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惩罚也不娇纵地管教孩子《正面管教》读书笔记文档格式.docx
《不惩罚也不娇纵地管教孩子《正面管教》读书笔记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不惩罚也不娇纵地管教孩子《正面管教》读书笔记文档格式.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娇纵也是在教孩子不负责,剥夺他们的责任感,形成不健康的互相依赖。
以下这个场景相信很多父母都很熟悉。
3岁的乔尼吃早餐,妈妈为他准备了面包和鸡蛋。
他吃了一口突然想吃薯条。
妈妈又为他去做薯条,在等待的过程中,电视里正在播放“皇冠曲奇饼干”广告,他又跑到厨房要求妈妈要吃饼干,妈妈给了他一块饼干,他很不高兴,不是皇冠曲奇的,要妈妈赶紧去买。
他丝毫没有负疚感,就能让妈妈围着他转。
而妈妈虽然嘴上会抱怨几句,但是还是会不厌其烦地满足孩子。
这样的孩子长大之后,也根本不懂得感恩,全部都是以自我为中心,稍微不如意,就要埋怨自己的父母,只要父母活着,就要为他操劳。
3、正面管教
当一个孩子真正地寻找到归属感和价值感,拥有社会责任感,那么他们会去做更多正能量的事,而不会把大把的精力消耗在撒泼打滚,扔东西发脾气上。
从本质上来说,所有的不良行为都是孩子在向父母求助。
他们不知道如何正确地表达,他们只是想要有所归属。
当父母明白孩子不良行为的真正目的之后,是否可以平心静气地去处理这些哭闹而不是手足无措,尴尬至极,急于夺回属于父母的权威了呢?
当我们情绪平和时,理性才能连通大脑,就不会是“原始爬行动物脑”在解决问题,我们可以全然的接纳孩子,接纳孩子的情绪,确保把爱的信息传递给了孩子,正确地处理各种反叛或逃避行为,有效地帮助他们有所归属。
三、怎样使用正面管教?
1、和善而坚定
任何时候,当我们想使用正面管教时,请一定记得是和善而坚定的。
大多数时候,面对孩子的哭闹时,我们都会只想尽快的解决问题,要么“迎战”(争夺权力)要么“逃避”(退让并且无法沟通)下意识里采用惩罚或者退让满足孩子,以便解决争端。
但是前面我们分析过,显然这两种方法都不对,在情绪不稳定的情况下做的任何决定都可能是错误的,我们一定会冲动地说一些过会一定会后悔的话,彼此伤害,那么,就按下暂停键,让我们的情绪“积极地暂停”吧。
先控制情绪,等双方情绪平和之后再来解决问题。
父母情绪平和并确保把爱的信号传递给了孩子,孩子也会受到感染。
平心静气也意味着我们并没有和孩子处于战争状态,孩子能感受到接下来不是双方对峙,也不是随之而来的惩罚,那么孩子才能感觉到善意感觉到爱,才能感觉到自己被全然的接纳,认可,才会放下戒备来听我们说什么,这个时候的讲道理才是有用的。
全然的接纳孩子的情绪,但是要对孩子的行为坚决的说“不”。
情绪要温和而态度要坚定,让孩子明白我们的底线和原则,当我们态度坚定时,孩子也会知难而退。
但是大多数父母则刚刚相反,生气的时候太过坚定—因为不知道可以怎么办,随后又会对自己的过度坚定感到愧疚而进行弥补,又变得太过和善。
你回想一下孩子曾经和你顶嘴的场景,你是怎样处理的?
硬碰硬,最后不欢而散还是走开了?
如果你想使用正面管教,那么我们可以先走开,等双方情绪平静下来的时候再来谈这件事情。
之后你再告诉孩子:
“宝贝,刚才我们俩都很生气,我很抱歉,我尊重你的感受,但是,我不接受你刚才的做法。
以后我如果感到你不尊重我,那我就会暂时离开。
妈妈依然很爱你,当你觉得你能够重新尊重妈妈的时候,你可以告诉我,我很乐意和你一起找到一个彼此尊重的解决办法。
”
我相信当你这么做这么说的时候,你们的关系一定会发生极大的改变。
及时地为自己的情绪按下“暂停”键,这真的非常了不起。
“积极地暂停”也是给自己的大脑重新恢复理智的时间。
这个时间无论是大人还是孩子都可以做一些让心情感到愉悦的事情,看电影,搞笑的综艺节目,玩玩具,看书,弹琴等都可以,直到双方心情都好起来,再一起讨论解决问题的办法。
2、专注于解决问题
孩子制造一系列麻烦之后,大人们最常见的是替孩子收拾残局,努力分清谁对谁错,然后和孩子互相较劲,习惯对孩子说教,惩罚他们并要他们做出保证,或者放纵不管,我们习惯于在生气的状态下去解决问题。
但是正面管教告诉我们,我们应当关注教会孩子做什么,关注问题的解决。
解决任何问题之前,请牢记要和善而坚定,一定是先处理情绪,再处理事情。
没有一个平和的情绪,很难做出一个明智的决定,在处理问题时,也容易带着情绪,给出的解决方案也多半带有惩罚的意味。
情绪稳定,和善而坚定地对孩子进行启发式提问,才能让事情得到更好的解决。
*启发式提问
启发式提问应该在使用之前确保三点:
不要预设答案;
用心听孩子真正想表达什么;
全心接纳孩子。
我们还是举一个例子来说明。
午觉睡好,孩子起床之后要求喝一杯牛奶。
你再三叮嘱他要小心拿着杯子,结果还是不出你所料,杯子摔了,牛奶撒了一地。
这时候你通常是怎么处理的?
“我不是告诉过你……”是一边埋怨责怪孩子,一边收拾残局?
说教可能还夹杂着威胁警告下次不准他怎么样?
那想一想正面管教,首先转变态度,态度温和并且关注于解决问题,运用启发式提问问孩子:
“现在你觉得应该怎么办才好呢?
牛奶洒了一地,杯子也碎了…”我相信你的孩子们一定会自己提出解决方案并主动去做的。
当我们关注于问题的解决,不对孩子提要求或说教,尊重孩子,启发式的提问,并且真正对孩子的回答感兴趣,而不是预设孩子的答案时,这就是在教给孩子生活技能,鼓励孩子,并且还给孩子提供机会去发展他们的自我感知力,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
积极的暂停不仅适用于孩子,也同样适用于父母。
只有在我们感觉好的时候,我们才能做的好,父母是是这样,孩子也是。
积极的暂停的使用有以下几个指导原则:
1、花时间训练。
2、让孩子们自己布置他们的暂停区——这是一个有助于他们心情好转以便做的更好的小地方。
3、事先和孩子们商量好一个计划
4、最后,要教给孩子,当他们的感觉好起来之后,如果问题仍然存在,就要紧跟着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案,或做出弥补。
3、每一次犯错误都是一次学习的机会
世界上没有完美的人,可是每个人都在这样要求自己和别人—尤其是孩子。
其实仔细回想一下童年的经历,你就会发现,当小时候的你犯了错误被大人训斥的时候,你学到了什么?
你或许认为自己的无能或者自己是个坏孩子;
你或许暗暗下定决心为了不再犯错误,以后绝对不再冒风险;
你或许大人训斥什么你早就听不见,心思不知道跑到哪里去了;
你或许决心要好好讨好父母,以早点结束父母的训斥;
你或许决定掩盖自己的错误,并想尽办法避免被抓到。
你看,小时候的你并没有从父母的训斥中受到鼓舞、激励,反而学到的都是负面讯息。
简•尼尔森最有名的一句话是:
我们究竟从哪里得来的结论,想要孩子变得更好,先要让孩子感觉更糟?
当我们自己都不能从训斥、惩罚中受到鼓舞的时候,我们又如何要求孩子从训斥中感受到令人鼓舞的进步?
而且往往孩子们的很多错误是因为父母没有花时间好好训练并鼓励他们。
帮助孩子和自己把每一次犯错误都当成是一个学习成长的机会,不需要害怕错误,犯错误让我们成长得更快。
犯错误之后,让孩子自己去思考应该怎么弥补,让孩子自己参与制定计划,想出解决的措施,这也能帮助他们下次做得更好。
朱迪和琳达是两姐妹,有一天她们用橙子砸了邻居家的车。
妈妈知道后并没有责打和羞辱俩姐妹,也没有自己去帮孩子善后,而是用一种友善的态度,用启发式的问题和孩子们一起讨论如何解决。
妈妈说到:
“我猜用橙子砸汽车的感觉一定很棒,一定会是一次难忘的经历。
但是我敢肯定你们俩都没想过汽车主人的会是什么感觉。
”妈妈又继续说道:
“你们认为他会怎么样?
如果有人用橙子扔我们的汽车,你们会是什么感觉?
”姐妹俩说她们肯定会感到很生气。
妈妈又接着问:
“那你们想想看我们可以做一些什么事情去弥补?
”姐妹俩说不知道。
妈妈并没有生气,继续说:
“宝贝们,妈妈并不是要找你们的麻烦。
每个人都会犯错,我们需要从错误中学习并尽可能去弥补我们犯的错。
我相信你们俩一定能想出好办法。
想想看,如果我们的车被别人砸了,对方要做什么,我们才能原谅他?
琳达说:
“我希望对方能道歉。
”妈妈赞许的眼神看着她,“还有呢?
朱迪说:
“我希望他们能把车洗干净。
妈妈说:
“这个建议听起来很不错。
你们愿意为邻居的车这么做吗?
两姐妹有点不愿意,但是觉得这么做是应该的。
妈妈接着鼓励她们:
“我知道这对你们而言有点难。
但是我们如果去做了,我们会感觉更好。
你们是希望自己去,还是妈妈陪着你们去?
”两姐妹最后决定自己去。
这件事情处理上,妈妈并没有让孩子为自己的所作所为感到难受,自责,也没有羞辱孩子,而是鼓励孩子们去弥补,教会孩子自己为自己的行为负责,把犯错误当成一次成长。
可以想象,姐妹俩以后做事情一定会三思而后行的。
错误是学习的机会,其实这一条同样适用于父母。
父母在教育子女的过程中,难免不会犯错,要把每一次错误当成学习的好时机。
印象最深的是,书中讲到的一个关于简•尼尔森自己的例子。
故事经过是这样的:
有一天,简•尼尔森的8岁的女儿玛丽,惹到简•尼尔森生气了,简•尼尔森生气的对玛丽说:
“玛丽,你就是一个娇被宠坏了你的淘气鬼!
玛丽已经很熟悉矫正错误的3个R了,她反驳道“哼,你待会儿可别来说对不起”
简•尼尔森完全出于反应回答道:
“你不用担心,因为我肯定不会。
然后玛丽听了后,就气哄哄的回到了自己的房间。
简•尼尔森很快就恢复了理智,意识到了自己的行为,并到玛丽的房间道歉。
玛丽当时还在生气,她手上捧着一本早期版本的《正面管教》,正忙着用一支大号的黑色记号笔在书上画着下划线。
简•尼尔森从她的肩膀上看过去,看到玛丽已经在书白潦草地写了两个大字:
骗子!
你看就连正面管教的创始人简•尼尔森都会犯错误,更何况我们呢。
犯错误不可怕,重要的是我们懂得使用矫正错误三个r去修复我们和孩子之间的关系,是在错误发生之后承担起自己的责任,是在错误发生之后我们下一次能做得更好。
我们要做能接受自己不完美的榜样,这样我们的孩子便能从我们身上看到犯错误确实是一个学习的好机会。
4、学会鼓励
学会拥抱
孩子犯错还要鼓励?
!
家长第一反应肯定是惊呆了!
为什么孩子犯错了还要鼓励?
这是在鼓励他们的不良行为吗?
是准备让孩子下一次更加得寸进尺吗?
其实不是要家长去鼓励孩子的坏行为,而是家长应该明白,一个行为不当的孩子其实是一个信心缺失需要爱的孩子。
他们只是在错误地表达想要得到归属感。
每个家长都应该透过现象看本质,看到孩子在求助,在合适的时机介入,有时候可能仅仅是一个简单的拥抱就能让孩子平静下来。
你回想一下你和伴侣争吵时,如果对方试图拥抱你,你是不是特别排斥会毫不犹豫地推开?
我们的身体很诚实,抗拒这样亲密的动作,因为我们和伴侣处于敌对状态,情绪激动身体僵硬,拥抱意味着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