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Word下载.docx
《最新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Word下载.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最新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1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在具体的统计活动中认识复式统计表,能根据收集、整理的数据填写统计表,并能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
2、过程与方法:
使学生在认识、填写、分析复式统计表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统计方法,发展统计观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使学生进一步体会统计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学习的乐趣,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
使学生认识复式统计表,会根据复式统计表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通过数据的整理和分析,使学生能对数据作出简单的判断和预测,并会制作复式统计表。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知识链接
最近天气越来越热了,喜羊羊去摘了好多水果给羊村的孩子们,瞧!
你能根据这幅图提出数学问题吗?
为了能更好的统计数据,我们可以利用单式统计表。
提问:
对比一下,单式统计表有什么特点。
二、探究新知,理解概念
1.收集数据同学们一起收集我们班同学最喜欢的课外活动。
再进行整理现场组织:
请两个小助手,一名同学数,一名同学写。
先完成男生最喜欢的活动,再完成女生最喜欢的活动。
【设计意图】联系生活实际,以学生的兴趣爱好为出发点,创设了一个调查学生最喜欢的活动情境,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也让学生初步感受到统计的必要性,为复式统计表的学习做好铺垫2、分析数据请同学们比较两张表。
每张表统计的活动都是一样的。
我们可以把这两张表合成一张表。
同学们靠自己多次尝试,教师引导多次修改,最终合成一张完整的复式统计表。
分析统计表里的数据,提问:
你能得到什么信息,有什么建议。
【设计意图】本环节是新课教学的主体,在认识、填写、分析复式统计表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统计方法,培养数据分析观念。
单式统计表入手,把握学生知识的起点,通过对比分析,引发学生内在的认知冲突,从而产生合并创造一个更简洁的表格的欲望,真切地感受到复式统计表的优越性和必要性,体会数学学习的价值。
帮助学生分析数据背后的信息。
3、对比表格请同学们对比单式统计表和复式统计表,你发现了什么?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对比,概括出复式统计表的优势。
三、巩固运用,拓展提升1.教材38页练习八第1题。
思考:
怎样阅读表格?
引导学生根据表格结构有序地阅读信息,在此基础上完成本题辨析。
2.创造统计表。
分小组统计三名同学的基本信息,再根据这些信息绘制一张复式统计表。
【设计意图】通过分层练习,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巩固运用复式统计表,在收集、整理、分析数据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统计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四、回顾总结,积累经验1.回顾课堂,畅谈收获这节课我们研究了什么问题?
你有什么收获?
信息单式统计表复式统计表统计项目一项多项数据一目了然方便对比特点表类
附板书设计:
最新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2
(一)学前准备
1、闹闹寻宝。
(1)课件演示
(2)学生交流多种寻宝路径。
(3)提问:
闹闹向北、向南、向西、向东走分别能寻找到书包、铅笔盒、水和画笔四件宝,那么在方格中还有字典、电脑、跳绳、钢琴四件宝,闹闹怎样才能拿到呢?
2、导入新课。
(二)探究新知
1、学习例3。
(1)出示指南针。
(2)全体到操场。
谁能说出校园的东、南、西、北四个方向。
(4)教师指着校园厕所,问:
厕所在什么方向?
(5)用指南针验证。
(6)师生返回教室,回顾刚才学习过程。
师根据回顾的内容板书:
(7)观察东北、西南这两个方向在什么位置。
(8)由此推出西北角、东南角的位置。
师板书:
西北北东北
西东
西南南东南
(9)说一说校园西北和东南方向分别有什么建筑物。
2、巩固新知。
(1)集体拿出小动物卡片。
(2)游戏:
给小动物找家。
(3)按要求把熊猫馆、爬行馆、水族馆、飞禽馆分别安置在东北、东南、西北、西南四个方向。
(4)同桌互查。
(三)课堂作业新设计
1、请学生指出教室的东北、东南、西北、西南四个方向。
2、看一看自己座位的东北、东南、西北、西南四个方向的同学分别是谁。
3、教材第7页的“做一做”。
(1)说明题目要求。
(2)集体参与,分组学习。
把自己家的位置在黑板上标出来。
4、教材第9页练习二的第1题。
观察情境图,说一说,十字路口四周的店铺分别在什么位置上。
(四)思维训练
教材第9页练习二的第3题。
(1)教师读题,学生理解题意。
(2)按要求独立完成。
(3)订正。
最新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3
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中,通过实践操作和思考体会平均数的意义,能用自己的语言解释其意义,体会平均数的作用,感受求平均数是解决一些实际问题的需要,能计算平均数。
2、运用平均数的知识解释简单生活现象、解决简单实际问题,进一步积累分析和处理数据的方法,发展统计概念。
3、在活动中,进一步增强与他人交流的意识和能力,体验运用已学的统计知识解决问题的兴趣,建立学习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
理解平均数的实际意义,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
体会平均数的特征,用平均数解释简单的生活现象。
一、谈话引入,激发兴趣
你乘车买票吗?
六岁以前买票吗?
你对乘车是否买票这方面的常识了解吗?
我们把1.2米这条线叫“儿童乘车免票线”。
看,就是这条线,经过相关部门研究决定,六岁以下儿童乘车免票线为1.2米。
你知道怎么去确定这个标准吗?
调查谁?
如果数据来了,有高的,有矮的,如何处理?
让我们一起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来解决这些问题。
(设计意图:
通过学生熟悉的生活实例,让学生带着问题自然进入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体会为什么要学均数。
)
二、探究新知,自主构建
(一)理解平均数的意义
上个月我校开展了保护环境,争优环保小队活动,我班成立了三个小分队:
快乐队、天使队、阳光队。
1、相同数据,初步体会平均数的代表性。
出示快乐队数据:
宁宁12个,丁丁12个,冰冰12个。
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要表示快乐队每个人的收集情况,用哪个数比较合适呢?
小结:
快乐队每人都收集了12个矿泉水瓶。
12能代表快乐队每个人的收集情况。
2、不同数据,深入体会平均数的意义。
出示天使队数据:
小红12个,小兰14个,小丽11个,小明15个。
你看到了什么信息?
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现在,每个人收集的数量各不相同,该用哪个数据代表第二小队每人的收集情况呢?
14能代表吗?
12呢?
(如果每人同样多就好了)怎样把他们的瓶子变成同样多?
小组合作学习,用学具摆一摆。
并在组内说一说你是怎么把它们变的同样多的。
交流汇报。
学情预设:
生1:
可以移动瓶子,将小红移1个给小兰,小明移2个给小亮,然后每个人就一样多了。
(刚才这些同学都是通过把多的瓶子移出来,补给少的同学,让每个同学的瓶子数量同样多,这种方法就叫“移多补少”。
板书:
移多补少)
生2:
计算的方法(14+12+11+15)÷
4=13,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先把四个人的瓶子数合起来,再平均分给四个人)为什么要除以4?
除以3可以吗?
4表示什么。
括号里的表示什么?
关系式:
总数量÷
份数。
先求和再平分)
总结:
其实无论是移多补少,还是先求和再平分,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使原来不同的数变得——同样多。
在数学上,我们把这个数叫做平均数。
(板书课题:
平均数)
3、追问中理解平均数的虚拟性。
继续看天使队的收集情况:
13是小红收集的数量吗?
是小兰收集的数量吗?
是小明收集的数量吗?
13到底是什么呢?
是哪个同学收集矿泉水瓶的数量吗?
13是天使队平均每人收集的数量。
它代表天使队收集矿泉水瓶的一般水平。
由浅入深,快乐队每人收集12个,用12代表每人的收集数量;
天使队每人的数量各不相同,该用哪个数代表呢?
学生体会到:
都不合适,如果和快乐队一样,每人同样多就好了。
通过移多补少或求和平分,用一个虚拟的13来代表。
这样由浅入深、层层递进,让学生慢慢体会平均数良好的代表性。
在追问中让学生感受平均数的虚拟性特征,以加深对平均数意义的理解。
(二)在具体情境中体会平均数的作用
出示阳光队收集矿泉水瓶统计表。
阳光队一共收集了多少个?
哪个小队能评为“环保小队”呢?
和你的同桌说一说。
快乐队收集了36个,天使队收集了52个,阳光队收集了60个,第三小队收集的多。
他们人数不同,这样不公平!
生3:
人数不同,应该比较平均数。
怎么求阳光队的平均数呢?
学生列式:
(13+11+14+10+12)÷
5=12(个)
12代表什么?
哪个小队能评为“环保小队”?
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