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需求分析理论在我国高校ESP教学中的必要性Word文档格式.doc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4587688 上传时间:2022-10-23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需求分析理论在我国高校ESP教学中的必要性Word文档格式.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论需求分析理论在我国高校ESP教学中的必要性Word文档格式.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论需求分析理论在我国高校ESP教学中的必要性Word文档格式.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论需求分析理论在我国高校ESP教学中的必要性Word文档格式.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论需求分析理论在我国高校ESP教学中的必要性Word文档格式.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论需求分析理论在我国高校ESP教学中的必要性Word文档格式.doc

《论需求分析理论在我国高校ESP教学中的必要性Word文档格式.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需求分析理论在我国高校ESP教学中的必要性Word文档格式.doc(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论需求分析理论在我国高校ESP教学中的必要性Word文档格式.doc

分析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7508(2007)06-0028-03

  ESP(Englishforspecificpurpose)的教学主张形成于20世纪60年代,其教学理论和实践已在许多国家得以普及并逐渐发展成为一个范围宽广、形式多样的教学领域。

目前在我国,大学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相应的改革举措以成为英语教育界关注的热点,ESP教学作为大学英语教学的重要发展方向引起了研究者的广泛关注。

  ESP教学是一个多元的教学理念,Hutchinson与Waters认为,ESP教学首先是一种以特定目标为导向(goal-oriented)的英语教学与学习途径(approach);

其次,ESP教学必须建立在需求分析(needsanalysis)的基础上,包括目标需求(targetneeds)分析和学习需求(learningneeds)分析①。

本文仅对需求分析理论进行尝试性地研讨。



  一、需求分析理论概述

  ESP的发展经历了语域分析、修辞或语篇分析、目标情景分析、语言技能与学习策略分析和以学习为中心五个阶段。

前四个阶段的共同点是探讨语言的运用,其中前三个阶段谈到语言的层结构特点,第四个阶段探讨使用语言的过程,第五个阶段是把对语言的运用和语言的学习有机结合起来,既注意社会对外语人才的知识和技能的要求,又注意学生的学习要求。

  需求分析最早出现在ESP教学发展的第三阶段——目标情景阶段(TargetSituationAnalysis)。

在这个阶段,ESP课程的设计首先放在对学习者目标环境的分析,将语言分析与学习者的学习目的紧密联系在一起,以满足不同学习者的不同需要。

至第五阶段即以学习为中心阶段,需求分析在ESP教学中的作用己经无可替代,需求分析成为ESP的基石,使ESP教学内容变得紧凑、紧扣重点。

  Brown,J.D.曾在他的论著TheElementsofLanguageCurriculum:

ASystematicApproachtoProgramDevelopment中做过深入的研究,并列举了多方的观点②:

  Richards.Platt和Weber(1985)的观点是:

需求分析是决定一个学员或一组学员的语言需求并视情况优先安排的过程,需求分析需要使用主观和客观两方面的信息。

  Stufflebeam,McCormickBrinkerhof‘和Nelson(1985)的观点是:

需求分析是为圆满完成一个合理目标决定必要和有用事物的过程。

此定义吸引人的地方在于它所表达的想法,即那些彼此孤立的需求应该是合理的,并形成统一和正当的目标。

  Pratt(1980)的观点是:

需求分析是一系列的步骤,用于识别需求使其合法化并且确定他们的主次顺序。

此定义中有两处特别:

一是“一系列步骤”,说明进行需求分析要用到不同的信息收集方法,如问卷调查、访谈等;

二是“需求合法化”,说明需求不是绝对的,即使被识别出来也要继续验证合理性以确保它们是学生的真正需求。

  Berwick(1989:

52)对于何为“需求”曾提出过一个简单通俗的定义,把它称为“目前的局势(acurrentstateofaffairs)和期待的未来状态(adesiredfuturestate)之间的差距”。

Brown提出:

需求分析是收集信息的活动,是为满足特定学生群体的学习需求而制定的课程的基础。

  Brindley(1989)和Robinson(1991)提出了客观需求(objectiveneeds)与主观需求(subjectiveneeds)这一组概念。

他们把所有关于学习者的客观情况(如学习者目前的外语水平、语言学习中的难点等等)笼统地称为客观需求,而把学习者在语言学习中的认知和情感需求(信心、态度等)概括为主观需求。

  国外专家比较一致的看法是:

仔细全面的需求分析应该包括“目前情景分析”(presentsituationanalysis)和“目标情景分析”(targetsituationanalysis)(Robinson,1991:

 

8-9)。

目前情景即指学习者开始ESP课程学习前,原有的语言程度和对下一阶段学习的要求和期待,它包括学习者目前的外语水平、专业知识、学习动机、以前的学习方式等等。

目标情景是指学习者未来工作的环境对学习者的要求以及学习者对待这种需求所持的态度。

Bloor(1984)把前者称作以学习者为中心的需求分析(learner-centredanalysis),而把后者称为以目标情景为核心的需求分析(target-centredanalysis)。

完善的需求分析应该是这两者的有机结合,而这两者之间的差距,即为我们的ESP教学所要解决的问题。

这一观点也正与Krashen(1982)所提出的“输入假设”(InputHypothesis)理论,即i+1假设相对应。

在这一理论中,i代表学习者已有的外语水平,即目前情景,而+1则是指高于学习者目前水平的语言能力,即目标情景。

  国内学者束定芳对它的分类则更为宏观。

她将“需求”分成社会需求和个人需求两类。

其中社会需求有两种,一是政府的外交或其他政治目的的需求,二是社会机构,如公司、学校和其他用人单位的需求③。

社会需求和学生毕业分配形势有密切联系,用市场营销的观点(socialmarketingconcept)解释,学生是学校生产的产品。

学校为了达到高就业率应做到预先确定社会需求,并且比同类专业提供更为适合的行业人才,以维持现有招生数量乃至满足扩招的需要。

毕竟人才培养有一定的周期,如果不能预测学生毕业时社会对外语的需求,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就不能真正适应社会的需要。

个人需求包括客观需求,如学生目前的外语水平、年龄、教育背景、学习经历等和主观需求,如课程的期望、学习目标、学习安排和希望采用的教学方法等。

个人需求分析和当今国内流行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吻合,也同中国传统教育要求的“因材施教”相一致。

  对比国内外不同专家对ESP理论的不同理解,不难发现国外专家的需求分析偏重学习者个体,是由个体需求到整体需求的规划,且不说“当前情况分析”和“学习情况分析”这两种一目了然的学习者个体需求分析,就“目标情况分析”来说,它是针对目标情景提出的“必要(necessities)需求”、“缺少(lacks)需求”和“想要(wants)需求”。

“必要”指帮助学习者在工作环境中有效发挥作用所需的英语技能;

“缺少”指必要技能与目前己经掌握的技能之间的差距;

“想要”指学习者自身结合目标环境对自己提出的学习要求,其立足点还是学习者个体。

但是国内所采取的需求分析的类型和方法则是个体和整体相互兼顾。

究其原因,国外高校开设的ESP主要是一门课,并且通常是门选修课,对学生毕业的就业影响不大,教学目标主要是提升学生的英语技能.但是在我国高校特别是英语专业,ESP作为一个专业方向,目标是让学生所学适应社会对英语人才的需要,它的需求分析由于涉及到毕业分配、国家政策等社会因素,因此对社会需求的分析和对个人需求的分析同样不可忽视。

  二、需求分析理论在我国高校ESP教学活动中的重要性

  需求分析是系统化的教学大纲建设中不可缺少的一环。

需求被确定下来,教学目标也随之确定下来。

它可以作为考试、选择教材、教学活动和评估策略的基础,也可以被用于二次评估需求分析的精确度和正确性。

合理的需求分析是系统化的语言课程大纲设计中诸多方面有效进行的基础,检验目标和过程以及检验需求分析的应用,对深入探讨大纲创造了良好开端。

需求分析还是区分ESP和EGP的一个标准,Hutchinson&

Waters指出,需求或需求分析同学生的学习动机之间的关系是“如果学习者、负责人和教师知道学习者为什么学英语,这种认知就能影响人们选择易于接受的、合理的语言课程内容。

积极的意义,就是开发(学习者)潜能。

国内的专门ESP专业分类很多,有商务英语专业、旅游英语专业、法律英语专业、涉外秘书英语专业、外贸英语专业等,对不同专业做好需求分析是明确教学目标、选择教材等一系列教学活动的基础。

针对不同的学习对象,需求分析显得尤为重要。

  束定芳总结需求分析对我国外语学习的重要作用,共有四点:

1、为制定外语教育政策和设置外语课程提供依据;

2、为外语课程的内容、设计和实施提供依据;

3、为外语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的确定提供依据;

4、为现有外语课程的检查和评估提供参考。

  需求分析除了对课程设计具有重要意义外,它对于教师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也有重要意义。

需求分析的关键是要找出学习者现有的语言能力和某一专业知识水平与他们所期望达到程度之间的距离,以使教师能将精力投放在最需要重视的方面。

外语课堂上有不少问题源于教师对学生的兴趣和需求关注不够,他们没有意识到学习者应是他们收集信息的重要来源。

需求分析可以使教师对于课程最终所要实现的目标有一清晰的印象,而对于教学目标的清晰把握可以使教师消除教学中的盲目性,提高教学效率。

总之,需求分析有助于教师认识学习者的需求以及未来的工作情景对学习者语言技能的要求,并有效地实现教学目标。

  需求分析对于提高学习者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关系也很重大,因为在需求分析过程中和学生一起探讨他们的不足和目标时,学生会对自己的情况有一个更加清晰的了解,从而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

HutchinsonandWaters(1993)认为,需求分析不能说是ESP的一大特色,因为普通英语(EGP—EnglishforGeneralPurposes)在大纲设计阶段也需要分析学习者的需求。

使ESP真正有别于EGP的关键乃在于,ESP的需求是为教师和学生所共同意识到的,是可以明确罗列出来的,而且他们的这种意识会直接影响到整个教学过程。

另一方面,通过需求分析,学习者也会因回答需求分析的各种问题而对自己的学习目的有一个逐步清晰的过程,而帮助学生认清学习目标可以使他们最大可能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参与到课程安排、教材选编和课堂教学的互相配合中,从而调动起学生学习本课程的兴趣和积极性。

而随着学生越来越多地参与到课程中,他们对课程的态度和学习方法也会不断变化”,学习效果也会不断提高。

  随着中国入世及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不断发展,外语的应用性特征日益明显。

学生学习外语表现出极强的目的性。

为了培养出优秀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ESP人才,我国高校的ESP课程应该以需求分析理论为指导,贯穿整个课程开设、教材选编、教学过程与教学评估的始终,使教学具有针对性,满足目标需求和学生学习需求。

通过切实应用需求分析理论,提高ESP教学,使ESP人才的培养真正适应市场需求。

注 释:

①Hutchinson,T.&

Waters,A.EnglishforSpecificPurposes:

alearning-centeredapproach[M].Cambridge:

CUP,1987.

②Brown,J.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成人教育 > 电大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