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巴东县三中届高考化学三轮冲刺压轴卷适应性考试模拟训练解析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4585541 上传时间:2022-10-23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52.7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北省巴东县三中届高考化学三轮冲刺压轴卷适应性考试模拟训练解析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湖北省巴东县三中届高考化学三轮冲刺压轴卷适应性考试模拟训练解析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湖北省巴东县三中届高考化学三轮冲刺压轴卷适应性考试模拟训练解析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湖北省巴东县三中届高考化学三轮冲刺压轴卷适应性考试模拟训练解析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湖北省巴东县三中届高考化学三轮冲刺压轴卷适应性考试模拟训练解析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湖北省巴东县三中届高考化学三轮冲刺压轴卷适应性考试模拟训练解析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湖北省巴东县三中届高考化学三轮冲刺压轴卷适应性考试模拟训练解析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北省巴东县三中届高考化学三轮冲刺压轴卷适应性考试模拟训练解析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湖北省巴东县三中届高考化学三轮冲刺压轴卷适应性考试模拟训练解析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酸雨样品含有亚硫酸,亚硫酸为弱酸,具有还原性,能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生成强酸硫酸,则雨水的酸性增强,pH会减小,故D错误。

8.下列有关有机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甲烷不能发生氧化反应

B.乙烯和苯均能发生加成反应

C.乙醇和乙酸乙酯都易溶于水

D.甲苯中所有原子可能处于同一平面

B

甲烷可与氧气发生燃烧反应,此反应属于氧化反应,A项错误;

乙烯和苯均为不饱和烃,在一定条件下可发生加成反应,B项正确;

乙醇和水互溶,但乙酸乙酯难溶于水,C项错误;

若把苯环看成—R,则甲苯可看成是甲基(—CH3)和—R连接而成,根据甲烷的正四面体结构可知甲苯中所有原子不可能在同一平面上,D项错误。

9.短周期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中Y与Z为金属元素,四种元素的简单离子的电子层结构均相同。

p、q是它们中的部分元素组成的化合物,r是W的单质,s是Z的单质。

这些物质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

Y>

Z>

W>

X

B.q属于离子化合物

C.一定条件下,r与s能发生化合反应生成p

D.p能与盐酸反应,但不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D

由上述分析可知,W为O,X为F,Y为Na,Z为Al,题图所示为电解熔融Al2O3的反应(加入冰晶石Na3AlF6)。

电子层数越多,原子半径越大,同周期元素从左向右原子半径逐渐减小,则原子半径:

Na>

Al>

O>

F,故A正确;

q为Na3AlF6,含离子键,q属于离子化合物,故B正确;

加热时Al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铝,故C正确;

p为氧化铝,具有两性,能与盐酸反应,也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故D错误。

10.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7.4gNH4F和5.6gC2H4含有的氢原子数均为0.8NA

B.0.5L1mol·

L-1NaHSO3溶液中含有的HSO数目为0.5NA

C.标准状况下,5.6LCl2溶解于足量NaOH溶液中,转移的电子数为0.5NA

D.在高温、高压和催化剂作用的条件下,向一密闭容器中充入28gN2与足量的H2,充分反应后,转移的电子数为6NA

7.4gNH4F的物质的量为0.2mol,所含H原子数为0.8NA,5.6gC2H4的物质的量为0.2mol,所含H原子数为0.8NA,故A正确;

NaHSO3溶液中HSO部分电离和水解,则0.5L1mol·

L-1NaHSO3溶液中所含HSO的数目小于0.5NA,故B错误;

标准状况下,5.6LCl2物质的量为=0.25mol,与足量的NaOH溶液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0.25NA,故C错误;

N2+3H22NH3是可逆反应,反应不能进行到底,28gN2进入反应体系,只有部分N2参加反应,转移的电子数小于6NA,故D错误。

11.下列实验操作对应的现象与结论均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操作

现象

结论

A

常温下将铝片加入浓H2SO4中

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Al在常温下与浓H2SO4反应生成SO2

向AlCl3溶液中滴加过量氨水

生成白色胶状物质

Al(OH)3不溶于氨水

C

向某溶液中加入KSCN溶液,再向溶液中加入新制氯水

溶液先不显红色,加入氯水后变红色

该溶液中含有Fe3+

向某溶液中加入CCl4,振荡后静置

液体分层,下层呈紫红色

该溶液中含有I-

常温下Al遇浓硫酸发生钝化,无明显现象,故A错误;

向铝盐溶液中滴加过量氨水,产生氢氧化铝沉淀,氢氧化铝不溶于过量的氨水,故B正确;

在溶液中加入KSCN溶液,不显红色,说明溶液中不含Fe3+,加入氯水后显红色,说明溶液中含Fe2+,故C错误;

向溶液中加入CCl4,振荡后静置,液体分层,下层呈紫红色,说明原溶液中含I2,而不是I-,故D错误。

12.环境监察局常用“定电位”NOx传感器来监测化工厂的氮氧化物气体是否达到排放标准,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

A.“对电极”是负极

B.“工作电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为NO2+2e-+2H+===NO+H2O

C.传感器工作时H+由“工作电极”移向“对电极”

D.“对电极”的材料可能为活泼金属锌

装置无外接电源,故为原电池,“工作电极”上NO2得电子生成NO而被还原,所以为正极,则“对电极”为负极,故A正确;

“工作电极”上NO2得电子生成NO而被还原,电解质溶液为硫酸溶液,故电极反应式为NO2+2e-+2H+===NO+H2O,故B正确;

电池工作时,电解质溶液中的H+向正极(“工作电极”)移动,故C错误;

“对电极”是原电池的负极,失去电子,应为活泼金属,可能为Zn,故D正确。

]

13.常温下,体积均为V0L的MOH溶液和ROH溶液,分别加水稀释至VL,溶液pH随lg的变化如图所示。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与等浓度的HCl溶液中和时,消耗HCl溶液的体积:

MOH溶液>ROH溶液

B.溶液中a、c点导电离子数目相等

C.两溶液在稀释过程中,溶液中某种离子浓度可能增加

D.lg=2时,若两溶液同时升高温度,则减小

从图像可知,稀释相同的倍数时,MOH的pH变化大于ROH的pH变化,故碱性:

MOH>

ROH,起始浓度:

c(ROH)>

c(MOH),则用等浓度的盐酸中和时,ROH溶液消耗的盐酸体积大于MOH溶液消耗的盐酸体积,故A错误;

从图像可知,a、c两点的pH相等,根据电荷守恒可知导电离子浓度相等,但溶液的体积不同,则导电离子的数目不相等,故B错误;

两溶液显碱性,稀释时c(OH-)减小,而水的离子积是一个常数,则c(H+)增大,故C正确;

根据A中分析知,碱性:

MOH>ROH,当lg=2时,由于ROH是弱电解质,升高温度能促进ROH的电离,则c(R+)增大,c(M+)几乎不变,所以增大,故D错误。

二、非选择题:

14、某学习小组的同学拟利用碘化亚铁与碳酸氢钠的反应来制备高纯度的碘化钠晶体。

回答下列问题:

(1)碘化亚铁溶液的制备:

将碘和铁粉按物质的量之比在~之间配料,加入三颈烧瓶中(如图),然后加入适量水,并向装置中持续通入N2,在40~60℃下搅拌反应30~50min。

待反应完成,检验出反应液中不含碘单质后,过滤即制得碘化亚铁溶液。

①配料中铁粉过量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持续通入N2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②检验反应液中不含碘单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

(2)碘化钠溶液的制备:

将制备好的碘化亚铁溶液加入到碳酸氢钠溶液中,控制碘化亚铁与碳酸氢钠的物质的量之比在~之间,在80~100℃下搅拌反应30~50min,反应生成碘化钠及碳酸亚铁等。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

(3)碘化钠的提纯与结晶:

①除去碘化钠溶液中HCO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从碘化钠溶液获得碘化钠晶体(20℃时溶解度为179g/100g水,100℃时溶解度为302g/100g水)的操作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碘化钠晶体纯度的测定:

该小组同学称取制得的碘化钠晶体18.1g,溶于水后加入50mL2.5mol·

L-1AgNO3溶液,过滤、干燥,称得沉淀的质量为28.2g。

则碘化钠晶体的纯度为________。

(杂质不参与反应,结果保留至小数点后两位)

【思路分析】本实验先用碘和铁粉按一定物质的量之比制备碘化亚铁,再将碘化亚铁溶液加入到碳酸氢钠溶液中制备碘化钠。

结合题给信息和实验操作注意事项进行解答即可。

【解析】

(1)该装置用来制备碘化亚铁,①配料中铁粉过量的目的是使碘充分反应以提高其利用率;

空气中的氧气能将I-氧化成I2,故持续通入N2的目的是防止生成的I-被氧化。

②淀粉遇碘变蓝可用于检验碘单质,具体方法为:

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加入淀粉溶液(及少量稀硫酸),溶液不变蓝色,说明已不含I2。

(2)碘化亚铁与碳酸氢钠反应生成碘化钠及碳酸亚铁,根据质量守恒可知产物还有二氧化碳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I2+2NaHCO3FeCO3↓+2NaI+CO2↑+H2O。

(3)①考虑到HCO与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不引入新杂质,可向

(2)中的滤液中加入稍过量的HI溶液,再微热即可除去HCO。

②根据信息“20℃时溶解度为179g/100g水,100℃时溶解度为302g/100g水”,从碘化钠溶液中获得碘化钠晶体应采用降温结晶,操作方法为:

蒸发浓缩至表面出现晶膜,冷却结晶并干燥。

(4)由题意可知生成碘化银沉淀的质量为28.2g,物质的量为=0.12mol,根据关系式:

NaI~AgI,18.1g碘化钠晶体中含碘化钠的质量为0.12mol×

150g·

mol-1=18g,则碘化钠晶体的纯度为×

100%≈99.45%。

【答案】

(1)①使碘充分反应以提高其利用率防止生成的I-被氧化②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加入淀粉溶液(及少量稀硫酸),溶液不变蓝色,说明已不含I2

(2)FeI2+2NaHCO3FeCO3↓+2NaI+CO2↑+H2O

(3)①向溶液中加入稍过量的HI溶液,再微热②蒸发浓缩至表面出现晶膜,冷却结晶并干燥

(4)99.45%

15、铜、硫的单质及其化合物在生产、生活中应用广泛,辉铜矿(主要成分是Cu2S)是冶炼铜和制硫酸的重要原料。

(1)已知:

①2Cu2S(s)+3O2(g)===2Cu2O(s)+2SO2(g)ΔH=-768.2kJ·

mol-1

②2Cu2O(s)+Cu2S(s)===6Cu(s)+SO2(g)ΔH=+116.0kJ·

则Cu2S(s)+O2(g)===2Cu(s)+SO2(g)ΔH=________。

(2)利用化石燃料开采、加工过程中产生的H2S废气可制取氢气,既廉价又环保,若得到56L(标准状况)氢气,则转移的电子数为________。

(3)上述冶炼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SO2,回收处理SO2,不仅能防止环境污染,而且能变害为宝,回收处理的方法之一是先将SO2转化为SO3,然后再转化为H2SO4。

①450℃时,某恒容密闭容器中存在反应:

2SO2(g)+O2(g)2SO3(g)ΔH<

0,下列事实能表明该反应达到平衡的是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容器内气体密度不变

B.O2、SO3的消耗速率之比为1∶2

C.n(SO2)∶n(O2)∶n(SO3)=2∶1∶2

D.容器内压强不再发生变化

②450℃、0.1MPa下,将2.0molSO2和1.0molO2置于5L密闭容器中开始反应,保持温度和容器容积不变,SO2的转化率α(SO2)随着时间(t)的变化如图1所示,则该温度下反应的平衡常数K=________。

若维持其他条件不变,使反应开始时的温度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学研究 > 教学反思汇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