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心理学考试重点文档格式.doc
《社会心理学考试重点文档格式.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社会心理学考试重点文档格式.doc(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善良:
指个体诚信、利他、重感情。
行事风格:
指个体严谨,自制和沉稳。
才干:
指个体的决断、坚韧和机敏。
情绪性:
指个体耐性、直爽。
人际关系:
指对人热情、宽和。
处世态度:
指个体自信、淡泊名利。
3、社会心理学的定义:
社会心理学研究人们如何认识他人,如何对别人做出反应,别人如何对自己做出反应,以及人们怎样受所处的社会环境影响等问题,社会心理学所研究的问题涵盖了人与人之间相互作用的所有领域,包括与社会现象直接相关的各种行为。
4、社会心理学研究的领域:
个体过程,人际过程和团体过程。
个体过程主要涉及与个体有关的心理与行为研究,主要包括:
成就行为和个体的工作绩效,态度以及态度的改变,归因问题,认知过程和认知失调,个人知觉和自我意识,个体的人格和社会的发展,应激和情绪问题。
人际过程涵盖了人与人相互作用的所有领域,主要包括:
侵犯与助人行为,人际吸引与爱情,从众和服从,社会交换与社会影响,非言语的交流,性别角色和性别差异。
团体过程从宏观环境与团体的角度研究人类心理与行为问题。
主要包括:
跨文化的比较研究,拥挤与环境心理学,团体过程与组织行为,种族偏见与伦理问题,健康心理学。
5、行为主义是最强调外部环境对人类行为影响的学派。
创始人华生。
6、在所有的人本主义理论中,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和自我实现理论是影响最广泛的理论。
马斯洛把人的需要从低级到高级分为五个层次:
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
第二章社会心理学的理论与方法
1、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相关研究和实验研究。
相关研究:
是指被动的观察两个变量之间关系的研究方法。
相关研究的优点是有些问题无法控制实验条件,所以只能够用相关研究的方法加以研究,另外相关研究可以收集到比实验研究更多的资料。
缺点是:
不能说明两个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主要是因果关系的方向没有办法确定,并且有的时候,两个变量之间有中介因素的存在。
实验研究:
是认为安排两种或多种在某一维度上的不同情境,并且把被试随机分配到这些情境中,然后测量其行为,并探寻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关系的方法。
实验研究最大的优点是它对变量有严格的控制,避免了因果关系的混淆。
2、收集研究数据的方法:
观察法,调查法,实验法,档案研究法,元分析方法。
档案研究法:
档案研究法通过对现存的档案资料进行分析而获取信息的一种方法。
这些记录包括新闻评论,病历,日记,运动统计数据,个人广告,法律文件,犯罪记录,自杀遗言或万维网上的犯罪事件报道等。
3、研究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样本的代表性,实验者的偏差,被试偏差,伦理问题。
4、社会心理学的基本理论:
学习理论认为,人类的学习主要有三种机制:
联结,强化和模仿。
联结:
又称经典条件作用。
最早有巴甫洛夫提出来。
强化:
这是学习论的核心。
它是指人们学会一种特别的行为是因为这种行为经常伴随着愉快的结果、能满足某种需要,或者可以避免某种不愉快的后果。
模仿:
人们也可仅通过观察他人的态度及行为便学习到社会态度与行为。
5、一些重要的认知理论:
归因理论和认知失调理论。
归因理论:
这种理论主要是想说明人们如何解释事件的原因。
认知失调理论:
主要解释当人们的态度与行为不一致的时候,人们如何改变自己的态度或行为,使二者协调一致。
第三章社会认知
1、个人知觉:
当人们刚刚认识一个人的时候,总是要根据有限的信息对这个人形成印象,这个过程被称为个人知觉。
2、印象形成:
对他人形成印象的过程也叫做印象形成,指人们把他们若干有意义的人格特征进行概括,综合,形成一个具有结论意义的特性的过程。
3、第一印象:
在与陌生人交往的过程中,所得到的有关对方的最初印象叫做第一印象。
4、被试评定人或事物的三个基本维度:
评价,指对他人或事物从好与坏方面加以评定;
力量,指对他人或事物从力量的强弱方面加以评定;
活动性,指对他人或事物从主动与被动方面加以评定。
5、整体印象形成的内容:
第一印象尽管很重要,但是随着人们对他人认识的深入,逐渐会形成对他人的整体印象。
人们在知觉他人的时候往往会获得许多信息,人们通过信息加工处理模型,把信息整合在一起。
这些模型主要有:
平均模型,累加模型,加权平均模型。
平均模型:
该模型认为,在印象形成的过程中,人们以简单平均的方式处理所获得的有关他人的信息。
累加模型:
指人们对他人片断信息的整合方式是累加的而非平均的。
加权平均模型:
该模型认为人们形成整体印象的方式将所有特质加以平均,但对较重要的特质给予较大的权重。
6、晕轮效应:
又称光环效应,是指评价者对一个人多种特质的评价往往受其某一特质高分印象的影响而普遍偏高。
7、正性偏差:
也称慈悲效应,是指人们在评价他人时对他人的正性评价超过负性评价的倾向。
8、个人知觉的线索:
情绪和非言语线索。
情绪:
情绪是我们知觉他人的首要线索。
情绪是了解他疼的最主要的线索。
人类的七种不同的情绪主要有:
快乐、高兴,惊奇、迷惑,害怕、恐惧,悲伤,生气、愤怒,厌恶、受辱,好奇、恳切。
非言语线索一般包括:
人际距离,身体姿势,目光接触。
心理学家发现,与语言线索相比,非言语线索常常会泄露一个人的真正企图。
9、个体自我概念的构建与以下几个方面的过程有关:
从自己的行为推断自己,从他人的行为反应推断自己,通过社会比较推断自我,通过自我意识来推断自我。
10、自我觉知:
是指个体把自己当做注意对象时的心理状态,Buss把这种状态分为被宰自我觉知和公众自我觉知。
11、自尊:
是人的自我概念中与情绪有关的内容,它指一个人如何肯定与赞扬自己,是自我评价的重要维度。
12、自我提升:
也叫做自我美化,它是指个体以一种有利于对自己做正面评价的方式收集和解释有关自我的信息。
13、自我确认:
是指个体寻找和解释情境,以证实自我概念的过程。
14、自我障碍策略:
是指人们提前准备用来解释自己预期失败的一系列行为。
使用这种策略,如果失败了,就可以使得他人不把我们的失败归结于我们缺乏能力,而如果成功了,就更可能做出能力的归因。
15、分类:
在认知他人的时候,人们并不是把某个人当成独立的个体,而总是立即并自动地将之归到某一类当中,这个过程就是分类,它是自发的,立即的。
16、图式:
它是指一套有组织、有结构的认知现象,包括对所认知物体的知识、有关该物体各种认知之间的关系及一些特殊的事例。
17、团体图式:
是指人们对某个特殊团体的认知结构,有时候也叫团体刻板印象。
18、角色图式:
指人们对特殊角色者所具有的有组织的认知结构。
19、归因:
是指人们推论他人的行为或态度之原因的过程。
只有在两种情况下人们才会归因:
一是发生出乎意料的事情,比如飞机失事,游行抗议等,二是有令人不愉快的事情发生,如身体患病,被别人责备等。
20、归因中的偏误主要有两种:
基本归因错误和归因中的自利偏差。
基本归因错误:
基本归因错误有时表现为行动者与观察者之间的偏差。
当人们作为一个评价者对他人的行为进行归因的时候,往往倾向于稳定的内部的归因,而当人们作为自我评价者对自己的行为进行归因时,却倾向于外部的归因,即观察者高估个人特质的因素,行动者高估情境因素的作用。
自利偏差:
是一种动机性的偏差,它是指人们倾向于把自己的成就归因于内部因素,而把自己的失败倾向于归于外部因素。
印象管理理论可以较好的解释归因中的自利偏差。
第四章社会行为
1、环境对人类社会行为的影响主要有家庭环境和文化环境。
家庭环境:
家庭是人们接受环境影响的主要场所,个体的人格成长与社会技能的掌握主要是在家庭之中完成的。
家庭对孩子的影响分为共同性和非共同性的影响。
前者指在家庭内部所有儿童共同面对的环境,如社会阶层,教育水平,儿童养育哲学等;
后者指家庭内部父母对不同孩子的区别对待方式。
2、侵犯行为:
是指任何试图伤害或危害他人的行为,它是心理学家最为关注的人类社会行为之一。
3、对侵犯行为的界定要考虑到三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强调它必须是一种行为,而不是一种意图,尽管这种行为伴随有意图。
二是从效果上看,侵犯行为可能是反社会行为,也可能是亲社会行为,大多的侵犯行为不为社会所认可。
三是侵犯行为必须伴有侵犯性的情绪,比如愤怒。
4、影响侵犯行为的因素:
温度与侵犯行为,兴奋转移与侵犯行为,侵犯性线索与侵犯行为,去个体化行为与侵犯,饮酒与侵犯行为。
5、去个体化:
群体中的个体有时候会失去对自己行为的责任感,使自身自我控制系统的作用减弱甚至丧失,从而做出平时不敢做的反社会行为。
6、减少侵犯行为的方法:
利用惩罚减少侵犯行为,降低挫折与学习抑制自己的侵犯行为,替代性攻击与宣泄,示范非侵犯行为,培养沟通与解决问题的技巧。
7、人类的亲社会行为:
是指任何自发性的帮助他人或者有意图地帮助他人的行为,人类的亲社会行为可以分为利他行为和助人行为,其中助人行为的涵盖范围要大于理他行为。
8、利他行为:
是指在毫无回报的期待下,表现出志愿帮助他人的行为,而助人行为指一切有利于他人的行为,包括期待回报的行为。
9、影响利他与助人行为的因素:
情境因素,助人者的特点,求助者的特点。
情境因素:
他人的存在(责任扩散,情境的不明确性,评价恐惧),环境条件因,时间压力因素。
助人者特点:
助人者的人格因素,助人者的心情,助人者的内疚感,个人困扰与同情性关怀,宗教信仰。
求助者特点:
是否受他人喜爱,是否值得他人帮助,性别的影响。
第五章态度问题
1、态度的定义:
态度是社会心理学中定义最多的一个概念,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定义,以下三位学者的观点具有代表性:
G.Allport受行为主义影响,认为态度是一种心理和神经的准备状态,它通过经验组织起来,影响着个人对情境的反应。
他的定义强调经验在态度形成中的作用。
Krech则认为态度是个体对自己所生活世界中某些现象的动机过程、情感过程,知觉过程的持久组织。
他的定义忽略了过去经验,强调现在的主观经验,把人当成会思考并主动将食物加以构建的个体,反映了认知派的理论主张。
Freedman:
认为态度是个体对某一特定事物、挂念或他人稳固的由认知、情感、和行为倾向三个成分组成的心理倾向。
它的定义强调了态度的组成及特性,是目前公认的较好的对态度的解释。
2、态度的心理成分及关系:
Freedman对态度的定义包括三个成分:
认知成分:
它指人们对外界对象的心理印象,包括有关的事实、知识和信念,认知成分是态度其余部分的基础。
情感成分:
它指人们对态度对象肯定或否定的评价以及由此引发的情绪情感,情感成分是态度的核心与关键,情感既影响认知成分,也影响行为倾向成分。
行为倾向成分:
它指人们对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