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教育学外国教育史复习背诵资料Word文档格式.doc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4514857 上传时间:2022-10-23 格式:DOC 页数:58 大小:16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考研教育学外国教育史复习背诵资料Word文档格式.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8页
考研教育学外国教育史复习背诵资料Word文档格式.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8页
考研教育学外国教育史复习背诵资料Word文档格式.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8页
考研教育学外国教育史复习背诵资料Word文档格式.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8页
考研教育学外国教育史复习背诵资料Word文档格式.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考研教育学外国教育史复习背诵资料Word文档格式.doc

《考研教育学外国教育史复习背诵资料Word文档格式.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研教育学外国教育史复习背诵资料Word文档格式.doc(5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考研教育学外国教育史复习背诵资料Word文档格式.doc

教师多利用问答方法,但不注意引导学生进行思考;

重视体罚;

3.古代印度的教育——

(1)婆罗门时期的教育:

早在公元前2000年以后逐步形成婆罗门、刹帝利、吠舍和首陀罗四个等级,教育的目的是维护种姓制度和培养宗教意识,教学内容主要为《吠陀》;

只有婆罗门、刹帝利、吠舍三个等级的人才能接受教育,但三者接受的教育1981-1983年根据等级而不同;

公元前8世纪以后出现了一种在家庭中的婆罗门学校,称为“古儒学校”,教学内容主要为《吠陀》,常用的教学方法为体罚;

(2)佛教教育:

印度的佛教产生于公元前6世纪,由释迦牟尼创

立。

佛教在教育上进行了改革,主张教育应当面向平民。

佛教教育的主要场所是寺院,教育目的是培养僧侣。

佛教的寺院除了

进行教学外,还进行一定的学术研究;

4.古代东方文明古国教育发展的特点——

(1)产生了最早的科学知识、文字以及学校教育;

(2)教育具有强烈的阶级性

和等级性;

(3)教育内容丰富,包括智育、德育及宗教教育等,既反映了统治阶级的需要,也反映了社会进步及人类多方面发

展的需要;

(4)教育机构的种类繁多形态各殊,有助于满足不同统治阶层的需要,既有森严等级性也具有强大的适应性;

(5)

教学方法简单,体罚盛行,实行个别施教,尚未形成正规的教学组织;

(6)教育常常成为统治阶级的专利,教师的地位较高;

(7)文明及文化教育甚为古老,但源远流不长;

古希腊教育

古希腊教育古希腊教育

古希腊教育

1.斯巴达教育——斯巴达的教育目的是培养军人,专门以军事训练为其中心内容,很不重视发展人的智慧和才能;

(1)教

育过程:

①7岁以前主要是家庭教育;

②从7岁至18岁,儿童进入军营式的国家的教育机构体操场接受“五项竞技”(赛跑、

掷铁饼、标枪、跳跃和角力)、神话、传说等教育;

③从18岁起,公民子弟进入高一级的教育机构—青年军事训练团埃佛比接

受正规的军事训练;

④年满20岁的公民子弟开始接受实战训练,派往边境;

⑤到30岁时,正式获得公民资格;

(2)教育的特

征为:

①教育具有阶级性;

②教育是国家的事业,受统治阶级的控制;

③片面重视道德和军事教育,忽视知识文化的教育;

重视女子教育;

2.雅典教育——雅典教育的目的是培养成为身心和谐发展的公民;

(1)教育过程:

①7岁前,儿童在家中由父母养育;

②7

岁以后,女孩留在家中由母亲负责教育,学习纺织、缝纫等技能。

男孩7随后则开始进入弦琴和文法学校学习;

③到十二、三

岁左右,公民子弟体操学校学习“五项竞技”;

④从18~20岁,青年进入青年军事训练团,接受军事教育;

⑤到20岁,经过

一定的仪式被授予公民称号;

(2)教育特点:

2教育培养的是身心和谐发展的人;

③既有公共教育也有私

人教育,重视国家和私立教育的发展;

④不重视女子教育;

1.“智者派”的教育活动——智者又称诡辩家,在前5世纪后期主要指以收费授徒为职业的巡回教师。

作为智者派共同的

思想特征是:

相对主义、个人主义、感觉主义和怀疑主义。

代表人物为普罗塔哥拉(“人是万物的尺度”)、高尔吉亚(“无

物存在”和“一切都是假的”)、普罗狄克斯、安提丰、希比阿斯、克里底亚等;

2.“智者派”的教育贡献——

(1)早期的人文主义;

(2)有教无类,学术自由,扩大了教育对象,推动了文化知识的传

播,促进了社会的流动;

(3)以培养政治家为教育目标,智者们最为关心的是道德问题和政治问题,并把系统得到的知识和政

治知识作为主要的教育内容;

(4)确定了教育内容和方式,最早确立了“七艺”中的前三艺,即修辞、文法和辩证法,同时也

引发了西方教育界长期的关于教育形式论和实质论之间的争论;

(5)智者的出现标志着教育工作的职业化;

(6)智者对希腊

教育思想的发展所作出的贡献尤为突出,在智者教育思想中已经包含希腊全部教育思想发展的基本线索和方向;

、希腊化时代的教育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诸方面

希腊化时代的教育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诸方面希腊化时代的教育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诸方面

希腊化时代的教育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诸方面——①希腊,特别是雅典的学校教育制度,广泛地传播到小亚细亚、美

索不达米亚、波斯、埃及等广大地区,从而对这些地区的教育发展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②文化和教育中心的转移:

从雅典转

移到亚历山大利亚;

③希腊的初等学校发生蜕变;

④中等教育也面临衰微,偏于知识教学,忽视体育和美育;

⑤高等教育得到

明显的发展,除了柏拉图的阿加德米、亚里士多德的吕克昂和伊索克拉底的修辞学校外又出现了许多新学校;

、苏格拉底的教育思想

苏格拉底的教育思想苏格拉底的教育思想

苏格拉底的教育思想——1.教育目的论:

主张培养治国人才;

治国人才必须要有德有才,深明事理,具有各种实际知

识;

2.德育论:

提出“知识即道德”的命题,教育的首要目的是培养道德,德育的主要内容是培养人具有正义、勇敢、节制和澶紱涓诲紶鈶犳暀鑲茬殑鏈川鍜岀洰鐨勫湪浜庝娇瀛︾敓瀹炵幇鑷垜鐢熸垚鈶″己璋冨搧鏍兼暀鑲茬殑

閲t!

想发展的基本线索和方向;

、希腊化时代的教育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诸方面

提出“知识即道德”的命题,教育的首要目的是培养道德,德育的主要内容是培养人具有正义、勇敢、节制和具有正义、勇敢、节制和欒偛鐨勫悇涓柟闈

智慧四种美德,并且由此提出了“德行可教”的主张;

认为知识教育是培养道德的主要途径;

3.智育论:

强调治国者必须有广

博的知识,将天文、几何和算术等实用课程纳入教学体系;

4.“苏格拉底方法”:

又被称为产婆术,是一种对话式教学方法,

它并不是把学生所应知道的原理直接教给学生,而是从学生所熟知的具体事物开始,通过师生间的对话、提问和讨论等方式来

揭示学生认识中的矛盾,刺激学生在教师帮助下寻找正确答案,使其得出正确的原理,包括步骤为①讽刺②助产术③归纳④定

义;

、柏拉图的教育思想

柏拉图的教育思想柏拉图的教育思想

柏拉图的教育思想—

——

——1.“学习即回忆”:

学习并不是从外界得到什么东西而是回忆灵魂中已有的知识;

2.《理想国》

中的教育观:

构建了一个培养哲学王的教育体系

(1)学前教育阶段,认为教育应由国家控制,国家应该创办幼儿教育机构,对

儿童进行公养,其主要内容是游戏、讲故事等;

(2)初等教育阶段(7至18岁),主要以情感教育为主,重视德育和美育,他

对体操和音乐尤为重视;

(3)高等教育阶段,分为意志教育阶段(18至20岁,主要进行军事体育训练和“四艺”,即算术、

几何、音乐、天文学)、发展智慧阶段(20至30岁,除四艺外,重点学习辩证法)、继续学习阶段(30至35岁)和哲学王阶

段(50岁左右);

(4)特点为①以英才教育为中心,以培养国家领袖为最终目的,是一种领袖教育;

②实行严格考核,层层淘

汰制度,以保证少数德、智、体各方面都极优秀的人成为最高统治者。

3.柏拉图的历史地位:

①他重视早期教育,提出了公共

学前教育思想,具体论述了幼儿教育的有关问题,如儿童游戏,选择童话教材的重要性等,也是第一个提出优生主张的人;

他最早从理论上论证了女子受教育的必要性和可能性,为近代女子教育的开展提供了借鉴依据;

③他提出了广泛的教学科目,

确定了后“四艺”,和智者“三艺”合为“七艺”,“七艺”作为教学内容支配了欧洲中、高等教育达1500年之久,他还具体

提出了各门学科的作用;

④他所创办的学院阿加德米开创了西方高等教育的传统,对后世的高等教育有不可磨灭的启示作用;

六六

六、

、、

、亚里士多德的教育思想

亚里士多德的教育思想亚里士多德的教育思想

亚里士多德的教育思想——1.灵魂论与教育:

认为要按三个方面来规定灵魂,即营养的灵魂(植物的灵魂),感觉的

灵魂(动物的灵魂)和理性的灵魂,以其灵魂说为基础,亚里士多德提出了关于和谐教育的思想,与灵魂三个组成部分相对应

的教育分别是体育、德育和智育;

亚里士多德把这种和谐教育的思想与他提出的儿童年龄分期相结合,强调教育应当遵循儿童

发展的自然顺序,认为儿童的成长可以分为三个阶段,0-7岁为第一个阶段,7-14岁为第二个阶段,14-21岁为第三个阶段,在

不同的阶段中,儿童成长的中心不同,因而教育的重点也有所区别;

在西方教育史上,亚里士多德是第一个明确提出儿童年龄

分期,并强调教育应遵循儿童自然发展顺序的教育家,他首次提出教育应“遵循自然”的原理;

2.教育作用论:

亚里士多德提

到了人形成为人的三个因素即天性、习惯和理性。

重视天性、养成良好的习惯,并通过教育发展人的理性,使天性和习惯受理

性的领导,人就能成为有良好德行的人;

3.论德智体美和谐发展的教育:

①在儿童教育中,必须首先训练其身体;

②必须注意

公民的道德教育;

③认为智育的目的是为了实际生活的需要;

④和谐发展教育的核心是音乐教育(雅典和谐发展教育的核心则

是体育);

古罗马教育

古罗马教育古罗马教育

古罗马教育

一一

一、

、共和时期的罗马教育

共和时期的罗马教育共和时期的罗马教育

共和时期的罗马教育——1.共和前期:

主要是家庭教育,以培养农民、军人为宗旨的教育;

2.共和后期:

主要特点是

培养优秀公民和接触的演说家为目的,学校主要包括

(1)罗马小学;

(2)文法学校,主要学习希腊语、希腊文法和希腊文学;

(3)修辞学校,主要进行演说、雄辩的训练,以培养未来的政治家;

二二

二、

、帝国时期的罗马教育

帝国时期的罗马教育帝国时期的罗马教育

帝国时期的罗马教育——培养目的是帝国的官吏和顺民;

国家对教育的控制力增强;

教师地位提高,由国家委派;

三三

三、

、古罗马的教育思想

古罗马的教育思想古罗马的教育思想

古罗马的教育思想

1.西塞罗的教育思想——

(1)论教育目的:

培养雄辩家;

(2)雄辩家的素质:

必须具有广博的知识;

具有修辞学方面的

特殊训练;

具有优雅的举止风度;

(3)雄辩家的培养方法:

模拟演说、多诵文学精品、写作练习、法庭的实际观摩等;

2.昆体良的教育思想——《雄辩术原理》是西方第一部教育专门著作;

(1)论教育目的:

培养具有最高德行的演说家;

体良充分肯定教育的巨大作用,认为大多数人都具有基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