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开17秋石油北京《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作业3答案Word下载.docx
《南开17秋石油北京《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作业3答案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南开17秋石油北京《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作业3答案Word下载.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C.中国政府通过各种政策措施,尊重和保护少数民族文化
D.强调公共教育资源向农村、中西部、贫困地区、边疆地区和民族地区倾斜
3.有本土宗教之称的是()。
A.道教
B.东正教
C.佛教
D.儒教
4.我国少数民族中,有自己单独的语言的民族有()。
A.55个
B.53个
C.12个
D.10个
B
5.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符合我国国情,具有巨大的优越性。
民族区域自治的前提和基础是()。
A.领土完整和国家统一
B.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
C.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
D.坚持民族平等原则
6.2009年是《民族区域自治法》颁布和实施25周年,该法是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基本法律,明确规定了民族自治地方与国家的关系,为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提供了法律保障。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民族自治地方是中央政府统一领导下的特别行政区
B.民族自治地方要在国家统一领导下行使法律赋予的自治权
C.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是我国正确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
D.实行民族区域的地方自主制定自治法,享有高度自治权
7.改革民族风俗习惯的重要条件是()。
A.发展民族经济
B.加强精神文明建设
C.坚持改革开放
D.坚持党的领导
C
8.我国每个民族都有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自治区主席、自治州州长、自治县县长全部由区域自治的少数民族公民担任。
这体现了我国处理民族关系中的()。
A.民族平等原则
B.民族团结原则
C.各民族共同繁荣原则
D.民族区域自治原则
9.2006年11月30日中国天主教爱国会为江苏徐州教区王仁雷神父举行了辅理主教祝圣仪式。
天主教教皇称一做法违反了教规。
国家宗教局回应说,自行祝圣是中国内部事务。
这体现了我国()。
A.依法加强对宗教事务的管理
B.充分保护宗教信仰自由
C.支持宗教界积极开展对外交往
D.坚持独立自主自办教会原则
D
10.傣族的“泼水节”和彝族的“火把节”,表现出的是两个民族不同的历史传统和文化风情;
景颇族“目脑纵歌”上的长发舞和长刀舞,舞姿刚劲,气氛热烈,但和西班牙及吉卜赛人的民间舞蹈,风格则是完全不同,各自都具有明显的民族烙印。
这表明民族风俗习惯具有浓郁的()。
A.民族性
B.群众性
C.传承性
D.敏感性
11.目前,我国各少数民族中,共有44个建立了自治地方,民族自治地方的面积约占全国国土总面积的()。
A.60%
B.70%
C.80%
D.90%
12.解决中国民族问题的基本制度是()。
A.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B.平等团结原则
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D.社会主义制度
13.改革民族风俗习惯的根本途径是()。
14.当今世界,前南斯拉夫、俄罗斯等许多国家和地区都为民族问题所困扰,而我国各族人民始终同呼吸、共命运。
其根本原因是()。
A.我们的民族团结是以汉族为核心的
B.我国各民族在经济、文化发展上具有各自的民族特色
C.我国各民族已消除了事实上的不平等
D.我国实行了正确的民族政策
15.中国的三大政治制度是()。
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社会主义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政党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平等团结原则,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改革开放,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16.下列不是正确处理中国民族关系的经验的是()。
A.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B.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基本原则
C.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基本政治制度
D.消除民族差异,实现民族融合
17.1965年9月西藏自治区成立以来,自治区人大、政府、政协及法院、检察院的主要职位大部分由藏族公民担任。
藏族和其他少数民族干部在西藏干部中占79.4%。
这说明()。
A.各民族平等的权利已经完全得到实现
B.各民族在发展经济、文化方面享有平等的权利
C.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和民主政治中的民族平等是民族发展的重要内容和社会环境
D.一定规模的人口是民族发展、壮大的一个标志
18.改革民族风俗习惯的思想基础是()。
19.周恩来同志曾说过的一句话:
“风俗习惯的改革,要依靠民族经济基础本身的发展。
”这句话表明()。
A.发展民族经济是改革民族风俗习惯的根本途径
B.改革民族风俗习惯要坚持群众自愿
C.改革民族风俗习惯要注意调查研究
D.改革民族风俗习惯要遵循循序渐进
20.解决民族问题的最基本原则是()。
A.民族平等
B.民族团结
C.民族共同发展
D.民族自治
21.白族“三月街”,原本是唐代南诏国以大理为中心的白族先民从事佛事活动的讲经庙会。
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和人民生产、生活的需要,这一佛事活动逐步地演变为白族的盛大街期和传统集会,成为白族人民进行物质交流、文化交流和文体活动的喜庆佳节。
这说明民族风俗习惯具有()。
D.变异性
22.《民族区域自治法》是实施宪法规定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
A.根本大法
B.基本法律
C.行政法规
D.根本制度
23.新中国成立60多年,各民族虽然在社会事业和经济上也取得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由于历史的原因,各民族发展基础,发展进程很不平衡。
这()。
A.决定了我国各民族在发展上存在差距
B.是我国各民族差距扩大的现实原因
C.使我国的民族政策无法正常实行
D.说明民族差距的存在是一个不能解决的问题
24.西藏自治区成立以来,自治区人大根据本地实际制定了200多件地方性法规。
这表明()。
A.西藏人民坚持独立自主的基本立场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制度
C.民族区域自治机关享有独立的立法权
D.西藏民族自治区享有高度自治权
25.佛教传入西藏的时间是()。
A.公元7世纪
B.公元8世纪
C.公元9世纪
D.公元6世纪
26.在我国宗教关系可以实现和谐的根本原因是()。
A.我国有多种宗教并存
B.信教群众的科学文化水平不断提高
C.我国的宗教是独立自主自办的宗教
D.我国信教群众与不信教群众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
27.我国民族团结的前提条件是()。
A.社会主义道路
B.中国共产党
C.人民民主专政
D.民族平等
28.55个少数民族中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民族数量为()。
A.55
B.44
C.30
D.15
29.宗教工作是党和国家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民族、宗教无小事”,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能否正确认识和处理民族和宗教问题直接关系到国家和社会的稳定
B.解决了民族问题也就解决了宗教问题
C.民族问题和宗教问题是我国经济生活中的重要问题
D.民族和宗教问题相互联系
30.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少数民族代表共有411人,占代表总数13.76%,全国55个少数民族都有本民族的代表。
A.各民族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特点
B.少数民族与汉族平等地参与国家管理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得到不断发展
D.各民族的经济文化发展消除了不平衡
二、多选题(共5道试题,共15分)
1.培养和任用少数民族干部和各类人才的政策与措施包括()。
A.加强理论培训,不断提高少数民族干部的政治素质和思想理论水平,努力加强少数民族干部的“革命化”建设
B.加强素质培训,不断提高少数民族干部的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
C.注重实践锻炼,加快少数民族干部的成长
D.注重少数民族后备干部队伍建设
E.重视军队少数民族干部队伍建设
3分
ABCDE
2.我国散居少数民族因其历史、人口、分布、文化等原因,具有很多特点,下列是其特点的有()。
A.广
B.杂
C.散
D.多
E.富
ABCD
3.作为公民,维护民族团结必须()。
A.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政策
B.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
C.与各民族同胞平等相处
D.严厉制裁民族分裂分子
E.替少数民族同胞管理经济文化等事务
BC
4.《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规定:
民族自治地方人民代表大会有权依照当地民族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特点,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
上级国家机关的决议、决定、命令指示,如有不适合民族自治地方实际情况的,自治机关可以报经该上级国家机关批准,变通执行或者停止执行。
这体现了民族自治机关的()。
A.立法自治权
B.变通执行权
C.经济自治权
D.文化管理自治权
E.高度自治权
AB
5.下列关于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的自治权理解正确的是()。
A.自主地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权力
B.管理本地区的内部事务的权力
C.是国家应该赋予民族自治地方的权利
D.是自治民族应该享有的权利
E.并不意味着特权,只是一种平等权利、民主权利
ACDE
三、判断题(共25道试题,共25分)
1.在民族交往联系中,各民族追求利益的均等、权利的公平,这是公理。
A.错误
B.正确
1分
2.民族区域自治地方是中央政府统一领导下的特别行政区,享有高度自治权。
3.民族团结,从实质上来说,是没有特定阶级内容的团结。
正确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