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流水文特征和水系特征及其影响因素资料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4632032 上传时间:2022-10-23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433.6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流水文特征和水系特征及其影响因素资料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河流水文特征和水系特征及其影响因素资料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河流水文特征和水系特征及其影响因素资料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河流水文特征和水系特征及其影响因素资料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河流水文特征和水系特征及其影响因素资料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河流水文特征和水系特征及其影响因素资料文档格式.docx

《河流水文特征和水系特征及其影响因素资料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流水文特征和水系特征及其影响因素资料文档格式.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河流水文特征和水系特征及其影响因素资料文档格式.docx

治理原则是调洪,做法是修水库、植树造林;

中游:

治理原则是分洪、蓄洪,做法是修水库,修建分洪、蓄洪工程;

下游:

治理原则是泄洪、束水,做法是加固大堤,清淤疏浚河道,开挖河道。

【举例】长江洪灾的原因

(1)自然原因:

①水系特征:

流域广,支流多;

中上游植被破坏严重,含沙量增大;

中下游多为平原,河道弯曲,水流缓慢,水流不畅。

②水文特征:

流经湿润地区,降水丰沛,干流汛期长,水量大。

③气候特征:

有些年份,气候异常,流域内普降暴雨,造成洪水泛滥。

(2)人为原因:

①过度砍伐,植被破坏严重,水土流失加剧,造成流域涵养水源、调节径流、削峰补枯能力降低;

泥沙入江,淤积抬高河床,使河道的泄洪能力降低。

②围湖造田,泥沙淤积,从而导致湖泊萎缩,调蓄洪峰能力下降。

8.河流水能丰富的原因

主要从两个方面分析:

一是流速(如位于阶梯过渡地带,河流落差大);

二是径流量大小(降水量的多少、流域面积的大小、蒸发量的大小)。

9.河流航运的有利条件:

①自然条件:

流量大小、流速快慢、有无结冰期,地形平坦。

②经济条件:

河流沿岸经济发达,城市众多,运输量大

10.河流地貌的形成(高一地理新教材)

(1)侵蚀地貌:

不同形态的河谷地貌

(2)堆积地貌:

洪积-冲积平原、河漫滩平原、三角洲平原

三、中国的河流和湖泊

外流区、内流区分界线:

北段大致沿着大兴安岭一阴山一贺兰山一祁连山(东端)一线;

南段沿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一线。

(与季风区非季风区的界线大体相近)

1、河流水文特征分析:

①水位(决定于河流补给类型,以雨水补给的河流,水位变化由降水特点决定;

冰川融水补给的河流,水位变化由气温特点决定),②流量(以雨水补给的河流,看降水量的多少;

流域面积大,一般流量大),③含沙量(决定于流域内地面植被状况),④结冰期有无或长短(最冷月月均温),⑤水能蕴藏量(由流域内的地形、气候特征决定)

(1)外流河的水文特征和成因:

地区

东北

秦-淮以北

秦-淮以南

河流

黑龙江及其支流松花江

辽河、海河、黄河

长江、珠江

水量

特征

丰富

较小

成因

流经森林茂密、气候湿润的地区

流经半湿润和半干旱地区

流经降水丰富的湿润地区

水位变化

河流补给多样

河流补给主要是7、8月的降水

降水的季节长

汛期

汛期较短、季变较小

汛期较短、季变大

汛期长、季变小

冬季积雪,春天融化,形成春汛,夏季受夏季风影响,形成夏汛

降水季节短

降水多,且季节长

含沙量

森林茂密,水土流失小

河流上、中游植被少,且流经疏松土质的地区,水土流失严重

植被保护较好

结冰期

较短

冬季长,气温低

冬季较短

冬季气温在0℃以上

(2)内流河的水文特征和成因:

特 征

成        因

主要分布在西北内陆

这里降水稀少,气候干燥,沙漠广布,有大面积的无流区

水量较小

河水主要来自高山冰雪融水和山地降水,其量较小

汛期短

夏季气温高,冰雪融水量多,山地降水也较多,水量丰富;

冬季河流断流,属季节性河流,且有显著日变化

内流河河水沿途被大量蒸发、下渗,加上引水灌溉,使河流水量减少,河流消失。

塔里木河:

7――9月为汛期

3、长江概况

长江源于青藏高原唐古拉山各拉丹冬雪峰,干流沿途流经青海,西藏,四川,云南,重庆,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上海11个省(市,区)。

注入东海,为我国最长、年径流量最大、流域面积最大的河流。

其中自源头到湖北宜昌为上游,主要流经了我国地势的第一、二级阶梯,接纳了大量支流,水量大增,落差大,水力资源丰富;

自宜昌到江西湖口为中游,长江中游流经平原区接纳了鄱阳湖,洞庭湖,汉江等水系,水量大增,荆江河段九曲回肠,易泛滥成灾;

江西湖口以下为下游,下游流经平原地区河流支流已不多,但由于水量大,地势低平,防洪任务艰巨,长江重要的支流有:

雅砻江、岷江、嘉陵江、乌江、湘江、汉江、赣江等,其中汉江是长江最大的支流。

已建成的大型水利工程有葛洲坝(三峡的上游干流)、丹江口(汉江)、安康、二滩(雅砻江)、龚嘴(岷江支流大渡河),隔河岩(清江)、五强溪(沅江)、乌江渡(乌江)、在三峡的西陵峡中三斗坪正在建设世界最大的三峡水利工程枢纽工程。

(1)防洪与灌溉

水灾严重河段

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

水灾原因

自然原因:

①流经湿润地区:

流域广、汛期长、支流多、水量大;

②泄洪能力不足

③降水的年际变化大;

④中游没有足够的调洪、滞洪和蓄洪场所;

人为原因:

①上游滥伐森林,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加剧;

②中游围湖造田,湖泊萎缩,调蓄洪峰能力下降

防洪工作

加固江防大堤,兴建了一批分洪、蓄洪工程,修建了许多水库,并重点治理荆江河段,营造长江上中游防护林,保持水土,建设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

灌溉事业的发展

目前,全流域的灌溉面积已占耕地总面积的60%

(2)黄金水道

运输价值

①长江航线与铁路运输相比,具有运量大、投资省、成本低等优点;

②长江流域资源丰富,沿江平原和长江三角洲是我国主要农业生产基地之一干流上沿岸有众多的工业城市;

③干流航线与多条南北铁路和京杭运河相交,既沟通内地和沿海,又联系了南北广大地区

航线建设

①一方面疏浚长江航道,对滩多流急的川江和“九曲回肠”的荆江进行重点治理,加强沿江港口建设;

②一方面吸取沿海开放地区经济发展的经验,扩大沿江的对外开放大力建设沿江经济带

【案例:

河流的综合治理】——以三峡为例

1、长江三峡和长江三峡地区:

长江三峡:

长江干流自重庆奉节白帝城至湖北宜昌南津关之间200千米左右的河段。

自西向东依次为瞿塘峡、巫峡、西陵峡。

长江三峡地区:

从宜昌到重庆的三峡淹没区及周围地区,包括20多个县(市、区)。

实际就是三峡库区。

2、长江三峡工程的意义和作用:

⑴防洪:

长江流域水旱灾害频繁,尤以中下游洪水灾害最为严重(首要目标)

⑵发电:

是目前世界上在建的规模最大的水电站

社会经济效益:

主要供应华中、华东地区,少量供应重庆和川东。

对缓解华中、华东、重庆地区的能源供应紧张状况,减轻煤炭供应和运输的压力有重要意义。

环境效益:

以水电代替火电,大幅度减少废气、废水、和废渣的排放

⑶航运:

从根本上改善川江航运条件,对宜昌以下航道也有改善作用。

⑷养殖、灌溉、旅游等

4、黄河概况

黄河发源于青藏高原上巴颜喀拉山北麓,流经9个省级政区(青、陇、川、宁、内蒙、陕、晋、豫、鲁),注入渤海,长度与流域面积均居我国第二,但水量很小。

内蒙古河口镇以上为上游,黄河上游青海省境内,流经青藏高原,水量不大,水流平缓,河水清澈;

自青海龙羊峡、经甘肃刘家峡至宁夏青铜峡的峡谷段,水能资源丰富;

在宁夏,内蒙古境内,黄河流经平缓的地形区,水流平缓,气候干旱,加上宁夏平原,河套平原大量引水灌溉,水量有所减少;

河口镇至河南孟津为中游,流经黄土高原,接纳了汾河,渭河等支流,水量增加,特别是河水含沙量大增(90%黄河泥沙来于此);

孟津以下为下游,流经华北平原,地势平缓,流速减慢,泥沙淤积,河床高于两岸地面数米,形成“地上河”,所以黄河下游沿途水量渐少,支流很少,且易发洪涝灾害。

而由于中上游地区用于生产、生活的引水量过大,造成下游河段在春末夏初季节几乎每年发生断流现象。

黄河主要的支流有:

上游河段有洮河和湟水,中游段有汾河和渭河(其支流有泾河、洛河)等。

(1)母亲河的奉献

冲积平原

黄河是形成华北平原的主要原因之一,使干旱的宁夏、内蒙古境内形成了具有“塞上江南”美称的宁夏平原和河套平原。

水能资源

黄河上中游多在高山、高原的峡谷中穿行,蕴藏着丰富的水能资源,已陆续建成青海龙羊峡、李家峡、甘肃的刘家峡、宁夏青铜峡、河南三门峡、小浪底等大型水利枢纽和水电站

灿烂文化

千百年来黄河流域的人民,在黄河的哺育下,创造了中华民族的灿烂文化

(2)我国的忧患和黄河的根治

忧患的原因

黄河出黄土高原,流入平原地区,由于河道变宽、坡度变缓、流速缓慢,大量泥沙沉积河底,使河床逐渐抬高,成为“地上河”。

河床不断升高,河水只靠人工筑堤约束,一遇暴雨,河水猛涨,两岸河堤,随时随处有决口的危险

黄河的根治

治理黄河的关键,在于治沙。

黄河泥沙90%来自中游,加强中游黄土高原地区的水土保持是治黄的根本。

具体措施有:

①种草种树,坡耕地退耕还林、还牧,使土石不下坡,清水长流;

②修筑梯田,打坝淤地,以减少入河泥沙;

③上中游修建水库也是治黄的重要措施,修水库水仅发电,还可治沙与防洪,调节黄河径流。

如小浪底水利枢纽建成后,可发挥防洪、发电、灌溉、防凌、防淤、养殖、旅游等多种功能。

下游加固大堤,确保堤岸万无一失。

近年来,黄河断流问题正日益引起我国政策的高度重视。

今后,我们一方面要加强水库建设与管理,调峰济枯;

另一面要加强全流域水资源的统一调配与管理,增强节水,护水意识;

同时要加快黄河上游“引长济黄”工程的论证。

5、珠江:

发源于云贵高原,云南省东北部乌蒙山区,全长2197千米,流域面积45万平方干米,流经黔、桂、粤等省区,最后注入南海,主要支流有右江、左江、桂江、郁江。

珠江水系包括西江、东江、北江三大江,西江为珠江的主流。

整个水系河道弯曲,水量丰富、汛期长、含沙量小。

西江上游红水河段,落差大,水能资源蕴藏丰富且集中。

西江上游红水河段实行梯级水力资源开发,建设大型水电枢纽,积极发展航运。

[补充]位于红水河上游的龙滩水电站是我国装机规模仅次于长江三峡的第二大水电工程。

①西电东送的龙头:

它的建设对于促进全国电力联网,实现能源的优化配置,满足广东和广西电力增长的需要,优化华南地区电力结构具有重要的作用。

②防洪效益:

对减轻西江和珠江三角洲的洪水灾害具有明显的效益。

③航运效益:

红水河自此将成为沟通黔、桂、粤三省区通江达海的黄金水道,为黔、桂两省区煤炭及其他矿产资源外运开辟了便捷的新通道。

④促进西部大开发:

将带动当地建材、冶金、机械、农牧业和第三产业的极大发展。

6、京杭运河:

起、终点

地位

长度

经过省、市

沟通水系

航运量

北京到杭州

世界开凿最早,最长的人工运河

1800千米

京、津、冀、鲁、苏、浙

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

浙江、江苏境内的运河段,仍是重要的运输线,年运输量在内河航运中仅次于长江

6、两大湖泊分布区概况

长江中下游平原湖区,全部为外流湖、淡水湖。

鄱阳湖(赣)、洞庭湖(湘)、太湖(苏)、洪泽湖(苏)、巢湖(皖)为我国五大淡水湖泊,其中鄱阳湖是我国面积最大的淡水湖。

青藏高原湖区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高原湖区,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化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