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总复习笔记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4583119 上传时间:2022-10-23 格式:DOCX 页数:55 大小:64.7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学总复习笔记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5页
教育学总复习笔记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5页
教育学总复习笔记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5页
教育学总复习笔记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5页
教育学总复习笔记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育学总复习笔记Word格式.docx

《教育学总复习笔记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学总复习笔记Word格式.docx(5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教育学总复习笔记Word格式.docx

学校教育制度

1、学校教育制度在形式上的发展

概述一一学校教育制度

1历史上曾有过从非正式教育到正式而非正规教育再到正规教育的演变。

2正规教育的主要标志是:

近代以学校系统为核心的教育制度,又称为制度化教育。

3以制度化教育为参照,之前的非正式、非正规教育都可归为前制度化教育;

而之后的非正式、非正规化教育都可归为非制度化教育。

4因此,教育制度的发展经历了:

从前制度化教育到制度化教育,再到非制度化教育的过程。

(1)前制度化教育前制度化教育始于与社会同一的人类早期教育,终

于定型的形式化教育,即实体化教育。

1)教育实体的出现,意味着教育形态已趋于定型。

教育实体的产生是人类文明的一大进步,它属于形式化的教育形态。

其形成或多或少具的以下特点:

教育主体确定;

教育对象相对稳定;

形成系列的文化传播活动;

有相对稳定的活动场所和设施;

由以上因素结合而形成的独立的社会活动形态。

综上:

教育实体化的过程是教育从不定型发展为定型的过程。

2)定型的教育组织形式包括了古代的前学校与前社会教育机构近代的学校

与社会教育机构。

(2)制度化教育

1)――从17世纪到19世纪末,各资本主义国家纷纷建立起近代学校教育系统,大致说来,严格意义上的学校教育系统在19世纪下半期已基本形成。

教育实体从简单到复杂,从游离状态到形成系统的过程,正是教育“制度化”的过程。

2)中国近代制度化教育兴起的标志是清朝末年的“废科举,兴学堂”,以及颁

布了全国统一的教育宗旨和近代学制。

3)中国近代系统完备的学制系统产生于1902年的《钦定学堂章程》(又称壬寅学制),以及1903年的《奏定学堂章程》(又称癸卯学制)。

(3)非制度化教育思潮

非制度化教育所推崇的理想是:

“教育不应再限于学校围墙之内”。

非制度化教育相对于制度化教育而言,改变的不仅是教育形式,更重要的是教育理念。

2、现代教育制度发展趋势

(1)加强学前教育并重视与小学教育的街接。

(2)强化普及义务教育、延长义务教育年限

(3)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相互渗透的方向发展

(4)高等教育的类型日益多样化

(5)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界限逐渐淡化

(6)教育制度有利于国际交流

教育发展的过程

1、古代教育

(1)不同国家古代学校教育的形态。

古代中国,据史载,中国早在4000多年前的夏代,就有了学校教育的形态。

《孟子》说:

夏、商、周设庠、序、学、校以教之,庠者养也,校者教也、序者射也。

夏曰校、商曰序、周曰庠,学则三代共之,皆所以明人伦也。

西周以后,学校教育制度已经发展到比较完备的形式,建立了典型的政教合一的官学体系,并有了“国学”与“乡学”之分,即设在王城和诸侯国都的学校与设在地方的学校,设在闾里的塾校。

形成了以“礼乐”为中心的文武兼备的六艺教育,六艺由六门课程组成:

①一是礼

包括政治、历史和以孝为根本的伦理道德教育:

②二是乐

包括音乐、诗歌、舞蹈教冃;

③三是射

射技教育;

④四是御

以射箭、驾兵车为主的车事技术教育;

5五是书:

学字习写的书写教育;

6六是数:

简单数量计算教育。

至打春秋战国时期,官学衰微,私学大兴,儒、墨两家的私学成为当时的显学。

孔子私学规模最大,存在40多年,弟子三千。

春秋战国时期私学的发展是我国教育史、文化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促进形成了百家争鸣的盛况。

汉武帝以后,采纳了董仲舒提出的: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赔思想专制主义的文化教育政策和选士制度,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隋唐以后盛行的科举制度使得政治、思想、教育的联系更加制度化,它对于改变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严格等级制度起了积极的作用。

宋代以后,程失理学成为国学,儒家经典被缩为《四书》、〈〈五经〉〉,特别是〈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四书被作为教学的基本教材和科举考试的依据。

古代印度一一古代印度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其教育也有着同样的历史,教育控制在婆罗门教和佛教手中。

婆罗门教有严格的等级规定,把人分成四种等级,处于最高等级的是僧侣镇祭司,应该受到最优良的教育;

其次是刹帝禾I」,为军事贵族,这两个种姓是天然的统治者;

再次是吠舍种姓,仅能从事农工商业;

最低等级的是首陀罗种姓,被剥夺了受教育的权利,识字读经被认为是违反了神的旨意,可能被处死。

婆罗门教的教条是指导思想,婆罗门教的经典〈吠陀〉是主要的教育内容,婆罗门的僧侣是唯一的教师,教育活动主要是背诵经典和钻研经义。

佛陀与婆罗门教虽然是两大教派,但都敬奉梵天,主张禁欲修行。

但佛教比

较关心大众,表现在教育上主要是广设庙宇,使教育面向更多的群众,形成了寺院学府的特色,一直延续到英国殖民地时期。

古代埃及一一据载,埃及在古王国末期已有宫廷学校,它是法老教育皇子皇孙和贵族子弟的场所,中王国以后,宫廷学校已不能满足培养官吏的需要,开设了职官学校。

古代埃及设置最多的是文士学校。

文士精通文字、能写善书,执掌治事权限,比较受到尊重。

古代希腊、罗马一一罗马的教育与东方的教育有所不同,7—12岁的儿童进

入私立学校学习,但进入这种学校学习的大都是社会地位比较低下阶层的子弟,贵族阶级子弟都是聘请家庭教师、不送子女上学。

中等教育则主要是贵族和富人的教育,学校以学习文法为主,学习拉丁文和修辞。

古代雅典的教育目的是培养有文化修养和多种才能的政治家和商人,注重身

心的和谐发展,教育内容比较丰富,教育方法也较灵活。

古代斯巴达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忠于统治阶级的强悍的军人,强调军事体育训

练和政治道德灌输,教育内容单一,教育方法也比较严厉。

(2)古代学校教育的特征

1阶级性一一统治阶级享有教育的特权,奴隶被剥夺了受教育的权利。

2道统性一一统治阶级的政治思想和伦理道德是惟一被认可的思想,天道、神道与人道往往合二为一。

3专制性一一教育过程是管制与被管制、灌输与被动接受的过程,道统的威严通过教师、牧师的威严,通过招生、考试以及教学纪律的威严予以保证。

4刻板性——教育方法、学习主法刻板,死记硬背、机械模仿。

5教育的象征性功能占主导地位,即,受教育的目的主要不是为了获得实用的知识,而是受教育本身。

2、文艺复兴后的欧州教育

3、近代教育

――16世纪以后,世界进入近现代社会。

社会制度、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的巨大变化,引起了教育的巨大变化,表现在:

(1)国家加强了对教育的重视和干预、公立教育崛起。

(2)初等义务教育的普遍实施。

(3)教育的世俗化。

(4)重视教育立法,以法治教。

4、20世纪以后的教育

(1)教育的终身化

(2)教育的全民化

(3)教育的民主化

(4)教育的多元化

(5)教育技术的现代化

第二节教育学的发展

历史上的教育学思想

1、中国古代的教育学思想

1)孔子(公元前551前479年)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教育家和教育思

想家,以他为代表的儒家文化对中国文化教育的发展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

孔子从控讨人的本性入手,认为人的先天本性相差不大,个性的差异主要是后天形成的(“性相近,习相远”),所以他很注重后天的教育工作,主张“有教无类”,希望把人培养成“贤人”和“君子”。

孔子大力创办私学,培养了大批人才。

孔子的学说以“仁”为核心和最高道德标准,并且把仁的思想归结到服从周礼上(克已复礼为仁),主张“非礼勿视,非礼勿听。

”强调忠孝和仁家。

孔子继承西周六艺教育的传统,教学纲领导是“博学于文,约之以礼”,基本科目是诗、书、礼、乐、易、春秋。

孔子的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是承认先天差异,但更强调“学而知之”,重视因材施教。

因材施教的基本方法是启发诱导。

孔子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2)先秦时期的墨翟为代表的墨家与儒家并称显学。

――墨翟以“兼爱”和“非功”为教,同时注重文史知识的掌握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还注重使用技术的传习。

对于获得知识的理解,墨家认为,主要有“亲知”、“闻知”,和“说知“三种途径,前两种都不够全面和可靠,随意必须重视说知,依靠推理的方法来追求理性知识。

3)道家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其主张的弃圣绝智、弃仁绝义,长期不为教育理论所注意。

根据“道法自然“哲学,道家主张回归自然,”复归“人的自然本性,一切任其自然,便是最好的教育。

4)战国后期,《礼记》中的《学记》从正反总结了儒家的教育经验和理论。

学记提出“化民成俗,其必由学“,建国君民,教学为先”揭示了教育的重要性和教育与政治的关系。

2、西方古代的教育学思想

1)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苏格拉底以其雄辩和与表年智者的问答法著名。

其问答法分为三步:

1第一步为苏格拉底讽刺,他认为这是使人变得聪明的一个必要步骤,因为除非一个人很谦逊“自知其无知”,否则他不可能学到真知。

2第二步叫定义,在问答中经过反复诘难和归纳,从而得出明确的定义和概念。

3第三步叫助产术,弓I导学生自已进行思索,自已得出结论。

正如苏格拉底自已所说,他虽无知,却能帮助别人获得知识,正如他的母亲是一个助产婆一样,虽年老不能生育,但能接生,能够催育新的生命。

2)拍拉图一一是对哲学本体论作出贡献的古代哲学家,它把可见的“现实世界”与抽象的“理念世界”区分开来,认为“现实世界”不过是“理

念世界的摹本和影子,建立了本质思惟的抽象世界。

据此他认为,人的肉体是人的灵魂的影子,灵魂才是人的本质。

灵魂由理性、意志、情感三部份构成的,理性是灵魂的基础。

理性表现为智慧,意志表现为勇敢,情感表现为节制。

根据这三种品质哪一种在人的德行中占主导地位,他把人分成三种集团或等级:

1运用智慧管理国家的哲学家;

2凭借勇敢精神保卫国家的军人;

3爱情绪驱动的劳动者。

4拍拉图的教育思想集中体现在他的代表和《理想国》中。

3)亚里斯多德一一秉承了拍接图的理性说,认为追求理性就是追求美德,

就是教育的最高目的。

他认为,教育应该是国家的,每一个公民都属于城邦,全城邦应有一个共同目的,所有的人都应受同样的教育,“教育

事业应该是公共的,而不是私人的,“但他变里所说的”每一个公民“是不包括奴隶的。

他注意到了儿童心理发展的自然特点,主张按照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对儿童进行分阶段教育,提倡对学生进行和谐的全面发展的教育。

其教育思想在他的著作《政治学》中反映。

二、教育学的建立与变革

1、教育学学科的建立

(1)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销售营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