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对渭源县文化旅游资源及产业发展(终稿)6.20Word文件下载.doc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4615541 上传时间:2022-10-23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36.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对渭源县文化旅游资源及产业发展(终稿)6.20Word文件下载.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关于对渭源县文化旅游资源及产业发展(终稿)6.20Word文件下载.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关于对渭源县文化旅游资源及产业发展(终稿)6.20Word文件下载.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关于对渭源县文化旅游资源及产业发展(终稿)6.20Word文件下载.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关于对渭源县文化旅游资源及产业发展(终稿)6.20Word文件下载.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关于对渭源县文化旅游资源及产业发展(终稿)6.20Word文件下载.doc

《关于对渭源县文化旅游资源及产业发展(终稿)6.20Word文件下载.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对渭源县文化旅游资源及产业发展(终稿)6.20Word文件下载.doc(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关于对渭源县文化旅游资源及产业发展(终稿)6.20Word文件下载.doc

渭源县是黄河最大支流渭河的发源地,位于甘肃省中部,定西市中西部,全县总面积2065.5平方公里,辖8镇8乡217个行政村,总人口35.1万人,耕地80万亩,全县海拔在1930米至3941米之间,县城海拔2080米,地势西南高,东北低,以山地为主,年平均气温6.8℃,年均降雨量363毫米左右,无霜期166天。

截至2013年底,全县完成生产总值23.49亿元,固定资产投资58.76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49亿元。

大口径财政收入2.21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416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150元,主要经济指标连续5年年均增长呈两位数递增。

渭源县特色产业优势明显,物产种类丰、质量高,境内有林地131万亩,天然草场80万亩,林草覆盖率达到41%,野生动物100多种,其中珍贵动物有麝、羚、金钱豹、秦岭细鳞鱼、鲑鱼、娃娃鱼等。

依托马铃薯、中医药、畜草三大优势产业,全县年种植马铃薯和中药材均在40万亩以上,是“中国马铃薯良种之乡”、“中国党参之乡”和全国马铃薯标准化种植示范县。

2012年,被列为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工程试点县,全县以打造“美丽渭源”为目标,不断加大生态建设力度,每年植树造林5万亩以上。

(附表1:

渭源名片)

二、渭源县生态文化旅游资源概况及合作开发优势

(一)文旅资源概况及特点

在考察中不难发现,虽然渭源境内的旅游资源没有在国家认定的级别上有太多过人之处,但实际的旅游资源品质优良、层次丰富,以山川河谷、丹霞地貌、黄土梁峁、动植物资源等为主的自然旅游资源,与始祖文化、黄河文化、丝路文化、农耕文化等全省“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文化战略平台建设主脉络紧密融合,具有很高的共生或伴生性,是甘肃打造“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不可或缺的有效支撑和靓丽节点。

1、生态旅游资源富集。

渭源县地处陇西台地黄土高原西部及西秦岭地槽西端交汇地带,境内有洮、渭两大水系,以渭河为界,分为南北不同的两大地质构造类型,按地形地貌大致可分为北部黄土梁峁沟谷、中部浅山沟谷川台和南部土石山三个地带,形成了以山川河谷、丹霞地貌、黄土峁梁为主的地貌资源。

渭河以北属鄂尔多斯台地,第四纪黄土在区内甚为发育,分布广泛,渭河以南属西秦岭褶皱系,由于多次褶皱断裂上升和侵蚀切割,形成独立山峰,名胜山峰有鸟鼠山、首阳山、莲峰山、露骨山、太白山等,境内山峦起伏,高寒阴湿,雨量充沛,植被良好,有奇山秀水、云海峡谷,还有大面积的森林及高原草甸,林草种类达1000多种,森林覆盖度达90%以上。

渭源具有黄河最大支流渭河的发源地的自然资源唯一性,地处西秦岭末端与黄土高原交汇地带的地理环境独特性,是全省86个市县区生态旅游资源最为富集的县区。

全县生态旅游资源主要有以渭河源为核心的渭河生态旅游资源带、以洮河流域高山奇峡草甸为特征的洮河风光旅游资源带和北部黄土风情旅游资源带等三个特征迥异、层次丰富、类型多样的旅游资源类型。

这些资源中有陇中少有的自然风光,也有名冠千古的人文景观,可开发资源达30多处,特点突出的有历史悠久、景色奇秀的首阳山;

有长虹飞耸、驰名全国的国家级文物灞陵桥;

有平湖秋月、泽被渭陇的石门水库;

有悬崖峭壁、幽静神奇的十五里长谷天井峡;

有三山九弯、奇松满布的秀峰山;

有挺拔险峻、一览众山小的神奇仙境太白山;

有大禹导渭、鸟鼠同穴的渭河源头;

有三山环抱、屏障渭城的老君山;

有森林叠嶂、景色奇丽的黄香沟;

有横亘渭北、古老雄浑的秦长城,还有南横卧佛、高石崖、双石门、船崖寺、鹿鸣寺、索爷林、峡城梯级电站、脱甲山、露骨积雪、韶人秀谷等。

(附表2:

渭源县主要景区旅游资源特征汇总表)

2、文化底蕴深厚。

渭河流域是人类始祖区域文化走向大一统华夏文明的摇篮,是华夏文明的中轴线,是黄河文化的重要节点,中国历史上周秦汉晋北魏北周隋唐在渭河流域演绎了博大精深的华夏文明。

渭河发源于天下名山鸟鼠山系,“三源孕鸟鼠,一水兴八朝”,中华文明魂系渭河,渭河文明源起渭源,从渭源境内已发现的马家窑文化、齐家文化、寺洼文化等古文化遗址看,早在六、七千年前,就有人类在此生息繁衍。

渭源建县历史悠久,秦末汉初始设首阳县,因被孔孟称为圣贤的商末周初孤竹国二王子伯夷、叔齐耻食周粟隐居首阳山而得名,这里是中华民族儒家思想的发源地,是中华人文思想的根源所在。

西魏改称渭源县,迄今已有2200多年的建制史。

渭源是古丝绸南路重镇,公元609年隋炀帝西巡河右,沿此路段巡游渭源后到达张掖。

县内有鸟鼠同穴渭河源、三国邓艾用兵的古栈道、中国最古老的长城地段战国秦长城遗址等丰厚的文化积淀。

大禹、秦始皇、隋炀帝等众多帝王将相和庾信、薛道衡、庐照邻、王昌龄、岑参等文人墨客留下了宝贵诗作。

三国时“陇上医圣”、名道封衡,隋代名士李安,元代藩王汪世显,明代遗将郭节等均留有遗迹。

民俗文化独具特色,有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9大类30项,羌蕃鼓舞、渭源花儿、伯夷叔齐祭祀、渭源皮影戏等4项列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从目前渭源现存文化现象看,境内传承着以伯夷叔齐抱节守志、万世可风的商周文化;

大禹导渭敬业奉献、治世为民的始祖文化;

老子西隐、佛道儒三教合一的宗教文化;

灞陵桥、圆明寺石窟为代表的名桥古寺建筑文化;

以战国秦长城和官堡、王韶三堡、云盘寺等古战场遗址等资源为依托的边塞文化;

以现存藏羌风情村寨和谐生活、原始农业生产耕作、拉扎节及花儿等非物质文化资源为依托的农耕民俗文化;

以亚欧大陆桥渭源段悠久厚重的历史文化资源和丰富多彩的自然人文资源为依托的丝路文化;

以莲峰坡儿红军烈士陵园,陇右地下印刷所和梁家坪烈士陵园的历史文化资源为依托的红色文化;

以本土特色种植业、药材加工等为依托的中草药养生文化等。

同时,这里孕育和产生的众多思想学说和人文遗迹,铸就了中华传统文化的灵魂,深刻影响着中华民族精神的形成,渭河历史文化蕴含着以和为贵、和而不同、和以处众、内和外顺等丰富的和谐思想,是构建和谐渭源、和谐甘肃的精神源泉。

3、文旅融合度高。

渭源县境内有各类生态文化旅游景点30多处,其中已开发出的知名旅游景区(点)16处,主要有国家级森林公园、省级地质公园、省级风景名胜区、AAA级景区—渭河源、首阳山,云端仙境、养生胜地—太白山,史前丹霞、“十五里画廊”—天井峡,天堂草原、“陇上香格里拉”—双石门等自然景观;

也有人文始祖、夏王朝开国帝王大禹开山避水、疏导渭河的鸟鼠同穴山,有孤竹国二圣、被孔子尊为儒家先贤、百世之师的伯夷叔齐采薇隐居之地首阳山,有先秦祖民抵御羌戎、我国修建最早保存最为完好的战国秦长城马家山段遗址;

有始建于明洪武年间、全国唯一叠梁悬臂式纯木拱桥、蒋介石、林森、孙科等民国军政要员为其题词留联的古代桥梁奇迹—灞陵桥等众多人文遗迹。

从文旅融合情况看,渭源现存文化现象全面体现了中华民族丝路文化、宗教文化、农耕文化等大文化现象的重要特征,在全省20个大景区整体开发建设中与其他景区文化旅游资源形成了明显的比较优势和互补格局。

同时,渭源在史前文化、藏羌农耕文化、边塞文化等方面又存在明显的地域性文化及自然资源特性,渭河源头区域和渭河源头文化具有唯一性特征,它不同于甘南的藏族风情,又异于天水特有的文化氛围,其可开发为以生态旅游为主产业链的休闲观光旅游、文化体验旅游、农业经济旅游、科考探险旅游等特色产品。

(附表3:

渭河源大景区文化资源汇总表)

(二)国家重大交通项目建设使区位优势日趋凸显

渭源县城距省会兰州市174公里,距陇海铁路陇西站55公里,目前有316、212两条国道穿境而过,天定高速延伸段在距县城10公里的路园镇设有出口,境内正在建设兰渝铁路和兰海高速临渭段,即将建设兰海高速渭武段,境内通往各大景区的路网框架基本形成,行政村路网实现全覆盖,渭河源旅游环线臻于完善。

随着兰渝铁路、兰海高速临渭段、渭武段等国家重大交通建设工程项目的实施,三年内渭源交通区位优势将日趋凸显,境内将形成两条高速、两条国道、一条铁路贯通交织的交通网络,同时将完全融入全国东西南北纵横高速路网。

从区域交通优势看,两条高速公路在渭源县将形成三个出口,再加上兰渝铁路的过境设站,渭源将地处西陇海和兰成渝两大铁路经济带的交汇处,在省内可成为兰州—天水、兰州—武都高速公路的交通枢纽,可融入兰州—定西1小时经济圈、关中—天水经济圈;

在省际交通区位中,渭源县将成为甘肃—陕西、甘肃—重庆的核心交通枢纽之一。

同时渭源处于关中天水经济区、兰西格经济区、成渝经济区三大经济区交汇处,是三大城市群中心腹地,随着区域交通体系日趋完善,渭源后发优势有力对接区域强势需求。

从旅游景区交通区位优势看,境内三大景区(渭河源、首阳山、太白山景区)均在兰渝铁路火车站及县城周边20—30分钟车程以内,同时渭源又是甘肃中北部及兰州以南的第一道“绿色屏障”,是兰州都市经济圈游客通往天水、陇南、甘南各景区的必经之地,而其旅游资源的富集程度、旅游产品的多样性和不可替代性,具有十分明显的“旅游门户效应”。

(三)渭河源大景区目标及政府强力推动给予的政策优势

在考察过程中我们发现,渭源已形成了大力发展文化旅游及衍生产业的整体氛围,举全县之力打好文化旅游产业牌的实际行动体现在政策落实、规划编制、基础设施建设、宣传策划营销等各个方面的工作上,这一方面体现了县委、县政府倾力发展文化旅游产业的信心和决心,另一方面,扎实有效的产业发展举措和已完成和正在建设的部分项目,不但从源头上节约了企业的投资费用和投资时间,也给旅游项目创造了一个较为单纯的开发环境。

1、渭河源大景区建设目标。

2011年以来,渭源县委、县政府将文化旅游产业做为战略性支柱产业来培育,认真贯彻全省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按照“大渭河、大文化、大旅游、大产业”发展思路,努力打造“甘肃生态文化旅游名县”和“渭河特色文化大县”,制定了《全县旅游产业发展意见》,筹资130万元委托上海奇创旅游规划咨询机构编制了《甘肃渭源旅游品牌发展战略策划及渭河源、首阳山、太白山三大品牌景区启动区旅游修建性详细规划》,明晰了“三山一水天下田”的资源基底,提出了打造“华夏文明渭河源”的总体战略目标。

2013年,省旅游局明确将渭河源大景区列为全省20个核心大景区,纳入全省旅游产业整体规划建设,根据全省大景区建设总体目标,结合渭源县文化旅游资源特色,渭源县委、县政府提出了打造渭河源大景区的目标,即通过深入挖掘“大渭河”文化内涵底蕴,着重发展“一带四区十大工程”,精心打造渭河源“一条主线”,清源镇、会川镇、莲峰镇“三个中心”,首阳山旅游区、渭河源旅游区、洮河风光旅游区、黄土风情旅游区“四大功能区”,强力推进“渭河源生态之源、首阳山文化之源、太白山活力之源”三大品牌景区建设。

通过统筹城乡发展,形成优势互补,通过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确保景区整体质量,通过提高信息化水平,全面建成智慧景区;

通过调整产业结构,美化景区环境等举措,重点打造景区体量大、旅游项目多、吸纳能力强、范围清晰、空间连贯完整、功能配套完善,管理统一顺畅,能使游客逗留2-3天的渭河源旅游大景区,推动渭源文化旅游产业繁荣发展,努力把渭源建设成为全国知名的集生态文化旅游为一体的寻根溯源、休闲度假、科考探险旅游胜地和渭河文明的集中展示区。

2、相关优惠政策和政府推动举措。

从全省旅游大景区建设战略层面看,省旅游局明确将渭河源大景区列为20个核心大景区,纳入全省旅游产业整体规划建设,各级政府、社会各界基本从理念上形成了“大旅游,大市场”的空间概念,省上也将出台一系列优惠扶持政策,在项目资金等方面给予支持,这些无疑为其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政策机缘优势。

从县上推动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求职职场 > 面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