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一书本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4548511 上传时间:2022-10-23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49.6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一书本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一书本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一书本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一书本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一书本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一书本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一书本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一书本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2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一书本答案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在自然环境优越的地方发生部族间争夺生存资源的战争,也使得权力者受到拥戴。

早期国家在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下产生。

夏的历史尚待探索,殷商时代的政治形式已经逐渐完备。

西周政权的统治地域空前广阔,以“礼乐”为标志的秩序,反映当时政治建设也取得了非凡的成功。

【材料阅读与思考】《论语•八佾》记录了孔子的话:

“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

吾从周。

”怎样理解孔子这句话?

有人根据这句话就判定孔子是一个主张历史倒退的人,你同意这种看法吗?

孔子这句话的意思是:

周朝的礼仪制度借鉴于夏商二代,是多么丰富多彩呀!

我遵从周朝的制度。

孔子所欣赏的是西周的礼乐制度,并非要全面退回西周。

不过,孔子思想的怀旧色彩,也使得当时许多儒学人士对新的社会现象和新的文化因素本能地表现出抵触的态度。

■二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

【自我测评】秦王朝的郡级行政机构有哪些特征?

(1)郡是直属于中央的地方行政设置。

(2)郡县长官,一概由天子任免调动,不得世袭。

【材料阅读与思考】为什么汉代学者屡屡把“挟书律”与秦朝的短命相联系?

秦自商鞅以后,一直奉行以法治国的政治策略。

法治使秦国走向强盛,并最终统一中国。

但秦法的极端残酷和酷烈,“焚书”“坑儒”“挟书律”等残酷的思想专制手段也无济于事,反而出现“奸邪并生,赭衣塞路,囹圄成市,天下愁怨,溃而叛之”的局面,使秦王朝迅速走向了崩溃,最终以“暴秦”的形象载入史册。

为了避免重蹈秦之覆辙,汉代士人不断反思秦亡的原因。

他们认为秦朝灭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就在于完全抛弃了古代圣王重视礼乐教化的传统而专任刑罚。

董仲舒认为古代圣王治理天下“莫不以教化为大务”“立太学以教于国,设庠序以化于邑,渐民以仁,摩民以谊,节民以礼,故其刑罚甚轻而禁不犯者,教化行而习俗美也”。

秦朝却一反先王的做法,采用申商韩非之说,严法治国,禁止私学和民间藏书,使人们逐渐抛弃礼谊传统而轻于犯法,最终导致了秦朝的灭亡。

王充的看法与此相似,他认为秦朝焚烧五经典籍,禁止民间藏书,极大地破坏了圣贤所确立的优良传统,使秦朝的统治无法长久持续下去。

实际上,汉代士人并不反对统一思想,比如董仲舒就提出了“罢黜百家,表章六经”的著名建议。

不过他们主张采取温和、诱导的方式来教化百姓,对秦王朝粗暴的行政强制手段非常反感,因而往往将秦朝的短命与它推行的诸如“挟书律”等暴政行为联系起来。

■三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

【自我测评】中国古代专制制度就帝王权力而言有怎样的演进历程?

从总体趋势来看,帝王的权力有逐渐扩张的现象,对相权的抑制和分解,就体现了这样的趋势。

【材料阅读与思考】《旧唐书•文苑传中•元万顷传》:

“朝廷疑议及百司表疏,皆密令万顷等参决,以分宰相之权。

时人谓之‘北门学士’。

怎样理解这里说到的“分宰相之权”?

这里所谓“分宰相之权”,实际上是专制朝代帝王通常的政治行为。

皇帝一旦掌握最高权力,就往往牢牢地把握住最高决策权,即使对于总理国家政务的高级助手,也不愿意分权。

这就是《太平御览》卷九一引华峤《后汉书》中所说的“总揽威权,柄不借下”。

这也是符合法家“权势不可以借人”(《韩非子•内储说下》)“能独断者故可以为天下王”(《韩非子•外储说上》)的政治理论原则的。

■四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

【自我测评】哪些迹象可以反映明清时期君主专制制度得到了加强?

明太祖废除丞相,权分六部;

明成祖设内阁;

清初雍正设立军机处。

这些史实都表明了君主专制制度的空前加强。

【材料阅读与思考】军机处名不师古,而丝纶出纳,职居密勿。

初只秉庙谟商戎略而已,厥后军国大计,罔不总揽。

自雍、乾后百八十年,威命所寄,不于内阁而于军机处,盖隐然执政之府矣。

——《清史稿》卷一七六《军机大臣年表一》

应当怎样理解这段话中“隐然执政之府”的说法?

皇帝通过军机处把原属内阁的那点有限的参与机密之权也给收回了,导致“军国大计,罔不总揽”“威命所寄,不于内阁而于军机处”,所以有“隐然执政之府”的说法。

但我们也应看到,军机处仅是辅助皇帝处理政务的中枢机构,军机大臣均由钦定,只能秉承皇帝旨意办事,所以说其“隐然执政之府”,看到的只是表面现象。

军机处的设置,进一步加强了君主专制制度。

专题学习小结与测评:

【问题研讨】

1.为什么说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构成了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要特点?

谭嗣同曾说道:

中国“两千年来之政,秦政也”。

何谓秦政?

就是秦朝所开创的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

此后,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与发展,国体与政体,官僚政治与行政管理,以至文化教育,无不与此制度有着密切关系。

中央集权与君主专制相辅相成,中央集权是君主专制的前提和基础,君主专制是中央集权的必然产物,其目的都是要从政治制度上保证中央政府的权力和君主个人的权威。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建立、完善、改革与发展均围绕君主专制和中央集权这两大主题来展开。

2.简要说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变化的大致轨迹。

在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建立和发展的过程中,始终存在着两大基本矛盾:

(1)中央与地方割据势力的矛盾:

如西汉的七国之乱,东汉末年的军阀混战,西晋的八王之乱,唐朝的安史之乱和五代十国的割据混战等。

(2)中央内部皇权与相权的矛盾:

在君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条件下,权力高度集中,位于权力顶峰的皇权自然成为各方力量争夺的焦点。

宗室贵戚、宦官朝臣这些处于权力中心的人,在正常情况下是维护皇权的力量,特定条件下容易转化成威胁皇权的力量,历史上多次出现的宦官专权、外戚干政、宗室内乱、宫廷政变和宰相弄权就是证明。

在这些斗争中,皇权与相权的矛盾是最为突出的。

故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变化的大致轨迹是:

中央权力加强,地方权力缩小,皇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

专题二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

■一列强入侵与民族危机■

【自我测评】

1.列强是如何侵略中国领土的?

中国是如何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国家的?

列强通过发动一系列侵略战争,强迫清政府签订了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完成对中国领土的侵略。

具体表现:

开放中国的通商口岸(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

杭州、苏州、沙市、重庆)、割占中国的领土及强占租借地、瓜分势力范围。

列强分两路对中国进行侵略:

一路从海上,从南到北、从沿海到内陆向中国领土渗透;

一路从陆路,从东到西、从北向南包围,再经过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完成了以各种方式对中国领土的侵占,又通过辛丑条约,确定了它们统治中国的代理人——清政府,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社会。

2.形成中国近代民族危机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为什么?

列强的入侵是形成中国近代民族危机的根本原因。

因为列强侵略前,中国正值封建社会末期,虽国力渐衰,内部危机严重,但已处在发生巨大震动的前夜。

然而列强的入侵,改变了中国原有的历史发展进程。

从1840年开始,列强为了开辟中国这个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凭借强大的经济实力和船坚炮利的优势,对中国发动了一次又一次侵略战争,逼迫清政府签订了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中国的国家主权遭受严重践踏,中华民族陷于灭亡的危机之中。

【材料阅读与思考】

阅读《胶澳租界条约》片断,你认为它给中国社会造成了什么影响?

从《胶澳租界条约》片断中,完全可以说明它侵害了中国主权。

德国在胶澳租界享有如下权益:

在租期99年的时间里,中国虽对方圆百里的胶澳之口拥有自主权,但治理权归德国。

德国可以在租界内自由调配军队,整顿水道等;

德国可以在山东界内修建两条铁路,允许德商承办并开凿铁路沿线30里内的矿产;

德国商人享有外国承办山东境内一切事务的优先权。

■二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

1.为什么说中国军民抗御外敌,坚决维护国家主权,捍卫民族尊严,是列强未能把中国变为其殖民地的主要原因?

面对列强侵略,政府官兵和人民大众与列强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前者如左宗棠收复新疆、黄海海战,后者如三元里抗英、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和义和团运动。

列强侵略中国的目的,是为了把中国变为其殖民地。

结果中国沦为了半殖民地国家,列强通过清政府对中国进行间接统治。

究其原因,有列强争夺中国产生不可调和的矛盾的因素,使它们不能完全瓜分中国;

最主要的是由于中国人民的英勇反抗,使帝国主义无法征服中国。

【材料阅读与思考】结合“门户开放”政策提出的背景,思考列强未能把中国变为其殖民地的原因。

从侵略者的角度揭示:

中国人民在义和团运动中表现出的反抗外来侵略的强大民族凝聚力,是粉碎列强瓜分中国美梦的杀手锏,是列强未能把中国变为其殖民地的根本原因。

■三伟大的抗日战争■

1.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是什么?

中国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最伟大的全民族反侵略战争。

因为:

①它在地域上是真正的全国战争。

在前线,军民坚决抵抗日军进攻;

在后方,掀起了全国性的救亡运动。

②全国各个阶级、阶层都参加了战斗。

不仅工人、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还有部分地主买办、海外华侨和宗教界人士,都参加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共同反对日本侵略者。

③全国各党派,都以民族存亡为重,结束了分裂对抗的局面,求同存异,在抗日的基础上团结一致,集中力量争取民族解放战争的胜利。

④全国军队,包括国民党军队和共产党军队,主力军和游击队,都一致抗日,形成了既统一又独立的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两者互相配合,共同抗日。

⑤共产党努力发动和组织了广大群众,使抗日战争有了极大的群众基础和力量源泉。

⑥世界反法西斯力量的支持,也是抗日战争取胜的重要原因。

2.为什么说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最伟大的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

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最伟大的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

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唯一一次全民族反对外敌入侵又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

抗日战争使中国的国际地位空前提高,成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四大国之一和联合国五个常任理事国之一。

抗日战争的胜利,彻底改变了中国近代因战争失败而割地、赔款、出让国家主权的屈辱历史;

光复了自甲午战争以来的失地;

废弃了帝国主义强加在中国人民头上长达百年之久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

中华民族空前觉醒、团结、统一,显示出无限的生命力。

【材料阅读与思考】阅读材料,思考:

为什么说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东方主战场?

日本法西斯是世界人民第二号敌人。

1931年9月即开始向中国武装侵略,形成东方的战争策源地;

1937年7月,全面侵华。

中国人民举国奋战,开辟了世界反法西斯第二战场,单独承担着日本侵略战争的全部压力,直到太平洋战争爆发。

中华民族虽然做出了巨大牺牲,但牢牢阻挡了日本军国主义北上南进的步伐,破坏了德意日法西斯结盟的计划,使日本陆军的近一半(1942—1945年平均数)身陷在中国战场不能自拔。

中国的抗日战争不仅支持了美英继续贯彻其“先欧后亚”的军事战略,而且也是东亚和太平洋战场能够从战略相持转入战略反攻的重要因素。

至1945年,57个师团的日军主力既不能回援太平洋和日本本土,又无力进行大陆决战,只能在中国放下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