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业考研政治《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精讲班讲义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4618594 上传时间:2022-10-23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52.6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业考研政治《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精讲班讲义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中业考研政治《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精讲班讲义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中业考研政治《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精讲班讲义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中业考研政治《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精讲班讲义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业考研政治《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精讲班讲义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中业考研政治《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精讲班讲义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业考研政治《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精讲班讲义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业考研政治《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精讲班讲义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二)金田起义和太平天国的建立

1843年,洪秀全创立了【拜上帝教】,随后,他从家乡广东进入广西,利用拜上帝教发动和组织群众。

随后发动了金田起义。

【金田起义】:

1851年1月,发动金田起义,建号太平天国。

随后,太平军从广西经湖南、湖北、江西、安徽,一直打到江苏,席卷6省。

1853年3月,占领南京,定为首都,改名天京,正式宣告太平天国农民政权的建立。

太平军纪律严明,受到群众的欢迎和拥护。

因此,太平天国起义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是近代史上规模最大的农民起义。

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先后进行了北伐、西征和天京城外的破围战。

到1856年上半年,除北伐失利外,太平军在湖北、江西、安徽和天京附近等战场都取得了重大胜利,控制了大片地区,达到了军事上的全盛时期。

战争性质:

太平军所进行的战争,是一次反对清政府腐朽统治和地主阶级压迫、剥削的正义战争。

(三)《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

1.《天朝田亩制度》

是1853年颁布的制度建设方面最重要的巩固政权的措施,是最能体现太平天国社会理想和这次农民起义特色的纲领性文件。

内容:

它确立了平均分配土地的方案,即根据“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的原则,将土地按亩产高低划分为9等,好坏搭配,按人口平均分配。

凡16岁以上的男女,每人皆可分得一份数量相同的土地,不满16岁的减半。

(《天朝田亩制度》规定,农、副业产品的生产与分配,都以农村政权的基层组织“两”来实行管理,每25户为1“两”。

生产所得,“除足其二十五家每人所食可接新谷外,余则归圣库”。

目的:

太平天国的领导者们希望通过施行这样的方案,建立“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

所以,《天朝田亩制度》实际上是起义农民提出的一个以解决土地问题为中心的比较完整的社会改革方案。

评价:

《天朝田亩制度》的主张,①从根本上否定了封建社会的基础即封建地主的土地所有制,表现了广大农民要求平均分配土地的强烈愿望,是对以往农民战争中“均贫富”、“等贵贱”和“均平”、“均田”思想的发展和超越,具有进步意义。

②不过,它并没有超出农民小生产者的狭隘眼界。

它所描绘的理想天国,仍然是闭塞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是小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传统生活方式;

同时又是一个没有商品交换的和绝对平均的社会。

这种社会理想,具有不切实际的空想的性质。

而且,《天朝田亩制度》中的平分土地方案即使在太平军占领地区也并未付诸实施。

2.《资政新篇》

《资政新篇》是太平天国后期颁布的社会发展方案。

1859年,洪仁玕从香港来到天京。

不久,他提出了一个统筹全局的改革方案——《资政新篇》。

它的主要内容是:

在政治方面,主张“禁朋党之弊”,加强中央集权,并学习西方,制定法律、制度。

在经济方面,主张发展近代工矿、交通、邮政、银行等事业,奖励科技发明和机器制造,尤其是提出“准富者请人雇工”,对穷人“宜令作工,以受所值”,这就把向西方的学习,从生产力的领域扩展到生产关系的领域,即开始提倡资本主义的雇佣劳动制了。

在思想文化方面,建议设立新闻官、新闻馆,破除陈规陋俗,提倡兴办学校、医院和社会福利事业。

在外交方面,主张同外国平等交往、自由通商,“与番人并雄”,但严禁鸦片输入。

对于外国人,强调“准其为国献策,不得毁谤国法”。

评价:

《资政新篇》是一个具有鲜明资本主义色彩的方案,但是,由于它不是农民战争实践的直接产物,也没有反映农民迫切的土地要求,因而缺乏实现的物质基础和阶级基础。

单选:

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比较系统提出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是()。

A.《海国图志》B.《资政新篇》C.《校邠庐抗议》D.《变法通义》

答案:

B

(四)从天京事变到太平天国败亡

在太平军取得重大胜利的同时,太平天国内部潜在的矛盾和弱点也日益明显地暴露出来。

太平天国领导集团的思想在蜕化,一些人在生活上追求享乐,在政治上争权夺利。

农民小生产者不能克服自身的保守、狭隘的阶级局限性,无法保持领导集团内部的牢固团结,终于在1856年9月发生了【天京事变】。

在天京事变中,杨秀清、韦昌辉先后被杀,石达开出走败亡。

天京事变严重地削弱了太平天国的领导和军事力量,成为太平天国由盛转衰的分水岭。

为重整纲纪,挽救危局,洪秀全提拔了陈玉成、李秀成等一批具有军事才干的青年将领,在1859年又封洪仁玕为干王总领朝政,形成新的领导核心。

但是,这已经无法从根本上挽回败局。

将领们都“各顾自己,不顾大局”。

太平天国的领导人未能正确处理这些问题,却采取滥封爵赏的办法,大肆封王,滥封王的做法,使矛盾更加尖锐复杂。

洪秀全本人的保守和迷信思想也越来越严重。

他信天不信人,处理军政事务强调“一味靠天”。

当天京被湘军包围时,他拒绝了李秀成提出的“让城别走”、另辟新的根据地的建议,坚持死守天京。

1864年6月,洪秀全病故。

7月,天京被湘军攻破。

太平天国起义失败。

二、农民斗争的意义和局限(1995年有命题)

(一)太平天国起义的历史意义

太平天国虽然失败了,但它具有不可磨灭的历史功绩和重大的历史意义。

第一,太平天国起义沉重打击了封建统治阶级,强烈撼动了清政府的统治根基。

这次起义历时14载,转战18省,并建立了与清王朝对峙的政权。

在太平天国的影响下,各地各族人民反清斗争风起云涌。

如南方和东南沿海各省有天地会及其支派的起义;

北方有捻军起义;

西南、西北有各族人民起义。

天京失陷后,太平天国余部仍坚持斗争达4年之久。

这些斗争加速了清王朝的衰败过程。

第二,太平天国起义是中国旧式农民战争的最高峰。

它把千百年来农民对拥有土地的渴望在《天朝田亩制度》中比较完整地表达了出来。

《资政新篇》则是中国近代历史上第一个比较系统的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这反映了太平天国某些领导人在后期试图通过向外国学习来寻求出路的一种努力。

因此,太平天国起义具有了不同于以往农民战争的新的历史特点。

第三,太平天国起义还冲击了孔子和儒家经典的正统权威。

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封建统治的精神支柱。

在进军过程中,太平军毁掉孔庙,砸碎孔丘牌位。

太平天国还设立了由洪秀全亲自主持的“删书衙”,删改《四书》、《五经》。

第四,太平天国起义还有力地打击了外国侵略势力。

太平天国的领袖们拒绝承认不平等条约,严禁鸦片贸易。

尤其是当中外反动派勾结起来向太平军举起屠刀时,他们毫不犹豫地同英、法军队和由外国军官组织和指挥的“常胜军”、“常捷军”进行英勇的斗争,使侵略者“呼救无人”,“梦魂屡惊”,给了侵略者以应得的教训。

第五,在19世纪中叶的亚洲民族解放运动中,太平天国起义是其中时间最久、规模最大、影响最深的一次。

它和其他亚洲国家的民族解放运动汇合在一起,冲击了西方殖民主义者在亚洲的统治。

(二)太平天国失败的原因和教训

1.失败的原因

客观:

敌强我弱

主观:

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其表现:

失败的根本原因:

是缺乏先进阶级的领导。

农民阶级不是新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代表,带有小生产者所固有的阶级局限性。

因而无法从根本上提出完整的、正确的政治纲领和社会改革方案;

无法制止和克服领导集团自身腐败现象的滋长;

也无法长期保持领导集团的团结。

具体原因(根本原因的外在表现)A.不能提出完整、正确的政治纲领和社会改革方案;

B.没有科学理论的指导;

C.无法长期保持领导集团的团结,无法制止统治集团内部腐化现象和封建等级制思想的的滋生;

D.对外国资本主义列强侵华实质缺乏理性的认识;

E.未能正确对待儒学;

2.失败的教训

太平天国起义及其失败的教训:

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农民具有伟大的革命潜力;

但它自身不能担负起领导反帝反封建斗争取得胜利的重任。

单纯的农民战争不可能完成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

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英语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