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模拟试题一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4609237 上传时间:2022-10-23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8.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语文模拟试题一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中考语文模拟试题一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中考语文模拟试题一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中考语文模拟试题一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中考语文模拟试题一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考语文模拟试题一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

《中考语文模拟试题一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语文模拟试题一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考语文模拟试题一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

(C)

A.天上的云,有的像峰峦,像河流,像雄狮……它们有时把天空点缀得很美丽,有时又把天空笼罩得很阴森。

刚才还是阳光灿烂,一霎间却又是乌云密布,大雨倾盆。

B.在他弥留之际,一边有同时代和后代的欢呼和赞美,另一边有对他怀有深仇大恨的旧时代洋洋得意的嘘叫和仇恨。

C.读书的要决,全在于会意。

对于这一点,陶渊明尤其有独到的见解。

D.孔乙己立刻显出颓唐不安模样,脸上笼了一层灰色,嘴里说些话;

这回可全是之乎者也之类,一些不懂了。

3.填入下面横线处最恰当的一组关联词语是:

我觉得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①研究学术不可缺少,②对应付今天的世界环境也是不可少的。

我们需要培养实验的精神,就是说,③是研究自然科学,研究人文科学,还是在个人行动上,我们④要保留一个怀疑求真的态度,要靠实践来发现事物的真相。

A.①因为②所以③但是④就

B.①由于②因此③虽然④却

C.①不但②而且⑦不论④都

D.①不仅②并且③然而④却

二、阅读下面文言语段,完成4-6题。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

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

“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

”杂然相许。

其妻献疑曰:

“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

且焉置土石?

”杂曰:

“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

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

“甚矣,汝之不惠!

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

”北山愚公长息曰:

“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

虽我之死,有子存焉;

子又生孙,孙又生子;

子又有子,子又有孙;

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

”河曲智叟亡以应。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

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

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4.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且:

将近)

B.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惩:

苦于)

C.冀之南、汉之阴(阴:

〈汉水的〉北岸)

D.河曲智叟亡以应(亡:

通“无”)

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B)

A.指通豫南,达于汉阴每假借于藏书之家

B.而山不加增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C.虽我之死,有子存焉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D.以残年余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6.下列对选文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

A.文章赞扬了以愚公为代表的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伟大气魄和宏伟抱负,批判了智叟那种不求进取,知难而退,故步自封的消极思想。

B.作者除用智叟这个人物与愚公进行对比外,还用遗男“相助”、山神“求告”、天帝“感动”等情节来衬托愚公,从而使愚公形象更加丰满、高大。

C.智叟从静止的观点出发,认为人在自然面前是无能为力的,所以反对移山;

而愚公从发展的观点出发,认为自然是可以被征服的,所以坚持移山。

D.文章结尾借助神的力量来实现愚公的宏伟抱负,虽然增强了艺术效果,但也宣传了生死轮回、因果报应等封建迷信思想,这是应该批判的。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82分)

三、翻译、默写。

(10分)

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4分)

(1)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2分)

译:

于是(愚公)率领儿孙中能挑担子的三个人(上了山),凿石头,挖泥土,用箕畚(将土石)运到渤海边上。

(要译准“荷担者三夫”、“箕畚”,其余译对大意即可。

(2)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

凭你的力气,连魁父这座小山都不能削平,还能把太行、王屋(两座大山)怎么样呢?

再说,把泥土石块放到哪里去呢?

8.用课文原句填空。

(任选做其中四小题,4分)

(1)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2)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3)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4)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5)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6)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9.根据提示默写填空。

(任选做其中一小题,2分)

(1)《观书有感》一诗中用来比喻不断学习新知识,才能走进新境界的两句诗是: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2)人生难免有别离。

当我们面临分别时,也许会有王维“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的殷切劝告,也许会有岑参“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送武判官归京》)的依依不舍,

四、阅读下面说明文,完成10-13题。

(12分)

藏在肚子里的第二大脑

现代科学研究发现:

人除了头部大脑外,还有一个大脑藏在肚子里,称为“腹脑”。

换句话说,你再也不能像过去那样将肚子简单地视为“酒囊饭袋”了。

它是你的“第二大脑”。

那么,造物主为何要对人体如此设计呢?

科学家们将之归因于物种进化。

在生命进化的最初阶段,一些生物(例如管状蠕虫)还没有大脑,其神经系统的直接产物就是“腹脑”,而“腹脑”也足以满足它们对神经机能的需求。

以后随着物种的不断进化,“腹脑”便显得有些“捉襟见肘”了,它们需要功能更完备、信息更灵敏的“指挥中心”,中枢神经系统——大脑便应运而生了。

但腹部神经系统并没有“下岗”,而是遵循自然选择的规律继续存在。

于是,人体便有了两个脑。

两个脑,一个昂首在上,一个隐居在下,通过一种叫迷走神经的神经组织联系在一起,关系极其密切,堪称“哥儿俩好”。

首先,哥儿俩互通信息,其中上传的信息(由腹部传到大脑)比下传的信息(由大脑传到腹部)要多。

由于“腹脑”能主动地储存身体对全部心理过程的反应,并在需要时将信息调出上传给大脑,故大脑做出的一些决定中,“腹脑”的影响力功不可没。

德国就流行这样一句话:

“在肚子里选择最佳方案并做出最佳决定。

其次,哥儿俩“患难与共”,会一起感受肉体和心情伤痛。

一般来说,当你非常生气时,“腹脑”通常的反应就是吃不下饭,甚至胃疼等。

再次,哥儿俩“同病相怜”,“一损俱损”,对某些疾病的反应出人意外地“同步”。

比如,老年痴呆症患者,常在头部和腹部出现同样的组织坏死病变;

得了疯牛病的人,在大脑受损出现精神错乱时,胃肠也遭受极度损害;

还有,当脑部中枢感觉到紧张或恐惧时,胃肠系统通常会痉挛和腹泻。

此外,“腹脑”与大脑一样,有自己的喜怒哀乐,能指挥,会做梦。

就说做梦吧,不少胃肠疾病患者总是噩梦频频,睡不好觉,其奥秘就在这里。

“腹脑”一般负责监控胃部活动及消化过程,“观察”食物特点、调节消化速度、加快或者放慢消化液的分泌等,被誉为人体消化器官的“总开关”。

“腹脑”也有与大脑记忆功能有关的同种物质,因而能存储记忆。

举个例子,假如你小时候特别喜欢吃某种甜点,后来吃腻了,再也不想吃了,这种感觉会被“腹脑”记住,等你长大后一想起这种甜点就会泛酸水,胃就会不舒服。

“腹脑”与大脑的主要区别在于“腹脑”没有思维能力。

那么,能不能通过训练和培养,使这一机能得到“复苏”呢?

这并非异想天开,已经有专家尝试用一种古老的锻炼方法来达到此目的,这就是太极拳。

研究者认为,太极拳独特的“松静自然”、“气沉丹田”呼吸法,将大脑的“神”与“腹脑”的“气”有机地结合起来,如同一种“神经体操”,对“腹脑”产生积极的调节作用。

在大脑的推动下,唤醒“腹脑”的思维力,如同“眉头一皱,计上心来”一样,达到“肚子一鼓,计上心来”的境界。

尽管这一探索目前尚处于起步阶段,但科学家的态度是乐观的,变为现实的可能性相当大。

10.文章从哪几个方面说明了“腹脑”与大脑的紧密联系?

(3分)

答:

三个方面:

①“腹脑”与大脑互通信息;

②“腹脑”与大脑“患难与共”,会一起感受肉体和心情伤痛;

③“腹脑”与大脑“同病相怜”,“一损俱损”。

11.文中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何作用?

举例子,具体说明“腹脑”与大脑“同病相怜、一损俱损”的密切关系。

12.本文的语言十分生动、形象,请从文中任选一处,并加以品析。

示例:

品析:

“昂首在上”“隐居在下”“哥儿俩好”等词语,运用拟人的手法,生动、形象地说明了“腹脑”与大脑的密切关系。

13.“‘腹脑’与大脑的主要区别在于‘腹脑’没有思维能力”句子中加点的“主要”一词能否去掉?

为什么?

不能去掉。

“腹脑”与大脑的区别除“腹脑”没有思维能力外,还有其他的区别,“主要”一词准确地表达了这个意思;

若去掉,意思的表达就不够准确。

五、作文。

(60分)

14.生活是一条长河,奔流不息,几多寒来暑往,花开花谢,多少悲欢离合、酸甜苦辣。

在每个人的生活中,都有动人的故事。

请打开你记忆的闸门,撷取几朵生活的浪花,叙写你“珍藏的记忆”吧。

要求:

①可以“珍藏的记忆”为题目,也可另拟题目,但要含有“珍藏”的意思。

②不少于600字(诗歌不少于20行);

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B卷(共50分)

一、古诗鉴赏。

访城西友人别墅

雍陶

澧水①桥西小路斜,日高犹未到君家。

村园门巷多相似,处处春风枳壳花②。

【注释】①澧(lǐ)水:

指唐代的澧州城(今湖南北部的澧县)。

②枳(zhǐ)壳花:

枳树的花。

1.诗中“犹未”二字写出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答:

写出了诗人会友急切的心情。

2.这首诗只写村野风光,没有具体写友人和别墅,这样写符合题意吗?

符合题意。

这首诗巧妙地运用了烘托手法,通过对自然而优美的村野风光的描写,让读者想象到友人别墅的幽雅和友人的风采。

二、阅读下面文言语段,回答问题。

余幼时即嗜学。

家贫,无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

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

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

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

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范仲淹二岁而孤,家贫无依。

少有大志,每以天下为己任,发愤苦读,或夜昏怠①,辄②以水沃面;

食不给,啖③粥而读。

既仕,每慷慨论天下事,奋不顾身。

乃至被谗受贬,由参知政事谪守邓州。

仲淹刻苦自励,食不重肉④,妻子衣食仅自足而已。

常自诵曰:

“士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

[注释]①昏怠:

昏沉困倦。

②辄:

就。

沃:

浇,这里是“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其它模板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