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科技生态发展专题报告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4543777 上传时间:2022-10-23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1.65MB
下载 相关 举报
金融科技生态发展专题报告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金融科技生态发展专题报告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金融科技生态发展专题报告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金融科技生态发展专题报告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金融科技生态发展专题报告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金融科技生态发展专题报告Word下载.docx

《金融科技生态发展专题报告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金融科技生态发展专题报告Word下载.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金融科技生态发展专题报告Word下载.docx

从不同头部机构的系统建设情况来看,高盛、贝莱德基本完全自建IT系统,摩根大通、摩根斯坦利、TwoSigma、StateStreet均自建了核心IT系统。

生态:

基于风控与IT构建生态形成三层壁垒。

第一层,风控能力自身具备网络效应,头部机构搭建大规模的风控平台,获取规模经济效应,实现相对于其他机构的壁垒。

第二层,开放风控与IT能力,形成开发者生态,头部金融机构通过开放风控与IT能力,与第三方开发者对接,形成开发者生态。

第三层,免费对外开放能力,依托自身牌照优势,为业务引流,形成金融生态。

变现:

“醉翁之意不在酒”。

传统金融机构可以通过对外输出自身IT实现变现,目前贝莱德的Aladdin销售收入已经占其收入比例近7%。

更重要的是,结合科技生态,传统金融机构可以实现业务层面的变现,包括提升传统业务的效率(如Aladdin助力贝莱德投资业务)、助力新业务快速拓展(如高盛拓展零售银行)、或者是直接实现业务收入(通过生态内科技企业投资,高盛直投以及财富管理业务实现直接收益)等。

投资建议

全球领先投行以及资管机构能够自建科技,并形成生态,其基础是远超平均水平的投入。

以高盛为例,2017年有1/4左右的雇员(9000人左右)具备STEM学位,招聘岗位中有近一半是科技类岗位。

目前国内资本市场尚没有具备相应体量投入的金融机构,因此我们预计距离全面自建IT仍有较长的周期。

在这一背景下,第三方IT公司仍有充分的发展空间。

核心逻辑:

风控为核,生态为先,变现角度多样,顶级投行与资管自建IT是确定性趋势

1、监管加强、传统业务承压、IT能力不足以支撑业务拓展,成为困扰头部金融机构的主要问题

商业模式承压,传统业务收入下滑。

金融机构传统业务主要基于交易额收取一定佣金、管理、手续费用。

由于竞争加剧、服务同质化、政策变化等因素,传统业务的交易额、费率逐步下降,导致金融机构的收入受到挤压。

以高盛为例,全球市场业务条线(Globalmarket,固收+权益)收入在2007-2019年间,由312亿美元跌至148亿美元。

金融危机背景下,监管不断加强,金融机构降低合规成本成为最大诉求。

监管环境日益复杂,美国与欧洲的多项监管法案在金融机构报送、税务、双边风险管理等方面都做出了更为严苛的要求。

金融机构面临的合规性成本也相应上升,根据估计自2008年以来银行在罚款、和解上支付了超过3,210亿美金,每年合规成本2,700亿美金,且至2022年可能翻倍。

IT能力不足以支撑业务,带来较大损失。

在金融业务复杂度不断提升的背景下,传统IT系统对于创新业务的支持力度不足,导致业务无法正常开展,或者无法规避创新业务开展中的风险。

如2012年摩根大通的“伦敦鲸”事件,在一次交易中产生了65亿美元的巨额亏损。

其主要原因是公司内部缺乏自动化建模工具,业务人员基于excel手工建模,且模型中存在的错误未按模型检查小组(ModelReviewGroup)意见修正。

2、风控:

算力与数据是核心竞争力

资本市场业务围绕风险展开。

金融机构从事的主要业务均围绕挖掘风险、回避风险、通过承担风险获取对应收益等展开。

例如,财富管理业务为高净值客户挖掘特定风险,资产管理、投资银行业务通过承担对应风险(如IPO余额包销等)获取报酬,衍生品业务可以帮助客户获取或规避特定风险等。

因此,头部投行与资管均在风控领域投入远超平均水平。

资本市场拥有数以亿计的高频价格数据、庞大头寸、情景假设等,一个完善的风控系统需处理大量复杂数据。

例如,高盛自建SecDB数据库,做出证券定价、分析潜在交易并监控风险,贝莱德打造Aladdin风控平台,管理投资组合的绩效、风险与敞口。

二者均以庞大的算力投入作为支撑,SecDB由1500-4000万行代码组成,每日需计算2300万个价格、管理280万个头寸,Aladdin有11个数据中心进行支持,运行着数十亿个金融场景预测。

3、生态:

基于风控与IT构建生态形成三层壁垒

第一层壁垒:

风控能力自身具备网络效应。

风控能力取决于对于不同风险因素、不同场景的模拟测算,用户数越多、使用频率越高,其测算越全面准确。

因此贝莱德提出“CollectiveIntelligence”(集体智慧)理念,通过超过两万个用户的个性化使用,提升自身的风控效果。

第二层壁垒:

开放风控与IT能力,形成开发者生态。

头部金融机构通过开放风控与IT能力,与第三方开发者对接,形成开发者生态。

自身IT能力也可以与投资能力结合,将IT输出赋能到被投金融科技企业,有助于被投企业快速成长。

例如高盛推出Marquee讲自身SecDB的能力对外开放,贝莱德也推出AladdinStudio与Aladdindeveloper,开放其平台能力。

第三层壁垒:

免费对外开放能力,为业务引流,形成金融生态。

金融机构具备牌照优势,免费对外开放风控与IT能力的最终目的是为业务引流,最终实现变现。

如高盛尝试提高结构化票据在经纪商渠道中的渗透率,因此开放SIMON应用为客户免费提供结构化票据产品学习、风险评估等功能,为业务引流效果显著,运营第一年则吸引近2万亿美元资产。

4、变现:

“醉翁之意不在酒”

直接销售是最直接的变现方式。

与第三方厂商类似,头部金融机构也可通过直接销售将自身IT能力变现。

贝莱德通过BRS销售贡献的收入从2010年的4.6%提高的2019年的6.7%,公司计划在2022年达到30%。

交易额分成等类似于研究佣金的收费方式也可以实现。

得益于牌照优势,金融机构相对于第三方机构的变现方式更加多样。

类似于传统股票交易中通过佣金等方式为研究付费,客户也可以通过佣金方式为IT服务如资讯、风控数据等付费。

贝莱德通过Aladdin创造投资中的Alpha收益、进行产品创新,从而实现间接的科技变现。

5、趋势:

头部投行与资管自建IT是确定性趋势

全球范围内看,头部金融机构自建IT是常态。

根据TABB统计,在10家欧美第一梯队的投行和资管机构中,2010-2014年自建与第三方IT(包括硬件、软件、数据等服务)的平均比例为3.14:

从卖方看,高盛基本以自建IT为主,其他投行的核心系统也通过自建实现。

高盛在卖方机构中自建程度最高,不使用完全独立的第三方IT系统。

高盛使用的外部产品多来自于收购或投资公司,如Cadre、Kensho等。

摩根大通的RiskMetrics数据库也是自建成果,与Cazenove的合资子公司在2005年采用GBST的Synsettlements作为Cashmarkets系统,但在Cazenove成为摩根大通合资子公司后,该系统亦转为自建。

头部资管机构也通过自建或收购形成自有IT,并对外输出。

贝莱德自建并输出IT起步较早,其自建Aladdin系统在市场中拥有绝对竞争优势,我们将在后文详细分析。

2019年道富集团也通过收购原第三方OEMS供应商CharlesRiver,推动自建IT对外输出进程。

此外规模相对较小的资管机构也是市场内玩家:

量化投资机构TwoSigma自建数据和风险管理工具Venn;

AllianceBernstein持股Algomi,对外提供ALFA、PIMCO等工具。

1、高盛:

打造华尔街的谷歌

高盛将自身比作“华尔街的谷歌”,打造科技生态。

投行业务围绕着风险展开,高盛将风控作为最重要的能力,并打造SecDB数据库作为立身之本。

通过开源其能力,高盛逐步打造围绕着自身业务、被投企业、第三方机构而形成的科技生态。

这一生态在不同业务部门通过不同方式实现了直接或者间接的变现。

1.1风控为核,历时30年打造核心风控平台

卖方业务围绕风险展开。

根据高盛前CIO及前CFOMartinChavez,卖方业务从事的是承担风险(如IPO)、匹配风险(根据客户意愿在两个客户之间转移风险)以及挖掘风险(如帮助客户寻找投资机会)等。

业务性质可类比于搜索引擎,帮助客户找到对应的风险,因此高盛努力将自身打造成“华尔街的谷歌”。

作为支持所有业务的核心,高盛自研SecDB(SecuritiesDatabase)支持风控。

20世纪90年代高盛开始使用自创的Slang语言构建SecDB数据库,整个数据库包括1500-4000万行Slang代码,实现跟踪和管理全公司的风险。

从技术架构来看,SecDB本质是一个分析数据库,具有高性能的并发读写特征。

同时支持分布式结构部署,具有面向对象的可扩展性。

因此SecDB类似于一张电子表格,单线程、计算快,可以令伦敦、东京和纽约的用户同时看到实时的数据变化。

从业务功能来看,SecDB帮助高盛实现跟踪和管理全公司的风险。

在导入头寸、客户成本/佣金等业务数据后,SecDB功能包括为证券定价、分析潜在交易并监控风险。

SecDB目前已成为高盛内部最核心的系统之一。

SecDB是高盛主要的自研成果,是公司核心竞争优势之一。

市场普遍认为,在2008年金融危机时,SecDB强大的风控能力令高盛避免了多个市场极端情况下的重大损失。

因此在2019年战略转变前,高盛始终拒绝对外售卖SecDB使用权。

1.2生态为先,Marquee将自身能力无差别对外开放

打造生态,高盛通过Marquee开放自身能力。

一方面,金融危机后监管对自营交易下达禁令,SecDB对高盛的收入贡献减弱,另一方面高盛自身积极寻求转型,希望通过平台方式开放自身风控能力,形成生态。

因此,高盛基于SecDB打造Marquee平台,并于2019年4月宣布客户直接与基于SecDB的Marquee进行交互,通包括数据提取、定价引擎和其他功能。

客户通过MarqueeAPI访问SecDB可以降低基础设施开销,并根据提供的服务减少投放市场的时间。

Marquee覆盖“交易生命周期”全阶段,实现全流程赋能效果。

高盛提出“客户交易生命周期”概念,并计划通过Marquee内部的GSMarkets、SIMON、MarqueeTrader等多个应用程序覆盖交易周期全阶段,为外部客户赋能。

Marquee的进一步发展目标是打造成世界级的金融服务与风险管理平台,推动大宗股票交易电子化,允许接入多种投资应用。

►GSMarkets提供实时信息和研究成果。

不仅提供全球股票、商品、债券、掉期利率以及超过100个外汇交叉提供实时价格,还提供来自内部机构客户服务团队和研究团队的最新研究成果。

►SIMON打通结构化投资市场。

SIMON全称为Stru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工作总结汇报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