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车辆维修保养管理办法_.doc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45340 上传时间:2022-10-04 格式:DOC 页数:43 大小:347.5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公司车辆维修保养管理办法_.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公司车辆维修保养管理办法_.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公司车辆维修保养管理办法_.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公司车辆维修保养管理办法_.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3页
公司车辆维修保养管理办法_.doc_第5页
第5页 / 共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公司车辆维修保养管理办法_.doc

《公司车辆维修保养管理办法_.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司车辆维修保养管理办法_.doc(4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公司车辆维修保养管理办法_.doc

车辆修理保养管理办法

目录

一、车辆修理保养原则

(一)以内修为主、外修为辅的原则

(二)以维护保养为主、修理为辅的原则

二、车辆维护保养内容和标准

(一)定期维护

1、日常维护

2、一级维护

3、二级维护

(二)非定期维护

1、换季维护

1)换入夏季维护

2)换入冬季维护

2、走合维护

三、车辆修理内容和标准

(一)大修

(二)项修(总成大修)

(三)临修

四、车辆报修程序

五、车辆修理及外委修理的审批权限

(一)车辆内部修理权限的界定

(二)车辆外委修理审批和结算

六、车辆内部修理保养过程的相关要求

(一)修理作业要求

(二)竣工验收要求

(三)建立《汽车修理档案》

(四)修理保养工期要求

(五)修理质量保证期及责任界定

(六)公司内部结算

车辆修理保养管理办法

为了加强车辆修理管理,降低公司运营成本,建立健全车辆修理保养管理制度,严格车辆检查修理程序,合理控制成本支出,提高经济效益,结合公司车辆使用及管理特点,制定本车辆修理管理办法。

一、车辆修理保养原则

车辆修理实行公司集中管理、统筹安排、职能管控、修配厂按规运作、车辆管理单位认证监督的模式。

(一)以内修为主、外修为辅的原则

公司所有车辆必须在公司修配厂进行修理,任何单位不得私自安排车辆外出修理,特殊原因必须外修的,修车单位填写《车辆外委报修单》(附件一),《车辆外委报修单》一式三联(第一联:

财务,第二联:

技术,第三联:

修配厂),经修配厂签字确认后,由技术部组织修车单位共同到专业或指定厂家外修,外修厂家由技术部、修车单位和修配厂共同确定,外修项目和费用经公司计划平衡会审核同意后方可支付。

(二)以维护保养为主、修理为辅的原则

车辆修理保养制度要切实做到“养重于修”,“养重于用”。

维护保养制度:

为保持车辆技术状态良好,确保运行安全,保护环境,降低运行成本,提高运输质量,延长使用寿命,必须按期强制执行维护保养作业制度。

修理制度:

车辆整车或总成出现局部或整体的损伤、变形、磨损、腐蚀等损耗,达到使用极限、性能下降、丧失工作能力,为消除故障,防止拖延修理造成车况恶化,必须采取技术性措施进行修理,恢复性能,车辆修理要根据检测诊断和技术鉴定的结果进行。

车辆修理保养必须建立原始记录本,一车一本,随车携带,车辆进行修理和各级保养作业后,驾驶人要随时记录,记录要详细准确。

公司技术部要随时跟踪检查。

二、车辆维护保养内容和标准

(一)定期维护

分级:

日常维护,一级维护,二级维护。

1、日常维护

车辆日常维护是各级维护和保证车辆正常运行的基础,以清洁、补给和安全检视为作业中心内容:

对汽车外观、发动机外表进行清洁,保持车容整洁;对汽车各部润滑油(脂)、燃油、冷却液、制动液、各种工作介质、轮胎气压进行检视补给;对汽车制动、转向、传动、悬挂、灯光、信号等安全部位和位置以及发动机运转状态进行检视、校紧,确保行程安全。

由驾驶人负责执行的车辆维护作业。

维护周期:

出车前,行车中,收车后。

主要内容:

①坚持“三检”:

出车前、行车中、收车后检视车辆的安全机构及各部机件连接的紧固情况。

②保持“四清”:

保持加油滤清器、空气滤清器、燃油滤清器、蓄电池的清洁。

③防止“四漏”:

防止漏水、漏油、漏气、漏电。

④保持车容整洁。

1)出车前维护作业内容

⑴清洁汽车外表。

⑵检查门窗玻璃、玻璃升降、刮水器、后视镜、内视镜和门锁等是否有效安全。

⑶检查冷却水量、润滑油量、液压制动液量、燃油量、蓄电池电解液量是否充足,并检查上述液体容器的盖是否齐全有效。

⑷检查牌照、喇叭、灯具是否齐全有效。

⑸检查转向机构各连接部位是否牢可靠。

⑹检查轮胎气压是否合乎标准,轮胎螺栓是否松动,并清除胎纹间杂物。

⑺检查转向盘自由转动量,离合器踏板自由行程是否正常。

⑻检查钢板弹簧及U形螺栓是否完好紧固。

⑼检查发动机运转中有无异响及各仪表工作是否正常。

⑽检查有否漏水、漏油、漏气、漏电。

⑾检查车厢和货物装载情况是否符合装载规定和拖挂装置是否牢固可靠。

⑿检查随车装备和工具是否齐全,并随带必要的备件和配件。

⒀检查行车证照是否齐全。

2)行车中维护作业内容

⑴汽车起步行驶后,试验离合器、制动器、和转向系的工作状况。

⑵汽车行驶中发现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应立即停车检查排除:

①发动机熄火、工作不稳、温度过高。

②发动机或底盘有异响和气味。

③仪表工作失常或失效。

④制动器失灵或制动气压低于警戒值(气压表红色部分)。

⑤转向机构工作失常。

⑥轮胎有明显的漏气或严重损坏。

⑦离合器工作失常。

⑶途中停车时

①检查有否漏水、漏油、漏气、漏电。

②检查制动鼓、轮毂、减速器、中间轴承、变速箱的温度是非正常,过热时应查明原因予以排除。

③检查轮胎气压是否正常,轮胎有无损伤,并清除胎纹间杂物。

④检查转向机构各部连接是否牢可靠。

⑤检车传动轴、万向节的连接是否牢固。

⑥检查钢板弹簧是否完好及其U形螺栓有无松动,空气悬架系统是否磨损或泄露。

⑦检车拖挂装置是否安全可靠。

⑧检车货物装载有否松动移位。

3)收车后维护作业内容

⑴清洁全车外表和驾驶室(车箱)内部。

⑵检查有无漏水、漏油、漏气、漏电。

⑶补给燃油量、制动液量、机油量、齿轮油量等达到标准,加注润滑脂(特指大型车辆)。

⑷检查冷却系工作情况。

夏季检查百叶窗开度和风扇皮带松紧度,定期换水清洁;冬季气温低于3℃时,未加防冻液的冷却水应放净。

⑸冬季气温低于-30℃时,露天停放的车辆应拆下蓄电瓶,置于室内保温。

⑹检查各连接装置有无松动、脱落。

⑺检查悬架总成各部状况。

⑻检查轮胎气压,不足时应予充气。

清除胎纹及并装轮胎间杂物。

⑼放净制动储气筒内的油、水,并关闭电源开关(特指大型车辆)。

发现故障,应及时排除。

⑽检查拖挂装置是否安全可靠。

⑾发现的故障和不良事项,及时排除或报修。

2、一级维护

除日常维护作业外,以清洁、润滑、紧固为作业中心内容,并检查有关制度、操纵等安全部件。

由修配厂负责执行的车辆维护作业。

维护周期:

以汽车行驶里程为基本依据。

一级维护行驶里程依据车辆使用说明书的有关规定,同时依据汽车使用条件的不同,由省交通厅行政主管部门规定确定。

对于不便用行程里程统计、考核的汽车,可用行驶时间间隔确定一级维护周期,其时间(天)间隔可依据汽车使用强度和条件的不同。

参照车辆一级维护里程周期确定。

一级维护作业内容(见表1)

表1:

一级维护作业内容

序号

项目

作业内容

技术要求

1

点火系

检查、调整

工作正常

2

发动机空气滤清器、空压机空气滤清器、曲轴箱通风系空气滤清器、机油滤清器和燃油滤清器

清洁或更换

各滤芯应清洁无破损,上下衬垫无残缺,密封良好;滤清器应清洁,安装牢固

3

曲轴箱油面、化油器油面、冷却液液面、制度液液面高度

检查

符合规定

4

曲轴箱通风装置、三效催化转化装置

外观检查

齐全、无损坏

5

散热器、油底壳、发动机前后支垫、水泵、空压机、进排气歧管、化油器、输油泵、喷油泵连接螺栓

检查校紧

各连接部位螺栓、螺母应紧固,锁销、垫圈及胶垫应完好有效

6

空压机、发电机、空调机皮带

检查皮带磨损、老化程度,调整皮带松紧度

符合规定

7

转向器

检查转向器液面及密封状况,润滑万向节十字轴、横直拉杆、球头销、转向节等部位

符合规定

8

离合器

检查调整离合器

操纵机构应灵敏可靠;踏板自由行程应符合规定

9

变速器、差速器

检查变速器、差速器液面及密封状况,润滑传动轴万向节十字轴、中间承,校紧各部连接螺栓,清洁各通气塞

符合规定

10

制动系

检查紧固各制动管路、检查调整制动踏板自由行程

制动管路接头应不漏气,支架螺栓紧固可靠。

制动联动机构应灵敏可靠,储气筒无积水、制动踏板自由行程符合规定

11

车架、车身及各附件

检查、紧固

各部螺栓及拖钩、挂钩应紧固可靠,无裂损,无窜动,齐全有效

12

轮胎

检查轮辋及压条挡圈;检查轮胎气压(包括备胎),并检情况补气;检查轮毂轴承间隙

轮辋及压条挡圈应无裂损、变形;轮胎气压应符合规定,气门嘴帽齐全;轮轴承间隙无明显松旷

13

悬架机构

检查

无损坏、连接可靠

14

蓄电池

检查

电解液液面高度应符合规定,通气孔畅通,电桩夹头清洁、牢固

15

灯光、仪表、信号装置

检查

齐全有效,安装牢固

16

全车润滑点

润滑

各润滑安装正确,齐全有效

17

全车

检查

全车不漏油、不露水、不漏气、不漏电、不漏尘,各种防尘罩齐全有效

注:

技术要求栏中的“符合规定”指符合实际使用中的有关规定。

3、二级维护

除一级维护作业外。

以检查、调整转向节、转向摇臂、制动蹄片、悬架等经过一定时间的使用容易磨损或变形的安全部件为主,并拆检轮胎,进行轮胎换位,检查调整发动机工作状况和排气污染控制装置等,由有资质的维修企业负责执行的车辆维护作业。

维护周期:

以汽车行驶里程为基本依据。

二级维护行驶里程依据车辆使用说明书的有关规定,同时依据汽车使用条件的不同,由省交通厅行政主管部门规定确定。

对于不便用行程里程统计、考核的汽车,可用行驶时间间隔确定二级维护周期,其时间(天)间隔可依据汽车使用强度和条件的不同。

参照车辆二级维护里程周期确定。

公司现有车辆二级维护周期原则上规定:

中型以上客运车、货车:

10000公里,3个月;

小型客车:

5000公里,6个月。

行驶里程和行驶时间间隔指标,以先达到者为准。

1)二级维护作业过程

  车辆二级维护首先要进行检测,汽车进厂后,根据汽车技术档案的记录资料(包括车辆运行记录,维修记录,检测记录,总成修理记录等)和驾驶人反映的车辆使用技术状况(包括汽车动力性,异响,转向,制动及燃、润料消耗等)确定所需检测项目,依据检测结果及车辆实际技术状况进行故障诊断,从而确定附加作业。

附加作业项目确定后与基本作业项目一并进行二级维护作业。

二级维护过程中要进行过程检验,过程检验项目的技术要求应满足有关的技术标准或规范;二级维护作业完成后,应经维护企业进行竣工检验,竣工检验合格的车辆,由维护企业填写《汽车维护竣工出厂合格证》后方可出厂。

2)二级维护工艺过程图如下图所示:

3)汽车二级维护检测、诊断

⑴对汽车二级维护检测项目进行检测时,应随用该检测项目的专用检测仪器,仪器精度须满足有关规定。

⑵汽车二级维护检测项目的技术要求应参照国家有关的技术标准或原厂要求。

⑶汽车二级维护检测项目(见表2)

表2:

汽车二级维护检测项目

序号

检  测  项  目

1

发动机功率,气缸压力

2

汽车排气污染物,三效催化转化装置的作用

3

电控燃油喷射系统

4

柴油车检查供油提前角、供油间隔角和喷油泵供油压力

5

制动性能、检查制动力

6

转向轮定位,主要检查前轮定位角和转向盘自由转动量

7

车轮动平衡

8

前照灯

9

操纵稳定性,有无跑偏、发抖、摆头

10

变速器,有无泄漏、异响、松脱、裂纹等现象,换档是否轻便灵活

11

离合器。

有无打滑、发抖现象,分离是否彻底,接合是否平稳

12

传动轴。

有无泄漏、异响、松脱、裂纹等现象

13

后桥,主减速器有无泄漏、异响、松动、过热等现象

⑷二级维护附加作业项目的确定,根据检测结果进行故障诊断,确定以消除故障为目的的二级维护附加作业项目和作业内容,恢复车辆的正常技术状况。

附加作业项目确定后与基本作业项目一并进行二级维护作业。

4)二级维护过程检验

  二级维护过程中,要始终贯穿过程检验,并作检验记录。

过程检验中各维护项目的技术要求,需满足相应的有关技术标准或出厂说明书的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党团建设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