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瓜栽培技术.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459116 上传时间:2022-10-22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8.6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丝瓜栽培技术.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丝瓜栽培技术.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丝瓜栽培技术.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丝瓜栽培技术.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丝瓜栽培技术.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丝瓜栽培技术.docx

《丝瓜栽培技术.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丝瓜栽培技术.docx(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丝瓜栽培技术.docx

丝瓜栽培技术

丝瓜栽培技术

一、栽培季节

在长江流域及华北地区,主要利用丝瓜耐热,耐湿,又较抗寒的特点,在3月下旬至4月初保护地育苗,4月末至5月初,终霜后定植,6月下旬开始采收嫩瓜。

至降霜为止,一年一作,连续结瓜,陆续采收,较长时间供应市场,对解决蔬菜秋淡问题起到一定作用。

在华南地区分为春、夏、秋三季播种,春播12月—翌年4月播种;夏播4-6月播种;秋播7-9月播种,可周年收获供应。

二、品种选择

选用优质、丰产、商品性佳、适合市场的品种。

三、整地

生产用地要选择土层深厚、土质肥沃、排灌方便、PH值中性略酸的沙壤为宜。

海南的土壤一般都偏酸,而且土壤有机质的含量偏低。

整地时,一般每亩要撒施石灰50-100公斤,调节土壤的酸碱度;基肥以腐熟农家肥为主,辅以NPK复合肥、尿素、过磷酸钙、饼肥,一般每亩施农家肥2000-3000公斤,NPK复合肥50公斤,尿素30公斤,过磷酸钙40公斤,饼肥30公斤。

最好是一起混合腐熟后再做基肥施放。

一般基肥的施放量占丝瓜总生产期用量的2/3。

起畦一般宽为1.40米(包沟),畦宽为30-35厘米,长度以实际大田为准。

丝瓜不耐热,最好实行地膜覆盖栽培。

覆膜时,尽可能选晴天无风的天气,地膜要紧贴土面,四周要封严盖实。

地膜的选择有:

白色地膜对土壤增温效果较好;黑色地膜对抑制杂草生长效果显著;银灰色地膜能有效避免蚜虫危害。

四、种子处理

1、种子消毒浸种处理

(1)常温浸种:

把种子放入常温水中清洗干净,再换水浸种3-5个小时。

(2)温汤浸种:

把种子放入50℃--55℃的温水中,保持水温均匀浸泡种子15-20分钟,放至常温后拿出洗净,再放入常温水浸3-5个小时,主要是为了杀死种子种皮表面的病菌。

(3)药物浸种:

50%速克灵浸种:

先用清水浸种1-2小时,放入速克灵1500倍水溶液中浸泡10分钟,捞出洗净,再放入常温水中浸种2-3个小时。

主要防治丝瓜灰霉病。

 

2、催芽

催芽或不催芽,视气温条件定。

消毒浸种的种子捞出洗净后置于25℃-30℃以下变温或恒温保湿催芽。

五、播种

1、播种期:

根据栽培季节、气温条件和市场需求选择适宜播种期。

2、种子质量

必须符合GB16715.1-1996中2级以上要求。

种子纯度不低于95%,净度不低于99%、发芽率不低于90%,水分不高于8%。

3、播种量:

根据丝瓜的种植密度,一般每亩大田种植800-1200株,每穴播种2粒,用种量约350-500克。

4、播种方法:

丝瓜移栽成活率较低,一般采用直播方式。

单行种植,株距为30-50厘米,每穴播种2粒,深度为1-2厘米,种粒平放,土壤田间持水量75%为宜,如过干可浇水少许,播后盖干草,以保温保湿。

播种宜选择晴天进行,覆膜栽培,破孔尽可能小些,以免风大时掀膜。

六、田间管理

1、间苗、定苗

露地直播的丝瓜,一般幼苗期3-4片真叶时进行间苗,每穴留一株壮苗,并浇2-3次水肥;覆膜栽培,定苗后浇1-2次水肥,然后用干细土将破孔压实。

2、肥水管理

抽蔓结合培土施第一次重肥,每亩用腐熟的农家肥1000公斤,饼肥20公斤,三元复合肥20公斤,混匀后施入栽培沟中;结果盛期施第二重肥,每亩施三元复合肥20公斤,氯化钾10公斤,结果后期适当补肥3-4次,每亩施三元复合肥10公斤或饼肥20公斤。

对于地膜覆盖栽培,不便采取根部追肥,只能重施基肥。

抽蔓后以叶面追肥为主,主要采用生物有机肥。

结瓜期由于需肥量大,应采取根部破膜追肥的方法。

一般每隔6-8天随灌水追肥,每亩追三元复合肥10公斤或饼肥20公斤,可根据需要交替使用。

丝瓜长期需水量大尤其是结果盛期需供给充足水分,遇晴天每隔6-8天沟灌1次,全期保持畦面湿润。

3、搭架及整蔓

丝瓜茎为蔓生,当瓜长至5-6片真叶时,就开始吐须抽蔓。

此时,应及时搭架引蔓,根据丝瓜子蔓发生和坐果情况,将茎基部部分无效子蔓摘除,以利于通风透光,适当圈苗后扶其上架,使其分布均匀,如生长过量可摘除部分子蔓,每条子蔓结1个瓜后摘除。

结果后期,摘除基部病、老叶片。

搭架可根据各地栽培习惯采用平棚或人字架,支架高度在2米左右,要求其牢固耐用。

4、保花保果

丝瓜冬春种植,主蔓自10节左右着第一雌花,以后连续多节着生雌花,栽培上应疏去部分雌花。

一般第一位节雌花瓜多畸形,应及时摘除。

同时,傍晚5~6时可采用人工辅授粉,提高座果率。

当瓜长约30厘米时,注意吊瓜,人工拉直瓜条。

夏秋种植,由于着第一雌花节位过高,应进行圈苗,出现雌花后才开始引蔓。

七、病虫害防治

1、主要病害

苗期主要病害有:

猝倒病、灰霉病。

抽蔓后主要病害有:

病毒病、霜霉病、灰霉病、枯萎病、细菌性角斑病。

2、主要虫害

苗期要虫害有:

蚜虫、地老虎、潜叶蝇等。

抽蔓后主要病害有:

潜叶蝇、地老虎、白粉虱、瓜实蝇、棉铃虫、螨虫。

3、防治原则

按照"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坚持以"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的无害化控制原则。

4、农业防治

针对主要病虫害控制对象,选用高抗多抗的品种:

实行严格的轮作制度,与非瓜类作物轮作3年以上,有条件地地区实行水旱轮作;深沟高畦,覆盖地膜;培育壮苗,提高抗逆性;根据土壤肥力平衡施肥,增施充分腐熟的有机肥,合理施化肥;清洁田园。

5、物理防治

覆盖银灰色地膜可驱避蚜虫;温汤浸种杀死病菌。

6、生物防治

(1)天敌:

积极保护和利用天敌,防治病虫害。

(2)生物药剂:

多采用植物源农药如藜芦碱、苦参碱、印楝素等和生物源农药如农用链霉素、新植霉素、BT粉、阿维菌素等防治病虫害。

7、主要病害药剂防治

严格控制农药用量和安全间隔期,主要病虫害防治的选药用药技术见附表六。

8、不允许使用的高剧毒高残留农药

生产上不应使用杀虫脒、氰化物、磷化铅、六六六、滴滴涕、氯丹、甲胺磷、甲拌磷(3911)、对硫磷(1605)、内吸磷、甲基对硫磷(甲基1605)、苏化203、杀螟磷、磷胺、异丙磷、三硫磷、氧化乐果、磷化锌、克百威、水胺硫磷、久效磷、三氯杀螨醇、涕灭威、灭多威、氟乙酰胺、有机汞制剂、砷制剂、西力生、赛力散、溃疡净、五氯酚钠等和其它高剧毒、高残留农药。

八、适时采收

丝瓜谢花后7-10天,表皮嫩绿,深皱纹时即成熟,应及时采收,以免赘秧影响产量。

采收小心轻放,避免擦伤瓜皮,影响上市价格。

 

附表六

主要防治对象

农药名称

使用方法

安全间隔期(天)

猝倒病

72.2%普力克水剂

1500-2000倍喷雾

7

64%恶霉灵+50%代森锰锌

500倍喷雾

3

72.2%霜霉威水剂

800倍喷雾

5

灰霉病

50%速克灵粉剂

1500倍喷雾

7-10

2%武夷菌素水剂

100倍喷雾

2.00

1:

1:

200波尔多液

--

 

霜霉病

克露粉剂

2000-3000倍喷雾

7-10

氟吗·锰锌粉剂

2000-3000倍喷雾

7-10

安克锰锌粉剂

2000-3000倍喷雾

7-10

50%乙磷铝锰锌粉剂

500倍喷雾

5

枯萎病

50%枯萎立克+多菌灵粉剂

500-600倍喷雾

5

50%抗枯灵粉剂

600-800倍喷雾

5

72敌克松粉剂

2000-3000倍喷雾

7

细菌性角斑病

72%农用链素粉

4000倍喷雾

5

72%新植霉素粉剂

4000倍喷雾

5

1:

1:

200波尔多液

--

 

蚜虫、白粉虱

5%吡虫啉水剂

1000-1500倍喷雾

7

巴丹(10%吡虫啉)水剂

2000-3000倍喷雾

7

蓟蚜清(5%吡虫啉)粉剂

600倍喷雾

5

螨虫、潜叶蝇

1%阿维菌素水剂

2000-3000倍喷雾

7

0.8%神剑水剂

1500-2000倍喷雾

7

瓜实蝇、棉铃虫

抑太保水剂

1500-2000倍喷雾

7

乐斯本水剂

800-1000倍喷雾

5

2.5%溴氰菊酯乳油

2000-3000倍喷雾

7-10

地老虎

50%辛硫磷乳油

2000-3000倍喷雾

7-10

90%敌百虫乳油

800-1000倍喷雾

7

 

奇摩女孩http:

//bb-j2P7yRM37d4Y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