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 人教版原创整理近五年广东高考试题研究中国古代史部分 精品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4562685 上传时间:2022-10-23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87.7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 人教版原创整理近五年广东高考试题研究中国古代史部分 精品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最新 人教版原创整理近五年广东高考试题研究中国古代史部分 精品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最新 人教版原创整理近五年广东高考试题研究中国古代史部分 精品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最新 人教版原创整理近五年广东高考试题研究中国古代史部分 精品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最新 人教版原创整理近五年广东高考试题研究中国古代史部分 精品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新 人教版原创整理近五年广东高考试题研究中国古代史部分 精品Word文档格式.docx

《最新 人教版原创整理近五年广东高考试题研究中国古代史部分 精品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 人教版原创整理近五年广东高考试题研究中国古代史部分 精品Word文档格式.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最新 人教版原创整理近五年广东高考试题研究中国古代史部分 精品Word文档格式.docx

C.江南越人开始从事农耕生产D.江南的气候、土壤对农业发展有利

8.(2018年)唐代中日交通的主要港口城市是

A.明州B.扬州C.泉州D.广州

9.(2018年)下列关于徐光启思想和活动的表述,正确的是

A支持“反清复明”活动B.积极引进西学

C.否定孔子是“天生圣人”D.领导东林党的政治活动

10.(2018年),提出“若使天下兼相爱,国与国不相攻,……则天下治”的先秦思想家是

A.老子B.孔子C.墨子D.孟子

11.(2018年).通过农民战争建立的新王朝是①西汉②西晋③隋朝④唐朝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12.(2018年).明朝掌管地方民政、财政的机构是

A.布政使司B.行省C.按察使司D.都指挥使司

13.(2018年).下列言论,属于韩非思想主张的是

A.制天命而用之B.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

C.选择天下之贤可者,立以为天子D.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

14.(2018年).史书记载:

“主父堰说上日:

‘愿陛下令诸侯得推恩分子弟以地,侯之。

’于是上从其计。

”文中“上”指

A.汉高祖B.汉文帝C.汉景帝D.汉武帝

15.(2018年).唐太宗时蒙古高原一带最强大的少数民族是

A.鲜卑B.突厥C.回绝D.吐蕃

16.(2018年).下列关于《梦溪笔谈》的叙述,正确的是

A.记载了许多古代科技成果B.由明代人编写

C.作者是郭守敬D.是记载“靖康之变”的史籍

17.(2018年).下列人物,翻译过西方科学著作的是

A.黄宗羲B.王夫之C.徐光启D.宋应星

18。

(2018年).下列关于乌里雅苏台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明朝省级行政区②清朝五个将军辖区之一③管辖范围包括河套地区④当地居民以蒙古族为主

A.①③B,②③C.②④D.③④

19.(2001年).封建王朝在珠江流域设置行政机构进行管理始于

A.秦朝B.西汉C.东汉D.东晋

20.(2001年).下列少数民族,最初居住在辽河上游一带的是

A.匈奴B.鲜卑C.契丹D.女真

21.(2001年).下列关于清朝取代明朝原因的表述,正确的是

①清朝是新兴先进力量的代表②明末统治集团极端腐朽③吴三桂引清兵入关导致军事形势逆转

④关外清军强于明军及农民军

A.①③B.②④C.①②D.②③

22.(2000年).春秋战国时期,对促进民族融合起直接作用的因素是

A,兼并战争B.铁器使用C.各国变法D.商业兴盛

23.(2000年).秦朝施政主要依据的学说是

A.儒家学说B.墨家学说C.道家学说D.法家学说

24。

(2000年).隋场帝开凿运河的根本目的是

A.攻打高丽B.巡游江南C.巩固统一局面D.搜刮各地财富.

25.(2000年).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的科学巨著是

A.《齐民要术》B,《天工开物》C.《梦溪笔谈》D.《农政全书》

26.(2000年).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三位思想家阅历的相同之处表现在①生活在明末清初②参加过抗清斗争③学术活动集中在哲学领域④受到文字狱迫害

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②D.③④

第Ⅱ卷(主观题部分)

26.(2018年)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唐朝)长安中,(苏?

)累迁扬片大都督府长史。

扬州地当冲要,多富商大贾,珠翠珍怪之产,前长史长潜、于辩要皆致之数万,唯?

挺身而出。

――《旧唐书》卷88

材料二:

(唐朝大历)十四年七月,令王公百官及天下长吏,无得与人争利,先于扬州置肆贸易者,罢之。

先是,诸道节度观察使以文陵(扬州)当南北大冲,百货所集,多以军储货贩,列置邸肆,名托军用,实私期利。

――《唐会要》卷86

材料三:

唐世盐铁转运使在扬州,尽斡(掌管)利权,判官多至数十人,商贾如织。

故谚称“扬一益二”,谓天下之盛,扬为一而蜀次之也。

……张祜诗云:

“十里长街市并连,月明桥上看神仙。

人生只合扬州死,禅智山光好墓田。

――(宋)洪迈《容斋随笔》卷9

请回答:

(1)概述上述材料中表明唐代扬州经济繁荣的信息。

(6分)

(2)根据上述材料分析唐代扬州经济繁荣的原因。

26.(2018年)阅读以下材料:

有人说,欣赏《清明上河图》“恍然如人汴京(东京),置身流水游龙间,但少尘土扑面耳”。

——《石渠宝笈三编》

回答:

(1)说明图1所示城市的名称及其所处朝代。

(4分)

(2)从图2、3提取历史信息,说明北宋东京与图1所示城市相比,在商业活动方面发生了什么变化。

(6分)

26.(2018年)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明中后期有人作《醒世词》描绘世态人情:

“世间人睁眼观见,论英雄钱是好汉。

有了他诸般趁意,没了他寸步也难。

……人为铜钱,游遍世间。

求人一文,跟后擦前。

材料二明中后期“奴富至数百万,初给绅皆丑之,而今则乐与为朋矣”;

“给绅家之女(婚嫁)惟财是计,不问非类”。

―《林居漫录》

材料三明中后期上海人陆裤反对“财节则民可与富”的禁奢主张,认为“吴越之易为生者,其大要在俗奢、市易之利,……使其相率而为俭,则逐末者归农矣。

―《兼蔑堂杂著摘抄》

材料四“大贾富民者,国之司命(掌握国家命脉)也”。

―王夫之:

《黄书》

上述材料反映了这一时期的怎样一种社会风气与观念?

结合当时历史背景指出这种风气与观念的积极作用和消极影响。

(10分)

31(2018年).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秦始皇)收泰半(三分取其二)之赋,发间左之戍。

男子力耕不足粮怕,女子纺绩

不足衣服,竭天下之资财以奉其政,扰未足以蟾其欲也。

材料二(汉高祖)约法省禁,轻田租,十五而税一。

”一文帝即位,躬修俭节,思安百性,

…遂除民田之租税。

后十三岁,孝景二年,令民半出田租,三十而税一。

至武帝之初七十年间,国家亡(无)事,非遇水早,则民人给家足,都都康皮尽满,而府库余财。

均摘自《汉书·

食货志》

分别概括材料一、二所反映的历史现象。

(4分)结合材料分析封建统治者的赋税政策

与经济发展、社会安定的关系。

(6分)

3l(2001年).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宋太祖)一日召赵普日:

“天下自唐季以来数十年间,帝王凡易八挂,战争不息,生民涂地,其故何也?

吾欲息天下之兵,为国家长久之计,其道何如?

”普曰:

…此无他故,方镇太重,君弱臣强而已。

今所以治之,亦无他奇巧,帷稍夺其权,制其钱

谷,收其精兵,天下自安类。

一《续资治通鉴长编》

材料二(宋太宗)因谓近巨曰:

“国家若无外忧,必有内乞外忧(指辽、西夏抹夺)不过边事,皆可预防;

帷奸那无状,若为内患,深可俱也。

帝王用心,常须谨此。

材料三太祖、太宗平一海内,惩双朝藩镇玻危,尽收天下劲兵……兵无常帅,帅无常师;

内外相维,上下相制,等级相札,……是以天下姜然,途百年而无犬吠之惊,此制兵得其道也。

一《文献通考》

材料四本朝鉴五代藩镇之并,兵也收了,对也收了,赏罚刑政,一切收了洲郡遂日就困弱。

靖康之役,虏漪所过,莫不清散。

一‘朱子语类》

结合上述材料,说明北宋初期统治者制定了什么治国方略,(2分)并分析其背景(2分)和利弊。

38(2000年).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国不农,则与诸侯争权不能自持(自保)也,则众力不足也。

故诸侯挠其弱,乘其衰。

……圣人知治国之要,故令民归心于农。

归心于农则民朴而可正(治理)也,纷纷则易使也,信可以守战也。

―《商君书·

农战》

材料二(兄错对汉文帝说)民贫,则奸邪生。

贫生于不足,不足生于不农,不农则不地著(依附土地),不地著则离乡轻家,民如鸟兽,虽有高城深地,严法重刑,扰不能禁也。

·

一腹饥不得食,肤寒不得衣,虽慈母不能保其予,君安能以有其民栽!

明主知其然也,故务民于农桑,薄赋敛,广畜积,以实仓凛,备水旱,故民可得而有也。

―《汉书·

回答:

根据材料,结合商鞍、晃错所处时代背景,从目的和结果方面评述两人的重农主张。

(10分)

三.问答题

29.(2018年)1189年,宋神宗任命王安石为参政知事,主持变法,以缓和严重的社会危机。

请问,当时社会危机的主要体现有哪些?

王安石变法涉及军事、财政、教育等多方面内容,请说出教育方面的措施,你是怎样看待这些教育改革措施的?

(12分)

29.(2018年)韩非子指出,商鞅虽死,“秦法未亡也”。

结合商鞅变法的具体措施,分析其历史影响。

29.(2018年)有的历史学家认为,唐初之盛“皆时会(形势)为之,非尽由于人力也”。

试从“时会”和“人力”两方面分析“贞观之治”出现的原因。

(13分)

34(2018年).两宋时期海外贸易得到很大发展,试从经济和科技等方面分析其主要原因。

34(2001年).我国古代曾多次发生大规模人口流动,原因不尽相同。

试按三种不同的流动原因各举一例,并分别阐述其影响。

(巧分)

41(2000年).简述我国古代水稻种植情况的发展变化,(7分)并说明其原因。

附:

处理意见:

把近年来的高考试题作为例题渗入课堂教学当中,引导学生复习的方向,在平常的练习和测试中适当的体现高考试题,即可以考查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又有助于锻炼学生的能力,课后还可以作为复习的依据,发挥导向作用。

二、明确要求,熟悉考纲

高考十项能力要求

一、再认、再现历史知识

1.再认、再现重要的历史事实、历史概念和历史结论。

2.再认、再现历史的阶段特征、基本线索和发展过程。

二、材料处理

3.阅读理解历史材料。

4.对材料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表及里、由此及彼地整理,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

5.充分利用有效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有关问题进行说明、论证。

三、历史阐释

6.归纳、比较和概括历史知识。

7.把历史事件、人物、观点放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进行分析和评价。

8.初步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分析历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公共行政管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