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剖复习资料文档格式.doc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4562213 上传时间:2022-10-23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解剖复习资料文档格式.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解剖复习资料文档格式.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解剖复习资料文档格式.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解剖复习资料文档格式.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解剖复习资料文档格式.doc

《解剖复习资料文档格式.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解剖复习资料文档格式.doc(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解剖复习资料文档格式.doc

掌中间隙:

位于中间鞘迟侧半的深部。

其前界为中、环、小指的屈肌腱,第2~4蚓状肌;

后界为覆盖第3~5掌骨及骨间肌的骨间掌侧筋膜;

外侧界为连于掌腱膜外缘与第3掌骨间的掌中隔;

近侧经腕管与前臂屈肌后间隙相通;

远侧经第2~4蚓状肌鞘达第2~4指蹼间隙,并与指背相交通。

鱼际间隙:

位于掌中间鞘的桡侧半。

前界示指屈肌腱,第1蚓状肌;

后界为拇收肌筋膜;

外侧界为掌外侧肌间隔;

内侧界为掌中隔;

近端为盲端;

远端经第2蚓状肌鞘与食指背侧相通。

隐静脉裂孔:

阔筋膜在耻骨结节外下方3~4cm处,形成一卵圆形的隐静脉裂孔。

股环:

股管的上口,前界为腹股沟韧带,后界为耻骨疏韧带,内侧界为腔隙韧带,外侧界借纤维隔与股静脉分开。

听诊三角:

在斜方肌的外下方,肩胛骨下角的内侧有一肌间隙。

问答题:

1、腮腺的位置、形态及穿行腮腺的结构?

答:

位置:

腮腺位于耳廓前下方咬肌表面及下颌后窝内。

形态:

腮腺质软,答致呈楔形,底向外、尖向前内适对咽侧壁。

穿行结构:

(1)纵向穿行腮腺的结构:

颈外动脉、颞浅动脉、颞浅静脉、下颌后静脉、耳颞神经。

(2)横向穿行腮腺的结构:

上颌动脉、上颌静脉、面横动脉、面横静脉、面神经。

2、海绵窦的位置、毗邻、穿行结构及交通关系?

位于蝶鞍两侧,为硬脑膜两层形成的腔隙,腔内由许多结缔组织小梁,将窦腔分隔成许多小

的腔隙,窦中血流缓慢,感染时易形成栓塞。

毗邻:

前:

邻眶上裂内侧部;

后:

邻颞骨岩部尖端;

内上:

与垂体相连;

内下:

与蝶窦仅隔以薄的骨壁;

外上:

与大脑颞叶相邻。

在窦的外侧壁内,自

上而下有动眼神经、滑车神经、眼神经与上颌神经。

近窦的内侧壁,有劲内动脉和展神经通过。

海绵窦

综合征表现为上述的神经麻痹与神经痛,结膜充血以及水肿等症状。

交通关系:

两侧海绵窦经鞍膈前、

后的海绵间窦相交通,形成环状窦。

海绵窦的前端与眼上、下静脉相连,还与蝶顶窦相连:

窦的后端在

颞骨岩部尖端处,分别与岩上、下窦相连;

外下方与导静脉相连;

向后还与基底静脉丛相连。

3、颈深筋膜的层次及筋膜间隙?

颈深筋膜又称颈筋膜,分为浅、中、深三层,包括浅层、气管前层、椎前层和颈动脉鞘。

筋膜间

隙包括胸骨上间隙、气管前间隙、咽后间隙、椎前间隙。

4、根据甲状腺的毗邻关系,试分析甲状腺肿大可能引起哪些症状。

甲状腺切除经过哪些层次?

甲状腺的

动脉与喉的神经之间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

甲状腺毗邻:

前面:

气管前筋膜→舌骨下肌群→颈筋膜浅层→浅筋膜→皮肤;

侧叶后内侧:

喉与气管、咽与食管及喉返神经等;

侧叶后外侧:

颈动脉鞘及内容和椎前筋膜深面的颈交感干。

当甲状腺肿大时,向后内压迫气管、食管和喉返神经,可出现呼吸、吞咽困难及声音嘶哑等;

向后外方压迫交感干,可出现瞳孔缩小、上睑下垂和眼球内陷等症状,称为霍纳氏综合征。

喉上神经是迷走神经的分支,在舌骨大角处分为内、外两支;

内支伴喉上动脉入喉,分布于声门裂以上的喉粘膜;

外支伴甲状腺上动脉走行,至侧叶上极约1cm处与动脉分离,弯向内侧,发出肌支支配环甲肌和咽下缩肌。

甲状腺手术结扎甲状腺上动脉时,应紧贴腺上极进行,注意勿伤及该神经,以免引起声音低钝和呛咳等。

喉返神经是迷走神经的分支,右喉返神经丛下、后方勾绕右锁骨下动脉,左喉返神经在胸腔内从下、后方勾绕主动脉弓。

在甲状腺侧叶下极的后方,喉返神经与甲状腺下动脉交叉关系很复杂,因此,施行甲状腺次全切除术时,应远离侧叶下极结扎甲状腺下动脉,以免损伤喉返神经,引起声音嘶哑、失声,甚至声门闭合而窒息死亡。

5、女性乳房的位置、主要结构特点和淋巴回流。

乳房后隙的位置和临床意义?

成年女子的乳房位于第2~6肋高度,胸肌筋膜表面,自胸骨旁线向外可达腋中线。

结构特点:

乳房由皮肤、乳腺和脂肪等构成。

乳腺被结缔组织分隔为15~20个乳腺叶,每个乳腺又被分为若干小叶。

每一乳腺叶有一输乳管,以乳头为中心呈放射状排列,末端开口于乳头。

乳腺脓肿切开引流时,宜作放射状切口,以免切断输乳管,并注意分离结缔组织间隔,以利引流。

乳腺周围的结缔组织发出许多纤维束,一端连与皮肤和浅筋膜浅层,一端连于浅筋膜的深层,称乳房悬韧带。

由于韧带两端固定,无伸展性,是悬吊固定乳房的重要结构。

乳腺癌侵及此韧带,加之淋巴回流受阻发生水肿,可造成皮肤表面呈“橘皮”样变,是乳腺癌的重要体征之一。

淋巴回流:

女性乳房淋巴管丰富,分为浅、深两组。

乳房的淋巴主要注入腋淋巴结,部分至胸骨旁淋巴结、胸肌间淋巴结和膈淋巴结等。

(1)乳房外侧部和中央部的淋巴管:

注入腋淋巴结的胸肌淋巴结。

(2)乳房上部的淋巴管:

注入腋淋巴结的尖淋巴结和锁骨上淋巴结。

(3)乳房内侧部的淋巴管:

一部分注入胸旁淋巴结,另一部分与对侧乳房淋巴管相吻合。

(4)乳房内下部的淋巴管:

注入膈上淋巴结,并通过腹壁和膈下的淋巴管与肝的淋巴管相交通。

(5)乳房深部的淋巴管:

经乳房后间隙注入胸肌间淋巴结或尖淋巴结。

乳房后隙的位置和临床意义:

乳房后面的浅筋膜深层与胸肌筋膜间有一间隙,称乳房后隙。

内有疏松结缔组织、脂肪等,但无大血管,有利于隆胸术时将假体植入,使乳房隆起。

此间隙炎症时容易向下扩展,宜作切开引流术。

6、动脉导管三角的境界、内容?

境界:

前界:

左膈神经;

后界:

左迷走神经;

下界:

左肺动脉。

内容:

动脉韧带、左喉返神经和

心浅丛。

该三角是手术寻找动脉导管的标志。

7、简述肝外胆道的组成。

胆总管的分段和各段的毗邻?

肝外胆道的组成:

由肝左管,肝右管、肝总管、胆囊(胆囊管)和胆总管组成。

胆总管的的分段:

由肝总管与胆囊管汇合而成,长约7~8cm,直径0.6~0.7cm,依其行程分为4段。

各段毗邻:

第1段:

(十二指肠上段):

十二指肠上部以上的一段,其左侧为肝固有动脉,二者后方为肝门静脉,三者位于肝十二指肠韧带内。

第2段:

(十二指肠后段):

十二指肠上部后方的一段,其左侧为胃十二指肠动脉,二者后方为肝门静脉;

第3段:

(胰腺段):

胰头后方的一段,有时埋入胰腺实质内;

第4段:

(十二指肠壁内段):

十二指肠降部后内侧壁内的一段。

8、坐骨肛门窝的境界及其内容?

一尖一底和四壁。

窝尖:

盆膈下筋膜和闭孔汇合处;

窝底:

皮肤和浅筋膜;

内侧壁:

上部为肛提肌、尾骨肌及盆膈下筋膜,下部为肛门外括约肌;

外侧壁:

上部为闭孔内肌及其筋膜,下部为坐骨结节内侧面;

前壁:

尿生殖膈后缘;

后壁:

臀大肌和骶结节韧带。

内有阴部内动脉、阴部内静脉、阴部神经、淋巴结和脂肪组织。

9、尿道球部破裂及尿道膜部破裂,尿液外渗的范围有何不同?

为什么?

尿道球部破裂,尿液可渗入会阴浅隙、阴囊、阴茎和腹前壁。

尿道膜部破裂,渗出的尿液局限于会阴深隙。

尿液外渗的范围不同,因为男性尿道起于膀胱的尿道内口,终于阴茎头的尿道外口、尿道前列腺部、膜部和海绵体部依次穿过前列腺、尿生殖膈和尿道海绵体。

临床上将尿道前列腺部和膜部称后尿道,尿道海绵体部称前尿道。

因此尿道不同部位损伤,尿液外渗的范围也不同。

10、腋窝淋巴结的分群及各群位置、收纳范围及流注关系?

腋窝淋巴结分为五群:

(1)外侧淋巴结:

也称外侧群,沿腋静脉远端排列,收纳上肢的淋巴;

(2)胸肌淋巴结:

也称前群,位于胸小及下缘,沿胸外侧血管排列,收纳胸前外侧壁和乳房外侧部等的淋巴;

(3)肩胛下淋巴结:

也称后群,沿肩胛下血管排列,收纳背部、肩胛区及胸后壁等处的淋巴;

(4)中央淋巴结:

也称中央群,位于腋腔底的脂肪组织中,收纳外侧群、前群、和后群淋巴结的输出管:

其输出管注入尖淋巴结;

(5)尖淋巴结:

也称锁骨下淋巴结,位于胸小肌与锁骨之间、锁胸筋膜的深面,沿腋静脉近端排列,收纳中央淋巴结及其他各群淋巴结的部分输出管、乳房上部的淋巴;

其输出管汇成锁骨下干。

11、手掌的主要层次结构?

手掌分为浅层结构和深层结构。

浅层结构包括皮肤和浅筋膜。

深层结构包括深筋膜、骨筋膜鞘、手掌的筋膜间隙、掌浅弓和掌深弓。

12、脊柱区范围及分区?

脊柱区又称背区,指脊柱及后方和两侧的软组织所在的区域,分为项区、胸背区、腰区和骶尾区。

13、脊柱区各肌间三角的组成、内容、特点及临床意义?

答:

(1)枕下三角:

是头夹肌和头半棘肌上部的深面,由枕下肌围成的三角。

内有枕下神经和椎动脉。

椎动脉穿寰椎横突孔后转向内侧,行于寰椎后弓上面的椎动脉狗内,再传寰枕后膜进入椎管,最后经枕骨大孔入颅。

颈椎的椎体沟骨质增生、头部过分旋转或枕下肌痉挛都可压迫椎动脉,使脑供血不足。

(2)听诊三角(肩胛旁三角):

在斜方肌的外下方,肩胛骨下角的内侧有一肌间隙为听诊三角。

三角的底为薄层的脂肪组织、深筋膜和第6肋间隙,表面覆以皮肤和浅筋膜,是背部听诊呼吸音最清楚的部位。

当肩胛骨向前外移位时,该三角的范围会扩大。

(3)腰上三角:

位于背肌的深面,第12肋的下方,其内由上向下有肋下神经、骼腹下神经和骼腹股沟神经。

该区较薄弱,不仅是腰疝的好发区,也是腹膜后隙脓肿穿破的部位。

肾周围脓肿时,可在此处切开引流。

(4)腰下三角:

位于腰区下部,腰上三角的外下方。

由髂嵴、腹外斜肌后缘和背阔肌前下缘围成。

此三角浅面无肌层覆盖,为腹后壁的又一薄弱区,亦可形成腰疝。

在右侧,三角前方与阑尾和盲肠相对应,故盲肠后位阑尾炎时,此三角区会有明显压痛。

腰区深部脓肿也可经腰下出现于皮下。

论述题

1、乳房的手术切口如何选择?

怎么用淋巴的知识指导乳腺癌根治术?

乳房的手术切口时,宜作放射状切口,以免切断输乳管,并注意分离结缔组织间隔。

注入腋淋巴结的胸肌淋巴结,是乳房淋巴回流的主要途径。

乳房浅淋巴管广泛吻和,两侧互相交通。

当乳腺癌侵及浅淋巴管时,可使其收集范围内的淋巴回流受阻,发生淋巴水肿,造成乳房局部皮肤“橘皮样’改变。

是乳腺癌的主要特征之一。

2、为什么腹部容易发生疝?

如何鉴别腹股沟斜疝与直疝?

如何鉴别腹股沟疝与股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城乡园林规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