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科学概论复习提纲第二学期.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4528 上传时间:2022-09-30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115.1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球科学概论复习提纲第二学期.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地球科学概论复习提纲第二学期.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地球科学概论复习提纲第二学期.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地球科学概论复习提纲第二学期.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地球科学概论复习提纲第二学期.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地球科学概论复习提纲第二学期.docx

《地球科学概论复习提纲第二学期.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球科学概论复习提纲第二学期.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地球科学概论复习提纲第二学期.docx

地球科学概论复习提纲第二学期

(板块构造与大陆漂移学说)

1.大陆漂移理论的创始人是谁?

大陆漂移理论的主要证据有哪些?

魏格纳。

(1)相邻大陆的边缘形态可以拼接

(2)相邻大陆在地质上有许多相似性和可拼合性

①在非洲南部组成开普山的二叠纪地层向西延伸,在大西洋中消失,但相同地层却在南美洲的布宜诺斯艾利斯出现。

②非洲高原出露的前寒武纪片麻岩,在巴西也有出现。

③北半球,一条从挪威向西南延伸到苏格兰的加里东褶皱带在大西洋消失,但在北美东海岸的加拿大和美国境内再现。

(3)古冰川遗迹的分布

石炭-二叠纪时南半球各大陆广泛分布有冰川沉积和擦痕,大都在现代赤道附近。

但若把上述各大陆(含西藏)拼合在一起,则擦痕方向指示存在一个具有共同中心的大陆冰盖。

也正好是寒凉型舌羊齿植物群的分布区。

(4)古生物化石的分布

四足短矮的陆地爬行类水龙兽,广泛分布于南美、南非、印度、南极等地。

不可能漂洋过海,只能通过陆地迁移。

(5)地质学上的证据

大西洋两岸大陆之间的古老地块和造山带位置正好相互对应。

2.反对大陆漂移理论的观点和论据主要有哪些?

Ø洋底是坚硬的,硅铝质大陆在硅镁层之上

发生大规模漂移在力学上根本不可能。

Ø离极力和潮汐摩擦力太小,无法推动陆块。

海岸线形态——巧合;生物分区——陆桥说;古地磁——磁极漂移说;古气候——赤道位移

3.大陆漂移理论是活动论还是固定论?

判断它为活动论或固定论的主要依据是什么?

活动论。

4.海底有哪些主要的地形单元?

大陆架大陆坡陆隆大洋盆地

5.最先提出海底扩张说的代表人物是谁?

海底扩张说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迪茨。

海底扩张作用是大洋岩石圈在洋中脊处裂开,地幔炽热的玄武岩熔浆从这里涌出,冷却固结成新的大洋岩石圈,并把先期形成的岩石向两侧对称地推挤。

导致大洋海底不断扩张。

6.海底扩张说的证据有哪些?

1、洋壳结构与陆壳结构截然不同

2、大洋中央存在绵延万里的洋中脊

3、古地磁及洋壳年龄的证据

洋脊两侧玄武岩的古地磁按极性排列呈对称的条带状分布。

各时期形成的玄武岩保留了形成时的古地磁极性。

古地磁条带的对称分布证实了海底自洋中脊向两侧扩张。

4、洋中脊两侧存在横向的转换断层

5.两种不同的大陆边缘

6.火山岛链和海底平顶火山

7.用什么办法来测洋壳的年龄?

洋壳的年龄有些什么特征?

利用深海钻探,采集海底有孔虫钙质软泥或灰岩、放射虫硅质软泥或硅质岩标本,测定其年代。

结果证明,最古老的洋壳也只有2亿年,且以大洋中脊为最新,向两侧对称地愈远愈老。

8.什么叫转换断层?

它有什么特点?

断层两盘的运动方向与脊轴被错开的方向相反,称为转换断层。

Ø转换断层,由于洋中脊自身的扩张作用,转换断层不同部位两盘的运动方向局部相反、大部分相同。

9.大西洋型和太平洋型大陆边缘各有什么特征?

大西洋型

Ø洋壳与陆壳之间未发生俯冲

Ø大陆与海洋之间仅存在陆棚-陆坡-陆隆简单组合

Ø被动大陆边缘

Ø无火山岛弧、地震

太平洋型

Ø洋壳俯冲于陆壳之下

Ø大陆与海洋之间存在互相匹配的火山岛弧带-海沟俯冲带

Ø主动大陆边缘

Ø有火山岛弧、地震

10.什么叫贝尼奥夫带?

它有什么特征?

什么叫消减带?

在活动大陆边缘地震的分布很有规律,在海沟-岛弧系中,地震都位于靠大陆一侧,而且近海沟处为浅源地震,远海沟处为中源地,到大陆内部为深源地震,被命名为贝尼奥夫带。

贝尼奥夫带向大陆倾斜,是大洋板块倾斜插入到大陆板块下面的地幔之中,插入深度可达六百公里,最终完全溶化。

贝尼奥夫带标志着大洋板块消减于大陆板块之下。

大洋板块消减于大陆板块之下的作用叫消减作用。

11.海底扩张速率是多少?

大洋板块扩张半速率范围为1~20cm/年。

平均每年几厘米。

扩张速率在不同洋中脊以及同一洋中脊的不同地段是有差别的。

12.什么叫威尔逊旋回?

威尔逊旋回的特征是什么?

举出各个阶段的代表。

地质历史时期中海洋的开启与封闭称为威尔逊旋回。

萌芽阶段——东非裂谷带

幼年阶段——红海和亚丁湾

成熟阶段——大西洋

收缩阶段——太平洋

结束阶段——地中海

大陆碰撞造山阶段——喜马拉雅造山带

13.试阐述海底扩张理论的主要思想。

1.海底是洋中脊裂谷带不断扩张形成的;

2.先形成的洋壳被后形成的洋壳推向两侧,离洋中脊越远年龄越老。

3.老的洋壳在推到大陆边缘在海沟处潜没消减,因而洋底不断更新。

4.洋底扩张是由于刚性的岩石圈块体驮在软流圈上运动的结果,运动的驱动力是地幔物质的热对流。

洋脊轴部是对流圈的上升处,海沟是对流圈的下降处。

如果上升流发生在大陆下面,就导致大陆的分裂和大洋的启开。

14.板块构造的含义是什么?

刚性的岩石圈分裂成为许多巨大块体,它们驮在软流圈上作水平运动,致使相邻板块互相作用,致使板块边缘成为地壳活动强烈的地带。

板块的相互作用从根本上控制了各种内力地质作用及沉积作用的进程。

15.地学发展史上两个光辉灿烂的阶段是哪两个阶段,各有什么特点?

18世纪末叶的奠基阶段和20世纪60年代的地学革命。

前者构筑了科学地质学的大厦,后者建立了全球动力学的图象。

16.板块划分的依据是什么?

有几种板块边界?

板块边缘具有强烈的构造活动性,具体表现为强烈的岩浆活动、地震活动、构造变形、变质作用及深海沉积作用。

而板块内部的构造活动性微弱得多。

洋脊扩张带消减作用带(俯冲带)转换断层

17.全球划分为几大板块?

全球可划分六大主要板块及一些小板块,及欧亚板块、太平洋板块、美洲板块、非洲板块、澳大利亚-印度板块和南极板块。

(风化作用)

1.风化作用的概念?

由于温度的变化,大气、水溶液和生物的作用,使岩石在原地发生物理、化学变化的过程称为风化作用。

2.机械(物理)风化作用的类型有哪些?

对每种类型略作解释。

1.热胀冷缩

岩石是不良导热体,其表层和内部在季节和昼夜温差变化时受热不匀,不能同步发生热胀冷缩,因而在表层与内部之间受到张力的作用,在这种张力的反复作用下,产生平行与垂直表面的裂缝,使岩石碎裂。

2,冰劈作用

渗入岩石裂缝中的水,达0℃时结冰,由水变冰后体积膨胀约9%,可给周围岩石施加96MPa的压力,从而促使岩石孔隙扩大,反复冻融,能使岩石崩裂,这种使岩石碎裂的过程称为冰劈作用。

3,层裂(beddingfracture)或卸载作用(unloading)

原处于地下深处经受较大压力的岩石,抬升到地表后因压力降低,岩石产生向上及向外的膨胀,从而形成平行地面的层状裂隙的过程称为层裂作用或卸载作用。

4,盐类结晶的撑裂作用(unloading)

由盐类结晶体积膨胀,而促使岩石碎裂的过程称为撑裂作用。

3.化学风化作用的类型有哪几种?

一、氧的作用-氧化作用(oxidation)

二、水溶液的作用:

1.溶解作用2.水化作用3.水解作用4.碳酸化作用

4.氧化带的概念是什么?

影响氧化带厚薄的因素有哪些?

把地壳表层有氧化作用发生的范围称氧化带

地下水位,地形起伏,岩石裂隙,气候条件

5.什么叫铁帽?

一般硫化物矿床(铜、铅、锌、汞、砷、锑、铋等)都伴生有黄铁矿,这些矿床的露头风化后都呈褐黄-褐红色,主要由疏松的褐铁矿组成,称为铁帽

6.按矿物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下列矿物排序:

石盐、石膏、方解石、橄榄石、辉石、角闪石、滑石、蛇纹石、绿泥石、钾长石、黑云母、白云母、石英。

7.什么叫根劈作用?

它属于哪种风化作用?

植物根使岩石裂隙扩大从而引起岩石崩解的作用,称根劈作用。

属于生物风化作用

8.影响岩石风化作用的因素有哪些?

外因是气候条件和地形条件,内因是岩石本身的特性。

9.球形风化形成的条件有哪些?

1.岩石具厚层或块状构造;2.发育三组以上交叉裂隙;

3.岩石难溶解;4.岩石主要为等粒结构。

10.假化石是怎么形成的?

在非球形风化的岩石内部则常见呈树枝状的Fe(OH)3沉淀。

形似植物化石,俗称假化石。

11.风化作用的产物有哪些?

碎屑物,溶解物,难溶物。

12.倒石堆主要是哪种风化作用的产物?

有什么特征?

物理风化的产物。

在陡坡的坡麓形成上部细、下部粗的半园锥形堆积。

13.风化壳的概念和特征以及它的类型。

风化的产物形成一层不连续的薄壳覆盖在基岩上,称为风化壳。

由于风化作用在地表最活跃,并向深处逐渐减弱,因而造成风化壳的垂直分带现象。

碎屑型风化壳,黄土型风化壳,红土型风化壳

14.什么叫古风化壳?

风化壳的发育往往遭受其他外动力地震作用的干扰和破坏,如流水、风等的侵蚀,因此,风化壳有的较完整,有的不完整。

如果它后被其它堆积物所覆盖,可形成埋藏风化壳,称为古风化壳。

15.研究风化壳有什么意义?

1.古风化壳可确定地壳运动2.古风化壳可恢复古地理和古气候环境

3.风化壳中有重要矿产

16.土壤的概念和特征。

通过生物风化作用而形成的含有腐植质的松散细粒物质,称为土壤。

土壤的厚度一般为50-60cm到1-2m,最厚达10余米。

发育较好的土壤剖面,根据成分、颜色和结构特点,可划分三个基本层次:

表土层、淀积层或聚积层、母质层。

(河流及其地质作用)

1.三峡指哪三峡?

西陵峡,巫峡,瞿塘峡

2.三峡大坝的坝址在哪里?

宜昌三斗坪

3.河流的概念。

河流是在重力作用下,集中于地表凹槽内的经常性或周期性的天然水道的通称

4.流水中水质点的运动方式有哪些?

层流、紊流、环流..环流又分为单向环流,双向环流和涡流

5.河流的侵蚀作用有哪几种?

溶蚀作用,水力作用和磨蚀作用

6.下蚀作用的概念?

发生下蚀作用的条件?

影响下蚀作用的因素有哪些?

下蚀作用是河水侵蚀河床底,使河床不断加深的作用,又称底蚀作用(bottomerosion)。

发生下蚀作用的原因

1,顺坡而下的流水具有垂直向下的冲蚀分力;

2,河水中搬运的块石、砾砂磨蚀河床底使河床加深;

3,河流中急速旋转的涡流可使所携带的砾砂像钻具一样在河床底钻蚀出洼坑(称为涡穴),随涡穴的不断扩大加深,而使河床加深。

这种侵蚀作用也称涡穴作用。

影响下蚀作用的因素有:

1河水的流速.2河床基岩的软硬3地壳运动此外,气候的变化,河床断面的形态、大小等都影响下蚀作用的强度。

7.用图简单描述河谷的形态要素。

河床,河谷中经常有水的部分,一般位于谷底的中部;

谷底,河谷底部,河床两侧的平缓部分;

谷坡,谷底以上的斜坡部分;

谷麓,谷坡与谷底的交接部位;

谷缘,谷坡顶部的转折部位

8.河谷按横断面可分为哪几种类型?

各有什么特征?

a、峡谷或V形谷

b、U形谷

c、碟形谷

峡谷或V形谷:

谷底狭窄、谷坡陡,河床直接嵌在谷坡间。

发育于切割深度大的上游地区。

一般是幼年期河流的特征河谷。

河谷中河床呈直线形,水流很急。

U形谷:

由V形谷发展而成或在历史上曾发育过冰川。

谷底较宽、谷坡较陡、谷麓明显。

发育于中上游地区,一般是壮年期河流的特征河谷。

河谷中发育辫状河床。

碟形谷:

谷底平坦而宽阔(可宽达数-数十公里)、谷坡缓、无明显谷麓。

发育于河流中-下游地区,是老年期河流的特征性河谷。

河谷中发育曲流河床

9.按河谷的纵剖面,上游、中游和下游河谷各有什么特征?

上游河谷窄、比降和流速大、水量小、侵蚀强烈、纵断面呈V字型并多急滩和瀑布的河段。

中游河谷比降已经和缓,河床位置比较稳定,侵蚀和堆积作用大致保持平衡,纵断面往往成平滑下凹曲线。

下游河谷宽广、河道弯曲,河水流速小而流量大,淤积作用显著,到处可见沙滩和沙洲

10.瀑布的成因类型有哪几种?

1山谷冰川作用过的地区,当支冰川侵蚀深度不及主冰川,支冰川谷口悬在陡壁上,消融后支冰川谷口处形成瀑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