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队伍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453561 上传时间:2022-10-22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5.7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师队伍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教师队伍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教师队伍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教师队伍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教师队伍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师队伍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docx

《教师队伍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师队伍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教师队伍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docx

教师队伍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

教师队伍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

篇一: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

教师队伍建设始终是教育工作的关键环节和核心要素。

为进一步加强全县教师队伍建设,促进教师队伍合理优化配置,10月8日10月31日县政协委员调研组深入部分学校、街道社区,采取访、问、听、看、查等形式,对全县教师队伍建设情况进行了认真细致的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全县有各级各类学校198所,其中高中1所、完全中学1所、教师进修学校1所、中等职业技术学校1所、初中12所、九年一贯制学校7所、小学146所、幼儿园28所、特殊教育学校1所。

教学班1201个,其中高中119个、职业技术学校19个、初中237个、小学707个、幼儿园117个、特教班2个。

在校生共计45739人。

其中:

高中在校生6354人,中等职业技术学校784人、县直初中学校4877人、农村初中6489人,九年一贯制学校3584人,县直小学7718人、农村小学14475人,县直幼儿园383人、农村幼儿园1045人,特殊教育学校30人。

全县在编教职工4380人,其中高中教师418人、完全中学教师106人、教师进修校教师33人、职业技术学校教师68人、初中教师1057人、九年一贯制学校教师548人、小学教师1802人、幼儿园教师288人、特教学校教师9人、县直五个二级单位51人。

学历结构:

研究生18人,本科2388人,专科1626人,中专259人、高中以下89人。

高中、初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学历合格率分别达89%、96.7%、98.9%、97.1%。

职称结构:

中学高级教师799人,中级教师924人,初级教师338人;小学高级教师711人、中级教师696人、初级教师378人。

年龄结构:

35岁以下1083人,占总数的24.7%,3640岁710人,占总数的16.2%,4145岁675人,占总数的15.4%,4650岁753人,占总数的17.2%,5155岁748人,占总数的17.1%,56岁以上411人,占总数的9.4%。

近年来,我县立足于科教兴县发展战略,切实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为全面推进教育事业持续、均衡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师资保障。

一是重视师德师风建设,把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纳入学校工作目标管理,与学校的量化管理、业绩奖励挂钩,通过努力,全县教师的职业道德水平明显提高。

二是加大教师的培训力度,依托全员远程培训和校本研修培训,提高教师业务素质。

今年为了缓解教师不足,全县招录了85名教师,为教师队伍增添了新生力量。

二、教师队伍存在的突出问题

从教师数量的配比上看,教师总体数量仍显不足,教师队伍区域结构不均衡

1、目前全县共有教职工4380人,根据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自治区编办等三部门《关于全日制普通中小学机构编制管理办法的通知》文件规定,经测算核定,我县各级各类学校应配备教职工4485人,全县实有缺编为105人。

为保证教育教学需要,各校聘用临时代课教师共226人,这部分聘任人员流动性大,有的家长反映孩子才小学三年级就已换了七、八个老师。

2、教师资源不足和教师资源浪费并存,教师资源配置不合理。

一方面,近年来,由于部分农村学生大量涌入城内,导致农村教师编制相对过剩,县直学校教师相对紧缺。

另一方面,在农村中小学中,县城周边条件较好的学校,教师配置超编,而农村偏远学校缺编,教师在区域分布上严重失衡,存在突出的供需矛盾。

从教师专业素养上看,教师队伍素质偏低,难以满足新课改的需要

1、我县有近1250名教师是民师转正、农垦代课教师转编、接班、委培生安置等走上教学岗位的,特别是农村牧区小学居多。

例如,小街基中心校153名专任教师中民师转公的56人,占总数的36.6%。

这部分教师普遍学历不高、基础差,没有接受过系统的专业教育,教学理念陈旧,教学方法落后,教育技术缺乏,甚至出现上不了课的现象,学生不喜欢,家长不满意,社会不认可,直接影响我县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2、非专业教师任教现象严重。

被调研的几所中小学音、体、美、外语、微机专业教师都不够用,存在着其他学科教师改科担任或招聘临时教师任教,很难达到专业教师水平。

3、教师外出学习机会少,县内培训机构培训形式单一,培训质量提高缓慢,致使部分教师教学理念得不到更新,教学方式单一、呆板,缺乏积极的课改意识,难于适应课程改革的需要。

从教师的职业道德上看,还存在部分教师责任心不强等现象

少数教师职业道德意识淡薄,工作中缺乏热情,不重视自身素质的提高,存在教育精力投入不足,教学态度不够严谨等问题,从而导致教学质量不高。

有的教师从教行为不廉,以教谋私,有偿家教,违规补课,甚至存在吃拿卡要现象;有的教师施教行为不端,对学生缺乏爱心、耐心,方法简单、态度粗暴,讽刺、挖苦、侮辱学生,甚至体罚、打骂学生;有的教师自律意识不强,自身形象不佳,纪律松弛、作风涣散,存在个别酒后授课现象。

少数教师师德失范,损害了人民教师的形象。

从教师队伍结构上看,学科结构不平衡,年龄结构不合理

1、学科结构不配套。

总体看,基础学科教师基本能够满足需求,音、体、美、外语和微机专业教师缺编严重。

许多学校的音、体、美学科不能开足课时或由其它专业教师改科、招聘临时教师任课,跨学科教学、非专业任教的现象严重,致使有些课程形同虚设,直接影响教学质量。

其中农村牧区中小学这种状况尤为严重,例如,坤都岭学校小学部,16个教学班,只有1名音乐教师、1名体育教师、没有美术教师。

据调查,有的学校教师总体上不缺编,但部分学科教师偏多,还有些学科却无专业对口教师。

例如二中,外语教师超编5人,又无法转岗任其他课程,同时,缺少音体美等学科教师,在农村中小学普遍缺少外语教师,影响了农村中小学外语的教学质量,造成了教师资源的浪费。

2、教师队伍年龄老化。

全县教职工中,30岁以下330人,占教职工总数的7.5%,46周岁以上1912人,占总数的43.7%。

教师年龄结构老化,这种现象在农村小学中尤为突出,如小街基镇中心校教师队伍中46周岁以上的教师92人,占总数的60.1%。

农村学校1436名教职工中,30周岁以下72人,占总数的5%;51周岁以上的608人,占总数的42.3%。

年龄状况呈倒金字塔结构,学段越低教职工年龄越大,老、中、青梯队结构不合理,令人堪忧。

3、由于学校实行寄宿制,各个学校都缺少工勤人员,食堂、宿舍只能雇人管理,增加了学校的开支。

小街基镇中心校食堂、宿舍雇用53人,每年因此项支出近80万元,实验小学雇用26人、二中雇用31人,年支出都在30多万元,全县有寄宿制的学校都存在这个问题,加重了学校的负担,增加了安全隐患。

并且各个学校都急需校警、校医和心理健康教师。

从教师工作环境上看,教师待遇未落实到位

1、专业技术职务不合理。

一方面,自2019年至2019年,我县有6年时间没聘任专业职务,导致教师专业职务普遍较低,严重挫伤教师工作积极性。

被调研的建华中学已评高级36人,聘任13人;实验小学已评42人,聘任10人。

另一方面,在专业职务聘任中存在城乡比例不一致,以高级职务为例,县城中学为18%、农村10%,县城小学8%、农村4%,使长期工作在艰苦环境下的农村教师们很难接受,这也是导致农村教师不安心工作的一个重要原因。

2、教师身体健康状况不容乐观。

全县约有100余名教师患有重大疾病不能坚持正常上岗,患颈椎病、腰椎病、咽炎等慢性职业病的教师比较普遍。

三、对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几点建议

进一步推进人事制度改革,科学配置教育资源

1、县政府要根据教师管理特点,建立健全符合教师队伍建设的配套编制、人事管理制度,有关部门要重新核定中小学教职工编制,对编制实行动态管理。

在实行城乡统一的中小学编制标准的前提下,也要充分考虑我县许多农村学校教学点分散、教学班较多学生偏少的实际,以教学班数量、课程设置和寄宿制学校实际为依据,采取师生比和班师比相结合的编制核定方式,设立小规模学校编制最低保障数,科学、合理地核定和使用教师编制。

要打破学校界限,对全县现有教师资源进行合理配置,按学校实际情况核定教师编制,按学科、依专业配备教师,真正做到用有所专、教有所长,促进教师资源的均衡配置。

2、建立教师退出机制,建议对男满55周岁、女满50周岁的教职工,因身体原因不能胜任教学工作的,实行内部退养,不再占用编制;对因长期有病不能继续从事教学工作的人员,按照国家规定办理病退手续,退出教师岗位,为教师的调配补充提供人员编制空间。

3、建立科学有序和稳定的教师队伍补充长效机制并注重组织实施。

20192019年五年内,将有708名教师退休。

县政府要根据教学实际需求,逐年有计划地从师范类院校毕业生中招录教师,尽量补齐每年自然减员人数,尤其要优先满足薄弱学科和紧缺学科教学需要。

要实行定向、定岗招录,多采取双向承诺的招录方式,解决当前教师队伍在年龄、性别、学科上的布局不合理问题,不断完善教师队伍科学配置;要尽早为各学校配齐校警、校医和心理健康教师,为校园安全提供保障。

4、建立健全城镇中小学教师到农村任教制度,开展城乡结对,建立对口支援关系。

制定政策,有计划、分期分批组织城镇教师特别是优秀教师到农村中小学尤其是薄弱学校任教或支教,并在奖励、津贴、晋职、评优等方面给予优先考虑。

如城镇中小学教师晋升高级职称,应具有一年以上在农村学校或薄弱学校任教的经历;城镇教师如果到农村或薄弱学校任教,可以优先评定高级职称等等。

同时要制定流动教师管理办法,增强支教教师工作责任感,提高支教效果,促进义务教育的高质量发展。

5、完善教师职务聘任制度,实行专业职务聘任常态化。

合理核定聘任比例,提高农村中小学中、高级教师的职称聘任比例,做到城乡比例一致。

同时适当提高农村教师的待遇,以此来稳定农村教师队伍。

加强领导,注重培训,切实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

1、加强领导、健全机构。

县政府要高度重视教师队伍的培训工作,成立由分管副县长亲自挂帅的教师培训领导小组,统筹谋划全县教师队伍的培训工作。

形成由县教体局规划指导、县教师进修学校具体实施、教体局各相关股室密切配合、各学校积极参与、教育督导室跟踪评估检查的培训机制,确保培训质量。

2、专兼结合、加强培训师资队伍建设。

建立由名师、名校长和教学能手组成的专兼职相结合高水平的教师培训师资队伍,充分发挥其指导学校开展教研活动和培训教师的作用。

3、强化培训,提高教师整体素质。

按照全方位、低重心、本土化、高效益的理念和面向全员、突出骨干、倾斜农村的工作思路,进一步加强任课教师学历教育、集中培训、校本培训、学术交流四位一体的教师教育培训力度。

继续采取走出去、引进来的方式,不断拓展我县教师的视野、思路。

目前教师全部走出去不现实,因此把重点放在引进来上,邀请一些专家到我县来讲课,扩大受教育面。

同时,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培训的形式、方法和内容,切实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

多措并举,不断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1、加强对新教师的培养。

采用骨干带教、专家讲座、技能评比、观摩研讨等多种的培养方式,有步骤地开展新教师的岗位培训,促使他们尽快成长、尽早胜任。

2、注重培养青年骨干教师。

遴选一批学科基础扎实、具有创新能力和突出发展潜力的优秀青年教师,作为学科带头人、教学名师的后备力量重点进行培养,使之成为教师队伍的中坚力量。

3、实施优秀教师的培养工程。

大力开展以全体教师素质为主的提升工程、以骨干教师培育为主的名师工程及青蓝培养工程。

下大力气,加大投入,力争在5-10年内培养一批在全县具有一定影响力和知名度的学校管理专家和学科名师,让他们在教师队伍中发挥骨干示范作用,从而带动全县教学水平的整体提高。

进一步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増强教师爱岗敬业责任感

1、建立制度规范教师的师德。

将师德表现作为教师考核、聘用、评价的首要内容,实现师德教育的制度化、科学化、经常化,增强师德教育的实效。

2、利用舆论监督约束教师的育人行为。

定期开展学生、家长和社会对教师满意度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