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课程体系调研报告.doc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460830 上传时间:2022-10-2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7.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课程体系调研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课程体系调研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课程体系调研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课程体系调研报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课程体系调研报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课程体系调研报告.doc

《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课程体系调研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课程体系调研报告.doc(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课程体系调研报告.doc

2012年度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课程体系调研报告

一、前言

(一)调研背景分析

“十二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随着世情、国情不断发生的深刻变化,我国正处于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既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也面对诸多可以预见和难以预料的风险与挑战。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时强调,当前我国就业和经济发展正面临着两个大的变化,社会劳动力就业需要加强技能培训,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需要培养更多的技工,因此必须大力发展职业教育。

做好这项工作,可以充分发挥我国的人力资源优势,使我国经济建设切实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

职业教育承担着为经济建设培养技能型人才的职责,专业定位和专业内涵必须立足于当前的行业企业发展现状,根据经济发展调节专业方向、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培养面向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的初、中级技能型人才、管理人员和应用型人才,让学生毕业后能直接奔赴生产“第一线”,担任相应岗位的工作。

(二)调研目的意义

本次调研贯彻当前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相关文件精神,主要针对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课程体系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等方面展开。

旨在了解本专业的专业设置、人才培养模式、教学内容与体系、学生就业实习等方面可能存在的问题,听取企业相关部门和人员提出的针对性意见和建议。

真正了解企业的人才需求情况,搞清企业真正需要什么样的员工,需要学生具备哪些方面的素质,从而有目的地进行培养。

同时,通过与企业广泛交流,教师可以了解行业、企业的发展现状,从而科学规划专业发展,对专业进行更加准确的定位。

二、调研基本情况

(一)调研组织方法

1.调研的组织

按照《高等职业院校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教学指导方案》编写启动会议的要求,根据走访地区,分成三个工作小组,每组成员包括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行业专家等。

对河北省内多家IT企业进行了全面有效的调研工作,全面了解行业企业的发展、岗位需求及岗位职业能力要求、校企合作开展等方面的情况;同时对省内其他高校、高职院校也进行了调研。

2.调研的基本方法

(1)文献搜索法

通过查阅与教学指导方案有关的各种文献资料以及网络资源,搜集专业教学和职业资格标准等资料,扩大信息量,从而为教学指导方案的编写提供充足的依据。

(2)问卷调查法

通过纸质问卷、电话问卷、网络问卷、座谈问卷、毕业生调查问卷等,对行业从业人员及已毕业就业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获取相关信息。

重点对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及课程改革等方面进行调研。

(3)走访座谈法

调研人员深入行业、学校和企业,大量走访行业专家、学校领导和专业教师、企业中层和一线员工、近几年的毕业生和顶岗实习学生,广泛听取各方面的意见。

(4)电话调查法

通过电话与毕业就业学生联系,了解岗位对学生的素质、能力和技能等级证书等的要求,获取需要的一些信息,为教学指导方案的编写提供第一手资料。

(5)参观考察法

通过到省内IT企业、高职院校参观考察,获取相关信息。

(二)行业现状和人才需求情况

目前,我国计算机市场的主体仍然是行业应用市场,在国家“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战略的指导下,行业应用市场总体上保持稳定的增长,但行业间需求不一,增长各异。

国家信息化进程涉及到各行各业。

企事业单位信息系统的建设与运行,是目前和今后采购、应用计算机产品的主流需求,这些用人单位需要大批计算机应用技术人才。

计算机应用技术人才的社会需求总量在计算机行业属于排名靠前的,每年大约需求100万各种类型的毕业生,高职院校毕业生主要从事计算机应用行业的基础工作,特别优秀的可以从事一些开发研究工作,但大部分是从事计算机应用工作。

通过对上述企业的调研,我们了解到,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毕业生大部分进入中小型IT企业,主要从事软件开发,网络维护,计算机相关产品的销售等工作。

这些岗位需要学生掌握基本的IT技术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

随着部分企业规模的扩大,企业迫切需要更多的技术人才,然而,该专业应用型技能人才无论在数量上还是质量上均处于严重紧缺的状态,已成为制约行业发展的瓶颈。

(三)职业岗位(群)的情况

调研发现,高职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的毕业生很受企业青睐,适应的工作岗位类型也很广,主要有软件开发,网站设计与开发,软件测试员,系统维护,系统管理,计算机产品营销员、技术主管等。

调查信息表明:

企业对高职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毕业生的要求主要集中在专业技能、敬业精神、学习能力、沟通协调能力、创新精神等方面。

除此之外,被企业提到频率较多的还有实习经验、吃苦耐劳精神等。

调查中还发现:

大中小型企业对人才规格的要求不尽相同。

大中型企业实力雄厚,技术人才比较充裕,对技术岗位的划分较细,对人才的业务要求较专一;而小型企业由于人才数量不足,对招聘人才的业务要求较高,希望招聘到知识面宽、操作技能强、适应职业变迁和产品开发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三、分析与建议

(一)调研资料分析与结论

通过这次面向京津冀环渤海地区的调研活动,我们收集了大量的企业信息,真正了解了企业,了解了企业文化,了解了企业的用工需求,知道应该去培养什么样的人才,怎样去培养。

同时我们也了解到河北省高等职业院校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的教学基本情况,与IT行业人才需求相比,专业建设还存在差距,具体表现如下:

1.学校的某些教学内容滞后于企业发展,如教材和教案上的部分内容在当今企业已不再有实际意义。

2.教师的思想亟待解放和统一。

不但要求广大教师“走出去”,如经常下企业调研、学习,同时还要“请进来”,请企业的专家和能工巧匠来学校给教师和学生上课。

3.学校在技术和观念上有许多落后于行业、企业的地方。

4.学校的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很多学校仍旧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情况严重滞后。

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需要淡化理论,重视实践,以就业为导向,强调行动导向和任务驱动,多采用项目式教学和案例式教学。

(二)调研结论

1.通过此次调研,课题组进一步明确了专业人才培养规格:

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和一定的计算机基本理论,掌握软件开发、测试与维护的方法,能在生产、服务和管理第一线从事技术应用工作,有职业生涯发展基础的应用型技能人才。

2.根据教育部专业建设标准要求建立的以综合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体系得到了企业认可。

3.实施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大力推行课程体系改革与教学模式创新,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是新形势下行业发展对职业教育提出的要求。

4.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教学改革既要针对当前教学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又要考虑学校教育自身的特点,把改革内容具体反映到课程设置及相关的教学文件中去。

(三)建议

1.构建以综合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的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建设与改革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也是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

为适应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应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建立“工学结合”为导向的课程体系,对传统课程体系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

打破“三段式”学科课程模式,从岗位需求出发,按照专业方向及工作任务的逻辑关系设计课程,按生产、工艺的演进规律铺展,形成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体系,承载本专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2.实施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改革

积极推进教学模式改革,坚持做中学、做中教,全面推行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模式改革。

充分利用校内外实训条件,营造一体化教学情境,让学生一边学习,一边参加到实践环节中去。

实施行为导向教学方法,根据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设计合适的、具有挑战性的工作岗位模拟场景,让学生仿佛置身于社会和生活环境中。

同时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开展教学,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

3.积极推进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通过深入企业调研与对人才市场的需求分析,确立专业人才培养方向。

在具体实施形式上按“工学结合”的原则设计教学实施过程的各个环节,吸引企业参与人才培养全过程,保证学生顶岗实习工作和实践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

-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英语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