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环系统诊疗常规Word文件下载.docx
《循环系统诊疗常规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循环系统诊疗常规Word文件下载.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1.一般处理:
休息、吸氧。
2.药物治疗:
①硝酸酯类;
②β受体阻滞剂;
③钙离子拮抗剂;
④抗血小板药物。
3.冠脉介入治疗或心脏外科旁路移植。
【实战对策】
1.一般处理
(1)立即停止活动,安静休息。
(2)吸氧。
2.药物治疗
(1)硝酸酯类:
硝酸甘油片0.3~0.6mg,舌下含服,或硝酸异山梨酯5~10mg,舌下含服。
硝酸甘油静脉滴注,从20ug/min开始,每5~10min增加5~10ug/min,可增加至200ug/min。
(2)β肾上腺素能阻滞剂:
阿替洛尔12.5mg~25mg,qd,po;
美托洛尔25mg~50mg,bid,po。
(3)钙拮抗剂:
尼莫地平10mg~20mg,tid,po;
维拉帕米40mg~80mg,tid,po;
地尔硫卓30mg~60mg,tid,po。
3.其他治疗
(1)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
冠脉内激光成形术;
冠脉内旋切或旋磨术;
冠脉内支架安置术。
(2)冠脉旁路移植(CABG)。
第二节急性心肌梗死
急性心肌梗死是在冠状动脉病变基础上,发生冠状动脉血供急剧减少或中断,使相应的心肌严重而持久地急性缺血所致。
1.剧烈持久的心绞痛:
持续半小时以上;
休息和含服硝酸甘油不缓解。
2.特征性心电图动态改变
(1)起病1h内可出现异常高大的丁波。
(2)数小时后ST段明显抬高,弓背向上与直立的T波形成单向曲线,1~2天后ST段逐渐恢复至等电位线,T波倒置。
(3)1~2天内出现病理性Q波,同时R波减低,Q波在3~4天内稳定不变,约70%~80%永久存在。
(4)急性心内膜下心肌梗死无Q波出现,ST段明显压低,在胸导联上常达0.4~0.6mV,T波倒置,ST-T的改变往往持续1~2天以上。
(5)小灶性心肌梗死的心电图改变除无病理性Q波外,与透壁性心肌梗死相同。
3.血清酶升高:
肌酸磷酸激酶(CPK)、肌酸磷酸激酶同工酶(CK-MB)、谷草转氨酶(GOT)、乳酸脱氢酶(LDH)升高大于正常高限的2倍以上。
肌钙蛋白T或I阳性。
休息、吸氧、心电血压监测。
(1)止痛:
吗啡、哌替啶、硝酸甘油;
(2)再灌注治疗:
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PA)、尿激酶(UK)、链激酶(SK)、经皮穿刺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冠状动脉旁路手术(CABG)。
(3)处理并发症:
心律失常、急性左心衰、心源性休克等。
1.监护和一般治疗
(1)休息:
急性期12h卧床休息,若无并发症,24h内应鼓励患者床上肢体活动,若无低血压,第3天就可在病房内走动;
梗死后第4~5天,逐步增加活动直至每天3次步行100~150m。
(3)心电血压监测。
2.解除疼痛
(1)哌替啶:
50~100mg,im.
(2)吗啡:
5~10mg,ih。
必要时1~2h后再注射一次,以后再4~6h可重复应用。
(3)硝酸甘油:
0.5mg舌下含服或10~20mg,ivgtt。
3.再灌注治疗
(1)溶栓治疗
1)rt-PA首剂10mg于10min内注入,继以第1h内输入50mg,第2h输入40mg。
2)tPA0.5~0.75mg/kg,30~120min滴完。
3)UK剂30min内200万U静脉注入。
4)SK150万U持续60min滴完。
(2)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
(3)冠脉旁路移植(CABG)。
4.处理并发症
(1)心率失常处理
1)室性期前收缩或室速:
利多卡因50~100mg,ivgtt,最多300mg;
继之以1~4mg/min,ivgtt。
2)室颤:
非同步直流电除颤,电量200~300J。
3)缓慢心律失常:
阿托品0.5~1mg,im或iv。
(2)急性左心衰:
血管扩张剂:
硝酸甘油20mg,ivgtt,以10ug/min滴速开始;
或硝普钠50mg,ivgtt,以12.5ug/min的滴速开始。
(3)心源性休克
1)适当补液:
低分子右旋糖酐或706代血浆,用量直到收缩压回升到12kPa(90mmHg).
2)升压:
多巴胺以5~10ug/(kg.min)或多巴酚丁胺5~10ug/(kg.min),ivgtt,或合并应用间羟胺5~10mg加入上液中静脉滴注。
第三节不稳定性心绞痛和非ST段抬高的心肌梗死
不稳定性心绞痛是指心绞痛发作的性质、程度、持续时间等发生改变,包括静息心绞痛大于20分钟,新发生的心绞痛和恶化性心绞痛(以前诊断为心绞痛),但发作更频繁,持续时间更长,疼痛更严重);
非段抬高的心肌梗死是指患者有心绞痛临床表现,但心电图上ST段无抬高,心肌坏死标志物升高的一种临床状态。
1.静息心绞痛:
心绞痛发生于静息状态,持续时间延长,大于20min。
2.新发心绞痛:
过去无心绞痛或心肌梗死发作,初次发作劳累性心绞痛未到1月,或以前有稳定性心绞痛的患者已数月不发,现再次发作未到1月。
3.恶化性心绞痛:
原为稳定性心绞痛的病人,在3月内心绞痛发作的频率、程度、诱发因素经常变动,进行性恶化。
4.非ST段抬高的心肌梗死:
急性心绞痛发作的临床表现,心电图上ST段压低,有心肌坏死标志物升高。
1.卧床休息、吸氧、心电血压监测。
2.抗缺血治疗:
②吗啡;
③β受体阻滞剂;
④钙离子拮抗剂。
3.抗血小板和抗凝药:
①肠溶阿司匹林;
②噻氯匹定;
③GPⅡb/Ⅲa受体拮抗剂。
4.早期冠脉介入治疗:
PTCA加支架术。
1.一般治疗
(1)卧床休息。
(2)吸氧:
维持SaO2>
90%.
(3)持续心电、血压监测。
(4)止痛、镇静。
2.抗心肌缺血药物
硝酸甘油静滴,10ug/min起始,每3~5min增加10ug,直到症状减轻或血压反应性降低。
1~5min,iv,或5~10mg,ih。
(3)β受体阻滞剂:
阿替洛尔6.25mg,bid,po,可增加到50mg,bid,po。
(4)钙离子拮抗剂:
硝苯地平10~30mg,tid,po;
或氨氯地平5~10mg,qd,po。
3.抗血小板和抗凝药
(1)肠溶阿司匹林:
首剂325mg嚼服,然后75~325mg/d,po。
(2)噻氯匹定(抵克立得)0.25,bid,po。
或氯吡格雷75mg,qd,po。
(3)GPⅡb/Ⅲa受体拮抗剂:
用于PTCA术前后。
(4)普通肝素:
12500U,ivgtt,维持14h。
(5)低分子量肝素:
速碧凝0.4ml,ih,q12h;
法安明0.4ml,ih,q12h。
PTCA加支架术:
经皮腔内冠脉成形术加支架置入术。
第四节急性右心室梗死
急性右心室梗死是发生在右心室的急性心肌梗死,临床常见胸痛,低血压,静脉压升高和肺野清晰。
2.心脏听诊:
双肺呼吸音清。
3.心电图表现
(1)V3R~V6R有1个或1个以上的导联ST段呈水平或弓背向上样抬高≥1mm。
(2)Ⅲ导联ST段抬高>Ⅱ导联;
若Ⅱ导联ST段位于等电位线,Ⅲ导联ST段抬高则更具诊断价值。
(3)V1导联ST段抬高≥1mm,V2导联ST段压低。
(4)V2导联ST段压低:
aVF导联ST段抬高比值≤0.5.
4.心脏超声:
右室扩大(内经≥20mm),心肌收缩活动减退甚至丧失,室间隔呈矛盾运动。
5.心肌损伤标志物:
TnT、TnI(+);
CK、CK-MB、LDH、GOT升高≥2倍正常上限。
2.扩容治疗:
24h内静滴液体3~6L。
3.早期行PTCA或急诊冠脉旁路移植(CABG)。
1.一般治疗
(5)卧床休息。
(6)吸氧:
(7)持续心电、血压监测。
(8)止痛、镇静。
2.扩容治疗:
患者合并低血压(SBP〈10.7kPa,或原有高血压者,血压下降>10.7kPa)、休克,而无左心衰的表现时,首选扩容治疗:
24h内静滴液体3~6L.
3.再灌注治疗
(1)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
(2)冠脉旁路移植(CABG)。
第五节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简称室上速。
包括以大类心动过速,大多数心电图表现为QRS波群形态正常、RR间期规则而无心室预激表现。
1.平时心电图正常,心动过速时QRS波群形态正常。
2.频率150~240bpm。
3.P’波位于QRS波群之前、之中或之后,两者总有部分相重叠。
1.一般治疗:
刺激迷走神经。
2.药物治疗:
①升压药物;
②洋地黄;
③抗心律失常药。
3.电学治疗:
①经静脉心房或心室超速起搏或程序刺激;
②经食管心房调搏;
③射频消融手术;
④直流电复律。
刺激迷走神经:
①颈动脉窦按摩。
②瓦尔萨尔瓦动作。
③压迫眼球(小心:
可能导致视网膜脱离)。
④自行引吐或蹲踞憋气。
⑴升压药物:
①去氧肾上腺素(苯福林):
0.5~1.0mg,iv;
②甲氧明:
3~5mg,iv;
③间羟胺:
0.5~2.0mg,iv,使血压升高4.0~5.3kPa(30~40mmHg)。
⑵洋地黄:
毛花苷C0.4~0.8mg,iv,以后每2~40.2~0.4mg,24h总量在1,6mg以下。
3抗心律失常药
1)维拉帕米(异搏定)5~10mg(0.1mg/kg体重),iv无效时过15min再重复5~10mg。
2)地尔硫卓(合心爽)15mg,iv。
3)atp20mg快速,iv。
4)普罗帕酮70mg溶于葡萄糖液中,5min内缓慢静注;
无效时,可于20~30min后重复静注;
必要时还可注入第3个70mg
5)普萘洛尔以0.1~0.15mg/kg,iv,速度1mg/min。
6)胺碘酮:
5mg/kg,iv,慢。
3.电学治疗
⑴经静脉心房或心室超速起搏或程序刺激:
经皮静脉穿刺插入电极导管放置在右房或右室尖部,给以短于心动过速周期50ms左右的脉冲,连续3~10次刺激往往能终止发作。
⑵经食管心房调搏:
从鼻孔插入电极导管。
成人插入深度为35~40cm。
选择食管电图上房波振幅最高的部位进行程序刺激,电压20~40V,脉宽10ms。
⑶射频消融术:
电灼希氏束区或房室旁路,打断房室结区折返。
4直流电复律。
第六节室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