之处,在于他是一个转折点的人物。

道的内涵:

道既不老子发明的,也不是孔子发明,也不是周公发明的,是三皇五帝的时候传承下来的。

现在讲的经典就是传承的文字,它带有过去的历史信息,同时又包含了大道的内涵。

三、扶衰治乱

于是仲尼阐五代之文以扶其衰,老氏据三皇之质以救其乱,其揆一也。

孔子走文的路,阐五代之文。

老子据三皇之质。

五代指唐、虞、夏、商、周,唐是尧帝,虞是虞舜,夏是夏禹,商是商汤,周是周王和文王,他们都是内圣外王之人。

大道时代由他们教化,他们所教化的力量能够达到每一个百姓身上,所以天下能够达。

三皇指伏羲、神农、黄帝。

孔子和老子救人的点不同,一个是走五代,一个是走三皇。

老子和孔子讲的道理相同,都是为了扶衰救乱。

孔子很重视礼乐,崇尚周公之礼,这个礼表现在外是文。

老子继承上古的道,上古的道讲人内在的改变,这是属于质的一面。

这两位圣人分工不同,孔子用大家看得见的一面来扶衰,老子是在人看不见的一面来治乱,这是陆希声的一个观点。

四、治情复性

盖仲尼之术兴于文,文以治情;

老氏之术本于质,质以复性。

这里讲老子和孔子的不同之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冶金矿山地质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