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常识教案001Word下载.doc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4617103 上传时间:2022-10-23 格式:DOC 页数:29 大小:11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民族常识教案001Word下载.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民族常识教案001Word下载.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民族常识教案001Word下载.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民族常识教案001Word下载.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民族常识教案001Word下载.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民族常识教案001Word下载.doc

《民族常识教案001Word下载.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民族常识教案001Word下载.doc(2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民族常识教案001Word下载.doc

教学过程:

导入:

教师播放歌曲《爱我中华》,学生跟唱。

教师(适当评价)问:

这首歌要表达的主题是什么?

学生甲:

爱我中华

学生乙:

五十六个民族是一家。

过渡:

中华民族是56个民族的统称,我们知道,在历史上,最初这些民族相互间并不了解,甚至有时候还很敌对,那么后来又是怎样逐渐相互了解,并成为一家的呢?

新课:

一、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教师:

历史上虽然出现过短暂的割据局面和局部分裂,但统一始终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

你能举例说明吗?

学生:

秦朝、隋朝、元朝等。

中国历史上出现的几次割据然后统一的局面,对我国民族关系的发展有什么影响呢?

(学生沉默)

可能大家没有想过,但你们还记得北魏孝文帝改革么?

还记得改革的内容吗?

教师适当提醒,如推行均田制、实行租庸调制等,但有一条措施对民族关系的发展有着极大的影响,就是移风易俗。

教师出示材料:

孝文帝改革——移风易俗:

易服装、说汉话、改汉姓、

通婚姻、改籍贯、行汉制、

崇儒学

学生活动:

结合孝文帝改革中“移风易俗”的内容,说明对当时的鲜卑族和汉族的发展有什么影响?

学生交流,教师引导(思路:

民族差异缩小、相互促进、融合、形成一个整体)。

得出结论:

(学生齐读)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各民族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同发展,有着共同的命运和共同的利益,产生了牢固的亲和力和凝聚力。

你还能举其他事例说明中华民族是由56个民族逐渐融合而形成的吗?

学生参阅P97“姓氏的演变”材料,体会这一观点。

教师补充:

北魏孝文帝改革中的“改汉姓”,如拓跋氏为首姓,改姓元氏,为最高门第。

丘穆陵氏改姓穆氏,步六孤氏改姓陆氏,贺赖氏改姓贺氏,独孤氏改姓刘氏,贺楼氏改姓楼氏,勿忸于氏改姓于氏,纥奚氏改姓嵇氏,尉迟氏改姓尉氏。

(过渡)在不断融合中形成的中华民族是怎么分布的呢?

教师指导学生参阅《地理图册》八年级上册P8~9,归纳得出(并作解释):

大杂居,小聚居,相互交错居住的格局。

(教师联系本地情况教学。

问:

你知道我们溧阳的少数民族的有关情况吗?

学生可能知道一点,班级也许还有少数民族的学生。

(如有,则请该学生介绍本民族的一些情况)。

教师介绍:

我们溧阳共有11个

民族,人数较多的是满族、朝鲜族、壮族、蒙古族、回族。

其中我们的后周镇共有7个少数民族,共30户。

(教师还可联系“兰州拉面馆”)。

这么大的一个家庭,家庭成员之间应该如何相处呢?

二、坚持民族平等

第十届全国人大代表少数民族代表名额

蒙古族24回族37维吾尔族22藏族26苗族21

壮族44彝族20布依族7朝鲜族9满族20

侗族6瑶族6白族4土家族15哈尼族4

哈萨克族5傣族5黎族5傈僳族2人畲族2

高山族2

其余各少数民族代表各1人

教师提问:

①尽管少数民族人数较少,但在2000多名全国人民代表中各民族都有一定的名额,这说明了什么?

说明我国各民族一律平等,各族人民都是国家的主人,共同管理国家事务,共建美好家园。

②那么为什么要实现各民族平等?

学生回答,教师引导。

历史的角度:

各民族都为中华民族的发展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现实的角度: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我国现代化建设取得的巨大成就,是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结果,特别在中华民族面临外来入侵的时候,各民族人民更表现出了强大的凝聚力和爱国精神,一致对外。

(如抗日战争)因此,各民族理应平等。

然而,在新中国成立前,各少数民族并没有获得真正的平等,如元朝时,就将全国老百姓分成四等,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民族矛盾的加深。

③过去不能实现真正的民族平等,而新中国成立后却能实现真正的民族平等,那是为什么呢?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消灭了剥削制度,铲除了民族压迫和民族歧视的根源,各族人民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

④国家怎样确保全国各族人民的平等呢?

一方面结合材料得出:

制度保证(如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另一方面学生齐读P98《宪法》内容,得出:

法律保障

一家人在一起,有时会有矛盾和冲突,有了矛盾和冲突怎么办?

(教师引导得出:

要团结,不要分裂)

三、坚持民族团结

你觉得56个民族有可能团结在一起吗?

为什么?

我国各民族团结友好的关系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

对,也就是说,各民族的团结友好是我国的一项传统美德。

你能举例吗?

学生举例:

文成公主入藏、昭君出塞。

那我国各民族为什么一定要团结在一起呢?

学生回答:

(齐读)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我国现代化建设取得的巨大成就,是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结果,我国各民族之间建立了平等的关系,有着共同的根本利益,因此各民族能够团结在祖国统一的大家庭里。

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非常重视民族团结,采取一系列措施,你能列举一些人和事?

学生举例。

(孔繁森等)

教师出示图片:

谁能介绍一下这两张图片吗?

教师介绍第一张:

这是2001年7月18日,中央人民政府向西藏赠送的“民族团结宝鼎”

总高5米,重约3.5吨。

宝鼎分为上中下三部分。

上面是一尊三足双耳的大鼎,象征着西藏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各项事业鼎盛发展;

中间的鼎座上镌刻着江泽民题写的“民族团结宝鼎”鼎名和中央人民政府的题记。

背面为相应的藏文翻译。

其它六面的浮雕分别为“签订‘十七条协议’”、“民主改革”、“川藏、青藏公路通车”、“毛主席派人来”、“腾飞的西藏”、“全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历史性画面。

鼎内铸有铭文“铸赠民族团结宝鼎庆祝西藏和平解放五十周年”。

  

整个宝鼎古朴典雅,美观庄重。

上座还铸有56条夔龙,象征祖国56个兄弟民族团结友爱,谁也离不开谁。

座上铸有在西藏家喻户晓的“切玛”和“八吉祥”图案,象征五谷丰登,国泰民安。

下部底座上有3层平台、21级台阶和5个大灯笼,寓意三个千年、21世纪和庆祝西藏和平解放50周年。

除了国家重视做好民族团结工作,我们常州也非常重视这一工作,你知道吗?

(学生可能不知道)

教师举例:

西藏民族中学。

85年7月,响应国务院“智力援藏”而建。

我们桐庐县根据少数民族家庭实际情况和条件,利用当地草鸡养殖项目的传统优势,通过与溧阳市兴竹畜禽养殖研究中心积极合作,扶持少数民族群众增收致富。

由养殖研究中心供应优质价廉的鸡苗,负责技术培训,提供饲养基础设施和卫生防疫指导,并及时更新成品鸡销售信息;

市民政局协调20户少数民族家庭参与养殖草鸡的项目,争取年内养殖数量不少于20000只。

然而,有些人却冒天下之大不韦,做出了人神共愤之暴行。

今年的3月14日,西藏就发生了打砸抢事件。

教师出示材料和图片:

2008年3月14日,拉萨市区发生了打砸抢烧严重暴力犯罪事件。

这是由达赖集团有组织、有预谋、精心策划煽动,境内外“藏独”分裂势力相互勾结制造的。

不法分子对拉萨市区主要路段的临街铺面、中小学校、医院、银行、电力和通讯设施、新闻单位实施打砸抢烧,焚烧过往车辆,追打过路群众,冲击商场、电信营业网点和政府机关,造成的经济损失二点八亿元,一千三百多家商户和铺面受损。

给当地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造成重大损失,使当地的社会秩序受到了严重破坏。

 3月14日下午,极少数暴徒在拉萨疯狂地打砸抢烧,纵火300余处,焚烧民宅、店铺214间。

拉萨上空浓烟滚滚。

3月14日下午,一伙暴徒在拉萨市朵森格路疯狂地打砸抢烧,冲击新华社西藏分社,并焚烧房屋。

藏独分子的行为是什么行为?

有什么危害?

是分裂祖国的行为,这一行为危害了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扰乱了社会秩序,严重影响了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影响了西藏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稳定,破坏了民族的团结。

3.14打砸抢事件,造成了严重的危害,但同时也留给我们深刻的警示。

你从中得到什么启示呢?

国家的繁荣昌盛总是与国家的统一联系在一起的,我们要坚持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

中华民族有着共同的命运和共同的根本利益,我们必须反对民族分裂,维护民族团结。

3.14打砸抢事件发生后,一些爱好和平的人士纷纷表态,谴责藏独分子的暴行。

中国政府表示要严惩藏独分子;

“使用暴力、杀生,他们哪里是什么佛教徒?

”台湾的海涛法师诧异地问道。

感谢你们,人民不会忘记你们。

任何形式的分裂活动都会失败。

——网友留言

3.14打砸抢事件后,被采访一些藏民也对藏独分子深恶痛绝,希望过安定祥和的生活。

所以藏独分子的行为是不会得逞的,民族分裂是不得人心的。

作为在校的中学生,我们也应该为维护民族团结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那我们该怎么做呢?

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语言文字和宗教信仰。

作为一家人,我们不仅要团结,更要通过我们每一个人的努力,把我们的家园建设得更加美好,实现各民族的共同繁荣。

四、各民族的共同繁荣

由于自然、历史等多种原因,少数民族比较集中的西部地区与东部沿海地区在社会经济上还存在较大差距。

(教师举例)

这种差距的存在有何危害?

不利于西部经济的发展,不利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不利于增进民族团结,也不利于建设和谐社会等

面对东西部的差距,你认为国家应该怎么办?

缩小差距,实行西部大开发。

2000年,党中央、国务院作出了西部大开发的战略决策,一批标志性工程相继开工,西部地区的面貌发生了惊人的变化。

那么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数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