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SA管理系统规章制度及工作流程.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461010 上传时间:2022-10-22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148.6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DSA管理系统规章制度及工作流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DSA管理系统规章制度及工作流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DSA管理系统规章制度及工作流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DSA管理系统规章制度及工作流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DSA管理系统规章制度及工作流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DSA管理系统规章制度及工作流程.docx

《DSA管理系统规章制度及工作流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DSA管理系统规章制度及工作流程.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DSA管理系统规章制度及工作流程.docx

DSA管理系统规章制度及工作流程

1.DSA室管理制度

2.DSA一次性器材管理制度

3.DSA消毒隔离制度

4.DSA放射安全防护规章制度

5.DSA设备使用制度和维修保养制度

6.DSA医疗废物管理制度

7.DSA介入诊疗护理工作制度

8.DSA导管室护士职责

9.DSA室岗位职责

10.护理安全管理制度

11.大型医疗设备故障应急预案

12.电除颤护理常规操作流程

13.心肺复急救流程

14.医疗废弃物处理流程

15.介入术后股动脉拔鞘配合流程

16.设备故障应急流程

17.冠脉造影加支架植入术护理配合流程

18.射频消融术护理配合流程

19.肝动脉栓塞化疗术护理配合流程

20.起搏器植入术护理配合流程

 

类别管理制度生效日期2004.1

部门影像中心DSA修改日期2010.4

题目DSA室管理制度页数1/1

主任签名:

护士长签名:

1.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

2.DSA须由专业技术人员操作,必须按操作程序进行操作。

3.技术操作参数,如造影程序,对比剂的总量,每秒的流量须在医生的指导下操作技师记录。

4.DSA机未经操作人员许可,其他人员不得随意操作。

5.DSA机每周保养一次,做到干净,清洁,卫生。

6.在导管室工作的工作人员,均须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

保持室肃静和整洁。

7.进入导管室见习,参观人员,须经有关部门批准。

在房间不得随意游走和出入。

8.入室人员均需戴口罩、帽子、穿白大衣、室套鞋套或室鞋。

 

类别管理制度生效日期2004.1

部门影像中心DSA修改日期2010.4

题目一次性器材管理制度页数2/1

主任签名:

护士长签名:

1、DSA使用一次性无菌医疗用品必须由采购部统一集中采购,使用科室不得自行购入。

2、医院采购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用品,必须从取得省级以上药品监督管理部门颁发的《医疗器械生产企业许可证》、《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医疗器械产品注册证》和卫生行政部门颁发的卫生许可批件的生产企业或取得《医疗器械经营企业许可证》的经营企业购进合格产品;进口的一次性导管等无菌医疗用品应具有国务院药品监督部门颁发的《医疗器械产品注册证》。

3、每次购置,采购部门必须进行质量验收、订货合同、发货地点及货款汇寄账号应与生产企业、经营企业相一致,并查验每箱(包)产品的检验合格证、生产日期、消毒或灭菌日期及产品标识和失效期等,进口的一次性导管等无菌医疗用品应具灭菌日期和失效期等中文标识。

4、医院保管部门专人负责建立登记帐册,记录每次订货与到货的时间、品名、规格、数量、生产厂家、供货单位名称及其生产/经营许可证号,供需双方经办人等。

5、物品存放于阴凉干燥、通风良好的物架上,距地面≥20CM,距墙壁≥5CM,距天花板≥50CM,不得将包装破损、失效、霉变的产品发放至使用科室。

6、科室使用前检查小包装有无破损、失效、产品有无不洁净,专人负责领取、验收、登记。

7、使用时若发生热原反应、感染或其它异常情况时,必须及时留取样本送检,按规定详细记录,报告医院感染管理科、采购部门。

8、医院发现不合格产品或质量可疑产品时,应立即停止使用,并及时报告当地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并及时昭回,不得自行作退、换货处理。

9、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用品后,由专人负责集中回收,并由当地卫生行政部门指定的医疗废物处置单位进行无害化处理,禁止重复使用和回流市场。

10、医院感染管理科须履行对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用品的采购、管理和回收处理的监督检查职责。

 

类别管理制度生效日期2004.1

部门影像中心DSA修改日期2010.4

题目消毒隔离制度页数

主任签名:

护士长签名:

1.严格执行《总则》和《手术室消毒隔离管理细则》。

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

2.设专人负责管理,术前必须穿手术衣,戴口罩和防护眼罩,帽子,洗手(按外科手术洗手规程)。

3.凡规定一次性使用的无菌医疗用品物品不可回收再用,一次性使用导管不得重复使用,医用污染垃圾扔入黄色污物袋按规定统一处理。

4.国家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审批的药产品,其说明书未规定一次性使用的导管,应按去污染,清洗,灭菌的程序进行处理。

(1)导管应编号,记录使用情况。

(2)用过的各类导管经高效消毒剂消毒后用高压水枪冲洗。

(3)检查导管的长度,表面是否光滑,打折,用放大镜检查有无裂痕,管腔有无阻塞。

(4)用加酶剂浸泡,清洗,净化水高压冲洗,高压气枪干燥。

(5)用密封袋密封,环氧乙烷灭菌,监测合格,注明灭菌日期及失效期。

(6)电极导管要检查测试导电性,并记录结果。

(7)传染病人用过的导管不得重复使用。

5.每天用含氯消毒液擦拭物体表面,每周大扫除一次,保待室清洁干燥。

6.隔离病人所需的一切用品必须与普通病人分开放置,使用,处理。

7.每次操作后作好终末消毒处理。

8.常规每天空气消毒一次;必要时随时消毒,并记录在册。

每月空气培养一次,如不合格时,应立即查明原因并消毒处理。

9.每月监测:

手指,空气,消毒液,操作台,医用器材(熏蒸,浸泡)。

10.保证新风机畅通。

 

类别管理制度生效日期2004.1

部门影像中心DSA修改日期2010.4

题目放射安全防护规章制度页数1/3

主任签名:

护士长签名:

l、放射科X线辐射防护工作由科主任负责,科室指定兼职人员协助科主任做好X线辐射防护工作。

2、放射科工作人员要增强放射防护意识和责任性,在放射诊疗工作中应当遵守医疗照射正当化和放射防护最优化的原则。

科室定期组织对放射科诊疗场所、设备和人员进行放射防护检查。

3、放射诊断工作人员必须按要求具备相应的资质;各级各类人员应熟悉放射设备的主要结构和安全性能,确保设备安全,防止意外放射事件的发生。

4、放射科各X线检查室、控制室的辐射防护必须达到国家要求;放射科诊疗场所必须设有电离辐射警告标志和工作指示灯;放射科诊疗场所必须配备工作人员和受检者防护用品。

5、在放射检查前应事先告知受检者辐射对健康的影响,在登记室、X线检查室设置告示牌。

对育龄妇女腹部或骨盆进行X线检查前,应问明是否怀孕;非特殊需要,对受孕后8周至15周的育龄妇女,不得进行下腹部放射影像检查;在放射检查中对邻近照射野的敏感器官和组织进行屏蔽防护;在不影响诊断的前提下,摄片、透视、介入治疗等尽可能采用高电压、低电流和小光圈。

6、操作人员在放射检查前应关闭检查室门窗,无关人员不得进入检查室;确实因病情需要,必须陪同检查者,应给予必要的防护用品,陪同人员应尽量远离X线球管。

7、技术人员要严格执行各种放射设备操作规程,确保影像质量,减少废片,避免重复照射。

有条件的单位尽可能采用数字化X线检查,减少辐射。

8、放射科工作人员工作期间应佩带个人计量仪,接受专业及放射防护培训;定期健康检查,医院建立个人计量、职业健康管理和教育培训档案。

9.放射工作人员按国家规定实行轮休,疗养等。

 

类别管理制度生效日期2004.1

部门影像中心修改日期2010.4

题目设备使用制度和维修保养制度页数1/3

主任签名:

护士长签名:

设备使用制度

(1)  X线机必须由放射科熟悉机器性能具有相应资格的操作人员操作,放射科医师和技术员应了解机器使用方法,严格遵守操作常规,避免因不当使用而引起的机器故障。

(2)  CT,MRI工作人员必须持有卫生部颁发的大型医用设备CT,MRI“上岗合格证”。

(3)  机房工作人员每天上班前需按有关规定和程序测试机器的基本功能并做好测试记录,保证设备正常开机使用。

做好基架,床面及控制台的清洁工作,检查机房配备的辅助用品及防护用品等,做好检查前的各项准备工作。

(4)  按照影像操作规程及设备使用方法,摆放病人正确的体位,设置合理的检查条件和参数,以保证得到符合诊断要求的影像检查资料。

(5)  设备使用过程中应注意是否正常运转,有无异常现象,如发现有异常的声音,气味和任何故障应立即停止使用,通知维修人员到场检查。

(6)  其他科室医师使用本科设备需得到放射科同意,事先预约,由放射科工作人员知道使用,使用完毕应经放射科人员进行验收后方可离开机房。

(7)  每日工作结束后,将设备恢复至初始位状态,并做好设备的使用记录。

(8)  工作结束后,清点机房的防护用品及辅助用品。

做好设备和机房的清洁工作。

设备维修保养制度

(1)  放射科机器维修,保养工作,由设备科或放射科专职维修人员负责。

(2)  放射科的检查设备需有日常运行情况,故障和维修记录。

(3)  定期进行机器的检查,保养和清洁工作。

(4)  设备发生故障时,维修人员应随时相应,立即检修,尽可能排除故障。

不能修复时,立即与设备科(处)和设备供应公司维修人员联系,并即使向科主任汇报和说明情况。

(5)  督促本科医技人员严格按操作规使用设备。

(6)  每周巡视所有设备运行情况

 

类别管理制度生效日期2004.1

部门影像中心DSA修改日期2010.4

题目医疗废物管理制度页数1/3

主任签名:

护士长签名:

1、医疗废物的分类:

医疗废物包括感染性废物、病理性废物、损伤性废物、药物性、化学性废物等。

2、医院废物的收集

1)医疗废物先由产生科室分类收集,再由后勤处专人每日上、下午各收集1次。

2)感染性、病理性、损伤性、药物性等废物不能混合收集。

少量的药物性废物可以混入感染性废物。

3)感染性、病理性、损伤性、药物性(不包括细胞遗传毒性)废物分别装入黄色废物袋;SARS等隔离的传染病病人或疑似传染病病人产生的医疗废物使用双层黄色废物袋,注明“高度感染性废物”,并及时密封。

4)废弃的细胞遗传毒性、放射性等药品及其相关的废物装入红色废物袋。

5)损伤性废物装入防渗透、防锐器穿透的密闭容器。

6)盛装的医疗废物达到包装袋3/4时,将包装的袋口封严密,外贴医疗废物专用标签,并注明产生科室、日期和废物类型。

7)使用后的一次性注射器、输液器等医疗废物按“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用品管理制度”执行。

8)隔离的传染病病人或疑似传染病病人产生的具有传染性的排泄物,按照国家规定严格消毒,达到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后方可排入污水处理系统。

3、医疗废物的运送

1)医疗废物的运送由后勤处指定专人负责。

2)运送人员每天从医疗废物产生地点将分类包装的医疗废物运送至医院医疗废物暂时贮存点。

3)运送人员在运送前,先检查包装物的标签及封口等是否符合要求,不得将不

符合要求的医疗废物运送至暂时贮存点。

禁止在运送过程中丢弃医疗废物。

4)运送工具专用,每次用后在医疗废物暂存处消毒后再清洁,用1000mg/L有效氯消毒液喷洒消毒,半小时后清洗。

4、医疗废物贮存与处置

1)医疗废物由后勤处专人负责保管;转交市定点医疗废物处置中心焚烧处理。

2)医疗废物必须存放在专用贮存房;有防鼠、防蚊蝇、防蟑螂的安全措施;并设有明显的医疗废物警示标识和“禁止吸烟、饮食”的警示标识。

贮存的时间不得超过2天。

3)严格实行医疗废物转移联单制度。

《医疗废物转移联单》由市医疗废物处置中心和我院医疗废物专职人员交接时共同填写,资料保存5年。

4)医疗废物转运出去后,及时对贮存点、设施进行消毒、清洁处理,即每日废物转运后用含1000mg/L有效氯消毒液喷酒消毒,半小时后清扫冲洗。

5)放射性废物按时间顺序有规律地集中存入废源室≥10个半衰期后,方可按本规定处置。

5、人员培训和职业安全防护

1)医疗废物收集、运送、处理工作人员和管理人员,要进行相关法律和专业技术、安全防护以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