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研究方法复习题.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1452189 上传时间:2022-10-22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7.4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研究方法复习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教育研究方法复习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教育研究方法复习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教育研究方法复习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教育研究方法复习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育研究方法复习题.docx

《教育研究方法复习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研究方法复习题.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教育研究方法复习题.docx

教育研究方法复习题

教育研究方法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1、外部信度:

主要指研究者在相同或相似的条件下对同一课题能否进行重复研究,结果是否能保持前后一致。

(侧重分析结果的可检测性和可重复性)2、信度:

是指研究资料、研究结果的前后一致性、稳定性,以及研究能在多大程度上重复。

3、效度:

是指研究结果与预期目标的符合程度。

4、外在效度:

指研究结果能够被推而广之的范围。

即指研究结论的普遍有效性。

5、中文报刊资料索引6、比较性原则7、可行性原则8、全面性原则9、创新性原则10、摘要:

即内容提要,用精炼的语言介绍论文的主要内容和观点,是文章内容的高度浓缩。

11、原始文献:

指未经证实正式发表或形成正规载体的一种文献形式。

12、直接文献:

以作者本人的时间为依据创作而成的原始材料,或直接事件经过、研究成果、新知识、新技术的文献,具有创造性,有很高的直接参考和借鉴使用价值,但它的主产分散不够系统。

13、写作提纲:

是一种概括地叙述纲目、要点的公文。

它不把全文的所有内容写出来,只把那些主要内容,提纲挈领式地写出来。

14、关键词:

关键词是用于表达文献主题内容15、顺查法:

按时间范围,以所检索课题研究的发生时间为检索始点,按事件发生、发展时序,由远及近,由旧到新的顺序查找。

16、逆查法:

由近及远,由新到旧的顺序查找。

针对现实问题进行横向研究时使用;资料具有时效性、提出观点具有新意。

17、引文索引法:

也称为跟踪法,是以已掌握的文献中所列的引用文献、附录的参考文献作为线索,查找有关主题的文献。

特点在于文献涉及范围比较集中,获取文献资料方便迅速,并可不断扩大线索。

18、滚雪球法:

是找一篇要查找的相关文献,然后根据这篇文献莫为提供的参考文献目录,还可以找到几篇有关的文献,再从这几篇文献的末尾查找新的文献,又可以找到更多的文献,如此线索越来越多,就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

滚雪球法的先決条件是事先掌握一篇或数篇相关文章,利用这些相关文章寻找更多相关的文章,因此相关文章就像珍珠或雪球一样愈滚愈大(多)。

19、观察法:

指人们有目的、有计划地借助感官和辅助仪器,对处于自然状态下的客观事物进行系统考察,从而获得经验事实的一种科学研究方法。

20、教育叙事研究:

就是一个将客观的过程、真实的体验、主观的阐释有机融为一体的、一种教育经验的发现和揭示过程。

是对那些富有价值的教育事件和具有意义的教学活动的描述与揭示。

指以叙事的方式开展的教育研究,它是研究者通过对有意义的校园生活、事件、经验和行为背后的教育思想、教育理论和教育信念的体验,从而发现教育的本质、规律和价值意义。

21、腐损测量:

腐损是指人们在活动时,有选择的使用某类物体所造成的腐蚀和磨损。

22、累积物测量:

对人们遗留下来的物质进行的观察,以推测人们的行为和特征。

23、行为标志观察:

通过一些表面的或无意识的现象来推测人们的行为方式和价值观念等。

它的理论假设是:

这些现象是人们行为和态度的间接反映。

24、问卷法:

问卷是一份精心设计的问题表格;利用这份问题表格,以测量教育领域中人们的行为、特征和态度等的研究方法。

25、访谈法:

就是研究性交谈。

是以口头咨询的形式,根据被访者的答复搜集客观的、不带偏见的事实性资料,以准确说明样本所代表总体情况的方式。

26、稳定系数:

同一观察者在不同时间观察结果的符合度;27、实验法:

研究者按照研究目的,合理地控制或创设一定条件,人为地变革研究对象,从而验证假设探讨教育现象因果关系的一种研究方法。

28、自变量:

是由研究者主动操纵而变化的变量,是能独立地变化并引起变量变化的条件、因素或条件的组合。

即变化的措施、条件。

29、逆时性原则30、明确性原则31、无关变量:

是一个相对概念,相对于一项研究的自变量和因变量关系而言。

如果对无关变量变化的影响不加以控制或者消除,就无法确定因变量变化的根本原因。

32、信度系数:

不同观察者在不同时间观察结果的符合度。

33、价值性原则34、抽样:

即从调查对象的总体中按一定方式抽取一部分个体过程。

抽样有概率抽样和非概率抽样两种。

35、因变量:

是由自变量的变化引起被试行为或者有关因素、特征的相应反应的变量,它是研究中需要观测的指标。

36、选择性原则37、相关度:

不同观察者观察结果的符合度;38、非结构式访谈:

又称非标准化访谈,深度访谈,自由访谈。

是一种无控制或半控制的访谈,事先没有统一问卷,而只有一个题目或大致范围或一个粗线条的问题大纲,由访谈者与访谈对象在这一范围内自由交谈,具体问题可在访谈过程中边谈边形成边提出。

二、思考题1.培养研究型教师的现实意义是什么?

⑴信息化时代对教师的要求:

21世纪是知识化信息化的时代,为应对信息社会对教师的挑战,必须具备自我更新自我改造的能力,这一能力需要教师通过钻研和活化专业知识来实现。

⑵国际竞争对教师挑战:

国际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

教育不仅要培养高素质的劳动者,还要培养大批的创新型人才。

创新型学生的培养离不开具有创新能力的老师。

科学研究是创新教师培养的必经途径。

教育科学研究是培养研究型教师的关键⑶学校教育科学化的必要环节:

为适应教育发展,教师不仅懂得教育理论和灵活掌握各类知识,而且具有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只有教师参与科学研究才能推动教育实践不断科学化和完善化。

⑷发挥教师经验优势,建立中国特色教育理论:

调动广大教师的科学研究热情,发挥他们的经验优势,挖掘他们的研究潜力,培养一支既懂理论又善研究的高素质教师队伍,成为教师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培养研究型教师是新时期社会发展的现实要求;培养研究型的教师是教育发展的客观要求。

2.试述教育科学研究的社会价值。

⑴教育科学研究必须推动教育实践的进步。

这是由教育科学研究的性质所决定。

性质:

是一项具有极强实践性的理性活动。

⑵教育科学研究必然促进教育理论的发展。

科学研究是发展和完善教育科学的基础。

教育科学研究是建立具有中国特色教育理论的重要前提。

⑶教育科学研究是培养研究型教师的关键。

信息化时代对教师的要求;国际竞争对教师挑战;学校教育科学化的必要环节;发挥教师经验优势,建立中国特色教育理论。

3.为什么教育科学研究必须促进教育实践的进步?

教育科学研究必须推动教育实践进步。

这是由教育科学研究的性质所决定。

教育科学研究的性质:

是一项具有极强实践性的理性活动。

4.科学技术发展对教育科学研究的影响是如何体现的?

⑴科学技术的发展为教育研究提供了日益精细的研究工具和手段⑵科学技术的发展对教育科学研究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⑶科学技术发展为教育研究提供新的思维范式5.选择和确立课题的标准是什么?

⑴问题必须有价值⑵问题必须具体明确⑶问题要有新颖性,有独创性⑷问题要有可行性6.好课题的明确性如何体现?

⑴研究方向明确:

研究者本人的总目标主攻方向⑵研究主体明确:

⑶研究概念明确:

⑷研究范围明确:

时间范围、地点范围:

⑸研究内容明确:

特殊教育、教育政策评价⑹研究方法明确:

文献法、问卷法、实验法等7.浅析选择和确立课题的创新性。

⑴时间新:

富有时代感,研究前沿性问题⑵内容新:

打擦边球,搞交叉学科、避免重复⑶方法新:

角度新和方法新;如教育叙事、口述法、人类学方法⑷理论新:

借鉴相关学科或其他学科理论。

如全息论、多元智力理论、后现代理论。

8.浅析选择和确立课题的价值性。

好课题首先必须具有研究价值两个纬度:

历史价值和现实价值。

⑴是否对原有研究成果的补充和完善?

⑵是否对原有研究成果和流行观点纠谬⑶是否填补了教育科学研究的空白?

⑷是否是新发明、新见解、新创造?

⑸是否是教育领域中亟待解决和关键性问题9.选择课题时,如何理解课题的可行性?

⑴内在可行:

指研究者是否具备研究解决某课题的主客观条件。

主观:

理论水平、业务水平、研究能力、兴趣、特长、相关知识水平等。

客观:

时间、精力、体力。

⑵外在可行:

指研究的外部环境是否适合。

如领导、导师是否支持、研究资料能否获得、研究设备准备如何、资金是否到位、相关人员支持与否等等10.教育科学研究中资料搜集应把握哪些原则和方法?

(重点)⑴原则①比较性原则:

资料选择时,研究者往往注意搜寻与研究观点一致的资料,但远远不够,而是既要选证明观点的资料,还要选与观点对立的资料;只有将两方面的资料都加以掌握,才能使研究资料充分、论证有力、逻辑严密、无懈可击。

②选择性原则:

在资料极为浩瀚的社会背景下,如何从大量的资料中搜寻有效和精华资料,必须遵循选择性原则。

③全面性原则:

搜集资料一定要照顾到事物的所有方面和事物发展的全过程,不可以局部资料反映全体,以特殊情况代替一般。

④逆时性原则:

从最近的研究资料查找起,由近及远。

减少无效和低效劳动⑤直接性原则:

尽量搜集和利用直接资料,少用间接资料,避免使用转手资料,使研究更为真实可信。

⑵研究资料的搜集方法①顺查法:

对事物的产生发展进行纵向梳理时使用;易发现事物的内在发展特点和演变规律②逆查法:

针对现实问题进行横向研究时使用;资料具有时效性、提出观点具有新意。

③引文索引法:

优势:

直接接触最重要、最核心最关键的资料;劣势:

使用资料缺乏新意,难以出奇制胜④综合查找法11.搜集资料需要把握那些原则?

(与第10题重复)12.根据资料来源,分析研究资料的种类(现实性资料、文献性资料)⑴现实性资料:

主要来自现场调查、实验观察、问卷调查、测试评估和口头访谈等。

这类资料面对的是现实情况,此类资料主要用于了解现实问题,解决实际的教育实践问题。

⑵文献性资料:

主要体现为文字、图形、声音、图像等形式,包括历史文献、挖掘古物、人物传记、档案资料、回忆录、文学作品、日记、教师日志、听课笔记、甚至学生作业等。

文献性资料主要用于研究历史上的教育问题或从历史角度研究教育问题。

当然,对于具体的研究课题而言,往往是以某一类资料为主,兼用另一种资料。

13.引文索引法查阅资料有何利弊?

⑴优势:

直接接触最重要、最核心最关键的资料⑵劣势:

使用资料缺乏新意,难以出奇制胜14.请按加工程度,分析教育资料的类型及特点。

⑴一手资料:

是以作者本人的实践为依据创作而成的原始资料,或者直接记录事件经过、研究成果、新知识、新技术的资料。

此类资料真实性强,具有很高的直接参考和借鉴价值;缺点在于储存分散,不够系统,不易查找。

⑵二手资料:

是对原始文献加工整理使之系统化,并在研究中作为论据使用的资料。

二手资料是对一手资料的加工产品,实际属于派生资料与间接资料,它获取方便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