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体育和广播电视局20xx年工作总结及20xx年工作思路.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454155 上传时间:2022-10-22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23.5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文化体育和广播电视局20xx年工作总结及20xx年工作思路.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文化体育和广播电视局20xx年工作总结及20xx年工作思路.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文化体育和广播电视局20xx年工作总结及20xx年工作思路.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文化体育和广播电视局20xx年工作总结及20xx年工作思路.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文化体育和广播电视局20xx年工作总结及20xx年工作思路.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文化体育和广播电视局20xx年工作总结及20xx年工作思路.docx

《文化体育和广播电视局20xx年工作总结及20xx年工作思路.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化体育和广播电视局20xx年工作总结及20xx年工作思路.docx(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文化体育和广播电视局20xx年工作总结及20xx年工作思路.docx

文化体育和广播电视局20xx年工作总结及20xx年工作思路

文化体育和广播电视局20XX年工作总结及20XX年工作思路

  文化体育和广播电视局XX年工作总结及XX年工作思路

      

     

  一年来,在县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局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紧紧围绕“文化活县”发展战略,坚持文艺“二为”方向、“双百”方针和“三贴近”原则,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着力打造XX文化品牌,较好的完成了XX年各项工作目标任务。

  一、XX年工作总结

  抓学习教育,人员队伍素质不断提升。

坚持“一˙五”学习及中心组理论学习和党员学习,深入学习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及习总书记讲话精神,省、市、县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和体育、广播影视相关会议精神,认真落实中央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八项规定,以开展“四群教育”、“基层组织晋位升级”等主题实践活动为抓手,不断加强节约型机关建设,健全完善机关工作制度,努力提高为民服务水平。

通过络在线学习、召开业务培训会、开展对外交流、选送专业技术人员参加省市各类培训班及跟班学习等形式,不断提升人员专业技能。

  抓项目建设,基层设施设备不断夯实。

墨江哈尼文化集中展示区规划建设用地地形图测绘及集中展示区概念性规划可行性研究报告通过市发改委初审;编制完成体育公园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建设前期各项工作有序推进。

完成普洱市第一次全国乡综合文化站评估定级工作,11个乡达三级文化站标准;为9个乡综合文化站各配发了价值10万元的舞台演出音响设备及数码产品;完成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11个乡级点即乡农民络培训学校建设,实现乡全覆盖,为4个乡点配备公共电子阅览室设施设备;168个村委会实现“农家书屋”全覆盖,配置图书近2万册。

完成新安镇南汉村委会等35个农村文化体育活动场地建设;正积极组织实施泗南江镇田房村、新安镇新安村和团田镇绿叶村等3个农村文化体育活动广场建设项目。

高山台站建设稳步推进,广播电视台采、编、播设施设备全面提升,有效提高制作效率,确保地方节目播出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抓服务建设,公共文化服务能力不断提高。

公益性事业单位改革有序推进,事业单位分类工作顺利完成;文化馆、图书馆、乡(镇)综合文化站免费开放深入推进,业务不断拓展、活力不断呈现,县、乡、村三级文化服务体系不断健全,服务能力和水平逐步提高,群众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有效保障,城乡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差距进一步缩小。

文化馆。

举办书画展览4期、舞蹈培训2期,非物质文化遗产展1次、策划演出1次,书法培训80余人次、美术培训90余人次、声乐培训20余人次,民族民间文艺队辅导培训80余次;内部刊物《阿墨江》出版发行4期,排练厅依申请开展活动5次、策划演出1次;组织开展墨江县首届“大家乐”群众文化广场舞大赛,纵深推进广场舞蹈“月月跳”、“天天跳”蓬勃发展。

图书馆。

顺利完成第五次全国公共图书馆评估定级工作,全年流通图书58324人次,分编上架图书2730册,录入中国图书馆专业图书目录数据5496条;开展图书流动服务8次、开展“读书活动进校园”2次,举办作文竞赛作品展1期、莫言作品书展1期;开展初中毕业生考前心理辅导讲座1期、农村妇女健康知识讲座3期、暑期青少年电脑培训班2期、优秀电影展播13期;开展“农家书屋”管理培训辅导7期、村干部电脑培训7期、乡文化站工作人员电脑培训2期;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县级支中心累计开放1850小时,接待上读者1680人次,举办计算机培训5期;基本实现图书电子阅览、电子借阅和络培训、流动图书服务常态化。

民族文化工作团。

招聘临聘演员30余人,签订劳动合同19人,完成“送戏下乡”及各种活动演出70余场、文艺辅导10余次,协助部门参加系统文艺汇演获得较好成绩,应邀赴北京参与湖北电视台大型全明星娱乐栏目《我爱我的祖国》节目录制,深受欢迎。

电影放映。

用哈尼语译制故事片《太行山上》、《喋血孤城》,科教片《食物中毒的治疗和预防》、《毒品的预防及戒毒方法》、《水稻免耕栽培技术》、《果树桃小食心虫防控技术》等6部,全年共放映电影2706场,其中农村电影“2131”工程放映1956场,县城放映750场,观众达350850余人次,实现每个行政村每月放映1场电影的目标。

  抓创作生产,文艺作品不断推陈出新。

积极挖掘、整理民族民间优秀文化资源,促进哈尼文化的传承与弘扬。

《文化普洱》杂志刊登美术作品10件、歌曲2首、曲艺1篇;创作歌曲《美丽的阿墨江》、《普洱人家》等在国家级期刊发表;创作作品《共筑中国梦》成功收录《中国梦·音乐情—大型原创词曲精选》专辑;以“洛奇洛耶与扎斯扎依”为载体,编排“一歌、一舞、一乐”参加云南省第八届非物质文化遗产歌舞乐展荣获三个铜奖;选派选手参加普洱市“歌唱普洱”原创歌曲大赛荣获独唱一等奖及优秀奖;选送民族民间传统舞蹈《阿木密查苦扎扎》、《牛皮大鼓舞》参加中国·普洱“雪静杯”原生态歌舞大赛分获二等奖和优秀奖;连环画《洛奇洛耶与扎斯扎依》荣获云南省彩云奖优秀奖及普洱市第二届美术综合大展优秀奖,中国画《锁》荣获普洱市第二届美术综合大展优秀奖。

  抓基层保障,文化惠民深入人心。

乡综合文化站依托地方文化资源优势,充分发挥基层文化阵地作用,积极开展群众文艺辅导及推广工作,同时利用农民络培训学校,对群众进行农技、科普知识培训,促进农民增收致富。

“农家书屋”建管并重,积极推介惠农政策及致富信息,为构建和谐社会主义新农村发挥了积极作用。

文化惠民示范村充分发挥模范带头作用,以文化促发展,以文化促增收,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全县共组建农村文艺队215支,荣获省级表彰25支、市级表彰8支、县级表彰40支,通过实施优秀农村文艺队奖补政策,XX年为60支文艺队配备了二胡、笛子、葫芦丝、三弦、唢呐、鼓、擦、铓锣及便携式流动演出音响等器材设备,并将于年底前为100支文艺队配备器乐、音响设备,实现全部行政村文艺队音响设备全覆盖,进一步促进农村文艺的蓬勃发展。

各大节日开展的文体活动丰富多彩,“文化育民、文化乐民、文化富民”深入人心。

  抓传承弘扬,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不断加强。

组织开展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演示、实物展示及“6·9”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日宣传活动,收到良好社会效应;完成非物质文化遗产《扭鼓舞》省级申报工作及《敏编迷编》省级、国家级申报工作。

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碧溪古镇传统民居建筑群修缮维护工作有序推进,积极开展新抚岩画调查工作,对文物保护单位进行标示,不断完善文物保护6项并联审批制度;开展文物保护宣传2次、发放宣传单600余份;制定《墨江县开展第一次全国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方案》,全面启动县域内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

通过申报各级非物质遗产保护项目及开展可移动文物普查,为更好的传承弘扬优秀民族传统文化和地域文化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抓市场监管,文化市场不断健康发展。

不断完善管理长效机制,净化校园周边文化环境,实行吧统一监管,引导文化市场阳光经营和健康消费,努力培育文化市场健康发展。

组织文化市场经营单位年检177家,审批办结行政许可28件,开展专项整治7次,联合相关部门巡查歌舞娱乐场所129家次、其他娱乐场所426户次,检查广播电视卫星销售场所126家次,检查吧608家次、取缔黑吧7家、收缴经营电脑设备58套,检查出版物市场261家次、收缴非法出版物1506件、侵权盗版图书618册、音像制品888张,检查打字复印及印刷单位231家次;组织经营户法律法规培训2期,参训400余人次,发放学习材料1000余份;开展法规宣传活动3次,发放宣传单XX余份;组织开展非法卫星地面接收设施治理宣传活动17次,发放宣传单2万余份,解答群众咨询3000余人次;顺利完成全县政府机关正版软件安装工作,安装正版软件1090台,并通过市级检查验收;被云南省文化厅评为平安文化市场创建先进集体。

新华书店不断加大经营结构调整力度,强化企业管理,图书销售额达1700万元。

  抓条例贯彻,全民健身不断深入推进。

深入贯彻落实《全民健身条例》,全县体育工作呈现良好发展态势。

1月组织开展“元旦”体育运动会,共17个代表队395名运动员参加比赛。

4月参加全市陀螺、射弩、健身操锦标赛荣获较好成绩。

5月组织开展民族民间泥潭趣味活动及哈尼划拳大赛,群众及游客参与广泛,反响热烈。

6月顺利完成XX年20岁-69岁人群体育健身活动和体质状况抽测工作,共抽测联珠、通关、雅邑、龙坝等4个乡720人体质样本。

8月成功举办普洱市第二届千队气排球大赛墨江赛区比赛,共有来自乡及企事业单位男女23支代表队参赛。

10月成功举办第十二届“澜沧江杯”篮球运动会,共42支代表队参赛,创历届之最。

11月配合县委组织部开展大学生村官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乡相关负责人及大学生村官共102人参加了培训;成功举办北回归线大江野钓邀请赛,来自北京及省内各州市56支代表队参赛;全县学校体育、老年体育、职工体育蓬勃发展,全民健身全民参与格局基本呈现。

墨江一中、二中、民族学校市、县体育训练点依托学校全面开展各类体育人才培训,专业训练与业余训练相结合,全面推进体育训练工作的深入发展。

  抓安全播出,广播电视事业不断拓展。

建立健全安全播出应急预案和处置突发事件应急协调机制。

电视差转站、中波转播站累计转播中央电视台、云南卫视及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云南人民广播电台8760小时,转播普洱人民广播电台6570小时,圆满完成各大会议及节假日重保期广播电视安全播出工作,无漏播、错播情况发生,把安全、优质的广播电视节目传输至千家万户,确保人民群众收听收看广播电视节目基本权益。

“十二五”期间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建设任务全面完成,顺利通过市级验收,安装广播电视“村村通”23172户,受益群众达13万余人,被评为市级先进集体一等奖;全年共自修广播电视“村村通”接收设备2225套、返厂维修560台、更换高频头120余个。

圆满完成全县15个乡镇170个点的农村广播“村村响”工程建设任务,有效解决了山区群众收听广播难的问题。

直播卫星户户通工程建设完成信息录入6778户、设备安装6251套。

全县有线电视数字电视新入用户650户,用户达15843户。

  抓新闻宣传,内外宣工作再上台阶。

新闻工作以宣传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及习总书记讲话精神为主线,紧紧围绕县委、政府的中心工作,牢牢把握正确舆论导向,唱响时代主旋律,将主题报道、热点引导与日常采访紧密结合。

《墨江新闻》开设“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会议精神”、“绿色经济、美丽墨江”主题报道及“走基层”等专栏,反映本土自然风光、民族风情、人文风貌的《美丽墨江》栏目全新开播,新闻战线“走转改”活动深入持久开展,一批富有乡土气息的奇闻趣事走近观众,众多反映百姓心声的民生新闻走上荧屏,观众期待了解的突发事件客观、及时见诸《墨江新闻》。

“两节”期间,全台记者以“我在现场”的形式创新播报形式、突显新闻现场感,并实现新闻日播,收到良好效果。

截止11月,共播出《墨江新闻》146期1176条,其中,中央电视台采用3条、云南电视台采用16条、普洱人民广播电台采用263条,普洱电视台采用稿件累计分值631分,拍摄、制作各类专题、汇报片25个。

外宣工作逐年迈上新台阶,新闻作品创新创优成绩喜人,6件作品获云南省县广播电视优秀节目奖、9件作品获XX年度市级广播电视新闻政府奖。

  抓节庆品牌,文化产业不断培植壮大。

第九届中国·墨江北回归线国际双胞胎节暨哈尼太阳节共有来自俄罗斯、美国、尼泊尔、印度、乌克兰、土耳其、韩国、老挝、泰国、亚美尼亚等国家19对不同语言和肤色双胞及国内千余对双胞欢聚墨江共度佳节,进一步彰显了墨江“哈尼之乡、回归之城、双胞之家”三张文化名片内涵。

“两节”期间,全县共接待游客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万元,招商引资协议签约达亿元。

荣获第四届中国民族节庆峰会暨XX中国优秀民族节庆活动“最具国际影响力民族节庆”称号。

同时以节庆活动为契机,大力推介墨江独特魅力,深度推进墨江年度节庆计划,吸引游客深入乡、村寨体验民风民俗,亲近自然、回归自然,以慢生活为导向,满足不同群体休闲、体验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