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概论考试重点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4596305 上传时间:2022-10-23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90.7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文化概论考试重点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中国文化概论考试重点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中国文化概论考试重点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中国文化概论考试重点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中国文化概论考试重点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国文化概论考试重点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中国文化概论考试重点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文化概论考试重点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国文化概论考试重点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2、中国古代政治结构的特点:

宗法制度完备而系统、专制制度严密

单数为白点为阳、双数为黑点为阴。

11、三公九卿三公是中国古代最尊显的三个官职的合称。

周代已有此词,西汉今文经学家据《尚书大传》、《礼记》等书以为三公指司马、司徒、司空,古文经学家则据《周礼》以为太傅、太

师、太保为三公。

从武帝时起,因受经学影响,丞相、御史大夫和太尉也被称为三公。

西汉时九卿是列卿或众卿之意。

先秦文献中有三公九卿之说,但秦并没有这种制度,西汉初也不见九卿名称。

仅武帝以后由于儒家复古思想的影响,人们就以秩为中二千石一类的高官附会成古代九卿。

12、分封制是古代国君分封诸侯、巩固政权,按天子、诸侯、大夫、士、庶民的等级世袭爵位的一种政治制度。

13、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

旧石器时代(距今约300万年~距今约1万年),以使用打制石器(见石器)为标志的人类物质文化发展阶段。

新石器时代,指在考古学上是石器时代的最后一个阶段,以使用磨制石器为标志的人类物质文化发展阶段。

新石器时代大约从1万年前开始,结束时间从距今5000多年至2000多年不等。

14、三皇五帝:

三皇,指燧人(燧皇)、伏羲(羲皇)、神农(农皇)。

五帝,主要有三种说法,一说指黄帝、颛顼、帝喾、尧、舜。

第二种说法指大皞(伏羲)、炎帝、黄帝、少皞(少昊)、颛顼。

第三种说法指少昊(皞)、颛顼、高辛(帝喾)、尧、舜。

秦国原有四帝(白帝、青帝、黄帝、炎帝)崇拜,加上黑帝为五帝。

三皇五帝,并不是真正的帝王,仅仅是原始社会中后期出现的为人类作出卓越贡献的部落首领或部落联盟首领,后人追尊他们为“皇”或“帝”。

人民则把他们敬为神灵,以各种美丽的神话传说来宣扬他们的伟大业绩。

15、制礼作乐周公在扫平叛乱,营建成周之后的问题是,周王朝的长治久安的谋划,也就是“制礼作乐”。

这在周公称王的第六年。

“礼”强调的是“别”,即所谓“尊尊”;

“乐”的作用是“和”,即所谓“亲亲”。

有别有和,是巩固周人内部团结的两方面。

16、四象古代汉族人民把东、西、南、北四方每一方的七宿想象为四种动物形象,叫作四象。

四象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指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分别代表东、西、南、北四个方向,源于中国古代的星宿信仰。

17、天干地支天干地支简称为干支。

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总称为十天干,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叫作十二地支。

18、科举制科举制,又称科举、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制度。

由于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所以叫做科举。

科举制具有分科考试,取士权归于中央所有,允许自由报考和主要以成绩定取舍四个显著的特点。

科举制极大程度改善之前的用人制度,彻底打破血缘世袭关系和世族的垄断;

部分社会中下层有能力的读书人进入社会上层,获得施展才智的机会。

但后期从内容到形式严重束缚了应考者,使许多知识分子不讲求实际学问,束缚思想。

19、四学制南朝宋文帝时,在京师设立四学:

儒学、史学、玄学、文学,称为“四学制”,打破了儒家一统教育

20、九品中正制九品中正制,又称九品官人法,是魏晋南北朝时期重要的选官制度,是魏文帝曹丕为了拉拢士族而采纳吏部尚书陈群的意见,于黄初元年由命其制定的制度。

此制至西晋渐趋完备,南北朝时又有所变化。

它上承两汉察举制,下启隋唐之科举,在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乃中国封建社会三大选官制度之一,从曹魏始至隋唐科举的确立,这期间约存在了四百年之久。

这种选官制度,实际是两汉察举制度的一种延续和发展,或者说是察举制的另一种表现形式。

21、气韵生动就是用任何一种艺术形式再现生活、反映生活时,要有生气,有风韵。

气韵生动要求艺术家塑造的艺术形象含蕴无限情趣和勃勃生机,从而给欣赏者带来“形有尽而意无穷”的审美想象空间。

22、游目1)游目是中国艺术的一项审美原则,在绘画上体现得尤为明显。

2)散点透视从结构的具体性上讲游目,否认只有一个最后视点。

认为只有俯视仰察、远近往返才能味象观道,从而避免一个固定观察点,可以用宇宙的法则和体会心灵组织对象,表达所要表达的东西。

3)以大观小从画面的统一性上讲游目,中国绘画往往展示的是画家从天眼即从一个宏伟的高度去俯瞰所有要表现的对象,处于一个以大观小一目了然的境地。

4)遗貌取神,讲求任何细部都必须符合“天眼”的整体性,注重画面的整体和谐。

5)游目式的笔、色、墨,用线表现空间,平面构图,用墨表现光效应,也很好地体现了“气韵生动”的精神。

 

23、虚实相生就是用任何一种艺术形式反映生活时,首先必须创造出鲜明生动的实在形象,但艺术不必把客观事物的形象全部表现出来。

唯有虚实相生的艺术品,才能产生“气韵生动”、“思而得之”的效果,虚实相生的手法被广泛运用于诗歌、小说、绘画、书法、戏剧、园林等艺术门类。

24、九族:

“九族”泛指亲属。

但“九族”所指,诸说不同。

一说是上自高祖、下至玄孙,即玄孙、曾孙、孙、子、身、父、祖父、曾祖父、高祖父;

一说是父族四、母族三、妻族二,父族四是指姑之子(姑姑的子女)、姊妹之子(外甥)、女儿之子(外孙)、己之同族(父母、兄弟、姐妹、儿女);

母族三是指母之父(外祖父)、母之母(外祖母)、从母子(娘舅);

妻族二是指岳父、岳母。

25、四谛四谛,又作四圣谛。

谛,意为真理或实在。

四谛即苦谛、集谛、灭谛和道谛。

四谛是释迦牟尼体悟的苦、集、灭、道四条人生真理,四谛告诉人们人生的本质是苦,以及苦的原因、消除苦的方法和达到涅槃的最终目的。

苦谛:

人生皆苦,一切皆苦。

人生本身就是一个苦海。

集谛:

集之本意是招聚或集合,意为招致苦难的原因。

灭谛:

是无苦境界,即熄灭一切烦恼,除却所有痛苦。

道谛:

要摆脱痛苦,必须掌握脱离痛苦的方法,此即为道谛。

26、佛教四大道场、四大石窟中国佛教四大道场,即通常所说的中国佛教四大名山。

道场是佛教术语,指佛祖或菩萨显灵说法的场所。

中国佛教除敬奉西方佛祖如来之外,还特别敬奉他的四个东来使者,也就是四大菩萨,因此,分别在五台山、普陀山、峨眉山、九华山为他们各建立了一个道场。

四大石窟指的是以中国佛教文化为特色的巨型石窟艺术景观,包括:

莫高窟(甘肃敦煌)、云冈石窟(山西大同)、龙门石窟(河南洛阳)、麦积山石窟(甘肃天水),是中国古代汉族传统文化艺术的历史瑰宝。

27、五行说五行学说是古代汉族人民创造的一种哲学思想,以日常生活的五种物质:

金、木、水、火、土元素,作为构成宇宙万物及各种自然现象变化的基础。

源于古代汉族人民对星辰的自然崇拜五种元素在天上形成五星,即金星、木星、水星、火星、土星,在地上就是金、木、水、火、土五种神物质,在人就是仁、义、礼、智、信五种德性。

五行相生

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

五行相克

火克金,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

28、宋明理学:

宋明理学亦称“道学”,是一种既贯通宇宙自然(道教)和人生命运(佛教),又继承孔孟正宗(根本),并能治理国家(目的)的新儒学,是宋明时代占主导地位的儒家哲学思想体系。

汉儒治经重名物训诂,至宋儒则以阐释义理、兼谈性命为主,因有此称。

宋明理学大致分为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两个阶段:

“程朱理学”的核心是“天理”说和“格物致知”论;

“陆王心学”是理学发展的新阶段,其核心是“心即理”、“心外无物”,即便是“知行合一”说,也是强调知和行都产生于心。

程朱理学在南宋以后成为长期居于统治地位的官方哲学,陆王心学在明中期以后得到广泛传播。

29、宇宙(中国文化里)古人把东西南北、上下四方之空间称作宇,把古今旦暮、往古来今之时间称作宙。

宇宙就是无限的时空及其所包含的一切。

25、阴阳说是古代人民创造的一种哲学思想,认为阴阳相反的气是天地万物的源泉,阴阳相合,万物生长,形成各种自然气象。

3、宗法制度主要内容:

嫡长子继承制、封邦建国制和宗庙祭祀制度.

5、世界语言九大语系:

汉藏语系,印欧语系,阿尔泰语系,闪-含语系,乌拉尔语系,高加索语系(伊比利亚-高加索语系),南岛语系(马来-波利尼西亚语系),南亚语系,达罗毗荼语系。

此外,还有非洲和美洲的一些语言和一些系属不明的语言

6、世界语言4种类型(按语法分):

按语法结构,世界语言可以分成4种类型:

孤立语、粘着语、屈折语、复综语,汉语是孤立语的一个代表。

7、简述汉字的特点及其在世界语言文字中的地位:

汉语的特点:

汉语没有词的形态变化,靠词序和虚词表示语法关系。

汉语是有声调的语言,声调是汉语的构词手段。

汉语的语言结构无一定规,随上下文和逻辑环境自由运用。

汉字的特点:

汉字是表意文字。

1、作为表意文字的代表,汉字的形体和意义之间关系十分密切;

构字方法:

象形指示会意形声

2、就汉字记录汉语的单位而言,汉字属于音节—语素文字;

3、就形体的特点而言,汉字是在一个二维平面上构形的。

地位:

汉字和其他的古老文字一样,都经过由图画文字到表意文字的阶段;

而它与其他古老文字不同的是,那些古文字在演变中有的停止使用而丧失了生命力,有的变成了拼音文字,有的甚至不可识读,被外来文字取代,惟有汉字,从未间断地被使用至今,并在数千年的历史发展中,顽强地维护着自己的表意文字特点,成为世界上最古老、最有严密系统的表意文字,代表着世界文字的这一重要发展方向。

8、简述汉语汉字对中国文化发展和传播的贡献:

中国的文化体系是长期延续发展而从未中断过的,汉语汉字对中国文化的传承、传播和发展起了重要作用。

汉语汉字在境外的传播是中国文化是中国文化向境外传播的重要纽带,同时汉语汉字也以自己的方式不断吸收其他语言的营养来丰富自己。

9、中国宗教信仰的特点:

多种宗教的并存性对外来宗教的融合性显著的民族性汉民族宗教信仰的务实性

10、道教的创立发展,及其基本教义和特征:

创立与发展大致经过三个阶段:

A原始道教阶段(以“五斗米道”和“太平道”为代表B理论出现C道教形成两大派系阶段。

只剩全真道、正一道一直流传至今。

道教的基本教义是“长生久视,全性葆真”

道教的信仰特征

(1)首先指出道教把道家的“道”人格化为什么。

(2) 

指出道教的核心内容与终极关怀是什么。

(3)指出道教有哪两重理想境地。

(4)指出道教乐生、重生、贵术的特点。

(5)最后指出道教对“命”的态度

11、简述中国化佛教的过程:

A译传时期西汉-魏晋

B隋唐二代鼎盛期

C宋元明融合时期儒释道三教合一

12、道教对中国文化的影响,举例:

1.对医学的影响。

2.对医疗方法的影响。

3.对制药学和古代化学的影响。

4.对音乐的影响。

5.对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历史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