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路分析课程标准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4626940 上传时间:2022-10-23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52.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路分析课程标准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电路分析课程标准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电路分析课程标准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电路分析课程标准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电路分析课程标准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电路分析课程标准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

《电路分析课程标准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路分析课程标准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电路分析课程标准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

物理系

总学时

48

总学分

3

(二)课程性质与任务

本课程是高等本科院校绿源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基础课。

它的任务是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电路理论的基本概念,基本定理和基本分析计算方法,并具备进行电工实验的基本技能,为学习后续课程和从事专业工作打下必要的基础。

同时,对培养学生严肃认真的科学作风,树立理论联系实际的观点,增强工程能力,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方面将起重要有作用。

二、课程目标

(一)总体目标

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认识不同简单电路的不同特性,会用电路的基本分析方法分析问题,并且知道元器件在电路中的作用能选择元器件完成的电路安装;

能对给定的电路进行电压、电流及功率等参数的计算;

会对常用单元电路进行测试和调试,并能排除故障,调试并编制报告;

能用仿真软件对功能电路进行仿真实验并编制报告;

会使用常用电工仪表和电子测量仪器以及常用工具培养认真细致、实事求是、积极探索的科学态度和工作作风培养规范生产、积极创新的意识和维护环境的意识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二)具体目标

1、知识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能够理解电压、电流、电动势、电位等概念并知道参考方向和实际方向;

并能够掌握欧姆定律的主要内容及使用方法、戴维南定理、叠加原理解题、支路电流法、网孔分析法、节点电压法分析计算电路中物理量的方法等内容,使学生具备高素质劳动者和中高级专门人才所需的直流电路的基本概念、基本定律和定理、正弦交流电路、三相电路、互感电路、线性动态电路、磁路、谐振电路等有关的知识。

2、能力目标

通过学习,能够阅读电路图并能连接电路图,会用万用表测量电阻、电压、电流以及线性和非线性电阻元件伏安特性,并能够会用不同的形式(解析法、相量法、波形图等)表示交流电。

3、素质目标

通过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使学生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创新精神,良好的分工、团队合作精神,同时具有独立思考、主动学习的能力和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课程设计思路

课程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职业能力为本位,以教学做一体化为特色;

从内容安排上,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生产岗位任务为基础组织内容;

教学中注重教学方法研究,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潜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课程设计的各个模块中,注重培养学生全方面的能力。

按照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活动为主线,

四、教学内容与教学要求

(一)课程教学内容

模块一:

教学目标:

学生通过学习达到能够了解电路的组成、状态及电阻的概念;

掌握电流、电压的计算公式及欧姆定律;

掌握功率的计算公式及能判断功率发出和吸收;

理解电动势、电位的概念;

掌握电压、电流及它们的参考方向;

掌握电压源和电流源的模型、外特性及相互转换;

掌握基尔霍夫定律,会用基尔霍夫定律求解各电量。

教学内容:

电路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定律

1、基础内容:

电路的组成、状态及电阻的概念;

电流、电压的计算公式及欧姆定律;

功率的计算公式及能判断功率发出和吸收;

电动势、电位的概念;

电压、电流及它们的参考方向;

电压源和电流源的模型、外特性及相互转换。

学时:

14

重点:

电流、电压的计算公式及欧姆定律;

难点:

电压源和电流源的模型、外特性及相互转换。

教学方法与手段:

讲授法结合课件

模块二:

以直流电路为例来进行电路分析学习一些基本定理和网络方程法,学生通过学习达到能够掌握等效的概念和应用;

掌握等效电阻的概念、串联分压关系、并联分流关系;

掌握叠加原理、戴维南定律、诺顿定理。

掌握节点、支路、回路的概念;

掌握支路电流法、网孔分析法、节点电压法。

直流电路的分析

基本定理和网络方程法;

等效的概念和应用;

等效电阻的概念、串联分压关系、并联分流关系;

叠加原理、戴维南定律、诺顿定理;

点、支路、回路的概念;

支路电流法、网孔分析法、节点电压法。

16

叠加原理、戴维南定律、诺顿定理

支路电流法、网孔分析法、节点电压法

2、提高内容:

网孔分析法、节点电压法。

模块三:

交流电路的分析

学习达到能够了解正弦交流电的产生;

掌握表征正弦交流电的三要素:

振幅、角频率、初相位;

理解交流电的周期、频率、有效值、相位与相位差等概念;

掌握正弦交流电流、电压的表示法;

掌握电阻、电感、电容元件的交流特性;

掌握RLC串联电路的分析计算方法,理解阻抗与相位角的物理意义;

理解交流电路中有功功率、无功功率、视在功率以及功率因数的概念;

2、学时:

18

三相四线制电源的线电压和相电压的关系

了解三相交流电源的产生和特点;

掌握三相四线制电源的线电压和相电压的关系。

(三)课程学时安排

模块(或项目、任务、单元)

教学内容

教学环节

备注(属基础内容、提高内容或拓展内容)

理论教学

学时

实验(实训、实践)教学学时

模块一

基础内容

模块二

模块三

提高内容

五、课程实施建议

(一)教学方法建议

教学活动可根据内容特点在专业教室或实训基地进行。

(1)本课程的教学要不断探索适合高职教育特点的教学方式。

采取灵活的教学方法,启发、诱导、因材施教,注意给学生更多的思维活动空间,发挥教与学两方面的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

在规定的学时内,保证该标准的贯彻实施。

(2)教学过程中,加强对人才培养方案的学习和研究,全面把握课程的地位和作用。

(3)教学过程中,加强对课程标准的学习和理解,认真做好教学整体设计,力求实现科学性、实用性和先进性的统一。

(4)教学中要结合教学内容的特点,培养学生独立学习习惯,努力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创新精神。

(5)教学中注重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应用。

(6)教学中注意理论联系实际,加强应用,体现教学做一体化教学的精神。

(7)在教育教学中注意学生素质的培养。

(8)教学中注意知识的更新。

(9)教学中体现课程改革的精神。

(二)教材选用建议

教材的选用以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院校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为指导,以《标准》为依据,以适应社会需要为目标,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以理论知识的必需、够用为原则进行。

所选择的素材来源于电工技术过程中的现象和实际问题,反映一定的科学价值,能够表现出不同内容之间的相互联系。

采用教材:

《电路》第五版、原著:

邱关源、高等教育出版,2015、6

参考书:

1、《电路理论基础》周长源、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2、《电路原理》江泽佳、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

3、《电路基本分析》石生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三)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建议

(1)根据该课程的目标,应该注重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任课教师应该积极开展科研活动,研究适合学生动手实践的项目,为学生教学做提供素材。

(2)任课教师应该制作有助于教学的图片、动画、录像带等多种教学资源,并实现资源共(3)课程实施过程中,任课教师应该多挖掘社会资源,给学生提供出去参观的机会,促进教学。

(4)任课教师利用社会资源,尽可能给学生提供到企业锻炼机会。

(四)考核方式建议

该课程的考核实行包含能力的过程化考核,采用阶段评价、过程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考核方式。

总评成绩的组成及比例为:

总成绩为理论成绩(70%)+实践成绩(20%)+平时成绩10%

(1)平时成绩的组成为更加全面地对学生进行过程性评价,为全班学生建立了成绩登记表,随时记录学生的平时学习过程,使学生在学习的每一个阶段,每完成一次作业,都能有效地记录并作为平时成绩的一部分。

平时成绩包括出勤情况、上课回答问题、平时作业。

(2)实践成绩的组成该课程的考核增加了技能考核部分,实践成绩包括平时的实验操作、实验报告情况。

(3)理论成绩理论成绩以期末考试为准,理论考试采用闭卷(AB)的形式考试。

六、附录

(一)编制依据

依据教学大纲和参考与本课程有关的部分课程标准。

(二)课程标准审批

编写教师:

编写日期:

教研室审批:

审批日期:

院(部)审批:

审批日期:

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英语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