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系统自动化技术课程教学大纲Word文档格式.doc
《制造系统自动化技术课程教学大纲Word文档格式.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制造系统自动化技术课程教学大纲Word文档格式.doc(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分:
1.5
开课单位:
机电工程学院机械制造及自动化系
授课对象: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本科生
开课学期:
7
先修课程: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机械设计测试技术电子技术计算机实用基础
主要教材及参考书:
教材:
卢泽生.制造系统自动化技术.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2010年
主要参考书:
1.周骥平,林岗.机械制造自动化技术,机械工业出版社,2014
2.张根保.自动化制造系统.重庆大学出版社,2004
3.袁哲俊,王先逵.精密和超精密加工技术.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
一、课程教学目的
本门课是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专业核心课,注重理论和实践相结合。
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让学生掌握制造系统所涉及的自动化技术。
通过新知识的获取和以往所学知识的综合应用,并通过具有创意性的教学实验,培养学生分析、设计、建立制造系统自动化系统的能力以及解决制造系统自动化问题的能力。
通过系统、全面地课堂教学和直观、生动形象地实验教学,让学生更加全面、深入、牢固地掌握本门知识,使学生视野更加开阔,择业渠道更加畅通。
二、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
本门课程的内容将较为全面、深入、系统地反映典型生产系统所涉及的制造系统自动化的问题,是一门涉及多学科的综合应用技术。
课程的重点和难点是制造自动化系统建立的相关分析及系统各部分常用方法。
(一)本课程的主要章节
第一章绪论(2学时)
教学内容:
1.1制造系统自动化意义及概念
1.2机械制造系统自动化发展过程、现状及趋
1.3机械制造自动化系统的分类和自动化制造系统的组成
教学要求:
了解制造系统自动化的概念、发展过程、现状及趋势,掌握自动化系统分类和组成。
第二章机械制造自动化系统的建立(3学时)
2.1机械制造自动化系统建立的步骤
2.2机械制造自动化系统建立的系统分析
2.3机械制造自动化系统建立的系统设计
2.4机械制造自动化系统的实施
2.5机械制造自动系统设计中的模型及其仿真
2.6自动化系统的可靠性分析
2.7自动化系统的技术经济分析
2.8自动化系统的战略效益和社会效益
2.9机械制造自动化系统的总体设计
掌握机械制造自动化系统建立的步骤和系统分析。
第三章制造过程自动化控制系统(3学时)
教学内容:
3.1控制系统
3.2控制系统典型执行装置
3.3位置控制系统
3.4计算机数字控制系统
3.5DNC控制系统
3.6多级分布式计算机控制系统
教学要求:
了解控制系统基本概念,了解包括位置控制系统、计算机控制系统、DNC控制系统等典型控制系统相关内容。
第四章物料传输自动化(6学时)
4.1概述
4.2物料传输自动化的意义
4.3机械手和机器人在物料传输中的应用
4.4物料仓储技术
了解物料传输自动化的相关概念及发展现状,掌握机械手和机器人在物料传输中的应用,了解无聊仓储技术。
第五章自动化检测与监控系统(4学时)
5.1检测监控系统的作用及涉及的内容
5.2检测监控系统设计
5.3常用的检测元件
5.4系统的故障诊断技术
5.5自动化系统的故障诊断
掌握检测监控系统的设计方法,了解常用检测元件,了解自动化系统的故障诊断。
第六章装配自动化(6学时)
6.1装配自动化的概念及其发展概况
6.2自动化装配系统的类型及其选择
6.3装配自动化系统应具备的条件
6.4轴套自动化装配系统设计
6.5向心球轴承自动化装配系统设计
了解装配自动化的概念及发展概况,掌握轴套自动化装配系统设计方法,了解向心球轴承自动化装配系统设计。
第7章汽车变速箱壳体制造自动化系统的总体设计(4学时)
7.1BSXKT-MAS的系统分析
7.2BSXKT-MAS的总体设计
7.3BSXKT-MAS的实施要点与效益分析
了解BSXKT-MAS的系统分析和总体设计,掌握BSXKT-MAS的实施要点和效益分析。
(二)其它教学环节
大作业(4选1):
1.搬运机械手运动控制系统设计
2.自动导引式物料搬运小车系统设计
3.零件质量的自动化检测系统设计
4.滚动组件自动装配系统设计
(三)考试权重
课程考核按百分制计分,考试采用累加式的考试办法,即课程的总成绩由以下几部分组成:
大作业10%
实验10%
平时10%
期末考试70%
(四)实验明细表
序号
实验项目
学时
实验
要求
类型
每组
人数
课外学时
1
自动回转机械创意组合模型组装实验
2
必修
操作
4~5
自动移动机械创意组合模型组装实验
3
自动气动机械创意组合模型组装实验
4
自动化运动机构位置与速度控制综合实验
5
流水线和机器人组合模型运行实验
演示
15
(1组)
6
柔性加工流水线组合模型运行实验
注:
1、2、3、4项对每个学生任选其一。
大纲撰写人:
李松柏大纲审核人:
赵海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