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ICU常用护理技术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4523243 上传时间:2022-10-23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482.0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EICU常用护理技术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EICU常用护理技术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EICU常用护理技术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EICU常用护理技术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EICU常用护理技术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EICU常用护理技术Word格式.docx

《EICU常用护理技术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EICU常用护理技术Word格式.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EICU常用护理技术Word格式.docx

十七中心静脉压测定

十八三腔二囊管留置

十九标本采集

二十其他操作

二十一中医特色操作

【操作步骤】

1.当发现有人突然倒地或者意识丧失应立即施救。

操作者判断四周环境安全,牢固树立安全第一和自我保护意识,然后才开始实施现场心肺复苏。

同时看表,记住开始抢救的时间。

2.操作者(A)先到达患者身边,将患者取仰卧位,置于地面或硬板上,摆好体位。

位于右侧,双膝跪地,就地抢救;

尽量靠近患者身体,双膝与肩同宽。

判断意识的方法为拍肩、呼唤,凑近病人耳旁5公分、对着左右两个耳朵大声呼喊,确认意识丧失。

判断要快,只能用5~10秒完成。

3.操作者(A)打开患者上衣,充分暴露患者胸壁,快速判断病人有无循环征象,方法是正确触摸颈动脉搏动(8-10秒完成),同时通过“一看、二听、三感受”判断呼吸。

4.如判断无心跳呼吸,高声向周围呼救“准备抢救﹗”,吩咐助手准备除颤监护仪和简易呼吸器、氧气面罩。

同时立即由操作者进行胸外心脏按压,按压时要求操作者随时观察患者面部反应。

5.在操作者进行胸外按压同时,助手携带除颤仪、呼吸球囊面罩等进入现场并跪于患者头侧,以压额抬下颏法开放气道,观察口腔有无异物,如有应马上将病人头转向一侧,用手指清除干净;

如无发现异物需口头报告:

口腔无异物。

然后用左手“E—C”手法固定、扣紧氧气面罩,右手使用简易呼吸器通气二次,用时5秒钟(每次通气1—2秒、中间呼气1秒);

以看到患者胸部起伏作为人工呼吸有效指标,只要一看见胸廓抬起,便可停止通气。

每通气两次后,助手将氧气面罩稍微移开病人面部,但仍然保持开放气道的头后仰姿势。

6.胸外按压与人工呼吸比例:

成人为30∶2(不论单人法或双人法抢救),即每按压30次通气2次。

心肺复苏从胸外按压开始,故交替比例按压在先、通气在后,最后一定结束于通气。

应尽量减少中断按压的时间,如果不得不暂停胸外按压时,中断时间不能超过5秒钟。

7.检查评估:

首轮做5个周期的30∶2,历时2分钟(〔18+5+1秒〕×

5),操作者检查病人呼吸和颈动脉搏动,评估基础生命支持的抢救效果。

如果仍然没有呼吸、脉搏,说明徒手心肺复苏失败,应即刻进入第四步D——电击除颤。

电击除颤:

1)迅速开启除颤仪的电源开关,调整除颤仪功能旋钮键至监护位置;

操作者手持两个电极板放置于病人胸前,通过除颤仪的监护屏幕马上辨别心电图示波,如果显示“室颤”或者“无脉性室速”,必须即刻进行电击除颤、越快越好。

大声报出:

“室颤,立即除颤”。

2)助手迅速擦干患者的胸前皮肤(除颤开始计时),操作者手持电极板(注意不能面向自己);

助手涂上导电胶,操作者将导电胶均匀分布于两块电极板的接触面。

3)操作者确认除颤电极板的安放位置正确,前电极板(主电极)放在病人右上胸,锁骨下方贴胸骨右缘;

而侧电极板放在左下胸,上缘不超过病人乳头连线、电极板的中心点平腋中线;

再次观察心电示波,确定仍为“室颤”心律。

4)选择除颤能量200J(双向波),操作者下口头医嘱、助手调节能量。

5)按下充电按钮,使除颤仪开始充电(充电过程需要等待数秒钟)。

6)操作者将除颤电极板紧贴病人胸壁,适当施加10Kg压力,使电极板与病人皮肤之可见缝隙;

高声喊叫“旁人离开”,确定周围无任何人员直接或间接与患者身体接触。

7)除颤仪充电完毕,出现声光报警信号可以除颤时,操作者双手拇指同时按压手控电极板上的两个放电钮进行电击。

8)放电结束(除颤计时结束,标准用时20秒),助手擦干电极板和胸壁皮肤,电极板归位、除颤仪关机,收拾仪器和用物。

8.操作者及助手互换位置,由助手跪于患者身体左侧继续徒手胸外按压,操作者跪于患者头侧继续球囊辅助通气,仍以30∶2做够5个周期,待第二个心肺复苏周期完成后,由助手再去检查病人呼吸、脉搏,如果自主呼吸与心跳恢复,心肺复苏成功;

否则,按上述方法继续进行。

【操作流程】

 

【注意事项】

1.2010版心肺复苏指南中CPR操作顺序是:

C(心脏按压)-A(开通气道)-B(人工呼吸)。

2.按压频率至少100次/分。

3.胸骨下陷深度至少5㎝。

4.按压后确保胸骨完全回弹。

5.胸外按压时最大限度地减少中断。

6.避免过度通气。

7.儿童按压深度:

约为胸廓前后径的1/3—1/2。

8.婴儿应用二指按压:

单人用中指、无名指或中指、食指按压,用双手拇指环抱按压;

按压深度约为胸廓前后径的1/3-1/2。

9.儿童每公斤体重2J选择除颤能量。

1.摆放体位:

病人取仰卧位,用抬颏推额法,以寰枕关节为转折点使头部尽量后仰,以便使镜片和气管在一条直线上。

2.加压去氮给氧:

使用简易呼吸器面罩加压给氧2次后,交予助手给病人吸100%纯氧2~3分钟,使血氧饱和度保持在95%以上,插管时暂停通气。

3.准备导管:

选择相应规格的气管导管,用注射器检查充气套囊是否漏气,在导管内放入导丝并塑型,在气管导管前端和套囊涂好润滑油。

4.准备喉镜:

气管导管准备好后,选择合适形状和大小的喉镜镜片,检查光源后关闭,放置备用

5.准备牙垫、固定胶布和听诊器。

吸引器连接吸痰管放置于床旁备用。

6.暴露声门:

打开喉镜,操作者用右手拇、食指拨开病人上下齿及口唇,左手紧握喉镜柄,把镜片送入病人口腔的右侧向左推开舌体,以避免舌体阻挡视线,切勿把口唇压在镜片与牙齿之间,以免造成损伤。

然后,缓慢地把镜片沿中线向前推进,暴露病人的口、悬雍垂、咽和会厌,镜片可在会厌和舌根之间,挑起会厌,暴露声门。

7.插入气管导管:

操作者用右手从病人右口角将气管导管沿着镜片插入口腔,并对准声门送入气管内,请助手帮助将导丝拔除,继续将导管向前送入一定深度,插管时导管尖端距门齿距离通常在21~23cm.注意气管导管不可送入过深,以防止进入单侧主支气管造成单侧通气。

操作过程中如声门暴露不满意,可请助手从颈部向后轻压喉结,或向某一侧轻推,以取得最佳视野。

8.确认导管位置:

给导管气囊充气后,立即请助手用简易呼吸器通气,在通气时观察双侧胸廓有无对称起伏,并用听诊器听诊双肺尖,以双肺呼吸音对称与否判断气管导管的位置正确无误。

9.固定导管:

放置牙垫后将喉镜取出,用胶布以“八字法”将牙垫和气管导管固定于面颊。

【操作流程】

【注意事项】

1.插管前检查插管用具是否齐全合用,尤其是喉镜是否明亮。

2.气管插管时患者应呈中度或深昏迷,咽喉反射消失或迟钝;

如嗜睡或浅昏迷,咽喉反应灵敏,应行咽喉部表面麻醉,然后插管。

3.喉镜的着力点应始终放在喉镜片的顶端,并采用上提喉镜的方法。

声门显露困难时,可请助手按压喉结部位,可能有助于声门显露,或利用导管管芯将导管弯成“L”形,用导管前端挑起会厌,施行盲探插管。

必要时,可施行经鼻腔插管、逆行导管引导插管或纤维支气管镜引导插管。

4.插管动作要轻柔,操作迅速准确,勿使缺氧时间过长,以免引起反射性心搏、呼吸骤停。

5.插管后吸痰时,必须严格无菌操作,吸痰持续时间一次不应超过30秒,必要时于吸氧后再吸引。

经导管吸入气体必须注意湿化,防止气管内分泌物稠厚结痴,影响呼吸道通畅。

6.目前所用套囊多为高容低压,导管留置时间一般不宜超过72小时,72小时后病情不见改善,可考虑气管切开术。

导管留置期间每2—3小时放气1次。

分析患者病情、胸片、生命体征、呼吸道分泌物的量、性质,咳嗽能力、血气分析等后,计划予拔除气管插管。

放松气囊,拔管时将无菌吸痰管插入气管插管前端2~3cm边吸边拔,同时嘱病人将痰液咳出,拔管过程中密切观察生命体征

予面罩给氧,调节氧流量,加强湿化,必要时雾化

拔管后,清醒患者头偏侧,吐出分泌物,昏迷或烦躁患者用吸痰管吸除口鼻分泌物

拔管时机成熟,多名医护人员在场

患者准备:

说明拔管步骤和拔管后注意事项,取得患者配合,充分吸痰后,放松固定扁带

用物准备:

面罩、氧气、呼吸皮囊、注射器

逐步调节呼吸机参数至:

FiO2<

50%,RR4~6次/分,PSV<

8-10cmH2OPeep<

3

清醒患者予解释,嘱患者在呼吸机参数调整过程中有胸闷、呼吸困难等症状及时反映;

观察参数调整过程中患者生命体征、尤其是呼吸、氧饱和度的变化情况;

拔管前作血气分析

四颈椎与搬

拔管后严密观察病情,注意呼吸频率、节律、深浅度,鼓励患者用力咳嗽,做有效排痰。

拔管后半小时做血气分析复查。

【操作手法】

1.头锁:

伤者仰卧位,术者双膝跪在伤者头顶位置,并与伤者身体成一直线,先固定自己双手手肘(放在大腿上或地上),双掌放在伤者头两侧,拇指轻按额,食指和中指固定其面颊,无名指及小指放在耳下,不可盖住耳朵。

助手中指指在胸骨正中,以便术者调整位置。

2.胸背锁:

术者位于伤者身体一侧,一手肘部及前臂放在伤者胸骨之上,拇指及食指分别固定于面颊上,另一手臂放在背部脊柱上,手指锁紧枕骨上,双手调整好位置后同时用力。

手掌不可遮盖伤者口鼻。

3.胸锁:

伤者仰卧位,术者跪于伤者头肩位置,一手肘及前臂紧贴伤者胸骨之上,手掌固定伤者面颊。

另一手肘稳定后,手掌固定伤者前额。

不可遮盖伤者口鼻。

4.斜方肌挤压法:

伤者仰卧位,术者位于伤者头顶部,与伤者身体成一直线,先固定双手肘(放在大腿或地上)。

双手在伤者颈部两侧,拇指和四指分开伸展至斜方肌,掌心向上,手指指向脚部,锁紧斜方肌,双手前臂紧贴伤者头部使其固定。

5.改良斜方肌挤压法:

伤者仰卧位,术者双膝跪于伤者头顶部,与伤者身体成一直线,先稳定自己双手手肘(放在大腿或地上),一手如斜方肌挤压法般锁紧其斜方肌,另一手则像头锁般的固定伤者头部,手掌及前臂须用力将头部固定。

1.患者知情:

除非患者病情危急,需要立即施行电复律,否则应在电复律术前,向患者及其家属解释电复律的利弊及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2.患者准备:

1)患者仰卧于硬木板床上,检查并除去假牙、金属及导电物质,松解衣扣,暴露胸部,胸部多毛者应备皮。

2)持续监测生命体征,做心电图以留作对照。

3)吸氧5~15min,建立静脉通道,并使抢救设备处于备用状态。

4)意识清醒患者静脉缓慢注射安定10~40mg,嘱患者报数直至其睫毛反射消失。

3.同步电复律操作步骤:

1)打开除颤仪,选择监护模式,连接电极,选择R波最高的导联。

2)选择除颤模式,按下SYNC同步键启动同步模式。

3)查看R波上指示同步模式的标记。

4)必要时调节监护仪的增益,直到每个R波均出现同步标记。

5)电极板均匀涂以导电糊或垫4~6层湿盐水纱布。

6)放置电极板。

①前侧位,即一个电极板放在心尖部,另一个放在胸骨右缘第2~3肋间,两电极板之间至少相距10cm。

该部位操作方便,多用于急诊。

②前后位,通常使用电极片,即一个电极片放在患者背部左肩胛下区,另一个放在胸骨左缘第3~4肋间,此种部位通过心脏的电流较多,电能量需要减少约1/2,成功率高于前者,并发症亦可减少。

7)选择合适的电击能量。

8)警示所有在场人员不要接触患者。

9)充电:

按下除颤仪手柄上的充电键,仪器将有一声持续的蜂鸣音和信号指示灯亮起,表示充电完全。

10)再次确认所有在场人员包括操作者自身未接触患者、病床以及其它连在患者身上的任何设备,以免出现意外电击。

11)放电复律:

两电极板紧压患者胸部使电极板与皮肤紧密连接,不能有空隙,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