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地理 41 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 同步练习 含答案解析 6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4564800 上传时间:2022-10-23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37.7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高中地理 41 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 同步练习 含答案解析 6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人教版高中地理 41 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 同步练习 含答案解析 6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人教版高中地理 41 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 同步练习 含答案解析 6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人教版高中地理 41 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 同步练习 含答案解析 6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人教版高中地理 41 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 同步练习 含答案解析 6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高中地理 41 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 同步练习 含答案解析 6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人教版高中地理 41 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 同步练习 含答案解析 6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高中地理 41 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 同步练习 含答案解析 6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版高中地理 41 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 同步练习 含答案解析 6Word文档下载推荐.docx

C

某地区发展农业的社会经济条件应从劳动力、交通、市场、科技等方面分析,我国东北玉米带和美国玉米带都是地广人稀,机械化程度较高;

中、美两国本身都是人口、经济大国,玉米的市场广大;

我国东北玉米带和美国玉米带的交通运输都很便利;

我国东北玉米带和美国玉米带由于冬季较冷,复种指数低。

下图是我国某地区四项指标占全国比重的统计图。

读图,完成3~4题。

3.图中信息说明该区(  )

A.水资源短缺D.农业粗放经营

C.劳动力数量少D.水土流失严重

4.该区发展农业应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

A.增施化肥和农药,提高单产

B.退耕还林还草,改善生态环境

C.扩大耕地面积,保证粮食供给

D.加大水利建设和科技投入,确保高产、稳产

3.A 4.D

从图中各项指标可以看出我国某地区水资源短缺,因此,该区域发展农业应采取的措施是加大水利建设和科技投入,确保高产、稳产。

下图为我国各大农业区分布示意图。

读图,回答5~6题。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①②属于不同的农业区

B.⑥⑦⑧是我国重要的茶叶产区

C.⑥地区最主要的农业类型是绿洲农业

D.③地是我国重要的商品农业基地

6.关于图示地区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①②③地土地荒漠化严重

B.④地水土流失严重,⑤地土壤盐碱化严重

C.⑥地水土流失严重,⑦地石漠化严重

D.⑧地酸雨危害严重,⑨地土壤次生盐碱化严重

5.D 6.B

第5题,①②为西北牧业、灌溉农业区,③为东北地区,④为黄土高原地区,⑤为黄淮海平原区,⑥为青藏高寒牧业区,⑦为西南地区,⑧为长江中下游地区,⑨为华南地区。

①②属同一农业区;

⑦⑧为我国重要茶叶产区;

⑥地种植业主要分布在河谷地区(河谷农业);

③地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

第6题,①②地因过垦过牧,土地荒漠化严重;

③地因降水集中,开垦后的黑土地受雨水冲刷,水土流失严重、土壤肥力下降;

④地水土流失严重;

⑤地旱涝、风沙、盐碱化是农业生产的三大障碍;

⑥地生态环境脆弱;

⑦地主要为喀斯特地貌,地形崎岖,地表水渗漏严重,是我国石漠化较为严重的地区之一;

⑧地能源消费以煤炭为主,酸雨危害严重;

土壤次生盐碱化主要发生在干旱地区,而不发生在以亚热带季风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为主的⑨地区。

读下图,完成7~8题。

7.关于我国耕地结构变化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农业结构调整导致耕地面积减小越来越多

B.生态退耕对耕地变化影响最大

C.灾毁耕地面积总体呈增大趋势

D.建设用地面积总体呈减小趋势

B

从图中可以看出,农业结构调整导致耕地面积减小的数量有增有减,灾毁耕地面积总体呈减小趋势,建设用地面积变化不太大;

在各种耕地面积减小的原因中,生态退耕对耕地变化的影响最大。

8.生态退耕试点地区针对的环境问题主要是(  )

①酸雨②水土流失

③土地荒漠化④臭氧层破坏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我国一般在生态比较脆弱的地区,如水土流失较为严重、土地荒漠化较为严重的地区,实行生态退耕,以防止当地生态环境的进一步恶化。

下表表示我国某地的土地利用结构变化,根据论证可知变化较为合理。

据此回答9~10题。

耕地

林地

草地

荒地

水面及建

筑等用地

1978年

55%

19.8%

4.9%

15.4%

2008年

40%

44.1%

6.2%

1.3%

8.4%

9.该地的地形及所在省区可能是(  )

A.以平原为主 黑龙江B.以低山丘陵为主 江西

C.以高原为主 山西D.以盆地为主 四川

从表中可知,该地的耕地比重在减小,林地、草地比重在增加,因此该地的地形以低山丘陵为主,且有一定水面,最有可能是江西省。

10.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分析,下列有关今后该地农业发展趋势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利用水面发展渔业 ②发展农产品深加工,延长产业链 ③进一步改善生态环境 ④培育优势农产品的品牌

⑤为满足人口增长需要,扩大耕地面积

A.①②④⑤B.①③④

C.①②③④D.①②③⑤

此题可用排除法。

低山丘陵地区盲目扩大耕地面积可能会导致水土流失,排除⑤,选C。

读下面某乡农业产业结构图,回答11~12题。

11.关于该乡农业产业结构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有利于资源的充分合理利用

②有利于形成良性发展的农业生态系统

③有利于减少农产品深加工带来的环境污染

④有利于推动农业区域专业化生产

⑤有利于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

A.①②⑤B.②③⑤

C.②③④D.①②④

A

该乡发展了多种经营,且对农产品进行了深加工,可以充分合理地利用当地资源,提高了经济效益,有利于提高当地农民的生活水平;

此外,农、渔、副业的综合发展,以及合理地利用沼气,也有利于形成良性的农业生态系统,③④无法体现。

12.该地发展沼气工程的最不利因素是(  )

A.热量不足B.原料不足

C.资金不足D.技术落后

根据该乡以种植大豆、玉米为主,发展了野猪、狍子、山鸡等特色养殖业,可以推测该地位于纬度较高的地区,因此该地发展沼气工程的最不利因素是热量不足。

(2011·

北京海淀期末考试)下图为中国农业综合开发分布示意图。

读图回答13~15题。

13.造成我国各地农业生产发展差异的最主要因素是(  )

A.水源、土壤B.劳动力、技术

C.气候、地形D.市场、交通

从图上可以看出,我国各种农业生产基地的分布既有南北方向上的差异,又有东西方向上的差异,造成南北方向上差异的主要因素是气候,造成东西方向上差异的主要因素是地形。

14.与①地区相比,③地区粮食生产的优势条件是(  )

A.机械化水平高B.土壤肥力高

C.水热资源丰富D.人均耕地面积大

①地区位于东北平原,③地区位于长江中游平原地区。

机械化水平高、土壤肥力高、人均耕地面积大是①地区的优势,③地区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水热资源比①地区丰富。

15.既体现因地制宜、又符合可持续发展原则的农业生产活动是(  )

A.②地区进行盐碱地改良,发展节水农业

B.③地区充分利用光照优势,发展大棚农业

C.④地区加速开发热带森林,扩大种植园面积

D.⑥地区增加牲畜数量,扩大畜牧业规模

②地区位于黄淮海平原,土壤盐碱化严重,耕地集中,需水量大,但年均降水量小于800mm,故A项正确;

大棚农业主要分布在气温条件较差的地区,而③地区水热充足,故B项错误;

④地区属于热带,在发展农业的过程中应注意当地的生态环境保护,而不是加速开发热带森林,故C项错误;

⑥地区位于我国的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当地生态环境脆弱,增加牲畜数量会加重当地的生态问题,故D项错误。

二、综合题

1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解放前,中国有著名的“三大荒”,如今已经变成了“三大仓”:

“北大荒”变成粮仓,“西大荒”变成棉仓、粮仓,“南大荒”变成橡胶林和热带经济作物仓。

材料二 我国“三大荒地”分布示意图。

材料三 “北大荒”某农场土地利用结构图。

(1)从地形类型看,南方荒地属于________,北方荒地属于________。

从农业发展限制性条件看,北大荒地主要是________,西大荒地主要是________。

(2)简述“南大荒”发展橡胶生产、“西大荒”发展棉花生产的有利气候条件。

(3)简要说明目前“北大荒”粮食生产的特点和有利条件。

(4)我国东北黑土区现有大型侵蚀沟25万多条,每年仅因侵蚀沟吞噬耕地而损失的粮食高达40多亿千克。

试结合材料三分析“北大荒”黑土侵蚀的原因与可持续发展措施。

(1)丘陵 平原 热量条件不足 水源条件不足

(2)南大荒:

热带季风气候,水热充足,雨热同期;

西大荒:

温带大陆性气候,夏季高温,光照强,温差大。

(3)特点;

生产规模大;

机械化水平高。

有利条件:

温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

平原面积广大;

黑土肥沃,有利于作物生长;

地广人稀,有利于机械化耕作;

国家政策扶持。

(4)原因:

人类过度开垦和不合理的耕作,使黑土失去植被的保护。

措施:

①植树种草,增加植被,侵蚀严重地方退耕还林、退牧还草;

②平整土地,完善排水系统,打坝淤地;

③调整农业结构,因地制宜走产业优化发展的道路,发展农、林、牧、加工等综合性农业经济。

17.(2012·

山东东营)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 自古以来,甲地区农业发达,被誉为“塞上江南”。

从秦汉时代,该地引水灌溉,盛产米粮,被誉为“新秦中”。

元代著名水利专家郭守敬,改造历代的灌溉渠道,形成纵横交错的灌溉系统。

至今,该地仍留有“唐徕渠”“汉延渠”等名称。

(1)乙地区主要农作物类型为____________。

(2)甲、乙两地区农业水源条件的差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说明两地区农业灌溉应采取的措施。

(4)分析该地区农业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及治理措施。

(1)小麦、瓜果、甜菜等(两点即可)

(2)甲地水源为黄河水,乙地水源为祁连山的冰雪融水

(3)借鉴历史经验,应加强农田灌溉系统的建设;

伴随水资源的减少,应加快节水农业的发展,培育耐旱品种,改进灌溉技术等。

(4)引水灌溉易产生土壤盐渍化问题;

破坏草场植被易产生土地荒漠化等问题。

应加强农田排灌系统建设,合理利用水资源,改变农业结构,退耕还草,确定合理的载畜量等。

(1)中温带内陆地区多种植春小麦。

(2)根据地理位置推断乙地区水源为祁连山冰雪融水,而甲地区水源为黄河水。

(3)面对水资源紧张的问题,本地区应“开源、节流”,培育耐旱品种等。

(4)干旱地区的绿洲和灌溉农业面临的共同问题是蒸发强导致的盐渍化问题;

同时,干旱地区扩大耕地面积会引起荒漠化问题。

应根据不同的成因提出有针对性的具体措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公共行政管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