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内科学重点汇总讲解Word格式.docx
《中医内科学重点汇总讲解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内科学重点汇总讲解Word格式.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3)加重与缓解因素:
饮食肥甘生冷加重者——痰湿;
情志郁怒加重者——气火;
劳累、受凉加重者——痰湿、虚寒
2.咳痰特点的鉴别
内容:
色、质、量、味
咳而少痰——燥热、气火、阴虚;
痰多——湿痰、痰热、虚寒
痰白、稀薄——属风、属寒;
痰黄而稠——属热
痰白质粘——阴虚、燥热;
痰白清稀、呈泡沫状——属虚、属寒
咯吐血痰——肺热、阴虚;
脓血相间——痰热郁结成痈
咳嗽,咯吐粉红色泡沫样痰,咳而气喘,呼吸困难——心肺阳虚,气不主血;
咯痰有热腥味,或腥臭气——痰热,味甜-痰湿,味咸-肾虚
3)证治分型:
1 风寒袭肺证——三拗汤合止嗽散加减
2 风热犯肺证——桑菊饮加减
3 风燥伤肺证——桑杏汤加减
4 痰湿蕴肺证——二陈平胃散合三子养亲汤加减
5 痰热郁肺证——清金化痰汤加减
6 肝火犯肺证——黛蛤散合加减泻白散加减
7 肺阴亏耗证——沙参麦冬汤加减
2.哮病:
1)是一种发作性的痰鸣气喘疾患,发作时候中有哮鸣音,呼吸气促困难甚则喘息不能平卧。
2)基本病机:
“伏痰”遇感引触,痰随气升,气因痰阻,相互搏结,壅塞气道,肺管狭窄,通畅不利,肺气宣降失常,引动停积之痰,而致痰鸣如吼,气息喘促。
3)哮喘“夙根”论的实质,主要在于脏腑阴阳失调,素体偏盛偏虚,对津液的运化失常,肺不能布散津液,脾不能输化水精,肾不能蒸化水液而致凝聚成痰
4)病位:
与肺脾肾相关·
5)哮病与喘证
均有呼吸急促,困难的表现,但哮必兼喘,喘未必兼哮。
哮指声响言,喉中哮鸣有声,是一种反复发作的独立性疾病。
喘指气息言,为呼吸气促困难,是多种肺系急慢性疾病的一个症状。
6)治疗原则:
未发以扶正气为主,既发以攻邪气为急。
以“发时治标,平时治本”
7)证治分型:
1 冷哮证——射干麻黄汤或小青龙汤加减
2 热哮证——定喘汤或越婢加半夏汤加减
3 寒包热哮证——小青龙加石膏汤或厚朴麻黄汤加减
4 风痰哮证——三子养亲汤加味
5 虚哮证——平喘固本汤加减
6 肺脾气虚证——六君子汤加减
7 肺肾两虚证——生脉地黄汤合金水六君煎加减
3.喘证:
是以呼吸困难,甚至张口抬肩,鼻翼扇动,不能平卧为临床特征的病症。
1)治疗原则:
实喘治肺,以驱邪利气为主,区别寒,热,痰,气的不同采用温化宣肺,清化肃肺,化痰理气的方法。
虚喘以培补摄纳为主,或补肺,健脾,补肾,阳虚则温温补阴虚则滋养
2)证治分型:
1 风寒壅肺证——麻黄汤合华盖散加减
2 表寒肺热证——麻杏石甘汤加减
3 痰热郁肺证——桑白皮汤加减
4 痰浊阻肺证——二陈汤和三子养亲汤加减
5 肺气郁痹证——五磨饮子加减
6 肺气虚耗证——生脉散合补肺汤加减
7 肾虚不纳证——金匮肾气丸合参蛤散加减
8 正虚喘脱证——参附汤送服黑锡丹配合蛤蚧粉
4.肺痈:
肺叶生疮,形成脓疡的一种的病证,属内痈之一。
临床以咳嗽,胸痛,发热,咯吐腥臭浊痰,甚则脓血相兼为主要的特征
1)病名首见于张仲景《金匮要略·
肺萎肺痈咳嗽上气病脉证治》
2)治疗原则:
治疗以祛邪为原则,采用清热解毒,化淤排脓的治法,脓未陈应着重清肺消痈,脓已成则排脓解毒。
排脓为首要措施
1 初期——银翘散加减
2 成痈期——千金苇茎汤合如金解毒散加减
3 溃脓期(病情顺与逆的转折点)——加味桔梗汤加减
4 恢复期——沙参清肺汤或桔梗杏仁煎加减
5.肺痨:
具有传染性的慢性虚弱疾患,以咳嗽,咯血,潮热,盗汗及身体逐渐消瘦为主要临床特征
以补虚培元和抗痨杀虫为原则,根据体质强弱分别主次,尤需重视补虚培元,增强正气,以提高抗病能力。
2)证治分类
1肺阴亏损证—月华丸加减
2虚火灼肺证——百合固金汤合秦艽鳖甲散加减
3气阴耗伤证——保真汤或参苓白术散加减
4阴阳虚损证——补天大造丸加减
6.肺胀:
是多种慢性肺系疾患反复发作,迁延不愈,导致肺气胀满,不能敛降的一种病证。
临床表现为胸部膨满,憋闷如塞,喘息上气,咳嗽痰多,烦躁心悸,面色晦暗,唇甲紫绀,脘腹胀满,肢体浮肿等。
1)病变首先在肺,继则影响脾胃,后期病及于心
2)病理因素:
主要为痰浊,水饮与血瘀互为影响,兼见同病
3)病理性质:
多属标实本虚但有偏实,偏虚的不同,且多以标实为急
4)证治分型:
1 痰浊壅肺证——苏子降气汤合三子养亲汤加减
2 痰热郁肺证——越婢加半夏汤或桑白皮汤加减
3 痰蒙神窍证——涤痰汤加减
4 阳虚水泛证——真武汤合五苓散加减
5 肺肾气虚证——平喘固本汤合补肺汤加减
7.肺萎:
是指肺叶痿弱不用,临床以咳吐浊唾涎沫为主症,为肺脏的慢性虚损性疾患。
1)最早见于张仲景的《金匮要略》
2)病机:
肺脏虚损,津气严重耗伤,以致肺叶枯萎。
病理性质有肺燥津伤,肺气虚冷之分
1 虚热证——麦门冬汤合清燥救肺汤加减
2 虚寒证——甘草干姜汤或生姜甘草汤加减
8.心悸:
指病人自觉心中悸动,惊惕不安,甚则不能自主的一种病证。
临床一般多呈发作性,每因情志波动或劳累过度而发作,且常伴胸闷、气短、失眠、健忘、眩晕、耳鸣等症。
病情较轻者为惊悸,病情较重者为怔忡,可呈持续性。
1)病机:
气血阴阳亏虚,心失所养,或邪扰心神,心神不宁。
2)病位在心,与肝脾肾肺相关
3)惊悸与怔忡
惊悸发病,多与情绪因素有关,可由骤遇惊恐,忧思恼怒,悲哀过极或过度紧张而诱发,多为阵发性,病来虽速,病情较轻,实证居多,可自行缓解,不发时如常人。
怔忡多由久病体虚,心脏受损所致,无精神等因素亦可发生。
常持续心悸,心中惕惕不能自控,活动后加剧,多属虚证,或虚中加实。
病来虽渐,病情较重,不发时亦可兼见脏腑虚损症状。
惊悸日久不愈,亦可形成怔忡。
4)治疗原则:
虚则补气,养血,滋阴,温阳;
实则祛痰,化饮,清火,行瘀。
5)证治分型:
1 心虚胆怯证——安神定志丸加减
2 心血不足证——归脾汤加减
3 阴虚火旺证——天王补心丹合朱砂安神丸加减
4 心阳不振证——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合参附汤加减
5 水饮凌心证——苓桂术甘汤加减
6 瘀阻心脉证——桃仁红花煎合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
7 痰火扰心证——黄连温胆汤加减
9.▲胸痹:
是指胸部闷痛,甚则胸痛彻背,喘息不得卧为主症的一种疾病,轻者仅感胸闷如窒,呼吸欠畅,重者则有胸痛,严重者心痛彻背,背痛彻心。
1)汉·
张仲景《金匮要略》正式提出名称,临床表现最早见于《内经》
2)病因:
寒邪内侵,饮食失调,情志失节,劳倦内伤,年迈体虚
3)病机:
心脉痹阻
4)诊断依据:
①胸痹以胸部闷痛为主症,患者多见檀中或心前区憋闷疼痛,甚则痛彻左肩背,咽喉,胃脘部,左上臂内侧等部位呈反复发作性,一般持续几秒到几十分钟,休息或用药后可缓解②常伴有心悸,气短,自汗,甚则喘息不得卧,严重者可见胸痛剧烈,持续不解,汗出肢冷,面色苍白,唇甲青紫,脉散乱或微细欲绝等危侯可猝死③多见于中年以上,可因操劳过度,抑郁恼怒,多饮暴食或气候变化诱发,也可无诱因
5)胸痹与悬饮
均有胸痛,但胸痹为当胸闷痛,并可向左肩或左臂内侧等部位放射,常因受寒、饱餐、情绪激动、劳累而突然发作,历时短暂,休息或用药后得以缓解。
悬饮为胸胁胀痛,持续不解,多伴有咳唾、转侧、呼吸时疼痛加重,肋间饱满,并有咳嗽、咳痰等肺系症候。
6)胸痹与胃脘痛
心在脘上,脘在心下,故有胃脘当心而痛之称,以其部位相近。
胸痹之不典型者,其疼痛可在胃脘部,极易混淆。
但胸痹以闷痛为主,为时极短,虽与饮食有关,但休息服药常可缓解。
胃脘痛与饮食相关,以胀痛为主,局部有压痛,持续时间较长,常伴有泛酸、嘈杂、嗳气、呃逆等胃部症状。
7)胸痹与真心痛
真心痛乃胸痹的进一步发展,症见心痛剧烈,甚则持续不解,伴有汗出,肢冷、面白、唇紫、手足青至节,脉微或结代等的危重急症。
8)证治分型
1 心血郁阻证——血府逐瘀汤加减
2 气滞心胸证——柴胡疏肝散加减
3 痰浊闭阻证——栝蒌薤白半夏汤合涤痰汤加减
4 寒凝心脉证——枳实薤白桂枝汤合当归四逆汤加减
5 气阴两虚证——生脉散合人参养荣汤加减
6 心肾阴虚证——天王补心丹合炙甘草汤加减
7 心肾阳虚证——参附汤合右归饮加减
10.不寐:
病机总属阳盛阴衰,阴阳失交
1)证治分型
1 肝火扰心证——龙胆泻肝汤加减
2 痰热扰心证——黄连温胆汤加减
3 心脾两虚证——归脾汤加减
4 心肾不交证——六味地黄丸合交泰丸加减
5 心胆气虚证——安神定志丸合酸枣仁汤加减
11.癫狂:
癫病以精神抑郁,表情淡漠,沉默痴呆,语无伦次,静而多喜为特征。
狂病以精神亢奋,狂躁不安,喧扰不宁,骂詈毁物,动而多怒为特征。
1)清·
王清任《医林改错·
癫狂梦醒汤》
2)病变在心肝,涉及脾胃,久而伤肾病理因素:
气痰火瘀
3)癫为痰气郁结,蒙蔽神机;
狂为痰火上扰,神明失主
4)症治分类:
颠证①痰气郁结证——逍遥散合顺气导痰汤加减②心脾两虚证——养心汤合越鞠丸加减
狂证:
①痰火扰神证—生铁落饮加减②痰热瘀结证—癫狂梦醒汤③火盛阴伤——二阴煎合琥珀养心汤加减
12.痫病:
是一种反复发作性神志异常的病证。
临床以突然意识丧失,甚则仆倒,不省人事,强直抽搐,两目上视或口中怪叫,移时苏醒,一如常人为特征。
(病名首见与内经)
1)病理因素总以痰为主,每由风火触动,痰瘀内阻,蒙蔽清窍而发病。
2)以心脑神机失用为本,风火痰瘀致病为标
3)主要责之于心肝,顽痰闭阻心窍,肝经风火内动是痫病的主要病机特点
4)痫病与中风
典型发作痫病与中风均有突然仆倒,昏不知人等,但痫病有反复发作史,发时口吐涎沫,两目上视,四肢抽搐,或作怪叫声,可自行苏醒,无半身不遂、口舌歪斜等症。
而中风病则仆地无声,昏迷持续时间长,醒后常有半身不遂等后遗症。
5)痫病与厥证
厥证除见突然仆倒,昏不知人主症外,还有面色苍白、四肢厥冷,或见口噤、握拳、手指拘急,而无口吐涎沫,两目上视,四肢抽搐和病作怪叫之见症。
发时清泻肝火,豁痰息风,开窍定痫;
平时则补虚以治其本,宜益气养血,健脾化痰,滋补肝肾,宁心安神
13.痴呆:
髓减脑消,神机失用所导致的一种神志异常的疾病,以呆傻蠢笨,智能低下,善忘为主要临床表现
1)病因:
年迈体虚,情志所伤,久病耗损
髓海不足,神机失用,由精气血亏损不足,髓海失充,脑失所养或气火痰瘀内阻上扰清窍所致病理因素:
气火痰瘀。
病位主要在脑,与心肝脾肾相关
3)证治分型
1 髓海不足证——七福饮加减(五福饮:
人参,熟地,当归,白术,灸甘草+枣仁,远志)
2 脾肾两虚证——还少丹加减(补肾健脾,益气生精)
3 痰浊蒙窍证——涤痰汤加减
4 瘀血内阻证——通窍活血汤加减
14.厥证:
是以突然昏倒、不省人事、四肢逆冷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种病证。
气机突然逆乱,升降乖戾,气血阴阳不相顺接
15.▲胃痛又称胃脘痛,是以上腹胃脘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