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心理学与自我Word下载.doc
《社会心理学与自我Word下载.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社会心理学与自我Word下载.doc(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哲学和神学强调自我是道德选择和责任感的场所;
临床心理学和人本主义心理学强调自我是个体独特性和神经症的根源;
社会学强调语言与社会的相互作用是自我实现并得以保持的基础;
实验社会心理学强调自我是认知组织、印象处理和动机激发的源泉。
关于自我概念的解释,存在两种观点:
(1)自我概念是一个把个性统一成连贯综合系统的有机过程,包括防御机制、知觉习惯和态度
(2)自我概念是知觉的客体,也即个体能在其自觉体验中感到的东西。
后来,人们把前者称作自我系统,把后者称作自我概念。
其实在讨论自我概念时,很难把两者区分开来。
在前苏联社会心理学中,人们把自我概念区分为四种类别:
(1)现实的我,指个人对现在的我的看法;
(2)理想的我,指个人认为自己应当成为的人;
(3)动力的我,指个人努力成为的人;
(4)幻想的我,指如果可能的话个人希望成为的人。
以往,关于自我概念的大多数研究都集中在自我尊重上,即集中在自我尊重的因果和自我尊重同人格与行为等方面的关系上。
现在,自我概念的其他一些方面也引起了人们的注意。
其中最为明显的是:
自我表现的动力学,以及在自然主义的和实验的情境中的印象控制;
特定的同一性的发展及其结果,包括性、种族群体、行为异常和年龄特征等;
历史和社会结构对自我概念形成的影响,包括战争、经济萧条、文化变迁和组织的复杂性等;
自我概念对社会结构和社会环境的影响,等等。
2、社会化
社会化通常指个体在社会影响下,通过社会知识的学习和社会经验的获得,形成一定社会所认可的心理-行为模式,成为合格社会成员的过程。
社会化涉及社会及个体两方面。
从社会视角看,社会化即社会对个体进行教化的过程;
从个体视角看,社会化即个体与其他社会成员互动,成为合格的社会成员的过程。
社会化过程,传统观点认为到成人期即告结束,而现代观点则主张,社会化伴随人的一生,即终生社会化。
按社会化的发展阶段划分,有早期社会化(儿童及青少年时期)、继续社会化(成人期)、再社会化,由于社会急剧变化,对个体重新进行社会化的过程。
其中包括对早期社会化及继续社会化过程中没有取得合格社会成员资格的个体的再教化。
而在心理学领域,有两个高度不同的概念都被译成自我。
一个概念原文作self,被译成自我,指个人的反身意识或自我意识。
西方绝大多数心理学家关于自我的讨论,从詹姆斯到米德,从罗杰斯到格根,都是在这一意义上进行的。
我国心理学家对于自我的理解,也高度一致地与self的内涵相对应。
另一个同样被译作自我的概念原文为ego,它是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的核心概念之一,指人的个性中从本我分化出来,指导个人适应现实社会生活,使个人行为超越简单快乐原则而遵循现实原则的个性部分。
它是现实与个人的协调者。
虽然,ego的概念中包括有一定的反身意识的意思,但在弗洛伊德的概念体系中,ego只有觉察个人,我需要的作用,还具有意识环境要求,协调本我与超我关系的功能。
不仅如此,ego还直接与无意识的心理活动相联系。
当ego不能同时协调本我与超我的相互冲突的要求时,它会发展起各种自我防御机制来解除自我的压力,使肌体免遭损害。
根据弗洛伊德的理论,自我防御机制是同无意识心理活动相联系的心理功能,自我功能的发挥,更多情况下也是无意识的。
个人通过社会化而得以适应社会,获得发展的基点。
社会则通过社会化而培养它的继承者,使得人类文化可以延续并在此基础上发展。
任何一个人,仅仅依靠其机体的自然成长所获得的能力,是不能够作为正常社会的一个普通成员存在的。
个人的个性化是与社会化同步进行、同时实现的。
社会化目标的实现过程,也是个性形成或个性化的过程。
社会化与个性化过程是伴生的、相互影响的,二者是不可分割的统一体的两个方面。
对于个人的发展而言,个性化与社会化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
社会化保证了人类社会的延续与文化的传留,个性化使得个人可能具有超越现实而又改善现实的独特性与创造性。
幼儿的自我概念是十分明显的。
但是,幼儿期的“自我概念”主要是认知发展过程中的一个特点,并不涉及道德品质中的自私,它与成人的以“我”为中心,不顾及他人和集体利益的自私自利不是一回事。
在教育过程中,随着幼儿认知水平的提高,他们逐渐理解别人的想法、观点,就能克服认知上的“自我概念”。
皮亚杰认为,让幼儿参加集体活动是克服幼儿自我概念的最好办法,而集体游戏效果更佳。
在品德培养过程中,必须在克服自我概念的过程中让儿童社会化,社会化的过程即是人成长为人类社会一员的过程。
在此过程中,由生理性、心理性水平的行为发展到社会水平的行为(如交往行为,对集体的态度、社会规范等),尤其要发展他们的亲社会行为,如分享、帮助、合作等。
现在的儿童一般都为独生子女,在家庭中居于中心的地位,自我概念意识表现的特别明显,会无意中妨碍儿童的社会化交往。
由于幼儿在家中没有伙伴,没有兄弟姐妹之间的手足之情的情感体验,需要父母有意识的为孩子创设交往的机会,多带领孩子与邻居、街道小朋友接近,扩大同龄小伙伴的接触面,让其在交往中体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培养他们的交往能力。
当儿童进入学校后,随着年龄的增长,学校成为影响其社会化最重要的因素。
在学校内,师生之间的互动,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成为儿童社会化的主要途径,在与老师的互动过程中,儿童逐渐理解了老师对自己的期望和要求,并按照学校规章制度的要求去扮演自己的角色;
在与自己的同学互动中,逐步学会独立,并且力争扮演多种社会角色。
由于自我概念实际上起着个人行为自我调节与定向的作用,因而其与社会化的联系正受到社会心理学家越来越多的关注。
传统上,社会化关注他观意义上的个性心理品质的培养,而较为忽略自我概念培养的重要性。
实质上,一切外部影响力量内化为个人的个性品质,都需要经过自我概念的中介。
只有那些经过人们自我价值系统审定之后自觉选择并被纳入自我概念结构,成为自我概念有机构成部分的信念与相关的行为,才可能真正转化为不需要外在强化力量支持的个性品质。
很明显,积极自我概念的培养,应当成为社会化的重要目标。
二、社会心理学与自我审查
审查是指一个人对另一个人言行的查禁,而自我审查查禁的是行动者本人。
如我们担心遭到反对而决定压制自己对所处环境不满意行为的了解情况,这就是我们对自己的审查。
这就说明了人是规范的遵从者和认识意义的追寻者。
作为遵从规范的人,我们在什么情况下说什么和做什么,并不简单取决于情景下的感受和想法,而是取决于我们认为怎样说和怎样做才是合适的。
一个有趣的例子,我们虽然心里不认可他人的言行和态度,但在行动上通常都会附和他人。
作为追寻意义的人,自我审查揭示了人民寻找社会生活意义的过程。
比如,除非我们认为一种情景附和正义规范的言行,否则是不会去寻找自己的冲动行为的;
我们看到一种关系,犹豫再三都不愿说出自己的想法。
所以,可以总结如下:
我们是为了维护自己在个体和群体的地位,为了增强自己对他人的吸引力,为了避免余人对立,为了保持真实的自我形象,才会对自己进行自我审查。
自我审查是社会交往的重要部分,以下将继续论述。
三、社会交往准则
从一个例子说起:
斯坦利曾在纽约地铁上做了一个研究:
当一个人走到乘客身旁说:
“对不起,我能坐一下你的座位吗?
”时,乘客会有怎样的反应。
这是一个违背了社会规范的请求,可结果如何呢?
实际上有56%的人让出来自己的座位,12%的人愿意侧身让出一些地方。
怎样解释这些违反社会规范的同谋的成功呢?
最简洁的回答是,乘客不想显得没有礼貌。
一般情况下,我们认为社会准则是一些我固定的仪式化的事情,实际上,这些社会准则可以控制所有社会情境中的行为。
还是同意条件下,那个同谋者提出:
“对不起,我能坐一会你的座位吗?
我站着没法看书。
”结果只有42%的乘客顺从了这一请求。
原因是同谋者解决了定义他们计划情景的含混不清,这就使乘客将其是为一个没有礼貌的请求,实际上是提出请求的那个人违背了社会准则。
可以说,只有当请求者的揭示被接受时,人们才会表现出顺从。
一个简单的例子:
在公交车上,一个女同谋者坐着,另一个女同谋者上车后做出认出老朋友的表情进行交谈,其中一个说她在逛商店时买了一个飞盘,另一个让他拿出来瞧瞧,第一个女人就把飞盘扔给她,她们开始把飞盘扔来扔去,然后很偶然的,飞盘向了第三个人,第三个人的反映构成实验操控。
接下来第三个同谋者的反应将会影响到其他人的反映。
如果第三个同谋者回应良好,75%的其他人都会仍回飞盘,如果第三个同谋者生气并指责,则随后没有人加入扔飞盘的行列中,甚至坐在旁边的人还会换座位,以免被飞盘碰到。
由此,我们可以简单总结:
当我们对情景的社会准则犹豫不决时,产生了多种自我审查形式。
所以,在社会生活里,我们要正确判断情景解释的合理性,并注重理解解释的内涵,使自己能够更多的决定自己的行为。
四、从众
每个人都知道,在图书馆里要保持安静,但是当我们遵循这一规范时,是有意识的还是无意识的呢?
毋庸置疑,有意识的降低声音时有发生,但无意识的顺从规范也可能会自动发生。
我们的言行经常会偏离自己的意愿,顺从他人的意愿。
担心物质损失或身体惩罚是这一结果的一个原因。
另外,我们在自己所处的社会环境中,不喜欢与别人言行不一致。
为了避免与别人言行不一致而产生的不舒适感,人们也会做出与自己的感受截然相反的行动。
对社会孤立的恐惧,有时会引导我们改变想法,但更常出现的是,它会刺激我们,在有从不同角度看事情的他人在场的情况下,审查他们仍然抱有的想法。
在我们周围,从众常在以下情况下发生:
1、惩罚行为偏常者。
偏常就是那些虽然合法,但违反群体规范的行为。
如:
在教室里顺从压力,在工作场所的从众压力,在公众场所的从众压力等。
2、社会孤立的影响。
相信每一个人都厌恶与他人孤立,如:
对同性恋者的负面影响的担忧;
来自同辈的间接压力等。
3、顺从于理想自我。
这是一个更广泛的理想和标准。
顺从于性别理想;
顺从于支持环境的理想(父母和老师的提醒,道德的规范等)
4、无意识的从众。
女性无意识顺从少吃的规范。
四、自我审查于集体
在我们在理解情景下采取行动的时候,我们极其依赖于人们对自己的认知。
当一个人喊“狼来了”,狼却没有出现时,人群中没有人想要第一个大发雷霆。
担心的神情有可能使人尴尬,没有想明白就行动有可能显得有些草率。
所以直到决定了怎么做,他们都会尽力维持一种镇定自若的举止。
这是一种相互作用:
我们在行动上于他人保持一致但却认为他们感觉或想的不一样。
例如:
处在一个紧急情况中的旁观者,没有哪个群体成员能够确认是否有紧急情况发生,但是每个成员都相信,群体中的其他人会确信。
五、自我审查与个体
《皇帝的新装》大家都知道,这一集体骗局一旦被揭穿,就会使得每个成员感觉自己更像傻子。
1、不适当的自卑感和缺乏感。
当老师提问:
“有问题的请举手,很多人有问题,但就是不举手。
怀疑一个人的智力,怀疑一个人的能力,怀疑一个人的美德,感觉与生活的步调不一致。
2、不适当的差异感和疏远感。
一个人既错误的认为自己与他人是不同的,又错误的认为别人要跟自己比,要比其实际上表现的更好。
这是普遍性幻觉。
另外,还有,因生活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