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文试题 含答案VI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4547799 上传时间:2022-10-23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9.7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文试题 含答案VI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文试题 含答案VI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文试题 含答案VI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文试题 含答案VI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文试题 含答案VI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文试题 含答案VIWord格式.docx

《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文试题 含答案VI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文试题 含答案VIWord格式.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文试题 含答案VIWord格式.docx

3.春秋战国时期一思想家认为:

“今夫天下之人牧,未有不嗜杀人者也。

如有不嗜杀人者,则天下之民皆引领而望之矣!

诚如是也,民归之,由水之就下,沛然谁能御之?

”该思想家的核心观点应是

A.清净无为B.兼爱非攻C.仁政治国D.以德治民

4.先秦诸子中有人认为:

“伏羲神农教而不诛,黄帝尧舜诛而不怒(过分),及至文武,各当时而立法,因事而制礼。

”为此,他得出的结论是

A.“天行有常”,“制天命而用之”B.“弱者,道之用”

C.“法古无过,循礼无邪”D.“治世不一道,便国不必法古”

5.“国家将有失道之败,而天乃先出灾害以谴告之,不知自省,又出怪异以警惧之,尚不知变,而伤败乃至”。

这一学说

A.反映了国家衰败在所难免B.成为皇权神化的理论依据

C.对君权有一定的限制作用D.有利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6.秦朝灭亡后“法家学说信誉扫地,而儒家学说被长期推崇为官方教义。

不过,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也是法家的一个胜利。

”“这也是法家的一个胜利”指的是

A.“独尊儒术”也体现出法家的思想专制原则

B.法家思想是董仲舒新儒学的核心

C.法家学说被董仲舒全面吸收

D.儒家思想已失去了先秦的“民本”特色

7.所谓“朱陆同异”是我国学术史上的一个老问题。

解放后的一些哲学史著作一般把陆学看做主观唯心主义,把朱学看做客观唯心主义。

但学者华山认为朱陆两家对哲学的看法基本站在同一立场,都属客观唯心主义。

以下陆九渊的言论中能为学者华山的观点提供佐证的是

A.“人皆有是心,心皆具是理,心即理也。

B.“中庸言博学、审问、慎思、明辨,是格物之方。

C.“此理在宇宙间固不以人之明不明,行不行而加损。

D.“万物森然于方寸之间,满心而发,充塞宇宙,无非此理。

8.宋以后的儒学已具有哲学思辨的意味,其中包含深刻的认识论思想。

北宋文学家苏轼在论画时说:

“至于山石竹木,水波烟云,虽无常形,而有常理。

”这体现了中国儒学发展史上的何种认识论

A.理是宇宙万物本原B.格物致知C.致良知D.知行合一

9.中国妇女史研究的奠基人陈东原指出:

“宋代实在是妇女生活的转变时代”,“宋代尤其是(妇女社会地位)急转直下的时代”。

影响女性地位的关键原因是

A.频繁的民族战争提高了男子的地位B.商品经济的发展转变了人们的观念

C.主流思想发展演变影响了社会生活D.租佃关系的发展扩大了劳动力需求

10.乾隆、嘉庆时期的学者奉顾炎武为考据学的开山大师,道光、咸丰时期的学者则推崇他的经世致用之学。

这一学风的变化折射出

A.儒家思想正统地位削弱B.政府文化专制政策松动

C.科举考试内容发生巨变D.清朝后期社会危机加剧

11.明朝有学者言:

“惟夫国之有是,出于群心之自然……匹夫匹妇之所是,主与臣不得矫之以为非;

匹夫匹妇之所非,主与臣不得矫之以为是。

”以上言论

A.受西方启蒙思想影响B.否定了君主制度

C.主张建立法治社会D.强调对民意的尊重

12.“(爆炸)声如雷霆,震城土皆崩,烟气涨天”是人们对某次战争场面的描写。

这种场面最早可能出现于

A.商周 

 

B.春秋战国 

C.唐末宋初 

D.元末明初

13.某古代科技书籍记载:

“别有一种玉米,或称玉麦,或称玉蜀秫,盖亦从他方得种。

”这本书是

A.《齐民要术》B.《授时历》C.《农书》D.《农政全书》

14.有学者认为:

中国古代科技固然成绩突出,但“这些成果技术方面停滞于农业和手工业的经验工艺的水平上,在理论上始终贯穿着天人合一的思想,以变幻莫测的道、气等概念来建构学术体系,……混有大量的荒诞不经的反科学的成份。

”这主要表明中国古代科技

A.缺乏理性精神B.求善而不存真

C.具有很强的封闭性D.落后于西方国家

15.我国古典文学名著《水浒传》中共有二十余处描写“杀牛宰马”的场面。

与其时代相近的其他作品相比,《水浒传》中屠牛、吃牛肉的描写特点是很突出的。

这种描写特点反映的是

A.北宋的畜牧业落后B.重农抑商政策的影响

C.人民反封建的精神D.宋元时期政治的黑暗

16.“尽管流于诡辩,但重要的是,……拓展了哲学的领域,使其不仅包括物理学和形而上学,还包括伦理学和政治学。

正如罗马时代的西塞罗所言,……‘把哲学从天国带到人间’。

”文中省略处应为

A.智者学派B.苏格拉底C.康德D.伏尔泰

17.黑格尔指出:

“智者们说,人是万物的尺度,但这还是不能确定的,其中还包含着人的特殊规定……在苏格拉底那里,我们也发现人是尺度,不过是作为有思维的人”。

在此,黑格尔强调了

A.人是万物的尺度B.人要有高尚的道德

C.要肯定人的价值D.人要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18.一些历史学家认为文艺复兴是一个在艺术、文学还有哲学等方面的“类革命”。

这些变化仅仅影响了为数很小的富有的少数人,而欧洲人口的大部分的生活相对于中世纪基本没有改变。

因此他们不承认文艺复兴是一个重要的事件。

据此可知

A.精英阶层是文艺复兴的主要参与者B.广大民众完全没有受到文艺复兴的影响

C.文艺复兴并没有推动社会发展进步D.文艺复兴只涉及到社会科学领域

19.阿伦·

布洛克在《西方人文主义传统》一书中说:

“北欧人文主义传统是宗教改革运动最重要的源泉之一……路德反对牧师的中间角色以及他坚持个人与上帝的直接沟通,很可以被看作是人文主义的自然发展”。

对此理解最准确的是

A.宗教改革的核心思想是“因信称义”B.宗教改革首先在北欧地区发生

C.宗教改革与人文主义在思想上完全一致D.宗教改革吸收人文主义大量的精神要旨

20.英国学者韦尔斯认为:

“他们反对教皇不是因为他是世界的宗教领袖,而他却是一个富有的世俗君主。

”由此可见宗教改革的本质是

A.反教皇的宗教斗争B.反世俗君主的民主革命

C.反宗教的民族革命D.反封建的政治斗争

21.法国无神论者让·

梅叶认为:

“为了建立良好的信条,人们必须仅只遵循人类的理智和智慧的法则,即正直、诚实和自然地正义的法则,而不要空谈骗子的神话,不要空谈信徒的偶像崇拜经验。

”下列对此观点的解释最为恰当的是

A.倡导“人是万物的尺度”B.要求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

C.反对封建专制统治和教会思想束缚D.强调“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22.德国哲学家康德坚持人要自律,不能为了个人的自由而妨碍他人的自由,不赞同公民用革命手段推翻现存的统治者,认为可以对统治者的错误提出申诉,但必须等待统治者对申诉的回应;

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则主张当人民的权利被政府篡夺,并被用于压迫和奴役人民时,人民就有权通过暴力手段推翻它。

对此分析正确的是

A.这是由两人的阶级属性对立造成的B.两人对如何获得自由平等的主张不同

C.两人对待专制和自由问题的观点完全相反D.前者蔑视公民权利,后者主张“主权在民”

23.1859年,《物种起源》一出版,立即在英国掀起轩然大波:

有些人兴高采烈,拍手称赞;

有些人恼羞成怒,暴跳如雷;

更多的人则把它当成奇闻传说,到处宣扬。

这是因为

A.该书观点自身的局限性B.该书观点有悖于人的传统认识

C.该书观点宣扬人文主义D.该书观点不利于封建专制统治

24.英国文学史上有三位诗人:

威廉•华兹华斯、萨繆尔•柯勒律治和罗伯特•骚塞。

他们曾在英国西北部的昆布兰湖区居住,称为“湖畔派”。

他们缅怀中世纪和宗法式的乡村生活,对法国大革命抱着矛盾的态度,竭力讴歌的是宗法制的农村生活和大自然,喜欢描写神秘离奇的情景与异国风光。

他们的创作风格与以下哪个作品类似

A.《战争与和平》B.《巴黎圣母院》C.《人间喜剧》D.《日出•印象》

25.“艺术家、画家、雕塑家以及诗人、音乐家、剧作家、小说家,他们都在拒绝旧习惯,传达他们对世界的想象,而非容易被理解的客观真实。

”这种强调主观感受的潮流被称为

A.新古典主义B.浪漫主义C.印象主义D.现代主义

第Ⅱ卷主观题(50分)

26.(2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礼崩乐坏的社会大裂变,将原本属于贵族最底层的士阶层从沉重的宗法制羁绊中解放出来,在社会身份上取得了独立的地位,而汲汲于争霸事业的诸侯对人才的渴求,更大地助长了士阶层的声势。

士的崛起,意味着一个以“劳心”为务、从事精神性创造的专业文化阶层形成,中华民族的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注定要受到他们的深刻影响。

一一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

材料二:

案例一:

汉文帝的车驾至中渭桥时,突然从桥下窜出一人,把皇帝的御马吓得又叫又跳,文帝大怒,把这人交给廷尉张释之治罪。

经审讯查明,此人在桥下躲避皇上车驾,误以为车驾已过,急着回家,没想到惊吓了御马。

张释之认为此人是偶然过失,只是违反了“清道令”,判以罚金后释放。

案例二:

汉武帝推行币制,主管财政的官员颜异表示反对,武帝不悦。

后来,有人在颜异面前批评朝政,颜异未加反驳,只是冷笑一声。

廷尉张汤弹劾道:

身为九卿重臣,不公开表示意见,而是在肚子里诽谤皇帝,这叫“腹诽”,属“大不敬”!

颜异因此下狱,死在监狱里。

材料三:

仲舒复对曰:

“……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

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

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

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邪避之说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对既毕,天子以仲舒为江都相。

——《汉书·

董仲舒传》

材料四:

至论天下之理,则要妙精微,各有攸当;

亘古亘今,不可移易,唯古之圣人为能尽之;

而其所行所言,无不可为天下后世不易之大法。

——朱熹《行官便殿奏礼》

材料五:

前三代,吾无论矣;

后三代,汉、唐、宋是也。

中间千余年而独无是非者,岂其人无是非哉?

咸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固未尝有是非耳。

——李贽《藏书》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春秋战国时期士阶层兴起的历史条件。

(4分)

(2)张释之和张汤对冒犯皇帝的行为判决轻重悬殊,排除其他因素,在立法指导思想上有什么不同?

(3)概括材料三的观点并分析董仲舒提出这些观点的主要原因。

(4)根据材料四、五,指出朱熹和李贽对孔子思想的态度有何不同?

(4分)并分析二人态度不同的原因。

27.(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启蒙运动一般被公认为纯粹的基督教文明的产物,没有利用过也无须利用任何来自其他文明的精神资源。

按此逻辑,启蒙运动所构想出的包括现代民主政治在内的全部现代性,乃至建筑在启蒙原则基础之上的整个现代文明,也都被看成了纯粹的西方性和西方文明。

可是,西方文明在锻造现代性的时候远不是这样“自足”的。

启蒙思想家们看到了孔子和西方古代贤哲一样有“已处不欲,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数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