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结构技术交底参考文章Word下载.docx
《钢结构技术交底参考文章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钢结构技术交底参考文章Word下载.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mm)
项目
允许偏差
图例
钢板的局部平面度
t≤14
1.5
Δ
1000
t>14
1.0
型钢弯曲矢高
l/1000
5.0
角钢肢的
垂直度
b/100
双肢栓接角钢的角钢的角度不得大于900
槽钢翼缘对腹板的垂直度
b/80
工字钢、H型钢翼缘对腹板的垂直度
b/100
2.0
3.3放样
放样工作必须在放样平台上进行。
放样所用的钢尺、量具须经计量部门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筋板及支承、剪刀撑部位,必须放样核对。
下料前,必须熟悉图纸,并核对单件图与总图是否相符。
放样和号料应根据工艺要求预留制作和安装时的焊接收缩量及切割加工余量。
放样的允许偏差如下:
允许偏差(mm)
平行线距离和分段尺寸
±
0.5
对角线差
宽度、长度
孔距
加工样板的角度
20′
3.4下料:
(1)下料前准备
下料前必须熟悉图纸,并复核单件图与总图是否相符。
筋板及支承、剪刀撑必须放样核对。
根据单件图复核下料排板图尺寸是否相符。
下料所用的钢尺量具须经计量部门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零件切割前,将钢材表面区域内的铁锈、油漆等处理干净。
机械剪切的零件其剪切线与号料线的偏差不大于2mm,且要清除毛刺。
(2)切割截面与钢材表面不垂直度应不大于钢材厚度的10%,且不得大于2mm。
(3)机械剪切的零部件,其钢材厚度不宜大于12mm,剪切线与号料线的偏差不大于2mm,且要清除毛刺。
(4)板材及H型钢制作下料采用半自动切割机下料,严禁使用手工切割,确保切割精度。
气割后清除熔渣和飞溅物。
(5)H型钢制作下料切割是关键,严格控制号料尺寸及切割精度是保证H型钢几何尺寸关键工序,号料时要考虑切割的加工余量和焊接收缩余量,板宽方向应预留2mm收缩余量,板长方向应预留3mm收缩余量。
翼板边缘光洁度达到▽3。
(6)钢板的切割方法:
在切割线上每隔1米留40mm不割,待全部切割完冷却后,再切余下的部分,如钢板从边缘开始号料,在边缘需留10mm切割一次,使板材两边能够均匀受热以保证板材切割后的平直度,具体切割方法如下:
(7)气割下料后允许偏差如下:
允许偏差
零件宽度、长度
3.0
切割面平面度
0.05t且不大于2.0
割纹深度
0.2
局部缺口深度
(8)切割面外观及缺陷原因:
断面之外观(例)
原因
顶部尖锐角,平滑表面,割痕几乎看不见,熔渣少许附着,但容易去除,方形断面,底部保持锐角。
正常切割状态
顶部呈圆角(过度熔融),切断表面下端呈不规则锯齿形,粗糙状,表面熔渣厚,不易清除。
切割速度太慢
顶部不尖锐,但呈现泡状凸出,切断面上部有烧缺割痕落后量较大,底面呈圆角。
切割速度太快
顶部过度熔融呈圆角,切断面上部有烧缺,不许下陷,下端仍保持锐角。
火口距离加工物太高
顶部呈少许之圆角,通常保持良好之切断面,下端呈锐角。
火口距离太近
顶部端有规则的凹凸面呈现,切断口上端面较宽,并有烧块,下端则保持锐角。
切断氧气压力太高
顶部端呈圆角,熔融金属从切割口流下,附着熔渣不易除去,但切断面保持平滑。
切断面有下顷现象。
予热焰过大
(9)切割注意事项
切割完成之钢材须记号并分类堆放在支垫上,同时作好防潮、防湿、变形措施;
主构件取板与钢板延压方向一致;
禁止在切割钢板上行走,减少切割伤痕;
特长或窄钢材切割须两边同时加热,防止切割变形;
操作人员操作时,带安全眼镜及保护手套,并防止火花溅飞伤人;
切割渣及毛边,以铲刀或角磨机去除;
切割线一律在画线外侧,以确保宽度精度;
切割时割炬须垂直,并向移动方向倾斜(0∘~10∘);
火嘴与钢板距离为0.028T+3.64m/m,约3~6m/m;
切割之熔渣得自然剥离,或以铲刀稍用力铲即剥离。
(10)钢材表面缺陷修补方法
缺陷项目
修补方法
钢材表面有明显刮伤
深度在1m/m以上,电焊补修后以砂机磨平,补焊长度在40m/m以上
疤痕等
深度在1m/m以下以砂轮机磨平
钢材表面有不平显剥落裂纹等
以氧刨将不良部分割除后,予以补焊并磨平
层状、裂缝
以气刨去除约1/4板厚,予以补焊并磨平
3.5制孔
制孔采用台钻钻孔,严禁采用割孔。
钻孔应垂直材料面。
孔与钢材面垂直,并成圆柱形;
钻孔或冲孔所产生的毛边、凹凸以砂轮机磨平。
3.6H型钢制作
本工程中钢结构如有H型钢需要制作,其H型钢的制作质量直接关系到钢结构的最终安装质量,根据以往H型钢制作过程中的经验和技术,应从以下几方面加以控制:
翼板和腹板应采用半自动切割下料,并留有切割余量。
翼板和腹板放样、号料、切割后,应经过充分整形,消除板材的切割变形,特别是侧弯的影响,对于较宽的翼板和腹板,应上滚床较平,防止波浪变形出现。
装配按顺序进行:
装配前应调好装配胎具
使腹板厚度中心对准翼板宽度中心,然后按顺序先放腹板1,次放翼板2,再放翼板3,打紧夹具校准几何尺寸后点焊,脱胎后待焊接。
H型钢焊成型后,易出现翼板角变形,较长的H型钢还将产生挠曲变形,可以采用火焰法矫正,若条件许可,可以采用压力机矫正。
H型钢组焊之前必须有合格的焊接工艺,对首次采用的钢材、焊材、焊接方法等,应进行焊接工艺评定,焊工必须具有相应资格的合格证之后方可施焊,为保证焊接质量、提高劳动生产率,H型钢焊接采用自动焊工艺。
H型钢成型后的允差应符合下列规定:
允许
偏差
截面高度(h)
h<500
500≤h≤1000
h>1000
4.0
截面宽度(b)
腹板中心偏移
翼缘板垂直度(Δ)
弯曲矢高
扭曲
h/250
腹板局部平面度(f)
t<14
t≥14
3.7.焊接施工
3.7.1焊接人员必须持有相应材质相应部位的合格证。
3.7.2焊接要求
焊接时,不得使用药皮脱落或焊芯生锈的焊条和受潮结块的焊剂及已熔烧过的渣壳。
焊接表面应干燥,表面氧化层必须用钢丝刷清除,在焊接过程中焊接部位不允许振动,必须采取一定的反变形措施。
刮风下雨天气必须采取防护措施方可进行焊接。
焊接必须采用小规范电流。
焊工施焊前,应复查结构的组装质量及焊缝区的处理情况,如不符合要求应修整合格方可施焊。
梁及柱上的构件焊接要对称同时进行,以防构件侧弯。
对接接头、T形接头、角接接头、十字街头等对接焊缝及对接和角接组合焊缝,应在焊缝的两端设置引弧和引出板,其材质和坡口形式应与焊件相同。
引弧和引出的焊缝长度:
埋弧焊应大于50mm;
手工电弧焊及气体保护焊应大于20mm。
焊接完毕应采用气割切除引弧和引出板,并修磨平整,不得用锤击落。
焊接时,焊工应遵守焊接工艺,不得自由施焊及在焊道外的母材上引弧。
焊缝出现裂纹时,焊工不得擅自处理,应查清原因,订出修补工艺后方可处理。
焊缝同一部位的返修次数,不宜超过两次。
当超过两次时,应按返修工艺进行。
焊接完毕,焊工应清理焊缝表面的熔渣及两侧的飞溅物,检查焊缝外观质量。
检查合格后应在工艺规定的焊缝及部位打上焊工钢印。
3.8摩擦面的处理:
如钢结构采用高强螺栓连接时其构件间接触面必须做摩擦面处理。
摩擦面处理后抗滑系数值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采用砂轮打磨处理摩擦面时,打磨范围不小于螺栓孔径的4倍,打磨方向易于构件受理方向垂直。
处理好的摩擦面,不得有飞溅、毛刺、焊疤或污损等。
3.9除锈、油漆
连接处焊缝无焊渣和油污。
除锈合格后方可进行油漆。
涂料及漆膜厚度应符合设计要求或施工规范规定。
3.10成品保护
安装屋面板就位时,缓慢下落。
不得碰撞已安装好的钢屋架、天窗架等。
吊装损坏的防腐底漆应补涂,以保证漆膜厚度能符合规范要求。
3.11应注意的质量问题
构件运输、堆放变形:
运输、堆放时垫点不合理,上下垫木不在一条垂线上,以及场地沉陷等原因造成变形。
已发生变形应根据情况可采用千斤顶、氧乙炔火焰加热或其他工具矫正。
构件扭曲:
拼装时节点处型钢不吻合,连接处型钢与节点板间缝隙大于3mm应予矫正,拼装时用夹具卡紧。
长构件应拉通线,符合要求后再定位点焊固定。
长构件翻身时由于刚度不足有可能产生变形,这时应事先进行临时加固。
起拱不准:
钢屋架拼装时应严格检查拼装点角度,采取措施消除焊接收缩量的影响,并控制产生累计偏差。
焊接变形:
应采用合理焊接顺序及焊接工艺(包括焊接电流、速度、方向等),或采用夹具、胎具将构件固定,然后再进行焊接以防止焊接后翘曲变形。
跨度不准:
制作、吊装、检查应用统一精度钢尺。
严格检查构件制作尺寸,不允许超过允许偏差。
4、钢结构安装
安装前基础验收→成品、半成品构件及材料验收→柱子吊装→柱子校正→屋架梁吊装与安装→檩条安装→螺栓紧固→四周C型钢紧身封闭→外围彩钢板安装→整体找正基础灌浆→交工验收。
4.1施工准备
脚手架平台的铺设
由于一榀屋架的跨距为30m,考虑到以后的屋面檩条与墙梁的施工平台,需搭设满堂脚手架平台,搭设脚手架的立杆横距为1.2m,立杆纵距为1.5m,步距为1.5m,搭设高度为5.5m.。
计量器具准备:
所有的计量器具,如钢卷尺、水平仪、电流表、电压表、氩气表等必须在检验合格周期内。
机具准备、电焊机、烘箱、砂轮磨光机、起重机具等性能必须良好,数量应满足施工需要。
吊车行走路线的临时道路铺设。
4.2钢结构存放技术要求
钢结构存放场地应平整紧实,无积水。
钢构件应按种类,型号安装顺序分区存放,钢构件底层垫枕木,应有足够的支承面,并应防止支点下沉。
相等型号的钢部件叠放时,各层钢构件的支点应在同一垂直线上,并应防止钢构件被压坏变形,但组装成形的钢框架、柱、应放置水平度达到2mm/m的平台上,不宜立放。
4.3基础验收
结构安装前必须对基础的定位轴线、基础轴线和标高、地脚螺栓等进行检查,并应进行基础复测和办理交接手续,且达到以下要求:
钢柱支撑面标高允差:
3.0mm
单个基础中心偏移:
5.0mm
柱脚螺栓中心对柱轴线的距离允差:
柱底、垫铁找正,每组垫铁不超过三块,找正后,垫铁要点焊牢,办理隐蔽工程记录。
4.4现场组装技术要求
在钢结构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