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性石灰窑技术改造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文档格式.docx
《活性石灰窑技术改造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活性石灰窑技术改造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文档格式.docx(3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法定代表人:
公司形式:
有限责任公司
公司注册资本:
二百零三万元
基本情况
某植养化有限公司前身是大兴乡龙洞河村石灰厂,始建
于1993年,与某市仅一山之隔。
企业于2000年改制为有限责任公司,公司董事长某是农民出身的企业家、实干家,经过十余年的艰苦奋斗,企业已由单一的石灰生产企业发展成为集石灰生产、养殖业、绿色产业、铁矿石加工、销售、运输为一体的综合性、效益好、发展潜力巨大、市场竞争力较强的民营企业。
某植养化有限公司现年产生石灰10万吨,拥有石灰窑12口,碎石机3台,各种运输车辆20余辆,在某市投资150多万元建有铁矿石加工厂,现拥有固定资产1500多万元,员工150余人,2006年销售收入1100多万元,实现利税390万元,实交各种税金158万元,被评为丽江市民营企业十大纳税户之一,2006年被评为丽江市依法纳税先进单位,被列为某镇、某和丽江市重点扶持发展的龙头企业之一。
经过公司全体员工的艰苦努力,公司现已发展成为某镇较大的私营企业之一,通过十多年的成功运作,在石灰生产、资源综合利用及环境保护等方面积累了大量经验,开辟了新的市场,积累了一定的资金,锻炼了一批人员,增强了技术力量,目前公司各项工作运行正常,完成预定的各项生产任务,生产产品达标,各种能耗及生产成本降低。
公司拟通过技改扩建和资产优化调整,逐步发展成为运营机制完善,管理体制规范,营销体系健全的现代化企业。
对推动某县域经济发展、扩大就业、农民增收和财政增长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某植养化有限公司内部实行科学化管理,爱护、尊重、合理使用人才,充分调动科技管理人员的积极性,对外协作关系密切,与当地政府及相关部门的关系比较融洽,多年来得到了各级党委、政府领导及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
公司将紧紧依托自身的优势,以加快发展为主线,以效益为中心,拟采取的具体措施:
以提高产品质量和产量为核心,加强质量管理,强化生产经营的基础地位,进一步加强品牌建设和公关力度,打造公司品牌;
以人为本,循序渐进,向科学化管理过渡。
本项目的建设和实施,就是项目建设单位落实加强“绿色环保”、贯彻可持续发展的方针的具体体现。
在今后的发展中,公司将立足于传统产业,延伸产业链条,实现资本的迅速扩张,力求在技术进步、机制创新、资源综合保护及环境保护等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真正成为某集中度较高、关联度较大、综合实力强的产业化龙头企业。
3.项目实施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某拥有丰富的优质石灰石资源(CaO品位大多在50%以上),县内同时还拥有优质煤炭资源。
石灰石既可用于生产水泥也可作为炼铁用的熔剂,还可再锻烧成石灰,供炼钢、化工、铁合金、电石等行业使用。
某目前已有石灰石和烧制石灰的企业十多家,每年向攀钢、西昌及周边的水泥、化工、冶金等行业提供大量石灰石和石灰。
某因与某省某市—我国西部地区最大的钢铁基地相邻,受近年来钢铁行业突飞猛进发展的带动作用,某利用自身拥有丰富的石灰石和煤炭资源的优势,石灰行业得到了飞速发展,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对当地的经济也起到了促进作用。
但某现有的石灰生产企业大都采用土法石灰窑,窑体容积小、规模小,生产能力低(每座窑日产仅15吨),而且石灰的生过烧率高(30%~35%)、成品合格率低(70%以下)、产品质量低(CaO含量一般在80%以下),能耗高、废气排放污染严重。
由于成品合格率低,不仅浪费了石灰石资源,增加了能耗,而且因废品不规范地乱堆,一遇风天,石灰满天飞扬,雨天又是洼泥一片,再加上废气排放,对周围环境造成了严重污染。
用这种落后工艺和装备生产石灰,很难得到高品质的活性石灰,也不符合中央提出的科学发展观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已到了需要根本治理某石灰生产的时刻了。
某植养化有限公司通过大量的市场调研和考察,拟新引进专利大型全自动高品位活性石灰窑(专利号:
某某)对公司传统土法石灰窑生产进行技术改造;
该专利大型石灰窑采用棱锥体炉型结构,解决了大型立窑能平衡布料、卸料、均衡出灰、增大热交换面积等关键问题,立窑有效容积可达1000M3以上;
该窑型通过推广到其他厂矿后又得到了进一步改进。
该新型窑的主要特点是:
a.设计独特、结构巧妙;
b.造价低(新建年产10万吨高品位活性石灰立窑仅需投资500万元左右);
c.建设工期短(半年内建成);
d.运行寿命长(五年以上才大修一次);
e.能耗降低(比传统机械立窑节煤约15%、节电约60%左右)。
公司技改40万吨石灰项目,用户主要是钢铁企业。
不论公司是否技改扩产,钢铁企业都要使用石灰(含石灰粉),若公司不技改扩产,县内将随着需求量的增大新建更多的“土窑”。
而采用公司新引进专利技术窑(专利号:
某某)生产的石灰,其消耗可下降20%以上,(攀成钢2001年用该窑生产石灰后,转炉吨钢消耗由130㎏降为74.5㎏,2002年再次下降到60㎏,2003年降至51~56㎏),按此推算:
第一、每年钢铁企业可少用石灰8万吨(40万吨×
20%),某每年可有效地节约石灰石资源8×
1.8=14.4万吨。
若再计算采矿中形成的小石末30%左右,实际可少开采石灰石资源18.72万吨。
第二、某每年可少对大气排放CO28万吨(按200㎏煤/吨灰计算,每生产1吨石灰将向大气排放CO21.0吨)。
第三、新型专利石灰窑设计燃料为无烟煤,钢铁及环保企业用石灰主要是脱硫,本次技改扩产后,从工艺到用户都会迫使公司由购高硫、高挥发份的烟煤改为低硫低挥发份的无烟煤。
这种燃料的改变虽然会增加企业成本,但石灰窑外排尾气将大为改观。
首先石灰窑的“黄、黑”烟气消失了,更重要的是每年8万吨煤的硫含量由1.5%降为0.8%,对大气排放的SO2可减少1120吨/每年,约38.26万m3。
第四、本次技改扩产设计时,公司将把厂区粉尘治理放在十分重要的地位,对窑下出灰、破碎进仓及装车各环节的扬尘点设置每处不小于3000m3的抽风口(总设置不小于2台LMN-Ⅱ-198大型除尘器),基本能保证界区内粉尘含量小于100毫克/m3,与之相配套的是石料进料前设置喷水装置,减少石料的扬尘,同时在厂区内植树,搞好绿化工作。
我公司本次技改扩产后,由于采用了新窑型,石灰品质相应提高后,既可减少石灰石资源的浪费,又可减少对大气CO2、SO2的排放量。
同时还可对厂区内环境进行综合治理,实属有利于本县增收增效,为本县人民造富,既有经济效益又有良好的社会效益;
它的使用和推广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环保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综上所述,对某的石灰生产采用新型立窑进行全面技术改造,可提高产品质量和档次(为下一步石灰新产品开发及精深加工奠定基础)、降低能耗、改善石灰生产工艺环境,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率,大大减少对周围环境的污染,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贯彻中央提出的科学发展观和可持续发展的方针政策。
因此对某的石灰生产工艺和装备进行全面技术改造是十分必要的,也是刻不容缓的了!
项目运作思路流程
本项目的建设按照生产难易程度及科技含量的高低拟分二期逐步完成;
第一期新建40万吨/年全自动高品位活性石灰窑技改后形成石灰生产规模50万吨/年。
第二期进行石灰产品精深加工,信息平台,营销网络建设等综合体系的建设。
(二)项目概述
1.建设地点:
某镇某原厂区
2.建设规模
新建40万吨/年高品位活性石灰窑技改后形成石灰生产规模50万吨/年。
3.主要建设条件
(1)区位条件
某位于云南省西北部,丽江市东南部,金沙江中段北岸。
东经100°
59′—101°
31′,北纬26°
21′—26°
57′,东至东北面与某省某市接壤,南及东南与楚雄州大姚县、永仁县隔江相望,西至西南与丽江市永胜县交界,北及西北与丽江市宁蒗彝族自治县相连。
县城距省会昆明420公里,距丽江市委、市政府所在地220公里,距某市中心70公里,距成昆铁路格里坪火车站51公里、金江火车站93公里,距某机场95公里。
丽江、大理到某市的省级公路在本县荣将镇交汇,是滇西进入某的必经之地。
全县幅员面积为2200平方公里,折合22万公顷,山区面积占97%。
耕地实有面积25295公顷(统计面积11096.50公顷),水面面积2891.1公顷,宜林宜牧荒地48400公顷;
森林覆盖率44%。
年平均气温19.8℃,无霜期303天,降雨量1060.7毫米,日照时数2516.9小时。
呈立体气候,干湿季分明,光热资源丰富,属亚热带季风气候。
县内有丰富的煤、石、水电及热区资源。
煤炭资源远景保有储量约3.5亿吨,花岗石储量约0.3亿立方米,石灰石储量约10亿吨,钒钛铁矿约0.3亿吨。
全县属金沙江水系,有新庄河、乌木河两大河流,水能理论蕴藏量22.9万千瓦。
总体上,全县工业以煤炭、电力、建材、合金冶炼为主,个体私营经济相对发达,交通运输业发展较快;
农业以种植亚热带作物和养殖畜禽为主。
2006年1-7月某实现全部工业总产值87308万元,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51.1%,同比增长13.50%。
某镇地处滇西横断山脉,川滇交界处中高山地区,属金沙江水系。
项目区域地形切割较大,最高海拔标高1740m,最低海拔1625m,相对高差115m,地形东高西低。
项目区域内石灰石储量约1.2亿吨,矿体出露良好,地表植被为零星灌木及稀疏杂草。
项目区域分布有石灰石矿的采场、种养殖场及工业广场,周边无民宅及天然分布。
项目区域属南亚热带半干旱气候,6~10月为雨季,其余月份为旱季,年降雨量约800mm,年蒸发量2100~2500mm。
11月至次年5月为风季,最大风量可达8级,一般为4~5级。
最高气温在40.7℃,最低-0.2℃。
项目区域内民族以汉族为主,次为傈僳族和彝族,主要居住在+1500米标高以下,劳动力较为充足。
地方经济以农业、养殖业及采矿业(主要为石灰石矿)为主。
农作物以水稻为主,次为小麦、玉米和土豆等,主要经济作物有油菜、花生、甘蔗。
项目区域内水电基本能满足矿山生产及生活需要。
项目区域东邻某市,该市工业较发达,电力资丰富,有大型钢铁、煤矿、水电等企业,某镇矿山主要产品石灰和石灰石有着良好的市场销售前景。
(2)基础设施
建设地点交通便利,当地水、电、气等基础设施健全,建设条件
良好,可以满足项目建设的需要。
(3)交通条件
某交通条件较好,有大理、丽江、宁蒗至某市的三条省级公路在荣将镇交汇,县城距省会昆明420km,距丽江220km,距某市70km,距成昆铁路上的格里坪火车站51km。
(4)矿产资源
某矿产资源丰富,种类多,分布广,已知的金属矿产有铁、金、锌、铜、铅、铀、锑、银、钛及铝土矿等,非金属矿有煤矿、石膏、石灰石、长石、重晶石、花岗石、高岭土、油页岩沉及磷矿石等。
其中煤是某的一大优势,储量大、分布广、质量好,总储量0.94亿吨,已成为某的重要经济支柱。
此外,石灰石、花岗石等开发已初见成效,潜力巨大。
(5)社会条件
a.行政区划及人口
某隶属于丽江市,全县辖八乡(龙洞乡、文乐乡、石龙坝乡、新庄乡、温泉乡、通达乡、永兴乡和船房乡),三镇(中心镇、荣将镇、某镇);
55个村民委员会所,四个城镇居民社区,852个村民小组。
2004年末,全县总人口149750人,其中农业人口122073人,占81.52%。
全县共有26个民族,以汉、傈僳、彝、苗、壮、纳西、回族、白族等8个民族为主。
b.社会经济情况
某经济发展较快,2005年完成国内生产总值(现价)114517万元,比上年增长10.8%,其中第一产业增长3.3%,第二产业增长16.2%,第三产业增长8.2%;
人均GDP7631。
工业总产值134259万元,农业总产值41428万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53323万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5707.4万元,地方财政收入8069万元,人均地方财政收入538元,财政支出30837万元,农民人均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