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练习题 常识及名篇名著含答案解析501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4550329 上传时间:2022-10-23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253.4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练习题 常识及名篇名著含答案解析501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语文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练习题 常识及名篇名著含答案解析501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语文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练习题 常识及名篇名著含答案解析501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语文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练习题 常识及名篇名著含答案解析501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语文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练习题 常识及名篇名著含答案解析501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语文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练习题 常识及名篇名著含答案解析501Word格式.docx

《语文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练习题 常识及名篇名著含答案解析501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练习题 常识及名篇名著含答案解析501Word格式.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语文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练习题 常识及名篇名著含答案解析501Word格式.docx

A.错误。

《故乡》选自小说集《呐喊》;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出自杂文集《且介亭杂文》。

故答案为:

A

【点评】文学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的中外中的作家、作品,文学现象、文学流派,文体知识等。

重点记忆课本涉及到的和经典阅读中列出的作品。

平时注意积累,理出线索,形成体系。

2.下列对有关文化和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在科举考试中,殿试为国家级考试,由皇帝主考,录取分三甲,其中,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第一名叫状元或鼎元,第二名叫榜眼,第三名叫探花。

《诗经》是中国古代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的诗歌,孔子曾评价“《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

‘思无邪’”。

曹操是“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进取者,也是“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八大家”中的好父亲。

“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是鲁迅先生对西汉史学家司马迁纪传体通史《史记》的高度评价。

【答案】C

【解析】【分析】ABD表述正确。

C“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八大家”中的好父亲是苏洵,不是曹操。

故答案为:

C

【点评】这道题考查对文学和文化常识的积累能力。

文学常识包括各种常见文体、作家作品、史书体例等。

文化常识包括传统文化中人物称谓、作品命名、古代官职、文化典籍等相关知识。

这些知识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分类识记,答题时能准确地再现这些知识。

3.品读古典诗词,感受节日文化,将下列诗歌按传统节日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①清明时节时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②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③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④樱桃桑甚与菖蒲,更买雄黄酒一壶。

⑤大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③⑤①②④ 

③⑤①④② 

⑤③①②④ 

⑤③①④②

【答案】B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考生对文学文化常识的掌握能力。

在平时考生要注意对相关的常识进行积累,注意综合性活动的开展,在活动中了解常识,掌握常识。

①句对应的是:

清明节;

②句对应的是:

重阳节;

③对应的是:

春节;

④对应的是端午节⑤对应的是:

元宵节

B

【点评】考生对传统的节日要知晓,对诗句中所涉及的节日要了解,掌握相关的文化文学常识,完成此题不难。

4.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垂髻之年:

三四岁至七岁。

弱冠:

男子二十岁。

襁褓:

未满周岁的婴儿。

束发:

束扎发髻,男子十五岁。

十九世纪法国著名现实主义作家莫泊桑,被誉为“短篇小说之王”,对世界文学影响很大。

其主要作品有《羊脂球》《俊友》等。

在人际交往中,我们要尽量做到用语得体,比如:

初次见面用“久仰”,好久不见用“久违”,中途先走叫“失陪”。

文言文中的称谓语非常丰富,有自称,有他称(除一般他称,又有爱称、敬称等),如“卿今当涂掌事”中的“卿”是古代臣对君的爱称。

【答案】D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考生对文学文化常识的理解和掌握能力。

平时考生在学习过程中要注意文学文化常识的积累。

本题D项中“卿”是古代君主对大臣的爱称,故D的表述不正确。

D

【点评】考生在平时的学习中对文学文化常识只要稍加留心,注意积累,完成此题不是难事。

5.温州钟灵毓秀,有许多优美的风景、物品及富有特色的民俗。

下列诗句与温州“民俗风物”无关的一项是( 

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

(东晋·

谢灵运《登池上楼》)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南宋·

陆游《游山西村》)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赵师秀《约客》)

何用游山双不惜,棕鞋也似笋鞋轻。

(清朝·

方鼎锐《温州竹枝词》)

【解析】【分析】A.池上楼位于温州市鹿城区五马街道中山公园积谷山西麓,为纪念南朝诗人谢灵运所建造,因其有名句“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传世,后人遂称该楼为“池上楼”。

B.本诗句由自然入人事,描摹了南宋初年的农村风俗画卷。

读者不难体味出诗人所要表达的热爱传统文化的深情。

“社”为土地神。

春社,在立春后第五个戊日。

农家祭社祈年,满着丰收的期待。

陆游在这里以“衣冠简朴古风存”,赞美着这个古老的乡土风俗,显示出他对吾土吾民之爱。

C.赵师秀,永嘉(今浙江温州)人,字紫芝,号灵秀,亦称灵芝,又号天乐。

南宋诗人。

赵师秀是“永嘉四灵”中较出色的诗人。

D.温州竹枝词始于宋:

在刘禹锡等人的倡导下,温州历代有不少诗人,纷纷学写竹枝词,也创作了很多作品,其中不乏意韵俱美的佳作。

在清同治年间,温州前后出现了四位诗人,他们是郭钟岳、钱子奇、方鼎锐、戴文俊。

他们互相应和,留下《东瓯百咏》、《温州竹枝词》、《瓯江竹枝词》三部书,共三百多首,这是温州竹枝词创作的高峰。

故选B。

【点评】做本题时注意理解诗句内容,明确是否体现温州优美的风景、物品及富有特色的民俗,选出合适的选项。

6.下面是名著阅读任务单,请你完成相关任务。

名著阅读任务单

名著篇目

《契诃夫短篇小说选》

《艾青诗选》

《呼兰河传》

阅读策略

关注创作风格

关注诗歌意象

关注人物言行

内容呈现

他也真怪,即使在最晴朗的日子,也穿上雨鞋,带上雨伞,而且一定穿着暖和的棉大衣。

他总是把雨伞装在套子里,把表放在一个灰色的鹿皮套子里;

就连削铅笔的小刀也是装在一个小套子里的。

他的脸也好像蒙着套子,因为他老是把它藏在竖起的衣领里。

他戴黑眼镜,穿羊毛衫,用棉花堵住耳朵眼。

他一坐上马车,总要叫马车夫支起车篷。

总之,这人总想把自己包在壳子里,仿佛要为自己制造一个套子,好隔绝人世,不受

外界影响。

从远古的墓茔从黑暗的年代从人类死亡之流的那边震惊沉睡的山脉

若火轮飞旋于沙丘之上太阳向我滚来……

它以难掩的光芒使生命呼吸

使高树繁枝向它舞蹈

使河流带着狂歌奔向它去

当它来时,我听见

冬蛰的虫蛹转动于地下

……

——《太阳》(节选)

他(祖父)遇到了小孩子,每每喜欢开个玩笑,说:

“你看天空飞个家雀。

”趁那孩子往天空一看,就伸出手去把那孩子的帽取下来了,有的时候放在长衫的下边,有的时候放在袖口里头。

他说:

“家雀叼走了你的帽啦。

”孩子们都知道了他的这一手了,并不以为奇,就抱住他的大腿,向他要帽子,摸着他的袖管,撕着他的衣襟,一直到找出帽子来为止。

阅读任务

①本段文字所用的艺术手法,在契诃夫小说中大量运用,这种艺术手法是:

________

②诗人在这首诗中借太阳这一意象表达了对光明的向往,《艾青诗选》中还借助

________等意象表达这种情感。

③结合整部作品,可以知道“他”的主要性格特征是:

【答案】漫画式的夸张(或:

夸张变形;

或:

讽刺);

黎明、曙光、火把、火焰;

慈爱

【解析】【分析】①契诃夫的短篇小说《装在套子里的人》中的主人公别里科夫的外貌描写,作者通过夸张又不失典型的细节描写把一个因循守旧、畏首畏尾、害怕变革者的“套中人”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

②艾青的作品一般是描写太阳、火把、黎明等有象征性的事物,表现出艾青对旧社会的黑暗和恐怖的痛恨以及对黎明、光明、希望的向往与追求。

③从文段可以看出写的是“祖父”,从他与孩子们开玩笑的动作、神态中看出祖父是一位童心未泯,慈祥、和善、热爱生活的人。

漫画式的夸张(或:

慈爱。

【点评】本题考查了考生对名著内容积累和文学常识积累。

考生一方面需熟悉文学名著的主要内容,另一方面需要对人物心理和性格有充分的了解,要了解常见的文学常识。

7.观察《西游记》连环面,完成下列题目。

(1)图A选自《西游记》第二十四回《万寿山大仙留故友,________》。

请从以下提示语中选择合适的词语。

将上述回目补充完整。

行者 

大圣 

窃人参果 

五庄观 

天竺国 

闹天宫

(2)李卓吾评点八戒的“吃”:

“凡形容八戒饮食处,都俗,且重复,可厌!

”你赞同这种看法吗?

结合上述图文及《西游记》相关内容,简要分析。

【答案】

(1)五庄观行者窃人参果

(2)示例一:

我不赞同这种看法。

《西游记》里说他是“睡梦里听见说吃好东西,就醒了”的角儿。

猪八戒在取经路上的吃相:

吃人参果,猪八戒“囫囵吞”,不知其味;

通天河、陈家庄、女儿国等地,通过与唐僧等人的“吃相”、“吃法”的比较——唐僧先念斋经再吃,猪八戒放开喉咙,大吃特吃,还连呼“添饭,添饭”。

情节上虽同为写吃,看似重复,实则是以夸张的手法写猪八戒在“吃”上大显神威,把一个害了馋痨的猪八戒描写得可谓有声有色,让我们看到一个率真可爱、不掩饰真性情的“吃货”形象,造成了一种幽默风趣的效果。

同时,作者极尽夸张地刻画取经路上好吃、贪嘴的猪八戒,为与取经后胃口变小的净坛使者形成对比反差,象征着八戒身上的世俗欲望被摒除的过程,隐含着《西游记》的主题,所以本书写到八戒饮食处,并不“都俗,且重复,可厌”。

示例二:

我赞同这种看法。

吃人参果,猪八戒“囫囵吞”,“却白着眼胡赖”问悟空和沙僧吃的是什么,什么味儿;

三清观里八戒“不论生熟,拿过烧果来,张口就啃”;

通天河、陈家庄、女儿国等地,通过与唐僧等人的“吃相”、“吃法”的比较——唐僧先念斋经再吃,猪八戒却放开喉咙,大吃特吃,还连呼“添饭,添饭”。

在重复的情节中,让我们看到一个粗鄙、嘴馋、贪婪的形象,实在让人喜欢不起来。

八戒饮食处,确实“都俗,且重复,可厌”。

【解析】【分析】

(1)由题干中的“万寿山”可知此山中有个道观—五庄观,由此可以知道孙悟空曾在里面偷吃人参果的事件。

(2)解答此类题目时,首先要发表自己的观点,然后根据人物在作品中的主要特点,结合题干和具体内容进行分析。

本题中不赞同,可以从八戒这个人物形象跟主题表达的关系上分析;

赞同就单纯从他的吃相难看上分析即可。

⑴五庄观行者窃人参果

⑵示例一:

同时,作者极尽夸张地刻画取经路上好吃、贪嘴的猪八戒,为与取经后胃口变小的净坛使者形成对比反差,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