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战争时间轴(含说明)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4616249 上传时间:2022-10-23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94.1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近代战争时间轴(含说明)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中国近代战争时间轴(含说明)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中国近代战争时间轴(含说明)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中国近代战争时间轴(含说明)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中国近代战争时间轴(含说明)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国近代战争时间轴(含说明)Word下载.docx

《中国近代战争时间轴(含说明)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近代战争时间轴(含说明)Word下载.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国近代战争时间轴(含说明)Word下载.docx

1842年 

中英《南京条约》。

《南京条约》是中国近现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近代中国走向半殖半封的第一个重要标志。

主要内容:

中国割让香港给英国;

赔款2100万银元;

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为通商口岸,准许英国在通商口岸派驻领事;

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关税税率,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废除“公行”制度。

1843年 

中英 

《五口通商章程》《虎门条约》作为《南京条约》的补充条约。

英国从中又取得“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在通商口岸租赁土地、房屋和永久居住的特权。

1844年 

中美《望厦条约》(《中美五口通商章程》)共34款,并附有海关税则。

主要内容为美国在通商、外交等方面,享有与英国同等的权利。

也就是说,英国通过鸦片战争获得的特殊权益,除割地、赔款外,美国全部获得,且危害中国更厉。

是中美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中法《黄埔条约》(《五口贸易章程:

海关税则》)

1851年 

1月11日 

洪秀全领导金田起义,太平天国建立。

洪秀全率拜上帝会众两万余人在桂平县金田村正式起义,建号太平天国,军队称太平军,颁布军纪五条,标志着气势磅礴的太平天国农民战争从此开始。

9月25日,永安建制。

太平军攻占永安后,洪秀全在永安进行了政治、军事建设,称永安建制。

永安建制,初步确立了太平天国的立国规模和军政体制,进一步巩固了起义队伍,增强了太平军的战斗力,为太平天国的胜利进军奠定了基础。

1853年

3月 

太平军攻克南京,在南京建都,改称天京。

1853年 

4月23日 

沙俄尼古拉一世下令侵占中国库页岛。

洪秀全颁布《天朝田亩制度》。

太平军攻克南京后洪秀全颁布的一个以土地和财产分配制度为核心,扩及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社会生活等诸多方面的革命纲领。

它是太平天国建设新世界的蓝图,是农民向封建统治全面宣战的总纲领,是革命的农民对未来理想社会的结晶。

它从根本上否定了地主土地所有制,直接把矛头指向封建统治的基础,具有巨大的反封建的革命性。

不足:

违背了社会发展规律,是一种空想的农业社会主义思想,根本无法实施。

1856—1860年 

第二次鸦片战争 

1856年 

10月8日 

英国以“亚罗号事件”为借口,派军舰进入珠江、炮轰广州,发动了蓄谋已久的第二次鸦片战争。

天京事变:

杨秀清逼封“万岁”、韦昌辉滥杀无辜、石达开负气出走。

是太平天国运动由盛转衰的转折点。

1858年 

1月5日 

英法联军攻占广州

 5月28日 

沙俄签订《中俄瑷珲条约》。

将黑龙江以北、外兴安岭以南60多万平方公里的中国领土割让给沙俄,把乌苏里江以东的中国领土划为中俄“共管”等条款。

清政府一度拒绝批准该约,至1860年被迫签订中俄《北京条约》时才承认该约。

 5月20日 

英、法联军20余艘军舰炮击大沽炮台,大沽炮台失陷,英法联军直逼天津城下。

清政府被迫派使臣求和。

 6月12日 

沙俄军队强占乌苏里江口的伯力,改名为哈巴罗夫。

1893年,又改名为哈巴罗夫斯克。

 6月13日 

中俄国签订《中俄天津条约》。

允许俄国在上海、广州、台南、宁波、福州、厦门、琼州7处口岸通商与停泊兵船;

若别国在中国开设口岸,沙俄享有最惠国待遇;

沙俄在通商口岸设领事,实行领事裁判权,沙俄可在中国内地传教等条款。

 6月18日 

中美签订《中美和好条约》。

清政府倘允许其它国家公使驻京,应准美国一律照办;

增开潮州、台南为通商口岸;

耶稣教教士可在中国自由传教;

确定领事裁判权;

扩大片面最惠国待遇等。

 6月26日 

中英签订《中英天津条约》。

英国派公使驻北京,并在各通商口岸设领事;

增开牛庄(后改营口)、登州(后改烟台)、台南、潮州(后改汕头)、琼州、汉口、九江、镇江、南京为通商口岸;

清廷向英国赔款400万两白银;

英国在中国享有领事裁判权和片面最惠国待遇等条款。

 6月27日 

中法签订《中法天津条约》。

法国派公使驻北京,并在通商各口岸设领事;

增开琼州、潮州(后改汕头)、台南、淡水、登州(后改烟台)、南京为通商口岸;

天主教教士可在中国内地自由传教;

清廷向法国赔款200万两白银等条款。

1860年 

 9月22日 

英法联军攻占天津后,咸丰帝等逃往热河,派恭亲王奕沂留京媾和。

10月6日 

英法联军闯入圆明园,火烧圆明园。

(—9日) 

10月24日 

中英签订《中英北京条约》。

将《天津条约》中规定赔款400万银两增加到800万两;

英国可以在华招募华工出国;

割让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

将天津开为通商口岸等。

 10月25日 

中法签订《中法北京条约》。

除确认《中法天津条约》有效外,又扩大了法国的侵华权益:

将《天津条约》赔款200万银两增加到800万两;

赔偿过去没收的天主教产;

法国可以在华招募华工出国;

将天津开为通商口岸等条款。

11月14日 

中俄签订《中俄北京条约》。

除确认《瑷珲条约》有效外,沙俄又获得如下侵略权益:

清廷将乌苏里江以东40万平方公里的中国领土割让给沙俄;

将喀什噶尔开为陆路商埠,并准许沙俄在喀什噶尔、库伦等地设领事;

沙俄在华享有领事裁判权等。

《北京条约》:

《北京条约》是1860年英法联军攻进北京后,英、法、俄强迫清政府分别签订的结束第二次鸦片战争的不平等条约。

《北京条约》是《天津条约》的继续和扩大,它不仅承认《天津条约》完全有效,而且攫取了一些新的侵略权益。

这些使中国人民的灾难日益深重了。

1861年 

总理衙门建立:

为了适应外国侵略者的需要,清政府在北京设立的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简称总理衙门。

是主管外交,通商以及其他洋务事宜的中央机构。

到1901年改为外务部,共存在40年。

是半殖民地性质的机构。

它的建立有利于资本主义国家控制清政府的内政与外交,是清朝中央机构半殖民地化的标志。

11月,辛酉政变。

慈禧勾结奕訢,在外国公使支持下发动政变,处死载垣、端华、肃顺,史称祺祥政变(又称辛酉政变)。

从此慈禧掌握了清朝的统治权。

这一政变是中外反动势力勾结的产物。

1864年 

太平天国运动失败 

1871年 

  7月4日 

沙俄出兵强占伊犁,野蛮屠杀当地居民,并宣布永远占领伊犁地区。

1872年 

  4月30日 

近代中国资产阶级的著名日报《申报》,由英商人安纳斯脱·

美查在上海创刊。

1874年 

  5月23日 

沙俄拒不交还伊犁,清廷命左宗棠率部西进,收复失地。

  10月31日 

中日《中日北京专约》。

内容:

规定日本从台湾撤军,清政府付白银50万两给日本等。

(由于该条约中载有台湾居民对“日本国属民”(琉球船民)等“妄为加害”字样,后日本以清政府承认琉球为日本属国为依据,以武力吞并琉球。

1875年 

5月3日 

清政府任命左宗棠为钦差大臣,督办新疆军务,负责收复新疆。

  

1876年 

  

9月13日 

中英在烟台签订《中英烟台条约》。

规定增辟宜昌、芜湖、温州、北海四处为通商口岸;

凡遇内地各省地方或通商口岸有涉及英人生命财产的案件,英国可派员“观审”等条款。

1878年 

  11月14日 

胶州湾事件(巨野惨案)德国以2名传教士在曹州巨野(山东)被杀为由,派军舰强占胶州湾,攻占胶州、即墨等地。

1881年 

  2月20日 

中俄签订《中俄伊犁条约》,收复了伊犁地区。

此前沙俄强占伊犁地区长达11年。

1883—1885年 

中法战争 

1885年 

中法签订《中法新约》(又称《中法会订越南条约》《越南条款》《中法和约》《李巴条约》)主要内容:

清政府承认法国对越南的保护权,并在条约签字后六个月内,两国派员到中越边界“会同勘定界限”;

法军退出台湾、澎湖。

中越陆路交界开放贸易,中国边界内开辟两个通商口岸,一在保胜以上,一在谅山以北,允许法国商人在此居住并设领事。

降低中国云南、广西同越南边界的进出口税率。

以后中国如修筑铁路,“自向法国业此之人商办”。

19世纪

60—70年代 

中国民族资产阶级产生 

60—90年代 

洋务运动:

在两次鸦片战争失败的刺激和太平天国农民战争的打击下,中央以恭亲王奕訢为代表,地方上以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为代表的洋务派官僚,为维护清朝统治,御侮自强,以“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为宗旨,在“自强”、“求富”的口号下,掀起了一场名为“师夷长技以自强”的洋务运动。

以1861年设立总理各国事务衙门为起点,以《马关条约》签订为终结,历时30余年,大致分为两个阶段:

前期“自强” 

后期“求富”。

洋务派:

为了挽救清政府的统治危机,封建统治阶级中的部分成员如奕訢、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等,主张学习西方的武器装备和科学技术,兴办洋务。

这些官员被称为“洋务派”。

1894年 

11月24日 

孙中山在檀香山成立兴中会。

兴中会是近代中国第一个革命团体,宗旨是“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合众政府”。

1894年7月—1895年4月 

中日甲午战争 

1894年春,朝鲜爆发东学党农民起义,朝鲜国王请求清政府出兵帮助镇压。

6月,清政府出兵朝鲜牙山。

与此同时,日本则以保护侨民和使馆为借口在仁川登陆并占领了汉城。

7月25日,日本海军突然在丰岛海面偷袭中国舰船,进犯驻牙山的清军,日本不宣而战。

8月1日,清政府被迫对日宣战。

主要经过包括 

丰岛战役、平壤战役、黄海海战、辽东战役、威海卫战役。

威海卫一战,北洋舰队全军覆没,标志着历时30多年的洋务运动至此告一段落。

1895年 

中日《马关条约》签订:

为甲午战争中国战败的直接后果。

中国承认日本对朝鲜的殖民统治;

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及其附属岛屿给日本;

赔偿日本军费2亿两白银;

增开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通商口岸;

允许日本在中国的通商口岸开设工厂,产品运销中国内地免收内地税等。

《马关条约》是继《南京条约》以来最严重、最苛刻的卖国条约。

它不但规定中国割地、赔款、增开商埠,还使中国为帝国主义的资本输出敞开大门。

从此,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的程度大大加深了。

公车上书:

1895年《马关条约》签订的消息传到北京,正在北京参加会试的举人1300多人联名上书光绪皇帝,反对同日本议和,请求变法。

公车上书是近代知识分子第一次群众性的爱国行动,冲破了清政府规定的知识分子不得干政的禁令,是资产阶级变法维新思潮转变为政治运动的标志。

19世纪90年代 

帝国主义国家掀起瓜分中国狂潮 

1898年

6.11—9.21 

戊戌变法 

在维新派的推动下,6月11日光绪帝颁布“明定国是”诏书,正式宣布变法。

诏书明确表示变法决心。

又称“百日维新”,是维新运动的高潮和集中表现。

在此期间,根据维新派的建议,光绪颁发了数十道推行新政的诏书,内容涉及政治、经济和军事、文教等各个方面。

“戊戌六君子”:

戊戌政变时,由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派推动光绪皇帝实行“新政”,结果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理化生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