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腿痛诊疗规范.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4556001 上传时间:2023-04-23 格式:DOCX 页数:36 大小:41.8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腰腿痛诊疗规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腰腿痛诊疗规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腰腿痛诊疗规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腰腿痛诊疗规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腰腿痛诊疗规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腰腿痛诊疗规范.docx

《腰腿痛诊疗规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腰腿痛诊疗规范.docx(3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腰腿痛诊疗规范.docx

腰腿痛诊疗规范

古浪县中医院骨伤科

腰痛病中医诊疗方案(实行)

腰椎间盘突出症又称腰椎纤维环破裂症。

腰椎间盘发生退行性变,或外力作用引起腰椎间盘内、外压力平衡失调,均可使纤维环破裂,导致腰椎间盘的髓核突出,而引发本病。

腰椎间盘突出症最常见的症状是腰腿痛,是由于突出的椎间盘压迫了经根、血管、脊髓、马尾神经所致。

本病好发于20-40岁青壮年,占腰椎间盘突出症总发病人数的80%,男性多于女性。

下腰部椎间盘为本病的好发部位,其发病约占总发病的98%。

其中第4、第5腰椎之间的椎间盘突出约占60%,第5腰椎与骶1椎之间的椎间盘突出次之。

腰椎间盘突出症属中医学中“腰痛”或“腰腿痛”、“痹症”范畴。

病因病机

一、中医

中医学认为:

气血、经络与脏腑功能的失调和腰痛的发生有密切的关系,引发本病的原因,一是外伤;二是劳损;三是肾气不足,精气衰微,筋脉失养;四为风、寒、湿、热之邪流注经络,致使经络困阻,气滞血瘀,不通则痛。

中医古籍对腰腿痛的记载较为丰富,早在《内经》就有了专门的论述,根据疼痛的部位和影响范围将之分为腰背痛、腰脊痛、腰椎痛、腰尻痛、腰肌痛、腰胁痛、腰腹痛;在病因方面则认为与损伤、肾亏、风寒湿邪有关。

如《素问·生气通天论》:

“因而强力,肾气乃伤,高骨乃坏。

”《灵枢·五癃津液别论》:

“虚,故腰背痛而胫酸。

《素问·脉要精微论》:

“腰者肾之府,转摇不能,肾将惫矣。

”;《素问·六元正纪大论》:

“感于寒,则病人关节禁锢,腰椎痛,寒湿推于气交而为疾也。

”;《灵枢·百病始生》:

“是故虚邪之中人也……留而不去,则传舍于输,在输之时,六经不通,四肢则肢节痛,腰脊乃强”。

《金匮要略》之辨腰痛有肾虚、肾水、伏饮及虚劳,所制甘姜苓术汤、肾气丸,为历代医家所推祟;《诸病源候论》明确提出:

“夫腰痛有五,一日阳气不足,少阴肾衰是以腰痛;二日风痹风寒着腰而痛;三日肾虚劳役伤肾而痛;四日坠堕险地伤腰而痛;II寝卧湿地而痛。

”;并且首次提出了卒腰痛和久腰痛学说(即急、慢性腰痛)。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

“夫腰痛虽屑肾虚,亦涉三因所致。

在外则脏腑经络受邪,在内则忧思恐怒,以致房室坠堕,皆能致之。

”;《仁斋直指方》强调:

“肾气一虚,凡中风受湿,伤冷蓄热,血涩气滞,水积堕伤,与夫失志作劳,种种腰痛,迭见而层出矣。

”;《丹溪心N;》将腰痛归为“湿热、肾虚、瘀血、挫闪、痰积”五类;《景岳全书》指出辨证应知”表里寒热虚实之异”;《证治准绳》、《医宗必读》、《医学心悟》等均强调诸邪为标,肾虚为本。

二、西医

西医认为:

腰部的椎间盘比颈胸部的椎间盘厚,牢固地连结两个相邻的椎体。

椎间盘外周有坚韧、有弹性的纤维软骨组织构成的纤维环,内有乳白色透明半胶状体,富有弹性的髓核。

其上、下面各有一薄层软骨板,为透明软骨构成,紧密附着于坚强的前纵韧带。

纤维环的后部最薄弱,较疏松地附着于薄弱的后纵韧带上,在椎管腔前壁后纵韧带儿为薄弱。

故当椎体病变时,椎间盘无血管供应,其营养主要依赖椎体血管和组织液渗透,故当椎体病变时,椎间盘不易被吸疏消失。

椎间盘相当于一个微动关节是实现椎骨之间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弹性很大,具有与气垫相仿的压缩、伸展作用,可吸收由各种原因产生的震荡力,亦可因压缩力不匀而向前、后、左、右倾斜。

腰前屈时椎间盘前方承受,髓核后移;腰后伸时椎间盘后方负重,髓核前移。

因此,在日常生活工:

作小,椎间盘不断地断受着脊柱纵轴的挤压力和牵拉力。

髓核组织在幼年时呈半液体状态或胶冻样,随着年龄增大,其水分逐渐减少,纤维细胞、软骨细胞和无定型物质逐渐增加以后髓核变成颗粒状和脆弱易碎的退行性组织。

椎间盘因年龄增长,组织水分减少,失去弹性,椎间隙变窄,周围韧带松弛等一系列退行性改变,是造成椎间盘容易破裂的内因。

急性或慢性损伤为发生椎间盘突出的外因,最常见的原因是在姿势不当或准备欠充分的情况下搬动或抬举重物,或长时间弯腰后猛然伸腰,猝倒时臀部着地也是较常见的损伤方式,但腰部:

自接外伤而引起本病则比较少见。

在某些情况下,甚至由于腰部的轻微扭动,也可导致腰椎间盘突出的发生,如弯腰洗脸、打喷嚏或咳嗽,也能引起本病。

由于椎间盘退变内因是发病的重要因素,有些患者在无明显诱因而发病,可能是由于肌肉痉挛所致。

纤维环破裂时,突出的髓核挤压神经根,是造成腰腿痛的根本原因。

髓核处于半液体状态时,突出的组织可以消散、吸收,神经痛也随之减轻或消失。

如果髓核已变性,成为透明软骨或纤维软骨碎片或钙化等,则会长期压迫神经根,引起明显、持久的神经痛,这种病理组织易与神经根、硬膜粘连。

在吸收过程中,局部留有血管的结缔组织增生多,侵入椎间隙,以修复缺损的纤维环和吸收变性的髓核。

髓核损坏后,除椎间隙逐惭变窄和椎体的相对边缘发生反应硬化外,还可发生椎体间失稳、关节突关节交错移位,出现椎体轻度前移或后移,椎体缘唇样增生,关节突关节变性、肥大及其周围黄韧带变性、增厚。

这些病理性改变严重时可挤压神经根,引起与椎间盘突出同样的症状。

腰椎间盘突出后,压迫硬脊膜及神经根,而引起一系列临床症状。

初起神经根受到激惹,出现该神经支配区的放射痛、感觉过敏、腱反射亢进等征象。

日久突出的椎间盘与神经根、硬膜发生粘连,长期压迫神经根,引致部分神经功能障碍,故除了放射痛外,尚有支配区放射痛、感觉减退、腱反射减弱甚至消失等现象。

疼痛呈持续性,夜间加重,休息后亦不缓解。

多数腰椎间盘突出为单侧发病,产生同侧症状。

有时髓核自后纵韧带两侧突出,这种类型出现双下肢症状,多为一先一后,一轻一重,似有交替现象。

亦有髓核突出于椎管前方中部而出现中央型突出或偏左或偏右;或压迫马尾,而出现马鞍区麻痹及两下肢神经根压迫症状。

临床表现

一、症状

(一)腰痛

95%患者有此症状,以持续性腰部钝痛为多见,平卧位减轻,端坐、站立则加剧,一般情况下可以忍受,并允许腰部适度活动及慢步行走,此主要是机械压迫所致,持续的·间少则2周,长则可达数月,甚至数年之久;另一类疼痛为腰部痉挛样剧痛,不仅发病急骤突然,且多难以忍受,非卧床休息不可,此主要是由于缺血性神经根炎所致,即髓核突然突出压迫神经根,致使根部血管受压而呈现缺血、瘀血、缺氧及水肿等一系列改变,并可持续数天至数周,卧硬板床,硬膜外封闭等可缓解症状。

(二)下肢放射痛

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多数开始有腰痛,不久腰痛减轻,下肢出现放射痛,这是因为当髓核进一步突出后,原来处于紧张状态的纤维环破裂,使其上的痛觉神经纤维张力减低,故疼痛减轻;也可因髓核进一步突出,经过后纵韧带直接压迫神经根,故腿痛加重。

轻者表现为由腰部至大腿及小腿后侧直达足部的放射性刺痛或麻木感,一般可以忍受;重者则表现为由腰至足部的电击样剧痛,且多伴有麻木感。

疼痛轻者仍可步行,但步态不稳,跛行,腰部多取前倾状或以手扶腰以缓解对坐骨神经的张应力;重者需卧床休息,并喜采取屈髋屈膝侧卧位。

凡增加腹压的因素均可使放射痛加剧。

由于屈颈可通过对硬膜曩的牵拉使脊经刺激加重,以致头颈部喜仰伸位。

放射痛多为一侧,少数中央型或游离型者表现为双下肢症状,严重者压迫马尾神经而表现为马鞍区麻木,大小便失禁等。

(三)间歇性跛行

当患者行走时,随行走距离增多,引起腰背痛或不适,同时感患肢出现疼痛麻木加重,当取蹲位或卧床后,症状逐渐消失。

此由于腰椎间盘突出压迫神经根,可造成神经根的充血、水肿炎症反应和缺血。

又巨大型或游离型突出也使椎管狭窄,因此,当行走时,椎管内受阻的椎静脉丛逐渐充血,加重了神经根的充血程度,引起疼痛加重。

(四)肌肉瘫痪

腰椎间盘突出压迫神经根严重时,可出现神经麻痹、肌肉瘫痪。

较多见的为腰4-5椎间盘突出,腰5神经麻痹所致的胫前肌、腓骨长短肌、伸长肌和伸趾长肌麻痹,表现为足下垂。

至于腰5骶,神经麻痹所致小腿三头肌瘫痪较少见,但肌力弱仍然常见。

(五)主观麻木感

病程较久的患者,常有主观的麻木,多局限于小腿、足背外侧、足跟和足底外侧,多与前者伴发,单纯表现为麻木而无疼痛者仅占5%,此主要是脊神经根内的本体感觉和触觉纤维受刺激之故。

(六)马尾综合征

中央型腰椎间盘突出症,当突出巨大时,常压迫突出平面以下的马尾神经。

马尾通常包括腰,到尾,的神经根,因此支配盆腔内脏兼/或会阴部的传出兼/或传入神经纤维发生病变,出现圆锥综合征。

要把马尾损害与圆锥损害区分开来在临床上有相当大的困难。

然而,既然马尾的病变通常不仅仅影响骶髓节段而且也同样影响到大量腰骶神经纤维。

早期表现双侧严重坐骨神经痛,会阴部麻木、排便、排尿无力。

有时坐骨神经痛可交替出现。

时左时右,随后坐骨神经痛消失,而表现双下肢不全瘫痪,如不能伸趾或足下垂,同时双下肢后外侧会阴部痛觉消失,大小便功能障碍,多表现为急性尿潴留和排便不能控制。

在女性患者可有假性尿失禁,男性患者出现阳痿。

(七)脊髓圆锥综合征

当高位腰椎间盘突出症时,骶部脊髓骶1节段和尾髓l节段的病损表现典型的综合征。

躯体症状包括会阴及肛门周围的皮肤感觉缺失。

如果骶2受累,大腿后部将出现麻木,即表现为马鞍区麻木。

有骨盆出口处的肌肉软瘫,包括肛门外括约肌、膀胱括约肌及坐骨海绵体、球状海绵体肌。

球海绵体反射可通过刺激阴茎龟状体而诱发。

其表现为触到阴囊后内尿道收缩或肛门外括约肌收缩。

由于节前副交感神经的损害而引起的征象,包括膀胱括约肌的松弛性瘫痪(无膀胱充盈感觉、无痛)和不能自动排空。

由于肛门括约肌的控制的相应丧失,在腹压增大时大便失禁,不能自主排便、阴茎勃起和射精能力的完全丧失。

二、体征

(一)步态

急性期或神经根受压明显者,患者可出现跛行,一手扶腰或患腿,怕负重及呈跳跃式步态等,而症状较轻者与常人无异。

(二)腰椎侧弯畸形

多数患者向患侧突(突出物位于神经根外侧),少数患者向健侧突(突出物位于神经根内侧)。

此外尚有腰椎生理前突减少、消失,甚至后突。

(三)压痛

压痛点基本上与病变的椎节相一致,重压后可沿坐骨神经向下肢放射。

(四)直腿抬高试验

直腿抬高试验阳性是本病的最重要的体征之一。

在正常情况下,下肢抬高可达90°以上,年龄大者,角度略下降,因此抬举角度越小其临床意义越大,但必须与健侧对比,双侧者一般以60°为正—常和异常的分界线,小于60°为阳性,小于30°为强阳性,60°一90°为弱阳性。

有时可出现假阳性或假阴性,如缺乏锻炼的人胭绳肌紧张,正常时直腿抬高试验达不到90°;而练武者及体操运动员,即使已患椎间盘突出症,其直腿抬高往往也可达90°,故临床检查时应细心加以分辨。

(五)屈颈试验

其机理是由于屈颈时,硬脊膜随之向上移位,以致与突出物相接触的脊神经根遭受牵拉之故。

(六)股神经牵拉试验

阳性,提示L3—4椎间盘突出。

(七)伸坶试验

伸肌力减弱,提示L4~5椎间盘突出。

(八)腱反射

膝反射减弱或消失提示L3-4椎间盘突出;跟腱反射减弱或消失提示L5~S1椎间盘突出;而L4-5椎间盘突出,膝、跟腱反射往往正常。

(九)下肢触痛觉检查

受累脊神经根所支配区域感觉异常,早期多表现为皮肤过敏,渐而出现麻木、刺痛及感觉减退,感觉完全消失者并不多见,因受累神经根以单节单侧为多,故感觉障碍范围较小,但如果马尾神经受累(中央型及中央旁型者)则感觉障碍范围较广泛。

实验室和其他辅助检查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辅助检查主要依靠影像学,主要有以下各项:

一、x线照片侧位片显示腰椎生理前突减少、消失或后突,患椎间隙前后等宽,后宽前窄或前后径均变窄,椎位后缘唇样增生等。

正位片显示腰椎侧弯,弯度最大点常与突出间隙相一致。

二、脊髓造影阳性准确率达90%以上,硬膜囊受压征象表现为弧形压迹,造影剂中断或密度减低,神经根受压征象表现为神经根袖缩短或消失,神经根袖变扁或变粗,神经根袖抬高压尖等。

三、CT直接征象为向椎管内呈丘状突起的椎间盘阴影,或为软组织肿块影;硬膜囊压变形或移位,椎间盘与硬膜囊之间的脂肪组织层不对称或消失。

神经根增粗,受压或淹没;继发征象如黄韧带肥厚,椎体后缘骨质增生,小关节增生,侧隐窝狭窄,椎板增厚,中央椎管狭窄等。

四、CTM通过脊髓造影结合C'T扫描对神经根和硬膜囊的压迫显示更加明确,但是要掌握好CT扫描的时间,一般在造影后10—12小时最佳。

五、腰椎间盘髓核造影把碘剂直接注入椎间盘内,根据显影的变化作出腰椎间盘突出的诊断。

准确判断椎间盘的“膨出”、“突出”、“脱出”、“游离”。

六、MRI此种检查可同时获得三维影像的新技术,不仅可用于诊断(阳性率可达98%以上),更为重要的是用于定位及分辨“退变”、“膨出”、“突出”、“脱出”、“游离”。

诊断要点

根据病史中的腰腿痛史、间隙性发作、咳嗽打喷嚏加剧史,同时结合下肢的放射痛、脊柱侧弯、直腿抬高试验阳性、腰椎旁压痛、下肢神经功能检查、腱反射等再加以影像学检查可确诊。

一、分型

1.根据突出物在椎管内的位置分

侧突型:

髓核从后纵韧带旁突出压迫神经根,多数为单侧突出,少数可发生双侧突出。

中央型:

髓核从椎管中央突出压迫马尾神经和双侧神经根。

极外侧型:

髓核突出于关节突下面或其外侧,压迫同一节段神经根。

2.根据突出物的程度分

膨出型:

髓核突出于纤维环内,使之膨隆,但纤维环未完全破裂,椎间隙未变窄,粘连少,可还纳。

脱出型:

髓核已突破纤维环,其状态为纤维软骨性实体,与周围组织可有粘连,椎间隙变窄,还纳困难。

游离型:

髓核完全脱离椎间隙,进入椎管内,成为游离组织,与周围组织有粘连,椎间隙变窄,无还纳可能性。

二、常见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

1.L3-4,椎间盘突出①疼痛在骶髂关节、髋关节大腿后外侧,并向大腿前方及小腿前内侧放射;②小腿前内侧麻木;③膝反射减弱或消失;④第3腰椎棘突旁有压痛;⑤膝关节伸展力减弱;⑥髋关节过伸试验或股神经牵拉试验阳性。

2.L4-5椎间盘突出①骶髂关节、髋关节及小腿、小腿后侧疼痛,并放射至小腿前外侧、足背及足趾;②小腿外侧或足背包括足趾有麻木感;③足趾背伸力减弱;④跟腱反射可无改变或减弱;⑤L4棘突旁有压痛点。

3.L5一S1椎间盘突出①骶髂关节上方、髋关节、大腿与小腿后外侧及足背疼痛;②小腿后外侧包括外侧足趾麻木;③足与趾跖屈力减弱;④小腿三头肌无力或萎嫡;⑤跟腱反射减弱或消失;⑥L4棘突旁有明显压痛。

4.L2-3椎间盘突出①臀部和大腿外侧出现感觉麻木或过敏;②股四头肌肌力减弱;③膝反射减弱。

5.中央型其诊断要点除一般各项外,主要依据:

①具有马尾神经受累症状,包括双下肢感觉、运动、膀胱直肠功能及性功能障碍;②站立及活动症状加剧,卧床及静息状态缓解(与脊髓肿瘤相反);③脊髓造影提示:

碘柱不完全梗阻,脑脊液检查蛋白定量多正常。

鉴别诊断

一、腰椎管狭窄症病人可有腰痛并下肢放射痛症状.严重者尚可出现大小便功能

障碍,本病屉典冲J的症状是间歇性跛行,主诉多,体征少,其最有临床意义的体征是腰

后伸试验阳性。

必须注意的是,临床亡常见腰椎管狡窄与椎间盘突出同时存在,必要时作脊髓造影或CT检查明确诊断。

二、马尾肿瘤临床上易与中央则腰椎叫盘文出症相混淆。

两者共同之处在于多根

性或马尾神经损害,双下肢及膀胱直肠症状,腰部剧痛及活动障碍等;不同之处是马尾

肿瘤表现之腰部呈持续性剧痛,夜间尤甚。

甚至非用强止痛剂而不能使患者入眠,多呈进行性加剧,虽经各种治疗仍无缓解,脊髓造影提出碘柱完全中断呈倒杯状,及脊液中蛋白含量增高,潘氏试验阳性;而中央性腰椎间盘突出者一般平卧休息后腰腿痛症状缓解,夜间多明显减轻。

三、腰椎结核病人有腰痛,少数神经根激惹症状,也可合并截瘫,但结核病人多

有全身症状:

如消瘦、低热、盗汗.血沉升高,X片显示骨质破坏,椎间隙变窄改

变。

四、骶髂关节病变,劳损如常见之结核、致密性骨炎、类风湿关节炎、劳损等,

患者町有—侧腰痛,臀部及大腿外侧疼痛或不适,跛行及直腿抬高受限等症状,类似腰

椎问盘突出症,但疼痛放射不到小腿及足部,无肌力、感觉和反射的政变,压痛点在骶

髂关节而不在棘突旁。

五、腰椎滑脱症坐骨神经痛多为双侧,晚期常有马鞍区麻木,下肢无力,腰椎前

灾增加,腰椎正斜位可见椎弓崩裂或腰椎滑脱影像。

六、梨状肌损伤综合征梨状肌损伤多因下肢外展、外旋或内旋等猛烈动作所致。

其症状与椎间盘突出症很类似,但患者无腰痛及脊柱体征,在梨状肌局部有明显是、压痛及

放射痛。

直腿抬高在60度以后疼痛痛减,局部疼痛消失。

治疗

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方法繁多,无外分为非手术疗法及手术疗法,多数患者经非手

术治疗,如:

卧床休息、牵引、理疗及辨证刚R中药、封闭等疗法或按摩推拿疗法,可

取得较满意的效果。

对于保守治疗无效,髓核组织脱出压迫神经根或马尾较严重者,或

起病急症状重、脱出明显的患者,应采取手术治疗,彻底解除髓核对神经的压迫。

具体

疗法如下:

一、辨证治疗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病因与外伤、感受风寒湿邪、劳损、体虚等诸因素有关,其发病

机制总结起来大致有两种观点:

一种是指因虚致病:

肾主骨、肝主筋、筋附骨,中年以上肝肾渐衰,肾虚则骨失所养,肝虚则筋失滋荣,加之外伤及风寒湿邪侵袭及外伤瘀血

留着不去,经络不通,气血痹阻,脏腑失营,久则肝肾亏虚。

本病多为本虚标实证,以

虚为本,责之于肝肾;一种以实为标,主要责之于风寒湿邪及外伤瘀血。

虚、实相夹,

久则骨失滋养而发病;此外,寒湿之邪最易伤肾,寒湿内侵,久久留舍,骨失所养,则

骨质变形,节挛筋缩而发病。

其辨证分型可从以下六个方面加以论述。

1.风湿痹阻

主证:

腰腿痹痛重着,转侧不利,反复发作,阴雨天加重,痛处游走不定,恶风,得温则减,舌质淡红或黯淡,苔薄白或白腻,脉沉紧、弦缓。

治法:

祛风除湿,蠲痹止痛。

方药:

独活寄生汤加减。

独活15g,桑寄生30g,杜仲248,牛膝15s,党参24e,当归12e,熟地黄24日,白

芍15e,川芎9e,桂枝158,茯苓20z,细辛6z,防风lOs,秦艽[5s,蜈蚣3条,乌梢

蛇30e。

方解:

本方中以独活、秦艽、防风祛风湿止痹痛,更加桂枝、细辛发散阴经风寒,

疏利筋骨风湿,且能止痛。

用杜仲、牛膝、桑寄生补益肝肾祛风湿,以当归、熟地黄、

白芍养血和血,党参、茯苓、甘草补益正气。

众药合用能祛风湿止痹痛,益肝肾补气

血,邪正兼顾。

加减:

本方具有祛风除湿、散寒温经通络兼有补肾扶正之功。

若腰腿疼痛沉着者,

加仙灵脾158\稀莶草15z\革薜208加强祛风除湿定痛:

若腰痛牵及腿痛、游走不定

者,加全蝎6R搜风剔络,行痹止通;若兼腰膝酸软,头晕目眩者,可加肉苁蓉15e、

巴戟天15z\鹿胶128(烊化)增强补肝肾壮阳。

2.寒湿痹阻

主证:

腰腿部冷痛重着,转侧不利,痛有定处,虽静卧亦不减或反而加重,日轻夜

重,遇寒痛增,得热则减,小便利,大便溏,舌质胖淡,苔白腻,脉弦紧、弦缓或沉

紧。

治法:

温经散寒,祛湿通络。

方药:

附子汤加减。

熟附子15s,桂枝26e,白术158,黄芪30s,白芍药158,杜仲20e,狗脊15e,茯

苓188,鹿角霜158,当归158,仙茅15e,乌梢蛇2080

方解:

本方以熟附子温经散寒、通经止痛为主药;白术、黄芪、茯苓补气祛湿;狗

脊、鹿角胶、杜仲、仙茅、当归、芍药补肝肾、强筋骨、止痹痛;乌梢蛇、桂枝通络止

痛,引药入经。

全方有温经散寒,补肝肾通络止痛之效。

加减:

面色咣白,气短乏力,脉沉细,加党参20s\构杞15z\首乌30s以补益气

血;下肢痹痛剧者,加蜈蚣3条、血竭6e以通络止痛。

3.湿热痹阻

主证:

腰髋腿痛,痛处伴有热感、或见肢节红肿,口渴不欲饮,烦闷不安,小便短

赤,或大便里急后重,舌质红,苔黄腻,脉濡数或滑数。

治法:

清利湿热,通络止痛。

方药:

清火利湿汤

羚羊角15e(先煎),龙胆草128,山桅于12z,黄柏158,车前草24s,茵陈蒿

248,薏苡仁308,防己2lg,桑枝308,桃仁10e,苍术12R,蚕砂158,木通12eo

方解:

本方以茵陈蒿、黄柏、薏苡仁、山栀子为主药以清热泻火利湿;苍术、防己

芳香化湿止痛;羚羊角有加强清热止痛之效;桑枝、威灵仙、桃仁祛风湿、通经络、活

血化瘀止痛;牛膝引药下行;共奏清热利湿活络止痛之效。

加减:

苔黄腻厚加白蔻仁108(后下)、滑石30e\竹茹20a加强芳香化湿;腿痹痛

甚者加蜈蚣3条、鸟梢蛇20e通络止痛。

4.气滞血瘀

主证:

近期腰部有外伤史,腰腿痛剧烈,痛有定处,刺痛,腰部板硬,俯仰活动艰

难,痛处拒按,舌质暗紫,或有瘀斑,舌苔薄白或薄黄,脉沉涩。

治法:

行气活血,通络止痛。

方药:

复元活血汤加减。

大黄10e(后下),桃仁12s,当归12e,红花6z,穿山甲12s,柴胡15B,天花粉

15e,甘草1080

方解:

主要用于跌打损伤所致腰腿痛。

方中当归、桃仁、红花、穿山甲活血祛瘀、

消肿止痛;大黄荡涤凝瘀败血,引瘀下行;天花粉有消散瘀血之功;柴胡、甘草缓急止

痛之效。

各药合用,使瘀去新生,行气通络,消肿止痛。

加减:

痛甚者加泽兰15z\莪术10e、木香68(后下)加强行气活血止痛;痹痛甚

者加血竭6e\乌蛇208\地龙248加强搜风通络止痛。

5.肾阳虚衰

主证:

腰腿痛缠绵日久,反复发作,腰腿发凉,喜暖怕冷,喜按喜揉,遇劳加重,

少气懒言,面色咣白,自汗,口淡不渴,毛发脱落或早白,齿松或脱落,小便频数,男

子阳痿,女子月经后衍量少,舌质淡胖嫩,苔白滑,脉沉弦无力。

治法:

温补肾阳,温阳通痹。

方药:

温肾壮阳方。

熟附子158,骨碎补15e,巴戟天15e,仙茅188,杜仲248,黄芪308,白术158,

乌梢蛇20e,血竭6s,桂枝9e。

方解:

本方以热附子、骨碎补、仙茅、杜仲、巴戟天愠肾壮阳,用为主药;黄芪、

当归补益气血;白术培中土,助主药温肾壮阳之力;乌梢蛇通络止痛,壮筋骨;桂枝走

四肢温通经络为佐使药。

全方共奏温肾壮阳、通络止痛之效。

加减:

食少便溏者加党参20e、砂仁10g(后下)以补气健脾开胃;痛甚者加当归

122\全蝎9s\蜈蚣3条以活血通络止痛。

6.肝肾阴虚

主证:

腰腿酸痛绵绵,乏力,不耐劳,劳则加重,卧则减轻,形体瘦削,面色潮

红,心烦失眠,口干,手足心热,面色潮红,小便黄赤,舌红少津,脉弦细数。

治法:

滋阴补肾,强筋壮骨。

方药:

养阴通络方。

熟地黄30e,何首乌308,女贞子24e,白芍248,牡丹皮158,知母128t木瓜

188t牛膝15s,蜂房12e,乌梢蛇20e,全蝎9s,五灵脂15s,地骨皮20zo

方解:

本方以熟地黄滋肾养阴;女贞子、何首乌、白芍养肝阴同为主药;地骨皮、

牡丹皮、知母清火养阴,助主药养肝肾之阴;木瓜舒筋活络;蜂房、五灵脂、全蝎、乌

梢蛇通络止痛;牛膝为引经药入腰膝。

全方有养肝阴、通络止痛之功效。

加减:

面色咣白,神疲、纳呆加黄芪308、当归128\党参208以补益气血;口苦

咽干加麦冬15g\玄参18g以养阴清热。

除按上六种分型辨证用药之外,还根据其症状的演变提出腰腿痛疾病的三期论治。

1.急性发作期有明显外伤史,腰腿痛剧烈,活动受限明显,肌肉痉挛,治当活

血祛瘀、通络止痛。

2.症状缓解期腰腿疼痛缓解,活动好转,但仍有痹痛,不耐劳,治当舒筋活络.

强筋壮骨。

3.基本恢复期腰腿痛症状基本消失,但有腰腿乏力,治当补肝肾、强筋骨。

二、手法治疗

(一)推拿手法作用的机制

1.整复筋骨,重建力学平衡外伤、劳损、不良姿势、风寒湿邪侵袭人体,使人

体正常的力学结构失去平衡,包括脊柱、骨盆、髋、膝、踝关节与肌肉、韧带、关节囊

等软组织之间的平衡状态。

用手法治疗可以消除软组织的异常应力,恢复椎间关节、骶

髂关节与髓关节的正常解剖功能位置,重建软组织和脊柱的力学平衡,达到“顺则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小升初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